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承认吧,你通共了
唐华现在手里有磁芯存储器和磁带存储系统,另外还有用晶体管阵列制成的原始版“ROM”,这个真的太贵,不适用于任何一种商用计算机,是打算用在导弹上的。
磁芯存储器是随机存储,磁带存储器是顺序存储。
顺序存储的磁带转起来就是从头读到尾,如果读到一半想再读一次开头的数据那可麻烦得要死,得先花一两分钟把带子倒转回去,所以顺序存储器用途是有限的,一般用来做大数据备份或者特殊的单一用途的数据。
磁芯存储器倒是随机存储,但这东西就是堆人力或者说堆劳动工时,成本高,而且不管过多少年都降不下去。美国磁芯存储器卖得最贵的时候价格高达1美元每字,当然这有计算机商垄断抬价的因素。总之1Kbit的磁芯敢卖1000刀,这还是50年代。
硬盘可以部分取代磁芯存储器的功用。它基本上是随机存储的,容量很大,随着技术工艺进步容量还会嗖嗖地长,单字节成本也就降低了。不过磁芯存储器既是硬盘又是内存,这内存暂时还不好搞代替,用晶体管搭内存太贵,最好是等集成电路出来。在此之前,计算机里就算装了硬盘,也还得塞一些磁芯存储器。
“唐部长,我们昨天已经把T51的磁芯数据全部转移到硬盘里了,包括操作系统。”实验室的主任肖宇纲说,“开机进行了测试。”
肖宇纲打开了实验室的T51,果然机器上的段码屏正常点亮了。
眼前的这个扁油桶——世界第一块硬盘,里面是10片涂刷了磁浆的盘片,虽然只是实验室的原理论证产品,容量就轻松超过了计算机的磁芯存储器。
唐华:“不错。这个硬盘以后不用了要保存下来,这可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物。”
肖宇纲:“下一代计算机……如果采用硬盘的话,那第二厂得赶紧组建了。”
唐华笑了:“硬盘厂过段时间就开工建设,但下一代计算机还不打算用硬盘。下下一代有可能吧。硬盘厂马上要开工建设,因为很多生产设备要寻找厂家生产或者你们自制,甚至可能还有一部分设备要依靠走私。你们有一年的时间来继续改进它,到那时候量产的用在计算机上的硬盘性能应该更优秀。”
唐华计划的T52计算机已经有两个大卫星:更小的第三代晶体管;CRT显示器。这应该是足够足够把苏联和所有华约国家的市场都吃得死死的,硬盘这个东西再往后放一两年。在一型计算机上用的技术突破太多浪费,而且会让客户们对下一代产品的期望值不正常地升高。
大容量存储器对于行政管理计算机确实很有吸引力,但目前苏联使用T51计算机收到的反馈来看,单盒容量1MB的磁带机他们用得也很开心。一个州的居民数据滋~~~滋写进去,统计齐全之后把所有磁带汇总到政府部门,打印机一接,几十万张户籍卡就刷刷刷准确无误地打印了出来。
唐华:“所有可以提高硬盘容量、存取速度、使用寿命的技术,都做一下考虑,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提高。比如盘片磁浆的均匀度,比如电机精度,这两方面提高之后就提高磁道的密度。还有磁头……”
唐华想说磁阻效应和巨磁阻效应,但巨磁阻效应还得等自己发现出来呢。常磁阻效应如何运用到磁头上也够复杂的,肖宇纲应该是搞不懂。看来磁头的改进得由自己包办了。
话说回来,巨磁阻效应可是个诺奖级发现啊……
肖宇纲点点头:“那我们实验室用一年的时间再做深度的改进。您能不能给我们下一个任务书,就是具体的技术指标我们要达到多少?”
唐华指着地上的硬盘:“这种80厘米直径的硬盘在以后的产品里叫大型硬盘。你们把盘片从10片增加到20片,直径不变,单盘存储容量至少增加到100K,也就是一个容量至少为2M的硬盘。除了大型硬盘还有中型硬盘,尺寸就以能塞进这个机柜为准,直径48厘米。”
唐华拍拍T51计算机的机柜。
“中型硬盘的盘片10个,如果和大型硬盘用相同的技术和工艺的话,容量不小于500K。”
……
昆山,鸿海电子科技公司。
硬盘雏形虽然出现,但一两年内还用不到计算机上。鸿海这里的第三代晶体管,则是马上就要用的东西。
鸿海的总经理在厂门口迎接唐华。一年没来鸿海,现在唐华用肉眼粗略扫了一眼厂区,发现厂区面积和车间数增加得比苏州磁性机器厂还夸张,规模是去年的两倍多,甚至可能是三倍。
“晶体管的产量提高了四倍多,因为订货需求量太大了,隔一两个月,就有以前从来没来过的单位跑上门来下订单,一查电报纪录还都是您嘱咐过要满足需求的。”总经理说,“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的晶体管车间基本上都在重复这样的循环:订单暴涨-暂时加班满足需求-加盖厂房扩充产能-新车间投产-加班停止,工作回复正常-订单又暴涨……”
“如果硅和锗的供应开始出现紧张,要马上报告北京,我们有专线电报。”唐华说,“对了,这一类的电报你直接发给周宽,这种事情他就可以处理,而且他基本上不出差。”
在晶体管厂区,唐华进门就发现了一个长条的玻璃罩着的展示柜,走近一看,这面包板和晶体管有点眼熟。这不是49年底重工业考察团来的时候,他在总会计师以及考察团成员面前现场表演数字逻辑电路用的实验器材么?
