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08节

  方明澈道:“能文能武嘛。以前读书都要军训,就是要往我这个方向培养。”

  军训是为了培养纪律性、服从性!他不过拿着说事儿而已。不过,确实小学中学他都参加过军训。

  眼见韩家两个儿子老实了,方明澈便又挨着岳父坐下了。

  动嘴皮子讨价、还价的事是林母和小姨在办。小姨虽然没让自己儿女来,但她本人还是很给力的。韩梅的母亲、姑姑加起来都有些说不过她。

  重点就一个:俩孩子已经领证结婚,都洞房过了。这是他们不懂事!但我们大人还是讲究人。不过,该给的我们给,却不能由得你们提要求。

  反正双方扯了半天皮,最后讲成不要礼金。但是,林父的工作,以后要给韩梅接班。

  结婚以后每月韩梅拿回家十块钱。这笔钱要给五年,作为韩家培养韩梅读了高中的回报。

  彩礼一样不要了,就要现金。林怿愿意给的彩礼,没法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都娶媳妇。一年120块,给五年就是600块。

  这些具体谈的方明澈就没有参与意见了。

  他和林嫣摆明是不需要接老丈人班的了。接班这事儿,他记得1986年就会被取消。

  如果老丈人正常的按照60岁退休,压根就没有接班的事了。提前退休,那韩梅确实可以接班去工作。

  时间进入90年代,当工人可就完全没有现在的风光了。那会儿离下岗已经不远。

  要说当工人,还是前些年农业支持工业的时候最风光。按时领工资和各种票据,有商品粮供应。

  但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包产到户,剩余劳动力可以去南方沿海城市打工。

  1983年开始取消粮票,之后其他票据也陆续取消。当工人和当农民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尤其是后来很多人还挺愿意当农民的,就那种可以按人头分红的农民不知道多少人想当当不了呢。

  两家谈得依然不太愉快,林父挺不高兴的。他并不愿意提前退休,但不同意这件事就没法落幕。

  所以,谈完之后他压根就没有要请韩家人吃午饭的意思。

  那一家对这个结果好像也不太满意,只是因为女儿都领证了不得不妥协。最后就谈了个不欢而散。

  林家人回到家,林母看着林怿的房间道:“给你换张床,打个衣柜.从来的规矩都是男方出房子、女方出家具。他们家倒好,提都不提这茬。”

  她想到从结婚起,还得给韩家600块就有点呕。

  方明澈道:“林怿结婚摆酒,我和阿嫣随礼20。爸妈,既然没别的事了,我就先回去了。”

  摆酒的日子就定在两周后的周日,20绝对是重礼了。一般就2块!不过,毕竟是亲兄弟,是得出这么多才行的。

  林父道:“留下来吃了饭再走吧。”

  今天这个女婿可是出大力气了。而且,没有他和阿嫣大学生的身份,韩家恐怕也没这么容易干休。

  “不了,我不放心她们娘俩。小姨、姨父,姑姑、姑父,你们留下吃饭吧。阿嫣怀着孩子,我得回去看看。”

  林母道:“也好,那你就先回去吧。”

  林嫣听说最后还是把她爸的工作舍出去了,撇嘴道:“希望说10块就是10块吧。”

  “只要岳父母能一直不资助,应该不会更多了。他们哪来的钱给更多啊?”

  结果没想到没两天,林怿和韩梅一起上门来了。韩梅想在林嫣这里赊菜和鸡蛋去卖,卖一次给一次的钱。

  方明澈没管,由得林嫣做主。

  林怿一声声的‘姐’叫着,韩梅也叫。林嫣便还是答应了。

  “行吧,每次上限十块钱!不过得等得摆酒过门之后。”

  不然,搞不好会节外生枝的。

  她说着看看韩梅,“你既然已经是我弟媳妇了,我也就拿你当亲戚照看。不管是卖菜还是卖鸡蛋,只要你舍得用心,还是能挣到钱的。如果你需要,到时候可以先跟着我们大杂院的人看看。”

  韩梅点头,“好的,谢谢姐姐。”

  “先回去准备婚礼吧。”

  两周后,考完期中考试的方明澈一家三口正准备出门去喝喜酒,王德显的电话打过来了。

  “小方,你这刚考完没什么事吧?我家老爷子想见见你。”

  “今天么?”

