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北看见这么多电线:“益民,厉害,能搞到这么多电线。”
就算是他想买到这么多电线,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谁知道周益民轻轻松松就搞到。
“那里,只是朋友多而已。”周益民敷衍道。
看见时间差不多,徐向北开始指挥:“首先将电线给拉直
然后他把线头给抽出来,再把随身携带的工具拿出来,将电线的外皮给划破,露出零火地三线,熟练将三线接到对应的位置上。
周旭才很快将一捆电线给拉直,一捆大概是500米左右。
徐向北先示范了一次,首先将电线沿著电线杆穿过去,然后用东西将电线给固定住,不要让电线到处乱跑。
示范完之后,徐向北问道:“大家都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周家庄的村民们齐声回答。
幸好也不难,周家庄的村民们就照猫画虎,很快就完成另外一个电线杆的拉线任务。
“不行,还要再拉紧一点。”徐向北看到后,连忙开口。
要是不拉紧一点的话,后面一有大风吹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
周旭龙听到后,手里的动作也加重了几分,很快电线就被拉直,看到这一幕,徐向北才满意。
没多久,所有电线都弄好,大家都期待起来,心想著最好今晚能用上电灯。
在很多人眼中,电灯那可是城里人才能用的呀!
他们家里能用上电灯,相当于一定程度过上了城里的生活。
第326章 水库完工
电线拉好之后,周家庄的村民们十分激动,无比期待,他们村里能通上电,
到时候四周的村子,都不知道会有多么羡慕。
要知道,现在绝大部分的农村都还没有通上电,要是哪个村通上电的话,绝对是有吹嘘的资本。
就这样在马力全开的周家庄村民们努力下,本来还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完全收尾的水库,提前了两天完成。
如今的水库,因为暗河的存在,已经储存了不少水,宽阔的水面在小小的周家庄还是有点壮观的。
让人意外的是,暗河的水还有点暖。
看样子,哪怕天气降到零度以下,暗河也不会结冰,而是源源不断涌出水来。
只能说有人高兴,就有人伤心。
双田村的村民看见水库已经修建完成,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这就意味著双田村的村民们已经“失业”,接下来只能回村里忙乎农活,村里的粮食能不能撑到下一年粮食收获都是一个问题。
徐向北今天也过来,水库修建完成,就要将发电机安装好,运用水流带动发电机工作,这样才能发出源源不断的电。
不过有专业人士在的话,难度并不算大,
要知道安装发电机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源,水源的流量和落差是影响发电机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水源的流量要求在每秒钟0.1立方米以上,落差要求在2米以上,
这样才能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
所以水库修建得还是挺大,首先就是将水轮机安装好,然后按水轮机主轴中心、高程、水平进行调整定位。
随即徐向北开始测量转子和定子间的空气间隙,以转子为基准矫正定子中心,使周围空气间隙均匀。
将前面步骤都完成之后,就是联接发电机和水轮机主轴,进行机组主轴线摆度的测量和调整。
最后就是调整推力瓦受力,并按水轮机止漏环间隙,调整机组轴线的中心和垂直度。根据主轴位置和轴颈摆度方向及大小,安装各部已刮好的导轴瓦,装配机组空气冷却器、油气水管路及其他附件。
经过徐向北有条不素的指挥下,用时五个小说就将发电机安装好,而且水流将水轮机带动,已经开始发电。
“徐工程师,这样是不是算完工?”老支书询问道。
徐向北给出答复:“没错,老支书,修建水库已经彻底完工,现在已经在发电。”
周家庄的村民们听到徐向北的话后,不禁发出欢呼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忙碌,终于将水库修建完成,而且村里也能用上电。
徐向北看见这一幕,也不由露出笑容,这段时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梁六不由羡慕道:“什么时候,我们村也能用上电,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呢?”
“是啊!我们先要解决温饱的问题,这样才有希望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梁赞给出肯定的答复。
水库经过这么多天的储水,已经将水库的一半都灌满了水,要是用来浇灌的话,足够周家庄使用,而且暗河的水还在源源不断流出来。
只要暗河的水不干涸的话,以后周家庄就不会缺水。
而且,认真观察的人会发现水库时不时还会泛起涟漪,看来暗河中应该是有鱼,现在鱼随著水流流了出来。
周益民留意到这一幕后,想著有空要不要来钓两杆。
提前享受后世后退休的生活,想到这里还是相当有吸引力。
老支书已经安排好人,准备了50袋粮食,每袋10斤重的,这是送给双田村的村民,就当是谢谢他们这段时间的帮忙。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需要别人帮忙,所以打好关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500斤粮食,周家庄还是出得起。
虽然村里有一些人肯定是持反对意见,认为没有必要浪费这么多粮食,500斤粮食,都够村里吃一段时间。
老支书在村里进行投票,最后还是多数人赞同老支书的意见,投反对票的人,就算不爽,也没有办法,这个是村里大部分人的意见。
老支书这时候说道:“双田村的同志们,这段时间辛苦大家,我们村为你们准备了一点礼物,等一下每人都会领到10斤的粮食。”
“希望大家不要嫌弃!”
