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307节

“制作了25片,合格品14片。”谢希德说,“其中有两批应该是我操作失误了,如果继续做,成品率还会更高一些。”

一块合格的芯片已经插在板子上,板子还接了测试仪表。在桌子另一个地方的大面包板,则插了一堆零件,这些电阻、电容和二极管三极管组成的电路功能与芯片相同。

“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块硅片,封装好的芯片也就拇指那么大,就可以容纳126个晶体管,这进步速度真的是火箭一样,”黄坤说,“怪不得唐部长要在这么秘密的区域试做集成电路芯片。这种芯片用在计算机上,那计算机就从衣柜大小缩成木箱大小了。”

谢希德:“美国英国还在实验室里做晶体管,我们不但做出了晶体管,还大规模量产,还进行了小型化。现在更好,直接跨代了。我们和他们的技术领先程度,应该是又拉大了吧。”

“黄教授,”唐华说,“是这样的啊。电子信息工业局的下一代计算机T53,还是晶体管计算机。下下一代计算机T54,究竟要不要做成集成电路计算机,我也正在斟酌。”

黄坤:“啊?”

“谢总工说得对,”唐华说,“现在西方国家还没有完全掌握晶体管的工业化生产、工业化运用,因此我们不急于把集成电路推向市场。所以通用的T53计算机还是晶体管,到1954年是不是把集成电路投入量产制造计算机,要看各国的发展情况。不过,X小组还是会继续做下去,人手会增加2个,张爵和上海计算机所王守珏。”

“就是继续尝试在同等面积的硅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

“是的。大致目标是,明年也就是1953年,我们在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突破千管。”

谢希德:“现在这些机器的潜力还可以挖,我打算在年底前试试200管的集成度。”

唐华:“现有的设备可尝试200管甚至300管,不过上海已经在生产新的平面光刻加工设备,底片设备明年也会有新的,说起来还花了不少外汇……长春光学仪器厂的进步速度跟不上啊……”

黄坤:“现在这批芯片做出来,还设计得这么好,真想搞个什么新产品出来试验试验。”

“这个可以啊,”唐华说,“小规模量产一批,就算是做高科技产品的演示吧。至于做什么产品……明天我们一起商议。”

……

台北。

中华民国陆军上将胡宗南正式就任国军陆军总司令。

孙立人被解除陆军总司令之职后,国府内部不少人在猜测谁会接任。

白崇禧如果还在台湾,本来应该是热门人选之一,但1950年6月老白就偷跑去了香港,走之前还极其丧气地放了一句话“澎湖都丢了,你们还想守住台湾,是不是傻啊?”

胡琏也比较能打,但在金门和澎湖亮度兵败只身逃出,实在是太伤这位名将的名誉了。现在国府不少官员私下称他是“逃跑将军”“逃跑大师”,还有报纸调侃“没有一个共-军将领能抓住胡琏”。所以胡琏现在还是中将,提升二级上将的动议一直没过。

剩下的人选就是胡宗南了。黄埔一期,根正苗红的天子门生,蒋介石的心腹,老蒋的“十三太保”之一。

胡宗南年轻时打仗还可以,但到40岁以后作战指挥水平急剧下降,一路输到台湾。

但现在这形势,蒋介石认为,选拔高级将领首要的标准是忠诚,能不能打仗在其次。

“琴斋(胡宗南字琴斋),党国值此危难低迷之时,你我更应精诚团结,不为强敌所屈服,不对外国强势低头,坚守三民主义的最后阵地。关云长被后人纪念千年,人们对这位名将的评价是忠、义、仁、勇、礼、智、信。忠、义、仁是在最前的。希望你以关云长为榜样,为民国奋斗到最后。”

蒋介石郑重其事地对胡宗南说。

第六章,向福建调兵遣将

太湖南岸,乌镇。

26军78师驻地。

78师在金门战役前改为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参加了金门战役和澎湖战役。由于全师从训练到装备都按照两栖渡海作战而专门配置过,因此当9兵团开拔进入朝鲜作战时,只有3个军11个师——第78两栖师被留在厦门原地了。

1952年9月,中央一声令下,第78两栖师又从厦门走海路离开,北上进入钱塘江,最后在海宁上岸,开拔到临时驻地乌镇。

9兵团加入志愿军序列两年,轮换入朝作战两次半(第二次战役结束后9兵团一半的师回国休整,另一半继续作战),现在3个军已经陆续撤出朝鲜,在东北集合,马上就要南下到江苏-浙江一带。

嘉兴火车站,几列军列在站台停下,三十多辆PT-76两栖坦克、几十辆保障卡车从平板车皮开下来,先在车站列队。

“这坦克可真大!一定很厉害吧!”