  “是啊。”

  方明澈道:“我小舅子今天结婚。下午可以么?”

  王德显捂着话筒说了几句,然后道:“可以。下午两点,我开个车来国营饭店门口接你。”

  “好!”

  今天来的客人不算少,毕竟林父、林母在厂里工作,也送过不少礼去吃同事小孩的喜酒。礼尚往来,人家也要来还个礼。

  方明澈给岳父说了一下。下午他有要紧事,两点得离开。

  林父道:“那你今天能喝酒么?”

  方明澈摇头,“我最好滴酒不沾。要去见一位挺重要的人的。”

  林父盯着他看了看道:“那好吧。”

  林母小声嘀咕:“去见什么人比他小舅子结婚还重要啊?”

  林父道:“他本来就不能喝醉了。喝醉了难道让阿嫣挺着已经有些出怀的肚子照顾他啊?”

  “可他自己的事就不能改日子么?”

  其实好好说未必不行,但方明澈已经等许久了。而且,让大人物改时间,人家后面也许又有别的安排的。关键,人家未必一定就要找他出面。

  下午一点五十,方明澈就开始看手表了。两点的时候,外头传来摁喇叭的声音。

  他起身在窗户看了一下,探头看出来的确实是王德显。

  “爸,我得先走了。阿嫣,晚一点如果我没能赶回来,你和颜颜坐黑的回去。”

  林嫣已经些微出怀了,再骑自行车带颜颜显然吃力。他们今天早上就是坐黑的过来的。

  包括接亲,林怿都是喊的黑的。

  方明澈交代了一声就急匆匆的下楼去了。他直接坐上王德显开的军用吉普离开,亲戚朋友忙问林嫣是怎么回事儿。

  林嫣摊手,“男人做事,不会和家里女人说那么多的。我只知道开车来的是军区一个干部子弟,跟明澈还算相熟。两人在商量着要做什么,着实不太清楚。”

  舅舅也在窗口看着军用吉普开走,“这种车开着真拉风!这得是高干子弟啊,那家里什么背景?你们怎么会认识这样的人啊?姐,你女婿能认识这样的人,你不能拖后腿的。”

  林嫣蹙眉道:“这些都不清楚。舅舅,你说得对,我们都不能拖后腿的。”

  “你还怕舅舅沾你们的光啊?”

  林母上前扶住林嫣道:“你跟个孕妇胡搅蛮缠的做什么啊?阿嫣,要不要回家去休息?”

  小姨家的表妹秦娜上前来,“大姨,你这里还要招呼客人,我陪表姐回去吧。”

  林嫣道:“不用,我自己可以。”

  她这个表妹,一贯无利不起早的。现实得很!让她跟着回去,肯定也是要东打听、西打听的。

  等林嫣带着颜颜走了,秦娜嘟囔道:“看来表姐夫上大学,还真是能结交到不少人啊。”

  堂姑道:“那可不嘛。不过,那也是人家本事,和咱们是不相干的。我啊,还是指望肖刚也能考上个不错的大学。”

  舅舅道:“大学那么好考哦?”

  “我们肖刚今年才第一次考。阿嫣和明澈不是也考了三次才考上的嘛。不急!”

第130章 草台班子

  方明澈坐上了王德显开的军用吉普。

  这车要三万多呢,地道的奢侈品。而且,因为大多是军中在使用,所以又多了些其他色彩。谁都晓得,开这种车的不是一般人。

  方明澈看看这车,有些眼馋。还不知道自己几时才买得起车代步。

  王德显道:“瞧你这样子,会开车?”他都是最近才学会的,跟着老爷子的司机学的。

  方明澈道:“我堂哥给黑市老板开车的,教过我。他小舅子受伤的时候,我还给代过班跑长途。大车、小车我都能开。就是车太贵了,短期内实在是买不起。”

  如今开黑的的那些人,譬如自家岳父胡同里那位,还有小偏院那位,那都不是自己的车。如今压根就不准私人买车,能有车的都不是一般人。这种人一般不会亲自上街去载客,都是雇的人。

