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11节

  方明澈拿着奶粉回去,搁在自己的自行车篮子里。省得明天走的时候忘记了。然后才走过来,“林怿来了,一个人啊?”

  正和颜颜一起吃着花生糖的林怿忙喊了声‘姐夫’。自从方明澈帮他把两个小舅子收拾了,他对这个姐夫可是服气多了。这可真的是能文能武啊,样样都比他强!

  林嫣道:“韩梅过来拿鸡蛋,这会儿跟着小谢去医院卖鸡蛋还没回来。要不,你们爷俩先过去点菜,我们再等一等她。应该快回来了!”

  “哦,好!”方明澈牵着颜颜的手往崔家的饭馆走。

  崔家的饭馆开了有九个月,生意老好了。几乎从他们父女来这里租房子,崔家的饭馆就偷偷摸摸开起来了。

  方明澈估着他们应该也是赚了至少四千了。更不要说崔嫂子还替周围的人在黑市捎带东西,这里又吃点差价。那估计怕是赚了有五千了。

  方明澈有些打崔老板这五千块的主意。就高息借贷嘛!旅行社真的是非常、非常缺钱的。

  方明澈自己拿出3000作为股本。他手头还有四千,这算是备用金。

  8月底他有3000,911月废品生意和菜生意赚了有四千多。

  他们一家三口过日子如今懒得算计,衣食方面都是尽着花的。估计花了两三百块!

  如今电话暂时不用花大钱,还得了个接线员。但租车的钱省不了。

  一辆好一些的商务车要四万多。算上损耗,人家起码一年要收一万块的租金。这个钱,估计得一次性的付上几个月的才行。

  至于司机,王德显说到时候给推荐两个退伍的汽车兵过来。技术保准好,而且听招呼!

  如今退伍士兵的安置也很成问题,企事业单位没那么多工作岗位。

  过去点好了四菜一汤,方明澈看有几个学徒帮着干活的崔老板不是太忙,便招手把他叫了过来。

  崔老板接过他递上的中华烟,“哟,都抽这个了啊。啥事儿?”

  “崔老板的钱存银行,一年利息是多少来着?”

  “四个点啊,你又不是没在银行存钱。”崔老板把烟凑过来,在方明澈划燃的火柴上点燃。

  他吐出一个烟圈道:“是听说你又要有大动作,把胡同口的玲子雇佣了。怎么,想跟我借钱?”

  干餐饮,需要的本钱不是太多。尤其他不需要门面,就是在自己家里弄的。主要就是食材成本和人力成本。最主要的人力还是自家两口子和几个徒弟。所以,每天收的钱将近七成净入。

  方明澈道:“嗯,我准备开一个针对外国游客的旅行社,给他们提供吃住行的全方位服务。你晓得我是英语系的,之前摆茶摊就和外国游客打过不少交道。这生意你说做得不?”

  崔老板道:“我如今开这个餐馆都还不太踏实,你就不怕动作大了出事?”

  那废品站离得远也就罢了。这旅行社再搞起来,你用的人可就多了。

  “这是给国家挣外汇的事,可以特事特办的。”

  崔老板想了想,如今银行缺外汇、优待有海外关系的人。这是人尽皆知的。别说,能挣外汇确实非常可能被网开一面。

  他没有其他投资渠道,钱只是放银行有些不划算。如果能吃到高利息,那可以啊。而且,方明澈这个生意,他真觉得能赚钱。

  方明澈看他意动,趁热打铁道:“给你银行利息的两倍,借我五千。”

  “没有。”崔老板断然摇头。不过说的是没有,不是不借。

  高利息借贷,这是早就有的。但两倍利息,稍微少了点。

  “四千?”

  崔老板比了个‘三’,“就这么多,而且我要三倍利息。”

  “两倍半。”

  崔老板道:“你把外国游客带我餐馆吃饭,就两倍半。我做的菜你吃了大半年了,味道好、又讲卫生。我也想给国家挣挣外汇、做做贡献啊。”

  这可能真是一张护身符呢!

  方明澈看看这个小四合院,“你把这里拾掇、拾掇,挂个崔记私房菜馆的名字出来。但如果人家指定要去吃烤鸭或者其他百年老店,我就没办法了。总之没特别指定的,我就往你这里带。”

  “听说你当初直接给手工艺合作社的产品价格翻倍了。我也能这么干吧?”

