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331节

纽约,联合国总部。

例行的联合国会旗升旗仪式,旗帜在升到旗杆顶端后,又缓缓降下,至旗杆三分之一处停下。

这是联合国第二次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元首降半旗,第一次是1948年,为遇刺的圣雄甘地。

华盛顿。

白宫正在举行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6次会议。

新任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威尔许·杜勒斯首先向艾森豪威尔报告了最新的苏联局势。

艾伦·杜勒斯虽然当上中情局长才一个多月,但他的局长之位并不是艾森豪威尔竞选团队胜选后“封官”得来的。他30年代就从事情报工作,在德国活动时还学到了纳粹的不少谍报技巧。在沃尔特·史密斯当中情局局长时,他其实就是副局长。

艾伦·杜勒斯他哥叫约翰·杜勒斯,大家所说的“杜勒斯主义”,是“杜勒斯哥哥主义”。现在这哥俩,哥哥在做国务卿,弟弟在做中情局长。

“斯大林去世的消息确信无误,苏联官方报纸、广播、电视台全都在播报。”艾伦·杜勒斯说,“斯大林的遗体放入水晶棺材,停放在红场附近的圆柱厅供人吊唁,三天的吊唁时间,现场甚至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许多人伤亡,这些我们的大使馆都已经确证。”

“我的唁电已经发出了吗?”艾森豪威尔问白宫办公厅主任。

“上一次会议之后我们拟定了一份唁电并让你看过,您签过字的这份唁电我们已于昨天发出。”

开会起草然后审议再由艾森豪威尔签字同意的唁电其实不长,只有一句话“美国政府谨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元帅逝世向苏联政府致哀”,还没一级一级审阅的总统、官员各自批示的意见长。

艾森豪威尔:“斯大林去世后的苏联高层会如何变化?苏联高层是否有互相倾轧和宫廷政变的可能?”

艾伦·杜勒斯:“应该说有这种可能,而且在最近三个月到一年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斯大林的死亡使苏共体制失去了最重要的个人因素,苏联体制必将出现严重困难,几乎肯定会引起领导层的内部阴谋,但不能认为这些阴谋会导致苏联政权严重削弱和内外政策发生重大改变。”说话的是国务院情报司司长。

“中情局,说说你的的详细分析。……在斯大林时代,出现在西方的面孔几乎只有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苏联的官僚,即便是高级官僚也都隐藏在他们两人身后。”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对铁幕那边的情况了解太少了。”

“莫洛托夫和米高扬一样,虽然现在处于很高的位置,但与斯大林的关系比较冷淡。他们没有得到斯大林的重用,因而也没有自己的党羽,因此莫洛托夫发起宫廷政变、参与权力角逐的可能性是零。”

艾伦·杜勒斯打开文件袋,拿出另一叠资料。

“在斯大林死后,角逐苏联最高权力宝座的会是以下三个人:”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苏联元帅,长期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秘密警察)首脑。他曾协助斯大林执行大清洗,二战结束后下令苏军抢夺德国专家,1946年起负责组织核武器的研制。在苏共十九大上,贝利亚被斯大林批评,但在十九大的选举中,他又担任了苏共中央主席团常务委员(政治局常委)、兼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国防常设委员会委员。”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斯大林的宠儿。1946年马林科夫就成为了苏共中央的常务委员,十九大上进入了主席团的九人执行局。在十九大上,斯大林因重病在身,只讲了六七分钟的话,把宣读中委会报告的工作交给了马林科夫。”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农民出身,二战时在苏军服役,是一个平庸的政委。1949年被斯大林从乌克兰召往莫斯科,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平衡贝利亚、马林科夫、布尔加宁等人的权力。这个人在苏共党内地位攀升得很快,1952年就已经超过了布尔加宁。”

“中情局的判断是,”杜勒斯说,“马林科夫是斯大林钦定的接班人,但很遗憾,我们的情报系统显示,斯大林似乎没有留下政治遗嘱,所以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这两个第二和第三顺位继承人之间将发生明争暗斗。而贝利亚却是在继承人之战中的关键因素。由于贝利亚掌握着内务人民委员部,这是一支比苏联红军更好用的强力组织,同时还掌握着一个庞大的情报机构,贝利亚倾向于支持哪个继承人,那么这个继承人获胜的概率就远高于他的对手。”

