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威洛比:“我们忽略的第三个人,唐华。他是近年出现的、在中国和苏联学术界活跃的科学家、武器专家。北汉江平原的防空导弹、中国火箭炮和中国火箭筒都出自他的发明,中国购买的苏式坦克上的夜视仪,也很有可能是唐华制作的。”
查尔斯·威洛比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第三张照片钉在黑板上。
这张照片是彩色的。三张照片排在黑板上,怎么看都不搭界。
一个头发偏歪、随意地穿着一件黑衬衫的青年,身背一把夸张的电吉他,脸上是耍酷的表情,两眼眺望远方。
……好像是几年前哪张唱片的封面吧……
李奇微:“噢,就是他?是真的吗?可太好了,我们被一个说唱歌手打败了,真是不错的一天,我的上帝,这说唱歌手似乎在嘲讽我。你们在干什么?放开我”
众人赶忙起身,阻止李奇微扑向查尔斯·威洛比,陆军参谋长还死死按住李奇微的右手,不让他从枪套里掏东西出来。
布雷德利:“威洛比先生,请继续说。”
查尔斯·威洛比:“关于唐华的情报,我说完了。大部分是基于我们收集到的5月中旬到5月底,中国报纸的官方报道。”
布雷德利:“这太简略了。”
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主席先生,关于唐华这个人,其实我们委托兰德公司也制作了一份对他的分析报告,或许比威洛比先生的报告更有价值。”
……
亨利·小阿诺德走上讲台。
5月4日,兰德公司接到了美国空军的紧急任务,要他研判分析朝鲜半岛上出现的防空导弹。研究报告做了一个多星期,美国空军又追加一个任务,要他们研究中国报纸上出现的这个唐华。小阿诺德一开始是抗拒的,说兰德公司是一个技术向的智库,只研究世界各国航空技术的动态,不搞战略情报也不搞要人跟踪情报。但空军坚决要求兰德接这个任务,给的价钱也不错,小阿诺德最后还是接了这个活。
小阿诺德从公文包中拿出两张照片,钉在黑板上唐华的专辑封面旁边。
一张可能是在苏联某地,唐华与几个苏联工程师的合影,每人胸口都挂着一个亮闪闪的勋章。一张是政治协商会议的会间合影,站在比较偏的位置的唐华被一个箭头指了出来,又在照片左下角叠了一个放大5倍冲洗的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1949年拍摄的。其实我们对他的研究起始的时间还要早,只是没有获得照片。”小阿诺德说,“我们的研究是从1941年开始的。在这一年,唐华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
第159章,美国的技术可能已经落后了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在座的参谋长们好像没有从这所军校出来的。
好吧,虽然弗州军校是美国的二流军校,但也是个正规的高等军事院校,在美军的将帅圈子中肯定被西点系碾压,但知名校友也有几个,比如五星上将马歇尔。
“唐华的父亲唐熊,是一个国府的中级官僚,和其他国府的官僚一样,既是官僚也是商人。1938年,中国首都迁移到重庆,唐熊把唐华送到了美国,在美国生活了3年之后,唐华进入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小阿诺德皱着眉头,继续讲他手里的报告。
“唐华在学校的表现,与其他在校的中国官员后代大致相同。唐华生活相当优越,爱好是汽车、葡萄酒、电影、音乐,即便在军校学习,也经常连续几天夜不归宿……诸位都知道,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在二战时有大量像唐华这样的中国中高层官员的后代,我们对他们的军纪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唐华有一点与其他中国官员的纨绔子弟不一样,那就是很聪明,学科成绩在全校所有同届学生中排列前20%,拿到了科学史和电机的学位。”
查尔斯·威洛比眼睛一亮:“学科成绩优异与经常连续几天夜不归宿是有联系的,这可能更接近真相。”
小阿诺德:“这两者或许存在联系。但我们的调查未能找到证据。藤校或者高等研究所从来不会在意课堂旁听者或参观者的记录。”
“1945年12月,唐华从美国返回中国上海,继承他重病的父亲留下的产业。父亲去世后,唐华以花花公子、歌手和作曲家的身份示于公众。威洛比先生的这张照片,就是其中一张唱片专辑的封面。他的歌曲很明显融合了美国音乐的元素,甚至乐器也是。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兴趣听唐华谱的歌曲?”
李奇微:“没有,继续说。”
小阿诺德:“1946年4月,唐华突然从上海消失。1946年8月他出现在莫斯科,发表了4篇信息论和控制理论的论文。1948年和1949年两次获得苏联的勋章,并在1949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49年9月出现在北京,参加红色中国的第一届中国政协全体会议,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政府重工业部电子工业局的局长……”
“唐华在基辅研制成功了苏联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唐华在回到中国之后,复制了他在基辅发明的计算机,并依托电子工业局的资源完成了计算机的规模量产,反过来向苏联出售……”
“由此可形成结论,唐华是这一领域中国和苏联都认可的顶级技术专家……”
“我们在朝鲜遇到的电子工业局提供的装备,除了防空导弹,还有DJ-1无线步话机。主席先生,既然我的发言顺序被提前了,我可以把唐华之外的其余两个技术报告一并讲完吗?”
