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光强力挽留下,高领导等人多逗留了两天。
果不其然,消息传回国内后,甚至惊动了大领导,大领导还特地去了解具体情况。
周家庄,挖到暗河的消息传开,都不知道有多少村要羡慕,要知道有充足的水,对于种庄稼可是相当重要。
这天,老支书找到周益民:“益民,能不能帮村里采购一些红薯和棒子面?
办现在村里能支配的钱还真的不少,经历过一次饥荒之后,就想著将手里的钱换成粮食,不用担心没有东西吃。
再说,村里要搞养殖,没有足够的粮食也不行。
周益民思考一下:“老支书,你想要多少红薯和棒子面?”
要是数量不多的话,还能答应下来,要是数量太多,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
“一样采购五千斤,可以吗?”老支书说完看著周益民。
修建水库消耗的粮食,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所以想储备多一点粮食,
以防不时之需。
“好,我过两天送过来。”周益民思考一番后才开口。
一万几千斤粮食,问题不大。
老支书得到周益民肯定的答复后,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一万斤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现在这种环境。
周益民这时候提议:“老支书,村里应该设立一个保障基金?”
“保障基金?”老支书有点不解?
周益民解惑:“这次进山打猎,遇到那个人,要不是我们及时赶过去,估计人就没有。”
“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他出了什么问题,估计家都要散了。”
周益民这个概念,其实跟后世的保险差不多。
老支书开始有点明白:“嗯!没错!益民再详细说一下。”
现在很多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了什么问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村里要是能将这个后顾之忧解决的话,村里的人没有这个后顾之忧,无论是干活还是别的,肯定能更加卖力。
只要是做对于村有益的事情,最后牺牲还是残疾,村里都能保障他的家人最基础的生活需求。”
“好,益民你这个提议很好。”
只是保证最基础的生活需求,也不是白白养活,村里的劳动还是要参加,只是说快活不下去,村里再支援,这样也不用一直给粮食。
对此,村里的人不会有意见,毕竟大家都是受益方。
不过,这么大的事,老支书一个人也拿不准,只能是召集全村人商量,看能否通过。
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可不兴那一言堂的那一套。
即便他能为村子做决定,也得做做样子。
等到吃完中午饭之后,老支书就召集村里每家每户都要派一个人过来参加会议。
虽然有点奇怪,不过还是听从老支书的安排,每家每户都派了一个代表过来。
老支书看见人齐后,便说道:“叫大家过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跟大家商量一下。”
村民们就有点好奇,村里一般的事情,都是老支书一手操办,除非是什么大事,不然也不会著急大家。
“老支书,到底是什么事情,要现在找我们过来?”周旭财问道。
老支书回答:“益民,刚刚跟我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在村里设立一个保障基金。”
“只要是为了村里受伤或者是牺牲,村里都会保障他家里人的最低生活需求。”老支书大概将保障基金的用处讲解一下。
村民们听到后,都开始议论纷纷。
“这个提议好,看到上次那个大叔被野猪袭击,差点人就没有。”周大山连忙表态。
周大辉也出口帮忙:“没错,这个提议好啊!”
不出所料,没有人有异议。
只要脑子没进水,都知道这个保障资金对各自都有好处。未来谁说得准呢?
万一有个不测,人残了、或者没了,村里还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举手表决吧!同意的举手。”老支书喊道。
流程还是要走一遍的。
第312章 立冬
到了吃饭时间,钢铁厂的广播如期开始。
钢铁厂的人听到广播,又是表扬周益民,钢铁厂的员工都有点麻木,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周益民想低调都难了。
周大福连忙恭喜:“恭喜十六叔!估计很快又要升职了。”
“乱想什么?”周益民翻了个白眼。
升不升职,对他来说,无所谓了。
没有想到一大爷也走了过来。
周益民看见一大爷后:“一大爷,找我是有事吗?”
“益民,我想找你买点肉。”一大爷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周益民有点奇怪,一大爷应该不缺吃的才对,不过一大爷第一次开口,也不好意思拒绝:“一大爷,你想买多少肉?”
“二三十斤左右。”一大爷如实回答。
过两天就是立冬,管事的三位大爷,想组织整个四合院一起包饺子,不过买这些肉的钱是三位管事大爷出。
在北方,立冬的主要习俗包括吃饺子、补冬和冬泳。吃饺子是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补冬则是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顺便搞赏一家人的辛苦,通常会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冬泳则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周益民有点好奇:“一大爷,你想买这么多肉干嘛?”
