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站起来:“行了,吃不完的就带走。一会,你们从这边出去,走到街口的照相馆,在那儿等车。
对了,回村后,跟我爷爷他们说一声,我今天可能不回去。”
“好,十六叔!”
等周益民走后,周大顺又让儿子拿一个包子吃,剩下两个则是带回去给另外两个孩子。
周益民一边骑车,一边查看今天商店刷新的1元区。
100斤毛芋,以及100斤鱼干。
今天刷出来的,很一般嘛!毛芋和鱼干都不太值钱。
毛芋饱含淀粉,在一些地方还可以充当主食,尤其是南方一些地方,人们特别喜欢吃。周益民就喜欢芋头蒸扣肉。
鱼干是马友鱼晒制的,马友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南方更多一些。
在后世,马友鱼是一种多脂肪的名贵鱼类,捕捞的数量不多,市场上不容易碰到。
而在这个年代,还没过度捕捞,就连大黄鱼都不算什么稀缺货。据说,浙江、福建多得很,渔汛的时候,整片海面都是,密密麻麻。
感谢万事如意1兄弟的100打赏!
第49章 顾师傅的请求
回到四合院,刚好碰见大鹏端著一簸箕的馒头和鸡蛋从家里出来。
大鹏见周益民脚步轻浮,很虚的样子,脸上不由露出怪异的笑容,调侃:“当了一夜新郎?”
周益民没好气地说道:“以为我是你?彻夜不归?大半夜的,村里有小孩发高烧,送他进城治疗。
你这是干嘛?搞那么多馒头,吃断头饭,最后一顿了?”
“呸呸呸!你才最后一顿。那房子不是搞到手了吗?我爸让我给前院各家发馒头和鸡蛋。对了,等我清理好就搬过去,还会摆上两桌,也来。”大鹏解释。
益民才是最大的功臣,怎么能少了他?
周益民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呀!面面俱到。
“嗯!到时喊我一声。有菜吗?要不要我帮你搞点肉?”周益民问他。
“猪肉能搞到?我娘打算去市场买两只鸡。”
主要是猪肉难买,而且自己家肉票也不多。
“我问问。”周益民没有给保证。
“吃吗?我娘刚蒸出来的。”大鹏将馒头摆到周益民面前。
周益民摇头:“刚吃了包子和豆浆,准备回去补觉。”
“那你去吧!”
他回去刚躺下没多久,就听到敲门声。
“东家,东家……”
是顾师傅。
周益民开门,掏出烟分下去:“顾师傅,什么事?”
“那边装修好了,你看是不是……”
周益民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好!那麻烦大家,帮忙将这些东西搬到那边去。”
他到装修好的那边看了下,比原来好太多了,尤其是卫生间,终于不用去外面的公共厕所。
床、柜子、桌凳等等。
搬完之后,顾师傅还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周益民跟他说:“顾师傅,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东家,听说你是钢铁厂的采购员,我想问问,能跟你要点粮食吗?到时候在剩下的工钱里面扣。”
顾师傅也很无奈,主要是为一位帮工问的,他家已经揭不开锅。其他人虽然没有余粮,但也勉强过得下去。
周益民采购员的身份,他们早就知道了。
“毛芋要吗?”周益民问。
今天刷出来的100斤毛芋,他留一点做芋头扣肉就好,吃不了那么多。
有些人吃芋头,就是煮熟剥皮吃,跟吃红薯差不多。周益民不喜欢那样吃,太干了,感觉满嘴都是粉。
“要,要呀!”
这时候,还有得挑吗?只要是食物就行。
一定程度上,毛芋比红薯更加顶饱。
“行,我晚点拿给你们。”
“多谢东家,真是太感谢了。”顾师傅连声道谢。
出去后,他跟大家说了翻话,所有人干活更加给力了。
等周益民再次醒来,就看到徐奶奶家的东东,在给他擦自行车,擦得很干净,轮胎上的泥都抠出来。
这小家伙,已经不是第一次帮他擦自行车。
周益民走过去,在商店背包里拿出一个苹果,偷偷塞他怀里,轻拍两下他的脑袋:“快拿回家吃。”
“谢谢益民哥。”
东东将苹果捂在怀里,躬著背跑回家去,跟自己奶奶献宝。
“奶奶,你看,益民哥给我的苹果。”
上次一大妈家的两个苹果,可把院里的孩子馋得口水直流。
“以后不能主动地跟你益民哥要吃的,知道吗?”徐老太太还以为是自己孙子去要吃的,当即教育道。
东东赶紧解释,自己没有跟益民哥伸手要,把刚才的事讲了一遍。
“嗯!没有就好,奶奶给你切苹果吃。”
徐老太太给孙子切了一小块,剩下的留著。
周益民提著两条鱼干,来到二大妈家里。
二大妈正在给顾师傅他们煮饭。
“二大妈,忙著呢?这鱼干,麻烦您剁一条,放在高粱饭上一起蒸,剩下一条给二大妈您尝尝。”周益民将鱼干递过去。
“哎哟!这么好的鱼干。谢谢你呀!益民,中午一起吃?”