  方明澈笑笑,“我没意见啊。不过,还是要适可而止,一倍半吧。”开饭馆和卖手工艺品两码事。

  说是挣外汇,其实外汇一般到不了他们手上。都是外国游客来了,就直接在中国银行用外币兑换人民币使用。但总体来说,这个外汇确实是他们带来的。

  两人商量好了,崔老板答应12月1号开始,借3000给旅行社,年利息10%。不过,利息得按月给付。一个月就是25块!

  这样旅行社账上就有8000了,方明澈觉得稍微踏实了一些。到时候,林嫣管钱、高老师管账。

  他倒是想多跟王家要一点股金。但那样他自己也得相应的多出。而且,王家对这样的投资,应该就是落一个闲笔,再高不可能了。

  王老爷子也不会有太多闲钱的。他那个四合院,听王德显说目前都还没付清呢。这2000,多半还是补发的那十年的工资里抽出来的。

  吃晚饭的时候,韩梅有些兴奋。她刚才是眼看着小谢卖了二十几个鸡蛋出去。这就是两毛多的净入,不过一个小时而已。

  就是要很主动积极、还要笑容满面的去招呼潜在的顾客。为了钱,她也可以的。

  一天如果能因此挣一块多,不比林怿的工资少了。那样他们夫妻手头总算能存下点钱。

  林怿看看她,没有出声。刚姐姐和他说了,小谢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以及做饭,一个月都能挣40。韩梅不用照顾病人,也不用做饭。那一个月挣60应该不是问题。

  岳家每个月要10块钱,以后肯定还会得寸进尺。他可不能让韩梅被她爸妈忽悠,把钱都给娘家了。那10块的伙食费,还是让韩梅自己交吧。

  然后他俩开一个存折,按月往上存钱。不然,以后有什么事要用钱,难道又舔着脸问父母拿?

  他们连彩礼钱都不愿意出,还要收生活费。显然是不可能给出的。以后还要养孩子呢!

  真想不到,医院门口卖鸡蛋居然能这么赚钱。好在货源是掌握在自己姐姐手上,韩梅也要顾忌三分。

  林怿道:“姐、姐夫,你们这日子过得真是太潇洒了。我还真没听说过自己家里不做饭,一天三顿就在外头进馆子的。”

  嗯,还是有钱好啊,有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钱敢下馆子么?

  方明澈道:“如果做饭的人力成本高于下馆子,那就是下馆子更加的划算啊。如今谁家里都不让请保姆的,这就是资产阶级、地主老财的作风。但我和你姐都要忙学业、忙生意,还要照顾颜颜。衡量了一下,下馆子更划算。所以就直接拿这里当食堂用了。”

  如今只有高级干部家里才有工作人员,但那都不叫保姆。人家有编制的!

  普通人如今请保姆,真的是要被人指指戳戳的。所以,能花钱下馆子解决,就花钱下馆子解决吧。

  老崔这里饭菜,家常味的,不会浓油赤酱。阿嫣这个孕妇都能吃。日常老崔给他们家做饭是很注意分寸的。

  如今新加坡的食阁文化都还没开始。不然还能举个例子给他们听。

  韩梅道:“刚小谢姐姐一个小时挣了两毛多。她挣的就不如下馆子花得多。所以她急匆匆的就回来做晚饭了。还有像是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那平时不上班,时间也不值钱。像大姐这样的大学生,还自己在做生意,确实时间更加的值钱。”

  她也想过这样的日子!

  吃过晚饭,林怿和韩梅没见他们结账。

  林嫣道:“我们直接记账,月底一并付。”

  “哦。”

  回去之后,韩梅道:“大姐,小谢姐姐跟我说只卖鸡蛋会简单许多。我先从卖鸡蛋做起吧。”

  卖鸡蛋只需要去医院门口,而且点个数。卖菜打游击,还要沉重、单价也不统一,麻烦许多。她先从简单的做起吧。

  “好,那你们用自行车直接载.”

  韩梅道:“我想赊100个,一筐。”不是还有个十元的赊欠上限么。那就尽着十元拿吧!

  “好,你们自己点数。”

  颜颜主动过去帮忙。给他们拉了个筐出来,里头铺满了谷草。

  “谢谢颜颜!”

  “不用谢,舅妈。”

  等这两口子走了,林嫣把脚跷到凳子上,“颜颜,过来给妈妈捏捏脚。”

  “来了。”

  林嫣给颜颜灌输的是怀孕的时候可难受、可难受了。如今就到了该她回报的时候。

  院外,韩梅跳上车后座,“你可慢着点啊!别把鸡蛋磕碰碎了。”

  “不是铺了那么多谷草么?”

