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靠谱的,就是给他们两老生了这么个乖孙子,有出息的同时,还很孝顺,全村上下,就没有不羡慕的。
“不及,我们拍几张照片,到时候一起寄给姑奶奶。”周益民说道。
“啊!对对对!”老爷子连忙点头。
既然是拍照,肯定得好好洗个澡,换一套最好的衣服。要让大姐知道,自己家现在过得很好,以后不用再往这边寄钱之类了。
实际上,周益民得知姑奶奶在港岛,他也有点其他想法。
老爷子的心情大好。
周益民再次溜达,听到有村民吐槽,吃红薯都吃得胃反酸了。大家都期盼著小麦和玉米收成,没多少天了。
“你们就知足吧!没听说其他村的惨状?别说红薯,红薯藤都没得吃。”
这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就拿红星公社下辖的庄子、村子而言,大部分村子都有饿死人的现象。就连他们周家庄隔壁的上水村,要不是用几头猎物换到红薯和土豆,也肯定很惨。
可以说,周家庄和上水村都得益于周益民。
“我听说,刘家寨还有卖儿子的。”
也是没办法。
卖儿子的名声虽然不好,但留在家里,就是一起等死。把孩子卖出去,或许能让孩子有条活路。
“儿子都卖?”有人诧异。
一般来说,家里揭不开锅的话,要卖也是卖女儿,很少卖儿子的。
没人说话,这种话题有点沉重。
“十六叔来了。”
“十六叔,这么有空?”
“十六叔……”
看到周益民靠近,他们纷纷打招呼。
周益民耳朵尖,听到了他们的讨论。
他提议:“红薯吃腻的话,可以做红薯粉呀!”
前世,周益民没少吃红薯粉,感觉还不错。
再说,红薯粉要比红薯更加耐存放。红薯放久了会发芽,或者坏掉。
在南方,制作红薯粉是很常见的操作,并不复杂。
周益民记得,先把红薯清洗干净,然后粉碎,再用干净的盆子,或桶把粉碎的红薯盛起来。
然后连接好水管,向里面加入清水,不能太粘稠。
如果想要更多红薯粉,就需要将更多的生红薯粉碎。正常情况下10斤红薯能产出1斤左右的粉质,具体得根据红薯的品种和质量来决定。
第三步就是过滤,将清水和红薯渣混合物倒入滤布里进行过滤,一次不能倒太多,一桶就够了,一个人倒入红薯,一个人负责摇动滤架进行过滤。
过滤的红薯渣自然也不能浪费。
后面就是沉淀,把红薯粉沉淀出来。
之后则是自然晒乾。
待红薯粉沉淀后,用勺子,或者锅铲将红薯粉铲下来,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簸盖里,为了不让其沾在簸盖上,下面需垫一层布,注意尽量铲大块一点。
晒乾就是红薯粉了。
“红薯粉?好吃吗?”显然,有人没有吃过红薯粉。
北方不太流行这种做法,红薯直接煮了吃不好吗?简单,而且没有损耗。
“最后可以做成粉条,你们说好不好吃?”周益民跟他们说道。
那些人顿时咽了咽口水。
第186章 蜂蜜
做红薯粉的建议很快传到老支书和大队长的耳中。
两人一计划,发现将库存一半的红薯做成红薯粉,也足够支撑到小麦收获,毕竟也没有多少天就可以收割了。
于是,他们动员村食堂的人开始做红薯粉。
老支书和大队长也希望在农忙前,让村民们吃好点,总是吃红薯,确实不是个事。饿得快不说,经常放屁也受不了。
大家一听,做成红薯粉,能进一步加工成粉条,谁不流口水呀?
仅仅一天的时间,周家庄便得到了白花花的红薯粉。
这其实就是红薯的淀粉。
而要做成粉条,还需要进一步加工。
后面是打浆糊。
其实,也就是红薯淀粉加热水熬熟,然后搅拌。边搅拌,还要边加红薯粉,保证粉浆刚刚好,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
“用点力,没吃饭吗?”
“要不你来?站著说话不腰疼。我吃饭了吗?咱们村多久没吃米饭了?”那人立即怼道,可不惯著指手画脚的人。
还别说,这活挺累人的。
就像工地搅拌水泥浆,没有搅拌机之前,搅拌水泥几乎是最累人的工作。因为浆糊本身就有很强的黏性,搅拌它们,需要的力气不是一般的大。
“你们三个也去帮忙。”
又是三人加入到搅拌团,一个大缸里面,半缸的淀粉浆。
围观的周益民,本来想等他们做好红薯粉,也拿点回去吃的。但他看到,搅拌粉浆的人不断有汗水掉下去,顿时没了想法。
这时代的人,就没那么计较了。
有得吃就不错了,还要什么卫生?
