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26节

“根据下发的简繁对照,我正在重新学习简化汉字。幸好你们的简化汉字大部分是有规律可循的,除了少部分以外。比如这个字,它的变化就非常大。”

唐华看列别杰夫打开的简繁对照表,眾(繁体)----众(简体)

“老列,众难道不更直观一点吗?一个、两个、三个,很多人在一起,不就是‘众’嘛。”

“那么繁体的眾又是什么?”

“繁体的眾是汉字字形变化中出现的一个错误,我们现在只是修正了它。”唐华说,“在公元前1600到公元前1000年,中国诞生了甲骨文,里面就有‘众’字,字形就是三个人形。但甲骨文里还出现了一个众字的异体字,三个人上方是一个太阳,即太阳下面的人群。这种写法后来被金文和大篆继承了。到了公元前600年的西周中期,‘上日下众’的字形发生了一次错误传承,上方横置的日变成了横置的目。这种小篆写法再后来到了公元25年左右,下方的三个人中间的那一个从‘人’变成了‘T’。从隶书之后,众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本世纪初,我们发现了遗失的商朝遗迹,重新发现了甲骨文,郭沫若从中解读出了众字,因此决定把它加入简化汉字列表。”

“好了好了,一说到历史你们所有人都能滔滔不绝地从史前时代开始讲起……不过至少我是牢牢把众字记住了。”列别杰夫表示认输,“唐,如果你嫌慢,可以把计算机超频1.5倍。”

唐华眼前的显示器,显示英文和俄文文档的时候是刷刷刷一下子就满屏。显示中文的速度就明显慢了下来,一行,两行,三行,不紧不慢地出字。

这显示器显示文档的时候,一行也只有24个汉字啊……

“超频真的有效?”唐华看着老列。

“当然。”

“那我试试。”

果然,频率上去之后,出字的速度也加快了。大概……加快了1.5倍吧。

……

“报告首长,楼下是来登记人口的工作人员。”

警卫在院子门口问清楚了上门的两个人是干什么的,回来报告。

既然查验过身份确实是工作人员,那唐华还是下去一趟。虽然警卫可以代为回答和登记,但唐华这次就是想近距离看看。

“我家是4人。唐华是我,出生年月日1923年7月24日,籍贯广东罗定,职业是干部。周璇是我妻子……”

唐华把自己、周璇、唐汉城、叶姨的资料说了一遍,工作人员从一个挎包里拿出卡片写好放入另一个挎包。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新中国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这也是上海计算机所在唐华到来的时候人去楼空的原因。

普查标准日定在1953年7月1日0时,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主要是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

普查的标准日意思是“7月1日0时全国有多少人口”,普查工作不只是在7月1日那天,而是要持续很久,北京上海这些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大概一个月能完事,偏远地区要三个月才能调查结束。

普查人员上门的时候所问的信息就是“你们家7月1日0时有多少口人”,7月1日以后出生的娃尽管已经出生了,但也不会统计。而7月1日以后去世的老人,尽管普查人员上门的时候人已经没了,也要登记上。

台湾省因为刚刚解放,汪震特别下令,普查人员上门的时候不是2人而是4人,其中两人带着枪。

普查结束之后,还要进行一次抽查以确定此次人口普查的误差范围,抽查地区大约会包括十分之一的人口。

为了支持这次全国人口普查,电子信息工业局将提前“尝鲜版”T54计算机和T54M中型机生产了一小批,用于人口普查的信息处理和传递。

刚好汉字系统被华为的工作狂们开发了出来。刚好T54计算机带了个10M硬盘。

但是10M硬盘是不可能够的,信息存储最终是靠25M磁带机。

1880年,美国进行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调查员收回来的数据用了7年才累加统计完毕。这时候距离下一次人口普查(美国国会规定10年普查一次)只剩3年了。

到20世纪初,IBM公司发明了一些自动机器,比如打孔机来加快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速度。后来美国每一次人口普查之后,数据累加统计大概花2~3年的时间。

现在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其实不是世界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辅助的人口普查。最先用计算机的是美国,1950年的人口普查就用上了,机型就是前面说过的一边卖一边涨价最后一百多万美元一台的UNIVAC-1。

但是唐华可以确信,中国的这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虽然不是第一次使用计算机,但一定是第一次使用计算机通信网。

此外,这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所收集的人口信息,也要比历史上的“一普”更详细。

……

“鉴于现在全国每个省的首府基本上都通了有线电报,因此,人口普查计算机的联网工作是较为简单的。一些人口少的偏远省份或许可以不设单独的网点,但我觉得连上网也好,因为人口少的偏远省份交通往往很不方便。”

在今年初,政务院、国家统计局准备人口普查工作时,唐华对总理是这样说的。

“每省配备一台、人口多的省份配备2台计算机,标配配件是打孔卡读取机、打印机、硬盘和25M磁带机,都自带中文系统。网络系统借助现有的有线电报网,另配备3.2Kb的调制解调器——偏远地区线路质量不行的话,可能速度到不了3.2Kbit每秒,但无所谓了,偏远省份一般人口也少。”

总理看着唐华用笔在中国地图上画出的一张网。

这其实就是用现在的有线电报网为基础,勾描出来的。

总理:“人口普查结束后,政务院好像就能接收一个很厉害的系统。”

唐华嘿嘿一笑:“我国会成为世界第一个所有省份都有联网计算机的国家。而且,嗯,会在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一个最齐全的全国人口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总数据容量是40G,如果用硬盘大概要4000个10M硬盘,这可做不到。

唐华给的方案是以1600盘磁带存储,需用的时候从磁带读取到计算机中。

磁带存储器还要双备份,所以是3200盘。

国家统计局看来得开辟两个办公室堆数据了。

……

虽然是比较原始的网络连接方式,但计算机还是比有线电报更快捷,因为计算机通信网的终端在省政府大楼里,甚至可能就在省委书记的办公桌,而电报的终端在邮电局里。

计算机传递的信息量比惜字如金的电报多得多。

计算机传递的信息不会出错。而且计算机传递信息可以是交互式的。

“我看这张图里面,有五台计算机是T54M,其他是T54,北京的中心计算机不止一台……这些都是什么?”总理问。

“T54M是一种中型计算机,它比T54的计算速度更快一些,重要的是存储数据的能力更高一些。”

五台服务器分别归属于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这好像就是当初五个中央局的划分方式。

首节上一节426/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