  王德显开的这车,多半是他家老爷子或者他爸的,部队给配发的。要正团级以上才给配车,他那位三堂哥估计都还不够格。他平时肯定也没有机会开。

  王德显有些惊讶的看方明澈一眼,“别说,你会的还真不少。”

  说英语、开车。这都不是当下一般人能会的。而且,小方脑袋瓜子是真的够用,又特别的识时务。这种人,唯一差的也就是一个身份。

  不过,他考上了大学。如今考上大学就是鲤鱼跃龙门,何况是全国前十的名牌大学。以后也就不是普通人了!只是,小方可能等不及了。等不及大学毕业!

  面对他这个疑问,方明澈道:“我不想错开改革开放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之前没有下定决心做什么,所以才只是开了个废品站让自己日常有所收获就好。”

  大碗茶摊不能摆了。但肯定不能像阿嫣说的一样就拿着3000块,安心读四年大学。上辈子就错过了考大学和改革开放,这辈子怎么都不能再错过了。错过了都对不起自己重生一次!

  如果这四年什么都不做。那等毕业出来,第一茬下海的人都已经有一定先发优势了。他再想掺一脚可就没现在这么容易了。只有这时候冒险下海,才是留给他这样的草根的机会。晚了,别人都知道好处了,就轮不到他了。

  王德显发动车子,“现在下定决心了?”

  方明澈点头,“嗯。最初想过就借着国家以后会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春风,开英语培训班。毕竟我阴差阳错的都被调剂到英语系了。但后来知道了国家如今是何等的缺外汇,我就心动了。”

  那他不如把生意做得大些,找一个靠谱的靠山。

  想来想去,他就准备找王家当靠山了。王德显这个人还是有底线的,王家的家教应该在他们那个圈子里还不错。这说明王老爷子是有底线的。

  王德显点头,“是啊,国家缺外汇缺得要命。但需要花外汇的地方却那么多!”

  他一开始和老爷子说,有个朋友想做生意,想跟王家合作。老爷子和三哥那真的是一点都不感兴趣。直接让他不用讲了,王家人不掺和做生意的事。

  他赶紧说是给国家挣外汇的生意,这俩人顿时眼神都不一样了啊。听他说了一阵涉外旅行社和小方在人手上做的准备,又问了问是不是就是之前教他英语、给他出主意的小方。便让自己把人带去给他们瞧瞧。

  方明澈开始以为车子会开到军区大院去。结果就停在二环内,一栋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前。

  王德显道:“我爷爷喜欢住四合院,说是有天有地的。至于军区大院,有一栋苏式的小别墅,不过这两处产权都不是我们自己的。不上班的时候,他老人家喜欢住外头。这四合院专门收拾过,有厕所、浴室这些。住着还挺舒服的!”

  方明澈跟着他进去,眼见是两进的青砖大四合院,五百多平的院子。心道:废话,这能不舒服么?

  王德显直接把方明澈领进了正房的书房,这是他爷爷平常起居的地方。进去后,就看到个六七十的老人家在写毛笔字。旁边一个比王德显大几岁的男的在伺候笔墨。

  老人家很快收笔,写的是‘国富民强’四个大字。字嘛,应该是特地练过的,还带着些金钩铁马的个人风格。

  老人家带着些审视的看向方明澈。

  王德显趁机道:“爷爷,这就是教我英语的方明澈。我俩以前一个胡同的,关系不错。”

  “北师大英语系的,称得上是时代娇子了。你看我老头子这手字如何啊?”

  方明澈道:“一笔一划皆有来历,直追二王啊!”

  王老爷子噗嗤一笑,“谬赞了!是学的二王的字不假,但难望其项背啊!坐吧”

  方明澈道谢坐下,“谢谢王爷爷!”

  既然王德显把他当朋友介绍,他也就不用喊得太见外了。

  有工作人员进来上了茶,然后退出去。

  王德显又介绍道:“小方,这是我三哥王德志。”

  “王三哥好!”这是上过战场的二等功英雄,方明澈便欠身打的招呼。

首节上一节108/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