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报纸还有这个内容,我觉得这是很不好的信号,我方前去谈判人员要多加注意,当心被国民党撕票……延安的信息渠道不如上海灵通,如果报纸能来得快一些,能找到一些小城市的报纸,可能获得的信息会更多。”
唐华手中厚厚的一个剪报本,另外还有一叠完整的报纸,逐次翻开,用来分析国军的动向。
“不要相信那个《汉口协定》了。”刘副主席说,“不能让这个协定捆住我们的手脚,稍微一点迟疑,就会造成成千上万的损失。”
唐华点头同意。“如果说东北的形势像是刘备入蜀,那么中原军区现在的形势,更像是第四次或第五次反围剿。”
第二十章,段子,不是三穿
“首长,您要的东西。”
“谢谢你,小许同志。”
在窑洞门口,警卫员将唐华要的一包东西递交过去,敬了个礼,转身走了。
“现在我要开始使用失传已久的传统DIY技艺了……”唐华在窑洞里自言自语。
桌上一个带盖的小铁桶,里面是唐华从井里打上来的大半桶井水。
打开警卫员给他的包裹,把里面的东西一一摆开来。
一包白糖,一包焦糖,一小包小苏打,几个青柠檬……
没错,唐华从上海动身时带来的可乐已经全变成了房间角落里堆着的玻璃空瓶儿,现在断顿了。
实在没办法,只好自制可口可乐了。
往井水里先投入焦糖,搅拌。等色泽差不多了,唐华开始往水里倒白糖。
加到甜度合适的时候,打开小苏打,倒一部分进去,还是轻轻用长柄勺搅拌。
搅拌均匀后,铁桶里的水已依稀能看见泛起小水泡了。
然后唐华开始挤柠檬,挤了三四个柠檬,水桶里的水尝起来终于是甜酸味了。
现在,还差最后一道工序。
唐华盖上铁桶的盖子,提桶走出窑洞,来到窑洞侧后树林里的水井。把铁桶放在提水的桶里,再小心翼翼地把水桶摇下去,直至铁桶浸泡在水中。做完这一切,唐华拍拍手,叮嘱警卫员不要让人靠近这口水井,然后出门找任书记聊天去了。
……
“华润那边前天回电了,”任书记说,“说了几件事。第一件事,塑料厂生产出了第一批饮料瓶,总的来说难度不是太大。然后红茶按照你的配方,他们配制出了第一批茶水,还做了内部品尝。品尝之后那边的同志觉得挺好喝的,不过有部分同志认为好喝是好喝,就是太甜了,问以后量产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少放些糖。”
唐华想说不用改,鬼佬就喜欢这个口味,但想一想又怕那边用的糖不同或者配制的时候有些误差,“这个事这样回复:高甜可让商品有很高的辨识度。如确实太甜,可参考街头粤式凉茶放糖的量。”
“第二件事,船漆已配制出4种颜色的产品,现已将样本送往各处,应无太大问题。”任书记收起电报,又补充了一句,“上次你交给我的图纸还在运输路上,现在还不会有反馈。”
唐华点头。“那就按计划去做,不用再嘱咐什么了。船漆和鬃刷很快就会迎来销量高峰,这两个产品要抓紧。可能猪鬃和桐油的收购量也要适当加大,要是因为原料短缺而断货,那就太亏了。这两个产品是因为战争结束后,各国经济恢复航运恢复而出现的需求大增。仗打完了,大家就又开始和平发展,那么海上贸易肯定也会恢复。造船业的恢复应该是在1947年以后,现在还不是。因为战争中,盟军建造的海量的自由轮运输舰、登陆舰,正在以低价转卖给航运公司,因此近期还不会出现大量船舶的订单。但是,海军的运输舰、登陆舰转给航运公司做贸易,肯定要重新刷漆换涂装啊,因此鬃刷和船漆是比造船还要来钱快的的行业……至于红茶,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来培养市场,市场养成之后,销量和盈利也是会非常可观的。”
任书记把要拍发给南方局的的电报写下来,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事,“对了,我们南满根据地现在初步建立了基层政权,而且有旅大这个港口用作安全的出海口,因此东北的许多土特产,华润现在也可以做代理贸易了。小唐你有没有什么法子,让这些土特产也进行加工,就是那个……给这些原料做附加值增值?”