“你们的情报很详尽,可对于前景的预测,我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听杜勒斯的口头简报时,艾森豪威尔也在顺手翻阅桌上的情报。杜勒斯说完之后,艾森豪威尔摇摇头。

“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会暂时联合起来,完成对贝利亚的清洗。除掉贝利亚之后,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才会展开相互竞争。这两人的竞争可能是和平的也可能是激烈的,而且可能会花很长的时间。”

艾伦·杜勒斯:……

……

北京。

从国家计委赶往中南海,车路过长安街时,唐华看见广场上临时支起了一幅大大的斯大林遗像。在遗像下面还摆着许多花圈。汽车转过一个弯,街边的一个标语墙的上方挂着两张照片,一张主席的,一张马林科夫的。

额……

马林科夫……

但好像也没毛病。在昨天也就是3月19日的苏共特别大会上,马林科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怎么看都是斯大林接班人的模样。

在原来的历史上,马林科夫当了9天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然后就让给了赫鲁晓夫。这不是偶然事件导致的,而是孔策沃别墅小会上就达成的妥协。马林科夫这个人虽然很得斯大林的宠爱,但在苏共中高层里声望比较糟糕,甚至莫斯科的公务员都流传着他的笑话段子,在斯大林面前见风使舵、唯唯诺诺,一旦要他自己单干,马上就打回原形。相比之下,这时候人脉宽广的赫鲁晓夫更能让苏共主席团接受。

这些基本条件没有变化,马林科夫退位不是历史偶然事件。现在唐华也基本能肯定,马林科夫身兼二职只是暂时的,不久之后苏联就要进入短暂的双话事人时代。

“台湾战役的筹备开始时,我们就正式通报过苏联方,”总理说,“通报没有太详细,当然那时候也没有特别详细的计划。因为我们一不要求苏联直接出兵,二不伸手要援助,连PT-76都是我们自掏腰包全款支付的,因此苏联并没有派军事顾问团过来全程指点。现在苏联内部有变动,也不会影响台湾战役的正常进行。”

“马林科夫主席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和助手,斯大林同志知晓而且同意的事情,马林科夫是不会推翻的。”在总理分析完之后,主席十分肯定的说。

苏联顾问团也不能说完全没来指指点点,他们早就在总参考察并给出了总参谋部的建设意见,而且什捷缅科也参观过战情中心。虽然对北京的战情中心的许多设置觉得很奇怪,但什捷缅科看在中心离主席的住处不到500米、抬脚就到,以及现在我军规模比苏军小,而且只有朝鲜方向存在大规模军事行动,也勉强认可了。

至于台湾战役的详细战役规划,主要就是粟峪和章震两人牵头,辅助工作人员也都来自总参。

“斯大林逝世后,可能我们还要考虑美国态度的变化,”聂帅说,“当然这主要是朝鲜方向的。美国看到斯大林逝世,可能会对停战谈判快速达成协议有了更大的希望。”

唐华:“这的确是事实,如果美国人这样认为,那他们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总理:“这一切我也考虑过了,所以美国人怎么看斯大林逝世,暂时不会对我们构成什么干扰。”

“但是美国可能会因此看到一些希望,”唐华说,“不是我们这边,而是东欧。斯大林逝世会让西方觉得苏联处于暂时的虚弱状态,或许在过上三四个月,他们在欧洲会采取一些行动。”

……

华盛顿,白宫。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6次会议不只是分析预测苏联高层今后的动向,还得为美国下一步的行动制定总的纲领。

“对于斯大林去世,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实施心理战略计划。”

总统冷战行动特别助理杰克逊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首先应尽快发表一次总统演说,提议召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德国统一和裁军等问题。”

“不,不把欧洲牵扯进去,”艾森豪威尔说,“至少不是现在。我们不应该提召开四国外长会议等具体问题,但要提裁军问题。”

在艾森豪威尔的修改之后,杰克逊的心理战略计划制定了一个总纲:

总体行动,由艾森豪威尔发表演说作为开始,总统演说是心理战略的基础。总统演说完了之后,各种官方行动都需要一系列重要心理战作为补充,以利用、延长和加强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的心理影响。

要隐蔽,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是利用隐蔽的压力诱使苏联及其卫星国政府官员叛变,在卫星国和自由世界的共产党各阶层中散布猜疑。

情报机构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所有媒体周密协调,尤其是要和总统的官方声明做好协调,在有关苏联政权变化的宣传中,重点是渲染苏联新政权对斯大林主义的“背叛”。

首节上一节331/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