“那依洪大人的意见,我大清该当如何应对这次军情?”
多尔衮心中这时候也是没有主意,不由的向洪承畴询问。
洪承畴心中早有计较,回道:“以微臣看,当今之计为有议和。”
“议和”这两个字如果放在十年前大清国力鼎盛的时候说,那洪承畴无疑会被鞑子一众王公大臣的唾沫星子淹死。
而现在这这两个字却无异议是所有人的救星。
只要能够议和,仗就不用打了,他们这些人该享富贵的照样享富贵。
至于大清衰不衰落,那也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
再说了,他们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宁愿牺牲自己的富贵,也要换来大清的强盛,他们还远没到这种地步。
“对对对,洪大人说的不错。如今我大清虽然在摄政王大人的治下,兵马战力也是恢复了很多,
但是明国毕竟也是大国,那汉人多的杀都杀不完。现在我八旗人马不比从前,最好还是要再多养一代人,
到时候兵强马壮,再伐明不迟。”
洪承畴一说议和,立时便有一个八旗王公站出来赞成。
他是一说完,便又有几人站出来纷纷响应。
不过也有人感觉这样做实在是太丢脸了,所以也有人主张应战。
不过这样的声音毕竟是少数,现在是个傻子也知道明国不比从前,真要开战,那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
到时候他们手下人马损失惨重,估计又要被多尔衮兼并也有可能。
所以于公于私,他们都不可能会选择这个时候和明国开战。
多尔衮见主张议和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于是说道:“好,既然你们同意议和,那本王便接受你们的意见。
既然要议和,便要有议和使者,那你们以为何人可前往明国,和明国皇帝商谈议和之事?”
多尔衮目光扫视众人,众人一接触多尔衮目光,不由得纷纷是退缩。
开玩笑,虽然说汉人讲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是这时候那是紧张时刻,明国皇帝似乎开战之心异常坚决。
虽然议和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只要条件开的好,那估计也有一线希望,
但毕竟那也只是一线希望而已,真要是明国皇帝上嘴唇碰下嘴唇,那谁去议和便是死路一条。
见无人回应自己,多尔衮不由的是怒火中烧,“怎么了?遥想当年你们是何等的英姿飒爽,在马上雄伟天下,
现在让你们去议和,为我大清出这么一点力,都畏畏缩缩,畏之如虎。你们还是我大清的巴图鲁吗?”
众人被多尔衮训斥,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自然也是不可能被多尔衮激将到。
最后多尔衮的目光看向洪承畴。
几年前八旗兵临山海关,那时便是洪承畴出面议和,他是见过明国皇帝的。
若是派他出去,那也是轻车熟路。
多尔衮刚想要开口,洪承畴便立即出班说道:“摄政王大人,微臣推荐一人,可担此大任。”
第七百四十二章 你为何让我去送死
“好,洪大人你说,你推荐之人必是有担当之人。”
“回摄政王大人,微臣推荐太子太傅宁完我宁大人。”
洪承畴这话一说,落在那旁边的宁完我身上,那是五雷轰顶,好些没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这个时候宁完我在心里那是把洪承畴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一遍,
宁完我心说你这洪承畴,我是哪得罪你了?你要这么狠,让我去议和,那不是明摆着让我去送死吗?
你当我傻啊,你自己怎么不去?
不过这话又不能拿到台面上说,见多尔衮目光向自己看来,宁完我这时候也知躲不过,出班说道:
“奴才回摄政王大人,奴才也想为我大清出使,为我大清效力,可不巧这段时间身体实在抱恙,不宜远行,还请摄政王大人体谅。”
不怪宁完我不敢去,实在是他和洪承畴那也是半斤八两,都是老牌的汉奸,汉奸资历跟范程有的一笔。
这样的人哪里敢去见明国皇帝。
而洪成畴把宁完我推出来,那也是没办法,
上一次洪承畴去见李起,他就差点死于刀下,被处以凌迟。
现在你再让他去,估计他情愿撞死在这大殿之上,也不会去的。
多尔衮一听宁完我这时候竟然以自己身体抱恙为由拒绝出使,哪里还能不知道他的心思。
这些鞑子王公大臣,每一个人都是在多尔衮的密切监视之下,谁身体抱恙不抱恙,他难道心里还没数吗?
多尔衮眉头一皱,冷声说道:“宁大人,你真的身体抱恙吗?要不要本王命太医给你看一看,把把脉?”
宁完我吓的两腿直打哆嗦,心知自己推脱不过去,只的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见出使的人选有了着落,多尔衮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不过这议和毕竟也是希望极小,他也不能全指望上。
所以多尔衮同时命令八旗各固山额真,还有汉八旗蒙八旗这些人全部做好备战准备。
大清举国上下,凡十三岁以上,能拿刀的全部动员起来,不论男女老幼,有一个算一个。
然而他的动员令和李起相比,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