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389节

“我今年六十五了,做了四十年外交,第一次在外国被人抗议,被人骂作凶手。时代变化太快,……不过真有意思。”

在回大使馆的路上,顾维钧看到自己的车被西红柿糊了一窗子,嘴角却翘起来无声地笑了,腰板都挺得比以前要直。晚餐厨师做的是中餐,顾维钧端起饭碗就连吃了两碗米饭——不只是心情好,今天谈判大半天也确实是饿了。

“我们是爱好和平的,但如果有人欺负到我们头上,那就必须挥起拳头打回去。所以总会有一些侵略者会被打得很疼,那疼也没办法,谁让你们先动的手呢。”秘书——作为老党员,他可能要被任命为大使馆的党组书记——今天在餐桌上也很活跃。

“我争取在驻美大使这个位置上多干几年,”顾维钧说,“不过还有一事,1948年,贵党圈定了43名头等战犯,我的名字也被列了进去。”

秘书:“这个没事。这个名单里李副主席排名第二,白崇禧院长排名第四呢。您排名22名是因为,嗯,说起来很简单,1947、1948年蒋介石派您来美国,之后您为蒋介石争取到了10亿美元的援助。我们都知道,这援助靠常宋美龄是办不下来的,主要是您活动的结果。就这一件事。”

第七十一章,宋氏永不为奴!

“同志们好!”

“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4月28日,驻守台中的28军84师251团、28军炮兵团接受了总司令的检阅。

和平协议签署后,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我军已经抵达台北并完成了对台北的控制,起义国军除安南军团第2团之外,其余都开出驻地、封存武器接受改编,对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和基隆完成了初步的调查统计,从大陆派往台湾的第一批地方干部已经抵达,开始对政区进行初步分划。

台湾全岛已完全在我军控制之下,按预定计划,总司令和粟峪将在5月1日抵达台北并进行一次阅兵,宣告台湾战役胜利结束。

4月28日,总司令先抵达台中进行视察,然后一步步往北,一边向台湾进发,一边检阅慰问当地驻防的部队。

前敌总指挥粟峪则要晚一些,厦门前指现在没打仗那几天那么忙了,但还有一些事务必须得他来处理。粟峪预计在4月30日飞往嘉义,然后乘车前往台北。

台中的小阅兵是在清泉岗机场举行的。总司令乘坐的吉普车开过整齐的受阅队伍,28军受阅部队欢声雷动,从北京出发、前一天才赶到台湾的八一电影厂纪录片拍摄大队跟在总司令的吉普车后面,拍摄现场的影像资料。

在5月1日那天,八一厂当然也会出现在台北,记录台湾战役的终极阅兵式和战役的尾声。

“小同志,今年多大了?”

阅兵式结束,总司令视察台中84师的营地,走进84师由连片帐篷组成的军营。

“报告总司令,我今年19岁!”

“还是个小娃娃咧,”总司令笑着说,“什么时候参的军?”

“我是1951年参军的!”

“这位战士叫许易。小许是沂蒙山老区出来的,哥哥44年就参加了八路,在9兵团26军,打过抗美援朝,1952年复原了。小许47年参加儿童团,51年参军,台湾战役是他经历的第一场战斗,但是在战场上特别勇敢,短短几天立了一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

总司令拍拍许易的肩膀,“小同志,将来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地方建设的工作中,都希望你不畏艰难,再立新功!”

……

“杨队长,我去读书真的好?”

杨育才:“张南群,你都问过多少次了,哪这么多废话!读书好,你就该去读书!”

从朝鲜轮换下来之后,志愿军68军现在的驻地是沈阳。

68军的军属特种侦察营宿舍里,小战士张南群已经填了转到军校就读的申请表格,但心里还是不太踏实,又来问他的老队长杨育才。

见杨育才一通训,张南群挠挠脑袋,“队长,当解放军,特别是当特种兵,打仗杀敌那多带劲啊。一想到以后不是战场上真刀真枪过招了,我得去读书,一读三四年,心里就发憷。”

“打仗杀敌,你也不想想我们在朝鲜为什么能够消灭那么多美国鬼子?”杨育才说,“就说汉城北边那次行动吧,为什么李培禄拿个仪器对着防空洞大门照,天上就飞来一颗炸弹把防空洞大门炸开?然后李培禄又对着大门蜷起的钢板继续照,第二颗炸弹就顺着门洞飞进防空洞里头,把美军的少将师长炸死在里头?”

“我们在引导制导炸弹,这个武器连美国人现在都没有,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比他们厉害。”

杨育才:“这不就对了?科学技术以后就是最重要的,小张你才20岁,好好念书,在大学钻研军事的科技,以后可比我们这些特种兵有用多了。唉要不是今年我二十八了,我也想去读书……”

张南群:“是,明白!就是这哈尔滨太冷了……”

“冷你就把被子批身上,然后再去上课!”

……

美国,旧金山。

“三妹,节哀。”

宋子文走进大堂,拉着宋美龄的手安慰道。

蒋介石从大陆败退台湾后,宋子文、宋霭龄、宋子良、宋子安移民美国。宋美龄在台湾呆了一阵子,1952年以赴美就医为名也离开蒋介石长期留在了美国。但这三兄弟两姐妹平时不住在一起,宋子文上一次见宋美龄还是三月份。

短短一个月,眼前的三妹就好像突然老了20岁,成了一个颓丧的老太太,发簪虽然还梳理得一丝不苟,头发却已经全白了。

“我从东海岸坐火车到旧金山,一路上都在想,我们怎么样做才可以光复民国,恢复华夏衣冠,怎么样做才可以告慰我先生在天之灵……”宋美龄说到这里,泪水忍不住地从眼窝子里流了出来。

宋子文一边感叹三妹的表演型人格,一边拍着她的肩膀继续宽慰道:“正所谓精卫填海,矢志不移,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有复兴的一天。我们还是等大姐回来再聊大事吧。”

民国时期,有人说如果宋霭玲是个男人,也许整个中国都是她的。作为宋氏三姐妹的老大,也是这兄弟姐妹六个的最年长者,宋蔼龄绝不是娇滴滴的大小姐。她不苟言笑,性情冷漠,也不在乎穿着打扮。但是她有一个精于算计的头脑,无论政治还是企业、金融,操盘能力都比蒋介石强两个等级以上。

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收集的一份证词里,说宋霭龄经常雇凶杀掉那些不肯跟她合作的商业对手,上海滩的杜月笙是他的长期合作伙伴,412时杜月笙参加杀戮很可能就是宋霭龄下的直接命令。

“子文,三妹,我来了。”宋霭龄走进大堂,淡淡地对早到的弟弟和三妹说。

“大姐。”“大姐。”

“别的话不多说。我一直在考虑以后该怎么办,今天来这里,也是想和诸位弟弟妹妹商量。噢,子良和子安是和我一块来的,同来的还有几位记者朋友。”

“大姐,你可想到了什么主意?”宋子文问。

“复国。”

宋子文:“就凭我们宋家,太难了。”

“收容中国遗民,招揽忠心孤臣,举华夏传承之旗,行基督复国之路。”宋霭龄说,“先借美国之资财,维系流亡政府,收拾人心坚持下去;待时机成熟,借美国之兵荡涤中国,再造政权,且一并完成中国信仰之刷新。”

……

记者招待会会场很快布置完毕。

首节上一节389/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