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全家人各得所愿,气氛前所未有的好。不由得一起畅想着三五年后一家人在纽约团聚,享受高楼大厦、小汽车,吃面包、喝咖啡的好日子。
然后,玲子妈想到一茬事,“英子不会说英语啊?”
英子道:“我不上学了,去旅行社免费打工、顺道学英语。免费的,我不信方老师不收。姐姐不也是才学了几个月么。过头办手续的流程也要一两个月吧。先打个基础,去了美国有了语言环境会学得更快的。”
玲子心道:想得这么清楚,怕是心头已经惦记许久了。搞不好从自己开始犹豫就在打主意了。
免费的员工自己送上门去,方明澈确实没有拒绝。
不过,“虽然不收工钱,旅行社的纪律还是得遵守。不然,其他人看了心头会不平衡。”
英子点头,“方老师,你放心!”
消息传开,旁人还好,林母反应最大,“什么,玲子又不走了?”
韩梅等着玲子出国,把位置腾出来已经等了几个月了。这事儿要是不成,她肯定不可能再这么老老实实的啊。
韩梅在胡勇手下批鸡蛋去卖,远没有从大姑姐手下批来得方便。
要知道,林嫣肚子渐渐大了,卖菜、卖蛋都是林母在经手。早早的就给儿媳妇把个头大的鸡蛋挑出来了。
一毛钱一个,那人家买主肯定愿意卖个头大的啊。如今韩梅的生意因为鸡蛋个头变小,都不那么好了。她在医院门口可是有竞争者的。
而且,每天给买主赔笑脸、说好话,一个月也就四五十。但玲子那个位置基本工资加餐补,到手有七十。她还不用出去风吹日晒雨淋的。之前大冬天的出去,寒风中卖鸡蛋。那滋味谁去谁知道!
更不要说,韩梅想的还是在旅行社学英语,以后转职导游挣大钱。
而且,韩梅一直给娘家说的是等她到了旅行社,一定会给娘家更大的支持。不然这几个月,韩家人怎么可能一直那么消停?都是图的以后。
现在玲子不走了,那她怎么办?她不想就一辈子卖鸡蛋啊!
韩梅找上林嫣,“大姐,玲子不走了,那还有我的位置么?”
凭良心说,这半年韩梅的表现真的很好。就为了娘家能家和万事兴,林嫣这会儿也不能回答没有。
“旅行社在扩展,之前还招人呢。而且,魏友不是不去了么。回头我问问你姐夫。”
说到魏友,一阵自行车铃响后,魏友骑着车进了小偏院。他熟门熟路的把车停在树下,“林婶婶、嫣姐、韩梅”
韩梅盯着他,“你这是”不是又要回来干了吧?
魏友道:“我调研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我想听听姐夫的意见,再报志愿。”
林嫣道:“对,约好的这时候来,一会儿肖刚还有朱启明也要来。”
今天周六嘛,晚上不上自习,大家都有空。
这事儿林母也知道,朱启明能来还是她给争取了一下。方明澈想到丈母娘这几个月照顾阿嫣和颜颜兢兢业业的,这才点了头。
韩梅心头一松,“哦。”
晚一点儿,方明澈和肖刚、堂姑一起进来。他们在胡同口遇上的。
林母道:“林玉来了啊,你坐。这个启明,怎么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我去看看。”她说着走到胡同口去了
林嫣叹口气道:“我妈啊,还是很惦记他们老朱家着三代单传的独苗苗的。姑姑,来,咱们坐。你看不看电视的?颜颜在看少儿节目。”
堂姑道:“让她看吧,别喊出来了。我这会儿哪有心思看电视啊?肖刚的分数,悬吊吊的。”
完全没希望也就罢了,偏偏在上线与不上线之间徘徊。
韩梅也和表弟打了个招呼,然后道:“启明他去年才考那么点分,复读也提高不了多少吧?”
当时她听到那个分数都愣住了。一半都不到,还复读个屁!纯纯的浪费钱。
哼,林怿一直耿耿于怀,婆婆把家里钱借给表弟朱启明去读高中。当然,说是借,舅舅、舅娘从来就没打过还的主意。双职工家庭,怎么就供不起儿子读书了?
当然,是林怿先说自己成绩不好,不想读高中的。但想起这件事他就怄得慌。听他说得多了,韩梅对舅舅那家人自然没什么好感。
其实都是几年前的事了,林怿翻出来说的目的是让韩梅不要跟他妈一样,就知道顾着娘家。
韩梅对此没怎么听进去,但这不妨碍她对舅舅一家没好感。
魏友听得心头一黯,他复读也没提高多少分,只有英语的分数还看得。要不是英语成绩还可以,他觉得可以直接放弃了。
韩梅赶紧道:“我没说你啊,我巴不得你考上呢。”
考上了就不会回来和她争位置了。姐夫毕竟是私人干,即便有为国创汇的名头,也不敢招太多的人吧。
方明澈看看表,“肖刚你也坐吧,咱们边说边等朱启明。把你们的各科成绩都写下来。”
肖刚和魏友坐过去,在正房的茶几上开始写。姑姑也过去了,她这会儿没心思和侄女儿闲聊。
方明澈看看韩梅,“你今天怎么过来得这么早?”