车站的老周看这些大铁车一辆一辆地在车站外面列队,兴致勃勃地对着坦克指指点点。

“老周,你以前见过坦克呀?”铁道兵团的干部问道。

“见过,48年,说起来那是国民党兵的坦克,小小的,就那么一点,”老周说,“连这个的一般都不到。那炮就是一根牙签,看咱们现在这坦克,炮管又粗又长。”

铁道兵干部笑笑。他也不是坦克兵,运输的这些坦克是什么型号、有多厉害也一概不知道。此刻他看到这些坦克卸车,内心感受其实和老周差不多。

“老周,这是咱们解-放-军自己的坦克部队在做军事调动,一定注意保密啊。坦克的数量、坦克的外形、什么时候调到这里的,一概都不能跟外人提起,你也是按过手印的。”

“那当然,我晓得……”

……

这次运输的PT-76只是中国购买的PT-76坦克的四分之一而已,还有三批坦克在上海等待转运。当第一批一个营的坦克开到乌镇的78师驻地时,坦克兵们发现,自己开的其实是小铁箱子,乌镇这儿到处是更大的铁箱子。

78师现在下辖280多辆大水牛,编成是一个两栖坦克团和两个两栖装甲车团,分别装备大水牛坦克版和装甲车版。所以,现在乌镇的军营到处是临时修建的挡雨坦克车棚,车棚里就是被指战员当成宝贝的两百多台大水牛。

“陈师长你好,装甲兵特种坦克训练团一营前来报道。”

“我代表78师欢迎你们。”78师师长陈冬梅与马晓握手。

将PT-76开到乌镇的不是78师的坦克兵,而是从东北一路跟车跟到浙江的装甲兵特种坦克训练团一营。他们1952年初坐火车去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开着PT-76的样车学会了坦克驾驶、作战、保养维修,回国后在东北接车,又带车一起南下加入78师。

训练团一营有四分之三是坦克的维护保养小组,坦克车组只够开动一个营的PT-76。所以在乌镇,训练团一营要负责训练出三个营的能开PT-76的坦克兵,另外维护保养小组也负责培训78师的军械营,未来的78师要有一个PT-76坦克团和一个装甲侦察营(装备的也是PT-76),总计130辆PT-76,训练日程还是挺紧张的。

“陈师长,原来我们的坦克不算大个子,你们的美制大水牛比我们的苏联坦克大多了啊。”马晓说。

“大水牛这车,真是一言难尽,”陈冬梅说,“跑得慢,在地面开起来很费劲,故障率倒是不高但是零件不好找,训练、演习都不怎么舍得整团出动。大水牛坦克说是辆坦克,实际装的是门劈山炮,在金门在澎湖我们用过,打碉堡行,打坦克就算了。装甲车倒还好点儿,别的优点不说,就是特别能装。”

“那就正好了,我们争取三个月完成换装训练,到时候就是苏联坦克配美国的两栖装甲车,东西方混搭。”

……

“PT-76是苏联设计制造的轻型水陆两栖坦克。全重14吨,车高2.2米,发动机是柴油机,输出马力240匹,最大公路时速44公里,在水面航行时,靠车后两个喷水推进器行驶,最高行驶速度8到12公里每小时。PT-76在水上航行时,不是用履带划水,而是用的专用喷水推进器,这是和大水牛最大的不同,大家和我走到坦克后面,观看一下它的推进器。”

马晓带着4个78师的坦克车组绕到PT-76后面让他们看喷水推进器的进水管、喷水管,还让他们凑近了瞅瞅里面的螺旋桨。

“这喷水推进器有意思。”

“用个专门的推进器,所以你看这履带就正常了。”

“这种坦克在公路上开起来肯定特别舒服。”

首节上一节307/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