后世被人喷惨的地沟油,放在这时代,分分钟被抢光。管它卫不卫生,先吃了再说。只有不被饿死的人,才有资格谈健康。
再说了,区区汗水,跟后世那些添加剂比起来,可以说忽略不计。
这跟阿三的那些恒河水食物又不一样。
起码不是用脚踩,用胳肢窝夹,卫生条件不知道比阿三街头的那些好多少倍。
只是周益民看到别人的汗水滴下去,多少有点下不去嘴而已。没看到还好,吃了也就吃了。
“烧水。”会做红薯粉条的人指挥道。
就在旁边,烧了一大锅水。
有人开始用漏勺盛一大勺粉浆,快速拿到那锅水的上方,粉浆会从漏勺漏下来,成为一条条粉条。
漏勺就是葫芦水瓢做的,中间戳几个小洞。
这一步,叫漏丝。
此时,就很容易知道粉浆合不合格了。
如漏下的粉条不粗、不细、不断即为合适。如下条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浆太稀,应掺干淀粉再揉,使面韧性适中;如下条困难或速度太慢,粗细又不匀,表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
“捞起来,放到这边的冷水缸。”那人淡定地指挥道。
丝条沉人锅底再浮出水面时,即可出锅,需要经过一次冷水缸降温。
“你们赶紧将粉条挂在木棍上,再放在那个缸涮一下,然后拿出去晾。”
冷却过的粉条,要用手理成束穿到木棒上,经过另一次冷水缸降温,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为止。
最后,就是拿出室外晒丝,便成为了我们平时看到的红薯粉丝。
“这粉条,怎么吃比较好?”有人已经想著怎么吃了。
“猪肉炖粉条?”
“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很快,有人泼冷水。
哪来的猪肉?
“再过十天、八天,我们村不是要杀猪吗?”这可不是什么梦想,按照往年的惯例,收麦之前,村里通常是会杀一头猪,给大家吃两顿好的。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吞口水。
猪肉炖粉条,通常就是用红薯粉、土豆粉。
“对,就是做猪肉炖粉条。”
……
下午时分,一群孩子鼻青脸肿地来到周益民家。
“十六爷爷,这是我们找的蜂蜜。”说著,就把身后那一大桶的蜂蜜加蜂巢放到周益民跟前。
这些蜂蜜,他们也很想吃,但家里人让他们给十六爷爷送来。
他们能有饭吃,有书读,有衣服穿,全靠十六爷爷,要知道感恩。
周益民看他们一个个被蛰得鼻青脸肿,感动的同时,又有些哭笑不得。
这好意,也不好意思拒绝。
他把蜂蜜放一边,让他们一个个凑过来,替他们拔掉蜜蜂的蜂针。
蜜蜂一旦蜇人,往往会死。
这是因为它们的刺针带有倒钩,蜇人后无法顺利拔出,导致内脏受损甚至被拉出,从而导致蜜蜂死亡。
蜜蜂的刺针是由产卵器演变而来的,包括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末端与体内的毒腺和内脏器官相连。
而被蜜蜂蛰后,只要把刺针拔出,就很快能消肿。
然后,周益民拿出肥皂,弄了点肥皂水,给这些小家伙们擦。蜜蜂的蜂毒属酸性,所以可以涂肥皂水,或者碳酸氢钠。
“等等,先别走。”周益民又喊住他们。
他将蜂蜜提进屋,接著从屋里拿出一些吃的,占小孩子的便宜,他周益民还做不出来。
有大家都喜欢的大白兔奶糖,也有麻花,还有果脯。
大白兔奶糖,每人给5颗,两指大的麻花3块,果脯一小把,牛肉干一块。这让孩子们满载而归,欢天喜地。
果然,十六爷爷从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大白兔奶糖都给了5颗,这种奶糖,他们前不久还吃过,同样是十六爷爷给的,可好吃了。
麻花、果脯,牛肉干,无一不是他们喜欢吃的东西。
还是十六爷爷懂他们。
那些蜂蜜换这些吃的,他们非常乐意。
于是,他们补充道:“十六爷爷,下次还看到蜂蜜,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