双田村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由忧转喜,没有想到还会来一个峰回路转。
10斤粮食,都够家里吃一段时间,要是节约一点的话,能坚持更久。
很快双田村的村民就收到10斤粮食,他们虽然还是有点不舍,毕竟一顿饱跟顿顿饱,大家还是能分得清楚,不过别人已经不需要人,这个就没有办法。
要是有的选择,情愿不要这10斤的粮食,想这个水库能一直修建下去,最好没有期限,一定要加一个期限的话,双田村的村民们,希望是100年,他们干部下去,还能由他们的孩子们来继承。
就好像是城里的工位一样,不过这些都只能是想想就好。
领到粮食的双田村村民正在依依不舍中离开周家庄,他们知道,这次离开,
下次回来,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看见双田村的村民都离开之后,老支书吩饭堂今天加菜,而且还要单独做一桌好吃出来,用来招呼周益民和徐向北他们。
要不是有他们两个的话,这个水库也不可能修建完成,所以两人的功劳最大就算被村里其他人看到,也不会有意见。
“大家,我已经叫饭堂今天晚上给大家加菜。”老支书开口道。
众人听到老支书的话,都非常的高兴,连续几天都有加菜,感觉比之前过年吃得还要好。
毕竟过年只有年夜饭是最丰富,其它时候,顶多就是比平时要丰富一点而已,现在物资短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只能乖乖接受。
徐向北和周益民收到老支书的邀请,本来是想拒绝,说是没有必要浪费,跟大家吃的一样就行,没有必要去搞特殊化,还是被老支书和大队长两人一唱一和给忽然下答应下来。
两人只能是无奈的相互笑了笑。
不过距离开饭还有一点时间,周益民就邀请徐向北来他家里坐一下。
徐向北并没有拒绝,而且村里每家每户都将灯泡安装好,而且电线入户也搞定。
第327章 通电了
周益民带著徐向北回去的时候,看见老爷子和奶奶两人在那里一拉一关,在尝试著电灯的光度。
老爷子看见周益民之后,手里的动作立马就停下来,赞道:“益民,这个电灯好呀!方便。”
“没错!电灯方便。”
这种情况并不止在周益民家里上映,而是整个村都在上演著。
要知道电灯这种,可是只有城里人使用的东西,没有想到他们也能用上。
有一些孩子们看到这一幕之后,也加入“战斗”,就这样周家庄的村民家来,不断开关开关,幸好现在不是晚上,要不然让别人看到,还以为发生了什么灵异的事情。
毕竟整个村庄的房子都在一闪一闪的。
周益民隐晦提醒:“徐哥,这个电灯不能开关,这样会缩短使用寿命,这个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的确是真的。”徐向北听到周益民的话,立马就反应过来,就配合著。
老爷子也明白过来:“还有这种事。”
想到刚刚他做的事情,就有点脸红,幸好现在的人经常被晒,肤色一般都是毕竟黑,根本就看不出来。
三人就这样一直聊著,其中周益民奶奶还端上了茶水和一些花生瓜子,可以一边聊,一边吃东西。
双田村的村民们,回到家之后。
梁黄的老婆看见,今天梁欢这么早就回来,就问道:“当家的,今天不舒服?”
“不是,周家庄的水库已经修建好,接下来就不用过去帮忙了。”梁黄只能老老实实回答。
梁黄老婆听到这个消息后,宛如晴天霹雳,要知道这段时间能吃上饱饭,可都是依靠去周家庄干活,现在没有活干,不就代表,以后又要回归到以前的生活了吗?
梁欢说道:“不过,周家庄也算是没有话说,给我们每人发了十斤的粮食。”
说完就将十斤粮食拿出来。
梁黄老婆看见这一幕后,也算是一个安慰,梁黄这段时间去周家庄干活,给家里剩下不少粮食,再加上这十斤粮食的话,应该能撑一段时间。
有一些人想去村长家里,想让村长去周家庄问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
只要像以前一样,包吃就行,不挑活。
刚去没有多久,就被梁村长给赶出去,那些人没有办法,只能灰溜溜回去。
梁村长听到村民们的话,也是有点心动,不过也不能这么快就上门询问,会给周家庄的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到时候想有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
这一幕,在双田村不断上映,估计去公社那里的人要瑟起来,虽然说待遇没有周家庄的好,但是工期长,起码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
去公社那群人,一开始听到周家庄的待遇,都想去周家庄,不想去公社,不过被梁村长和村里一些老人“镇压”下,才没有闹出什么难堪的画面。
老支书来到周益民的家里,然后说道:“益民,徐工程师可以过去吃饭。”
“好,我们现在就过去。”周益民回答。
然后从一旁拿了一瓶酒走。
本来还想邀请老爷子和周益民奶奶也过去,不过都被拒绝,说他们并没有出力,就不去凑这个热闹,我们在家吃就行。
老支书也知道,周益民家里的伙食,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好,也就没有坚持在前往饭堂的时候,经过学校的时候,,看见孩子们都在排队领取棉衣。
徐向北看到这一幕之后,还是觉得低估了周益民的能力,没有想到周益民能弄到这么多棉花和布,而且还是给村里的小孩子做棉衣。
要是他家里,由于棉花票并不多,就算是想著做棉衣都不够棉花。
冬天快到,想给家里做一件新的棉衣,都是办不到。
周益民看到这一幕,就知道徐向北肯定是缺棉花和布,想到这里,看来等一下还能适当加点东西。
老支书也看到,不过村里的棉花和布都是周益民弄回来,他就算是想帮,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