二大妈喜不自禁,鱼干也是肉。
而且,这鱼干很大,活的时候可能有八斤左右。
周益民摆摆手:“不了,有朋友约出去吃。”
实际上,哪来的朋友?单纯就是不想跟大家吃高粱饭而已,准备去吃好一点的罢了。他穿越回来,就没打算让自己吃苦。
送周益民出去后,二大妈把稍微重一点的鱼干收起来,然后将另一条砍成鱼块,一大盘子那么多,放在高粱饭上蒸熟。
中午,顾师傅等人忙完,洗了把手,就熟门熟路来到二大妈家。
鱼干的味道还是有点重的,他们已经闻到了。
“你们今天有口福了,益民拿了条鱼干给你们吃。”二大妈说道。
顾师傅等人满脸笑容,十分高兴:“东家真是太客气了。”
公平起见,他将鱼干先分到每个人的碗上。虽然有点腥味,但谁在乎呀?一个个把鱼刺都给嚼碎吃下去。
大家都很默契,留了三四块。
“二大妈,这碗就不用洗了。”顾师傅等人吃饱后,跟二大妈说道。
碗里还有鱼肉呢!晚上带回家,给家里的孩子吃。碗是他们自己带来的,之前吃饱后,二大妈会负责帮他们洗碗。
二大妈点头,很理解顾师傅等人的行为。
“好!”她也乐得清闲。
可以的话,生产队的驴都想休息呀!
下午,李友德拿著一份报纸,兴奋地来找周益民。
“益民你快看,你上报纸了。”
周益民看了眼,是京都报,报导他的版面还不小,不是寻亲启事那种豆腐块。
里面详细介绍了周益民的身份等信息,然后是问答内容,最后来了一段总结,高歌周益民的光荣事迹。
全是正面的报导,后面那段总结则是稍微用了点夸张手法。
这让周益民感觉自己那三包华子没有白送。
“这报纸我要了。”周益民将报纸占为己有。
他打算带回村里给爷爷看。
老爷子看了肯定高兴。
很快,院里的人都知道了上报的事,纷纷来道喜。
同住一个院子,他们也感到很光荣。以后跟其他院子的人说话,声音都能大一点。
就连顾师傅他们,都感觉特有面子。
感谢汉城海族兄弟3000打赏,冰柠萌茶和 万事如意1两位兄弟的100打赏!
第50章 大杂院
周益民看时间差不多,顾师傅他们快要收工的时候,将80斤毛芋取出来,留20斤自己家吃。
“顾师傅,你们过来一下。”
顾师傅等人大概猜到是什么事,隐隐有些兴奋和期待。
“这就是毛芋,一共80斤。怎么分,你们决定吧!”
顾师傅带著自己的帮工,又对周益民一番真诚的感谢,随后就分配起来。家里最急需粮食的梁宽分了30斤,顾师傅20斤,其他三人各10斤。
“你们先回去,我跟东家说几句话。”分好后,顾师傅跟帮工们说道。
等那些人走后,顾师傅才悄声问周益民:“东家,家具要不要?”
“什么样的家具?”周益民心中一动。
“以前传下来的,但保存得很好,没有任何磨损,黄花梨木做的。”顾师傅透露,他也是看到周益民这里的家具有点坏了,而且周益民好像还能弄来粮食,才决定问问他。
黄花梨木家具?还是以前传下来的。
那不就是古董家具吗?
穿越回来前,周益民没少听到明清的黄花梨木家具拍出天价的传闻,一张凳子就几百上千万。
“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