布雷德利:“请继续。”
“中国的防空导弹——暂且将它命名为‘汉城’型导弹,我们已经分析了它的技术原理并且获知了一部分技术特征。这是一种近程防空导弹,雷达-无线电指令制导,原理与苏联正在进行的一种叫做‘金雕’的防空导弹相同。但‘汉城’型防空导弹被中国人投入了实战,并且造成了极其……可怕的战果,而‘金雕’目前还未能完成试验。现在已知‘汉城’型导弹的最大射程5~6英里,最大射高3英里,因此空军重轰炸机可以用高空飞行的方式来免疫这种导弹。”
“根据陆军和空军在前线收集的电子信号特征,‘汉城’型导弹采用类似于100毫米高炮炮瞄雷达的设备制导,导弹发射车与导弹之间的指令发送通道有4个波段。这些数据对于我们对抗‘汉城’型导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我想我们可以立即开始研制相应的电子干扰器。”
霍伊特·范登堡:“你可以肯定,这种导弹是中国人研制的,而不是苏联研制的?”
“本报告这一部分的分析基于欧洲情报司令部提供的信息。如果欧洲情报司令部提供的‘金雕’项目的情报为真实的,”小阿诺德停顿了一下,“是的。”
霍伊特·范登堡:“我还是认为,唐华掌握的技术的源头,始于他1941到1945年在美国的秘密活动……”
小阿诺德无奈地翻了翻白眼。如此固执的将领在美军中其实不少,但他又不能回怼,不仅因为这是个将军,而且空军就是兰德公司的金主,怼空军参谋长就是怼金主,不明智。
小阿诺德不认为唐华在美国窃取了什么技术秘密。无论是防空导弹还是信息论、控制论,都不可能在美国窃取到——因为美国本来就没有。
“除了‘汉城’型导弹的信息之外,我想我还必须提醒一句:苏联与中国处于同盟关系,唐华过去几年的活动痕迹穿行于中国和苏联,唐华不止一次获得苏联的勋章。鉴于上述三个事实的存在,我们对‘金雕’项目投入服役的日期的预测可能要修改。”
在报告的最后,小阿诺德还加了一句话。但这一段话他没在参联会上读出来,三个技术分析报告实在是太冗长了,面对这些三星四星的将军,他只能挑重点来讲。
……
“5月2日凌晨发生的夜间坦克战。这个夜晚发生的坦克交战、坦克与一般车辆的交战次数极多,一共有91辆坦克被击毁,全部是“潘兴”重型坦克,此外还有24门榴弹炮和100多辆其他车辆,因此,即使有相当一部分坦克乘员和指挥官伤亡,但我们仍收集到了很多的目击案例和战斗报告。”
小阿诺德将一张议政府-杨州的军用地图挂上了黑板。现在空军参谋长没什么事,轮到陆军参谋长约瑟夫·柯林斯坐立不安了。
“这是炮兵营遭到袭击的作战报告,根据现有报告显示,炮兵营是最先遭到坦克射击的……”
“这是骑一师第70重型坦克营当时的作战态势,以及11个车组的战后报告笔录。很显然,中国坦克的最远有目的开火距离超过了1200米,通常开火距离在800至1000米。我所统计的这些战斗,第70重型坦克营的坦克都没有被照明弹或火焰照亮。”
“这是……”
“这是我们在杨州缴获的被完全击毁的T-34-85坦克的残骸。”
阿诺德亮出这张重量级的照片。
“到5月24日为止,我们一共获得了两辆中国军队的T-34-85和一辆SU-100,这三辆车都是被反复命中、无法修复也无法拖曳,因而被中国人放弃。在放弃这些坦克之前,中国人拆除了坦克上所有能拆除的零件,因此我们没有在上面找到夜视仪。但是,”小阿诺德指着照片中的一处地方,“这里有一个在装甲板上打的洞,内外贯通。在炮塔正面的两侧,还有一些焊接的痕迹。这就是中国人在T-34-85上改装夜视仪的证据。”
小阿诺德将战斗数据列举分析完毕,拿出一份资料:“主动红外夜视系统。我们的T120夜视仪有效探测距离200至400米,很遗憾,在朝鲜作战的坦克都没有安装T120。德国1944年的ZG-1229标称探测距离600米,我们缴获了实物并且进行过测试,通常情况下无法达到600米的视距,而是300到400米。苏联方面,他们的几种主动红外夜视系统均在ZG-1229基础上改进而来,性能数据与德国货差不多或略有改进。”
“……我认为,美国需要立即开始研制新一代的夜视系统,在这方面,美国的技术可能已经落后了。而且,新一代的夜视系统要优先装备坦克而不是步枪手。”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