“噢!南满的同志速度真快,”唐华说,“他们可以收购到的土特产都有什么?”
“人参,鹿茸,灵芝,貂皮,五味子,刺五加,榛子,松子,山核桃,红蘑,圆蘑,榛蘑,木耳……”
这下可好,基本全是吃的,听着我都饿了,唐华想。
“我先把这些记下来。应该能找到一些办法,用这些货物多赚点钱。哦对了,让东北的同志注意一下有个东西叫做……猪拱菌,对就是这个。”
“猪拱菌?这是啥?”
“这东西外国人特别是法国人爱吃,爱得不得了。法国人把这个叫松露,西餐里的高档菜,一小块就卖老贵了,但其实在东北这叫猪拱菌,一点都不稀罕。如果南北满根据地能收购到这东西,不要多想,装船往香港运。”
……
从任书记那里回来,已是大中午。唐华回到住处,先绕到侧后树林,早上放进去的一桶可乐,现在应该是凉凉透彻了。
“唐华同志在吗?唐华同志在吗?”
唐华刚把水桶提出来,就听见一个大嗓门在窑洞外面吼。
“这儿呢!哟,是李院长呀!”唐华看见了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第四任院长李强,李强听声音看过来也找到了唐华。
“难得一见李院长,我记得就第一天来的时候见过一次,然后你就消失不见喽。你来得正好,我刚土法自制了一桶可口可乐,来,尝尝。”唐华变出两个搪瓷茶缸,放在井沿,扛起铁桶倒了两杯可乐。
李强接过茶缸,“我啊,最近一个月都在忙着电台的事,先是解放区的大功率电台,然后又要改造延安的广播电台,在山沟沟里住着,都没空回学校。这不,这次来也是专门向你讨教一下电台的事。”
李强在延安是著名的万金油。在唐华来延安之前,在这片黄土高原上,他带着延安军民办起了枪炮厂、炸药厂、炼钢厂、制药厂、炼油厂……李强的本行是通信专家,于是又将我军缴获的各种型号的中短程电台,拆解组合成为可供相隔千里的根据地之间通信的大功率电台。
唐华就在井边,和李强讨论起了大功率电台的无线电发送装置、放大器等等问题。等问题解决的时候,两人的茶缸已经见底了。
“喝光了,来,咱们俩再一人来一杯。”自来熟的李强起身搬起铁桶就倒可乐,拿起茶缸咕噜了一大口,这才说道,“喝上一杯真是舒服哪。这东西简直是上瘾。等新中国成立了,要是有条件一定要建一个可口可乐厂,让我们都一饱口福喝个够。”
唐华端起茶缸,笑道,“这东西味道不错,可上瘾了整天喝对身体不好,当心骨钙质流失。”
李强:“怎么可能,可口可乐公司1960年才开始往可乐里添加磷酸的。”
唐华:……
李强:……
两人都发现自己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于是一齐闭嘴,闷头喝可乐。
第二十一章,死里逃生的民盟大佬
李强,原名曾培洪,南洋路矿学校土木科毕业。
1925年入团入党。并回到家乡,创建了常熟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为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研制炸弹。
1927年,4.12爆发前夕,李强奉上级调令,从上海去了武汉。
1931年顾顺章叛变,李强毫发无损,且帮助周总理等上海机关、特科人员安全转移。随后李强去苏联留学,发明“菱形天线”,成为苏联科学院研究员,全苏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名字被收入苏联百科词典之中,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李强公式”。
七七事变后,李强回到延安,办枪炮厂、炸药厂、炼钢厂、制药厂、炼油厂,改造我军缴获的电台和广播台……主席1944年为其亲笔题词:“坚持到底——为李强同志书”。
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依据主席提议,李强从通信专家改行做外贸。越战时期又亲自前往胡志明小道,了解越战双方电子战和电磁对抗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