“过两天不是立冬了嘛!我们三个大爷想出钱买点肉,想组织大院里一起包饺子,大家一起热闹一下。”一大爷解释道。
周益民听到,原来是这样,便直接说道:“好,义今天下班拿回去。”
“好!那就麻烦益民你了。”一大爷。
到了下班时间,周益民如往常一样准时下班。
不过吴天也连忙骑上自行车前往周益民给的地址,距离钢铁厂并不远,很快就来到。
看见大门紧闭,没有办法,只能敲门。
敲了几分钟,大门才被打开。
大鹏看著吴天,眼前这个人并不认识,便询问道:“同志,你找谁?”
“是周益民,周股长叫我来的。”吴天连忙解释。
大鹏听到是周益民叫来,便问道:“同志,益民叫你过来干嘛?”
“我是想购买十斤猪肉。”吴天连忙回答。
现在猪肉的采购价是一块钱一斤,十块钱刚好能买十斤,就能把这个月的任务完成。
大鹏虽然有点奇怪,不过并没有多问,只是转身回去,不一会就拿著十斤猪肉出来。
“这里十斤猪肉只多不少!”
吴天掏出十块钱递了过去,接过十斤猪肉后连忙道谢。
拿到肉后,要不是现在已经下班,吴天估计都会赶回厂里把任务给完成了。
下班路上,周益民直接在商店里买了三十斤猪肉,还买了几斤羊肉和一些羊骨。
车著一大堆东西,回到四合院,一大爷他们早就在等候。
看见周益民回来,连忙上前迎接,一大爷有点奇怪:“益民,我们好像没有买这么多东西?”
并不是说钱出不起,现在很多人有钱都买不到肉。
“这三十斤猪肉是一大爷叫我买的,剩下这五斤羊肉和羊骨是我赞助这次活动的。”周益民解释道。
“也不能让三位大爷全出,我也出一点。”
三位大爷肯定没有问题,没有想到还有意外惊喜。
两天很快就过去,一早大,四合院就开始热闹起来。
孩子们听到有饺子吃,早早就起来说要吃饺子。
大人们开始包饺子,大家都参与其中,四合院也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周益民本来想著今天立冬休息,想睡个懒觉,不过看来愿望是破灭,外面这么吵,就算是想睡也睡不著,只能起来。
打开门走出来,看见妇女们围在两张八仙桌上,一张专门负责擀皮,两外一张就是拿著刚擀好的饺子皮来包饺子。
也就只有北方才会这样,南方的话,无论是包饺子还是云吞之类,皮都是在外面买回来,不会自己擀皮。
估计也就知道北方人才会,从面粉开始一步步做成饺子皮。
这次有饺子有三种馅,猪肉大葱馅、韭菜鸡蛋馅、猪肉三鲜馅。
一大爷看见周益民出来,上前打招呼:“益民,刚起来?”
周益民也在四合院住了这么久,一大爷还是挺了解周益民的作息。
“是啊!一大爷,你们这么早就起来包饺子?”周益民问道?
他知道北方包饺子的话,肯定是从面粉开始,过程需要不少时间,现在才不到八点的样子,估计五六点就起来开始准备了吧!
只看见一大妈熟练把面团揪成均匀的剂子,再用擀面杖,擀成外薄内厚的面皮,然后就交给下一道工序。
马寡妇取饺子皮在手心,中间放入各种馅,把饺子皮对折,捏紧边缘即可。
一个饺子都不用三十秒就包好,不过这次要包很多个饺子,所以任务比较重,不过在场的人并没有抱怨,反而是乐在其中。
要知道自从粮食紧缺开始,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饺子。
为了这次的饺子,整个四合院将这个月的白面都用上,没有办法大家的百面都没有多少,只能是积少成多。
肉的话,幸好是有周益民帮忙采购,而且还赞助了一点羊肉和羊骨,正好用来煲汤。
要知道立冬的话喝上一碗羊肉汤也算是北方立冬的传统习俗,这样有助于养胃驱寒。
周益民看著包饺子这么简单,也忍不住想尝试一下,便试著包了几个,发现根本就没有看著那么简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马寡妇看见,就跟周益民说了一下其中的小窍门,这才学会了包饺子。
周益民前世可是南方人,根本就不会包饺子,所以学一下,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孩子们就在一旁嬉笑打闹,看著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周益民心情大好,随即回到房子里拿了一些糖出来,给孩子们分了孩子们看到有糖吃,本来想上前拿糖,不过周益民让大家排好队,一个个过来拿,这时候孩子们才排起了队伍。
每家每户都最少有两三个小孩,整个四合院有这么多户,加起来也有三四十个小孩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