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章站在档案室门口,看了看台子上的四份文件,随即向屋内的女警员投去询问的目光。
“你还想要多少啊。”女警员有些不满地回道:
“就因为这四个案子,你知道领导被批了多少次吗?”
“光是我在岗期间,这几起案子就被反反复复调取了二十多次。”
听到她的抱怨,于大章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不太妥当。
哪有嫌自己局里积案少的。
换谁听了也不能忍啊。
“我是惊讶咱们局里的办案能力。”于大章赶紧解释道:
“我还以为最少得十多起积案呢,没想到才四起,说明咱们局的刑警破案率很高嘛。”
说着,他将手里拎着的一个塑料袋放在了台子上:
“你忙着,我回队里了。”
于大章走后,女警员好奇地看了一眼塑料袋里面的东西。
一瓶饮料和一袋开心果。
回到支队。
于大章将四份文件摆在办公桌上,先看了一眼档案袋上面的日期和编号。
挑出时间距今最近的那一份,将里面的文件取出后仔细查阅起来。
“刘正阳猝死案?”
这个我熟啊……于大章立刻想起前世曾听过这个案子。
后来案件被侦破时,在局里还引发了不小轰动。
这个案子是2013年5月发生的,也就是去年。
实际侦破时间却是在2015年6月。
说起来也不算是警方侦破的,而是嫌疑人做贼心虚跑路了,负责调查的警员这才确定目标。
这算不算重生福利?
于大章不由得有些暗自窃喜。
案件还没等接手呢,就提前知道嫌疑人是谁了,这不就等于玩游戏开挂了么。
前世这件案子之所以轰动一时,纯粹是因为该案的最后走向是谁都没想到的。
再加上被害人身份的特殊性,让很多人对于这个案子格外关注。
刘正阳,松海正阳集团创始人。
国内知名企业家,在建筑业和商界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2013年5月7日,在家中暴毙身亡。
后经法医鉴定死亡原因是:心脏病突发,导致心脏骤停。
说白了就是,自然死亡。
无外力干预的衰老死、疾病死,都属于自然死亡范畴之内。
因刘正阳本身就患有心脏病,并长期服用心脏类药物,所以这个鉴定结果很合理。
本来是件没有争议的事,却偏偏有人站出来质疑并报警。
报案人为刘正阳的女儿刘琪。
据她给出的报案理由是……
刘正阳死亡前半个月曾亲口对她交待过,如果自己猝死,一定是被人害的。
第173章 你见过哪个刑警抽华子的?
这种听着很悬,但没有实际证据的案子是最让人头疼的。
光是这报案理由就够扯了。
被害人预先知道自己会被害,而且还真就死了。
就连死亡方式都和提前预测的一模一样。
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我只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还真就有人做到了。
要不说人家是知名企业家呢,就这智商,想不发达都难。
人命关天,而且法律有规定:只要存在他杀嫌疑,或者家属对死亡原因有疑虑,警方需要立案进行必要的调查。
案宗刚看了个开头,于大章就体会到了当初办这件案子的警员的心情了。
无从下手啊。
法医都给出自然死亡的结论了。
这还怎么查?
而且刘正阳还是死在了自己家里,死亡时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他是在自家书房与公司高管开视频会议时,突然病发身亡的。
公司高管通过视频眼看着他捂着胸口,脸色青紫,最后倒地不起。
他们发现不对劲儿后,立刻给刘正阳家人打电话,并叫了救护车。
结果还是没将人救过来。
救护车还没到,刘正阳就已经断气身亡了。
案宗后面是对刘家人的讯问记录,包括管家、佣人、保姆、司机等等,都有相应的笔录。
因为没有发现疑点,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刘正阳是他杀,这件案子就这样挂在了宏口分局。
由于时间超过了一年,所以被当做了积案处理。
于大章又将案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明年的六月份,刘家的管家出逃国外……”
他一边回忆,一边念叨着。
前世这起案子因为管家的出逃,得以告破。
而报案的则是刘家的独子,刘思远。
这是他前世和同事聊八卦时听来的。
据说是管家将别墅内的保险箱打开了,拿了大量财物后逃之夭夭。
刘思远发现后,立刻联系对方,结果对方只留给了他一段视频。
视频中管家承认是他谋害了刘正阳。
好像是因为刘正阳平时对他们这些下人并不好,说白了就是不尊重人。
但具体是怎么做的,于大章就不知道了。
八卦嘛,一般都是聊着聊着就跑偏了,肯定不能像案宗那样将所有细节都严谨记录。
“后来抓没抓到那个管家?”
于大章对于后来案件的具体发展情况,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因为不是他主抓的,所以也没怎么关注后续进展。
不过有一个关键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那个管家肯定是跑了。
视频也是真的,听说前世的技术科都验证过了。
视频中的确是管家本人,而且也是管家实名认证的通讯软件发出的。
那这个案子就简单了,先将那个管家抓回来审问。
前世他跑了,这一世人不就在这么。
于大章也没着急,又将剩下的三个案子看了一遍。
两件失踪案,一件无名尸体案。
三件案子的时间最近的也超过了两年,而且每件案子都没找到具体的嫌疑人。
这样的案子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理清的。
于大章又将三个案子的案宗塞回到档案袋里。
慢慢来吧,反正也没人催他,饭要一口一口吃,案子也要一件一件办。
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就在于大章考虑什么时候正式接手时,支队的一个警员凑了过来。
“大章,忙着呢。”他笑吟吟地看着于大章:
“需要人跑腿就吱声,不用和我客气。”
可以说姿态放得很低,讨好的意味非常明显。
于大章明白他这话里的意思,摇了摇头说道:
“我就是看看案宗,没什么事。”
说话的同时,他扫了一眼周围,发现屋内的警员都在盯着他这边。
那名警员立刻露出失望的神情,嘴上却说着:
“那你先忙,如果有需要一定要和我说哦。”
“一定一定。”于大章满口答应。
还是别急着接手了……他在心里暗暗做了决定。
小组有两个名额,这要是现在接手案子,挑选谁做组员都不合适。
挑选两个,就将剩下的人全得罪了。
后来他索性将四个案子的档案袋全收了起来。
这样别人就会以为自己对局里的积案也没什么头绪。
刚看了一遍案宗就将刘正阳案的管家抓起来,这合理吗?
这让其他警员情何以堪,尤其是之前经手这件案子的警员,这不等于打人脸呢么。
就算抓也不能现在行动,最少也要拖两天。
正好借着这两天再研究一下这件案子,万一有漏洞也好提前发现。
下班后,于大章先给曲脱脱打了个电话,得知对方今天没开车,便直接过去接她。
两人白天就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