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八奶奶——一个有钱的蠕妇,四十四岁。
......
......
看到这里,洪慎放下心来,这是一出现代剧目,讲述的似乎是发生在大都市里的故事。
这种题材是中国话剧常用的题材,因为接近现实,容易被观众认可。
同时,他也有些失望。
这种题材很容易写,可想写的出彩很不容易,翻来覆去就那点故事,没什么创新,他可是一心要改变话剧界现状的男人。
时间早春。
第一幕在××旅馆的一间华丽的休息室内。
——某日早五点。
第二幕景同第一幕。
——当日晚五点。
第三幕在三等妓馆内。
——星期后晚十一时半。
第四幕景同第一幕。
——时间紧接第三幕,翌日晨四时许。
洪慎诧异了,竟然是四幕剧。
四幕剧在国外并不新鲜,但在国内一般都是独幕剧或者中型戏剧。
四幕剧要算得上是大型戏剧了,一般演出需要两到三个小时,人物众多,剧情复杂,能够展现更为丰富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写作剧本还是舞台排演都有很大的难度。
他编写的《木兰从军》只相当于中型戏剧,对于四幕剧的写作,他也无法做到纯熟。
林子轩竟然能够写出四幕剧,说明此人的确有一定的才华。
洪慎端正态度,认真翻看着剧本。
这一看,他就沉浸到了这个故事之中了。
《日出》讲的是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昔日的恋人方达生试图拯救她,但她无力自拔。
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终于服毒自杀。
剧本情节很简单,但故事容量并不简单。
整部戏剧用人像展览式结构,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白露的客厅和三等妓馆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
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崇洋媚外的张乔治等,这些人物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这不像是戏剧,更像是生活本身。
洪慎看的内心发冷,他出身官宦世家,接触过上海滩十里洋场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他身边的朋友就有《日出》中那些人物的影子。
他抬头看了看林子轩,觉得林子轩写的应该就是上海租界内的真实状况。
上海滩的交际花大多都被有钱有势的商贾和官僚,或者是海上闻人出钱供养着,而围绕着这些人的故事构成了《日出》这个剧本。
洪慎可以确定这不是什么编出来的故事。
他有些佩服林子轩,敢于把身边的事情写出来,以往也有人写这类题材,但从没有人写的如此深刻,如此真实,如此让人浑身发冷。
当揭开了上海滩繁华背后的真相时,才发觉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残酷。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在剧本中,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
“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反映了这个时代大都市里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
《日出》,《日出》。
洪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真想走到外边的甲板上看一看海上的日出,如此才能从黑暗的剧情中走出来,让自己的心暖和起来。
这个剧本,他自叹不如。
☆、第七十八章 贴近生活和粉饰生活
说实话,林子轩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不大,他也记不得太多的话剧剧本。
《雷雨》和《日出》都是曾经出现在后世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过是节选。
当时,语文老师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找来《雷雨》和《日出》的全文看一看,这才让林子轩记了下来。
他还看过《原野》和《茶馆》,只是没有耐心看完。
外国的话剧他记得一个《等待戈多》,据说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林子轩在后世就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看的,果然不愧是荒诞派戏剧,荒诞的他完全没看懂。
他没有把《等待戈多》写出来的打算,在二十年代演出荒诞派戏剧,这是作死的事情,会被观众骂死的。
所以,林子轩决定以后不会再写话剧了,他有时间不如多写写小说。
就是这部《日出》,他也犹豫过。
他原本是不想写《日出》的,因为这部话剧和他的生活太像了,他是个银行家,身边也有《日出》中那些类似的朋友,很容易被人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