  “万一跟人碰撞,还是会碎的。这可是赊的!”

  林怿道:“梅子,这赚了钱,咱们开个存折存起来吧。要不然,一直都没有一丁点结余可是不行啊。咱俩如果要用钱,都要告知对方。”

  韩梅道:“啥意思啊?”

  “就是咱们得自己有钱。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咱俩要是有钱,也不至于结个婚那么多波折。我爸妈也养了我,我的工作都是妈让我接的班。我还没说按月给他们拿钱呢。那交的生活费,是进咱俩肚子里的。以后,咱俩才是一家人,咱们得为自己的小家庭多考虑。也许很快,咱们的小家庭就会迎来新成员的。”

  韩梅静默了半晌,点点头,“嗯。”

  钱,确实是捏在自己手上最好。她从小到大,问家里要几分钱买文具都不容易。每次报名,其实也要被数落一顿,说读书花钱。

  大学半期考试的成绩没两天就出来了。方明澈从全班倒数进步了十多名。这个成绩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天下了课,他让徐孟飞帮自己把书拿回去,然后去找了那三个相对熟络一些的留学生。

  那三个留学生答应了周日去天安门广场主席像下集合。还会再叫三个相熟的。去做什么?勤工俭学拍广告啊。反正只是让他们去做做样子,然后就给钱。何乐而不为?

  虽然家里给了留学的经费,但自己能赚一些也好哇。

  方明澈还答应了叫一辆黑的、一辆军用吉普到学校门口来接他们,办完事再给他们送回来。

  办妥了这件事,他再转道去锅炉房。

  “邱老师,你的病假条。”

  邱老师如今虽然年纪到了提前退休的50周岁,但他还背着很不好的名声呢。现在退休,肯定不能享受提前退休待遇的。那就一分钱都没有了。

  而且以后政策落实了,对已经提前退休的人员会怎么安置,也不好说。所以,最好就是以病假的名义离开学校。

  等明年那场盛大的追悼会一开,陆陆续续给这些被牵连的人恢复名声和应有待遇了。他再打提前退休的报告。

  正给锅炉加炭的邱老师接过来,“你怎么搞来的啊?还是协和的医生开的。”

  “托人情。我托了人,人家再去托人。”

  是古大爷帮忙搞的。他一个老四九城,怎么都认得一些人的。

  “行,有这个,我就可以去系主任那里请长假了。这些年他倒没有为难过我,都是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庇护着。如今应该也不会为难我!”

  请长假肯定就没有基本工资拿了。这些年他在这里烧锅炉,一直是拿的基本工资,也只够解决温饱。

  但小方言之凿凿说明年上半年肯定有分晓,那他就耐心等着。反正这么多年都等了。等着到时候给他落实提前退休的待遇。这几个月就跟小方出去挣点外快。

  这几年,真的是家徒四壁,什么能卖的都卖了啊。他都几个月没有吃过肉了!有点钱,也得顾着家里老的、小的。这几年真的让他们跟着自己吃苦了。

  倒是没想到,会说英语居然吃香起来。想当初,都是会说俄语的才吃香。

  方明澈周六放学回来,去了一趟天安门广场。跟照相的约好,明天包下他半天。

  这个照相的就是当初要了他一家三口相片使用权那位。如今他一家三口的照片还在这里做模特儿呢。

  照相不需要门面,所以这位倒是一直在这里。脖子上挂个相机就兜揽生意了。给人拍了照,按照记下来的地址邮寄过去。

  这个拍照的师傅姓何,他也是接了方明澈的烟吸了两口道:“都是外国人?”

  “是啊,我们学校的留学生。不过相片你不能多洗,这些人都是有来历的。回头要是追究你责任,我可拦不住。”

  “我一天上午起码能拍几十张呢。”

  方明澈道:“你当我不知道你的行情啊?我数过的。行了,我拍一卷新底片,给你五十块,还不用你邮寄照片。你就跟着我跑半天,及时把照片洗出来给我就好。拍好一点啊,要拿给国际友人看的。要是拍得好,我以后有需要再用你。”

  何师傅点头,“成!”

  这姓方的小子当初在广场上摆摊的时候,就出了名的脑子灵活。后来又考上北师大这样的名校。估计是又要有什么大动作了。如果真能额外多一个长期的主顾,那蛮好的。

首节上一节111/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