“这两套电路板是我们厂的文物,要好好保存起来。”
唐华:……
拐了几个弯,唐华终于看到了首批量产下线的第三代晶体管。
抓起一小撮在手里玩玩,晶体管的管脚还有点扎手。第三代晶体管体积是第二代的50%,都快变成半根火柴棍大小了。
晶体管做到这个体积,唐华觉得差不多了,以后不会再研制更小的用于畅销机型电路基本元件的晶体管了。
曾有一种计算机的分代标准,真空管计算机是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是第二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是第三代,生物/量子/或者什么80年代想搞没搞出来的计算机是第四代。
其实晶体管时代诞生过很多令人惊讶的东西。在集成电路还没大规模实用化之前,人们用晶体管完成了洲际导弹的研制;用晶体管计算机支持了人造卫星和第一名宇航员上太空;甚至基于晶体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机(不是唐华现在做的对讲机,而是采用时分复用技术的无线电话)。
既然晶体管还挺管用的,那么老规矩,第三代晶体包办两代通用计算机,T52和T53。到T54可能会走集成电路的路子,如果1954年1月集成电路还没搞定,就把第三代晶体管的工作频率猛往上提一截,那样“新一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依旧可以快得飞起。
唐华现在得慢慢挤牙膏,把技术一点一点放出来,保持一些技术领先,领先的程度能让自己在商业领域保证绝对市场垄断、在军事领域保持技术装备压制即可。
这一方面是受限于当前国内或者说国际上的基础工业、工艺水平,另一方面是不希望自己研制出的信息技术,结果其他国家成了最大受益国。
就算对美技术封锁,那苏联东德总还会用吧,唐华得靠出口设备到这些国家赚外汇。这两个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熟工业化国家,如果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和信息设备带来的效益,至少在工业领域,发展势头是会猛地往前飞跃一大步的。哪怕这些国家不建立计算机产业,只是从中国进口计算机和信息设备单纯地使用,也不得了。
中国现在离工业化还早,现在严格来说还属于经济恢复和调整期,抗美援朝结束后才提全面建设国民经济的事儿。其实“一五”——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抗美援朝结束后第二年上马的。
因此,让中国得益最大化的技术路线,就是把电子技术的发展步调调整一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或快完成的时候,才让计算机技术出现爆炸性增长。
……
“经理,第三代晶体管的成本如何?大批量生产之后,单价定在多少?”唐华问。
“第二代晶体管我们现在的出厂价是4000元一枚(旧币,折合新币0.4元),我们大约有800到1000元的毛利润。第三代晶体管现在这一批的价格当然没法核算了,应该很贵。如果像二代管那样投入大规模生产,估计成本是3500元出头,出厂价可以定在4500元左右,贵得不多。这个第三代晶体管,虽然加工制造比较麻烦,但它很省原材料。”
唐华:“一两个月后就会有大批量的三代管订货了,现在就可以准备转换二代管的生产线。不过,二代管最终是要保留一部分产能的,生产线可能还会持续开工三到四年。”
……
1951年的夏天,唐华愉快地遨游在长三角,检阅这个建设在半农业国基础上的电子信息工业链雏形。
在大洋彼岸,贝尔实验室工程师、物理学博士威廉·肖克利很不愉快地享受了监狱一日游。
在被抓之前,肖克利就决定要从贝尔实验室辞职了。他认为这时候的贝尔实验室已经完全僵化,不重视创新,不重视创新之后的产品普及和商业运用。因此他打算辞职然后拉一笔投资,创办威廉·肖克利实验室,将他发现的晶体管效应做成实际产品,再它来赚大钱。
然而刚刚打算辞职,1951年的7月初,他就被CIA请去喝咖啡了。
“威廉·肖克利先生,现在请你坦白承认自己与共-产-党分子联络的事实、细节、关键联络人物,并详尽列举从你手中泄露出去的美国技术。”
CIA探员面无表情,用最冷淡的语调做了开场白。
“什么?这是什么荒诞的事?”肖克利怒道,“地球上还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吗?我从来不认识什么共-产-党分子,更不可能向共-产-党分子泄露什么技术!”
CIA探员不为所动,似复读机一般,又把自己开场白那句话重复了一遍。两遍,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