他都才放学回家,林家应该也还没吃晚饭吧。就是吃了,这会儿也应该在路上才是。
韩梅道:“妈午后把洗干净的床单、被套拿回去。我听说玲子不去美国了,就载着妈过来,想问问是怎么回事儿。”
方明澈道:“是,玲子不去了,改由她妹去。”
韩梅急得不行,她不信姐夫不知道她想问的到底是什么。
林嫣道:“梅子,你来,我们聊聊。”
她把人喊进了东厢房。
“你以后如果到旅行社上班,准备一个月拿多少钱回娘家?”
这个得先说好,先礼后兵,不然后患无穷。韩家可不是太讲究的人家!
韩梅道:“一个月十块啊,讲好了的。不过我父母、两个弟弟过生日,还有逢年过节的肯定还要表示一下。姐,我知道结婚了该先顾着自己的小家。但如果有余力,多帮补娘家也是应该的嘛。”
林嫣蹙眉,“我有余力,但我娘家人已经不望着我帮补了。这件事,我是占据的主动。你能在你娘家人面前占据主动么?”
韩梅一滞,大姑姐确实很有主见,婆婆和林怿都拿捏不了她。给什么、不给什么,什么时候给都是她自己说了算。
“我不是说自己过得好了,就不管娘家。但咱们身为女儿,却也不能被人拿捏。你现在还没孩子,等有了孩子就知道花钱的地方多了。孩子生下来,要吃、要穿,要上学。但你对娘家的贴补如果从高到低,他们能接受么?”
那肯定不能,他们只能接受从低到高。
林嫣也没有多说,就说了这么几句。但韩梅也想了想这几个月她一个月给十块钱,家里人眼看不能再通过闹或者搜身给更多,也是消停了。
她强硬起来了,他们确实比之前连她的身都要搜的时候软了不少。
是,她出钱了,她回娘家也该享受大姑姐回娘家当姑奶奶的待遇才成。而且,出多少钱确实应该她掌握主动权。
“大姐,我懂了。”
林嫣点点头,懂了就好。
“你是我弟媳妇,我当然是望着你好的。你姐夫那里,我再跟他说说。”
“谢谢大姐。”
林嫣要借着这个工作拿捏韩梅,自然还是要把这个位置给她的。
“不过要等一两个月。”
韩梅脱口道:“还要等啊?”
“那里是还要等一两个月?本来玲子要出国,也需要一两个月办手续。她舅公前几天才打电话回来的。玲子的妹妹英子要出国。已经辍学,到办公室免费打杂了。她的目的就是学英语。她的手续办好了,自然会离开。旅行社也用不到那么多人做行政工作。”
韩梅道:“说得也是啊,原计划本来就是要再等一两个月。那两个月后”她朝正房的魏友望了望,“魏友要是又没考上,还回来上班,不会又没我的份儿了吧?”
“那不至于,魏友都会开车了,以后会往司机、导游的方向发展。暂时还不知道他更适合做什么而已。不只他,肖刚暑假都要来打暑期工。”
明澈说了,司机也不能全用老王介绍的人,最好有一两个自己人。
说到这里林嫣蹙眉,舅舅得知今天肖刚和魏友要来向明澈请教报志愿的事,赶紧就把启明给塞过来。不会回头暑假知道肖刚要来,又把启明塞过来吧。那还真是不大好拒绝!
去年暑假,她说自家要开是废品站,把启明直接吓回去了。但如今可是有旅行社。
启明干活肯定不行,收下了再开除更得罪人。自己得和妈打声招呼,不要再把肖刚来做暑期工的事透露给舅舅了。
哼,今天的事,她妈不说。舅舅怎么可能知道?
两姑嫂正说着,林母陪着林嫣舅舅、舅娘、表弟一起进来了。林嫣和韩梅对视一眼,还是只能出去迎接。韩梅就扶着林嫣。
她小声对林嫣道:“考那么一点点分还复读三次,根本就是浪费钱。问个填志愿的事,至于来了三个人么?”
林嫣道:“他上高中就是浪费钱了。依我看,舅娘早点退休把工作位置让给他才是最好的。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岗位。”
想在厂子里混工资她管不着。想来她这里混工资没说门,窗户都没有。她家旅行社肯定不养闲人。
“舅舅、舅娘来了啊,明澈他们正等着启明呢。不过,启明你调研考试考了多少分啊?”
朱启明小声喊了声‘表姐’,把分数报了。
林嫣蹙眉,“舅舅,这点分还有什么让我家明澈给他估分填志愿的必要?中专都上不了。”
“你不懂!”舅舅道。
“我怎么不懂了,我好歹还是大专生呢。”
舅舅一滞。是啊,把这茬忘了。
方明澈道:“舅舅、舅娘来了啊,过来坐吧。韩梅,照顾好你姐。”
有舅舅一家在,韩梅肯定就是自己人了。阿嫣都要生了,但难说她这个混账舅舅会不会说些气人的话。
韩梅赶紧应了一声,更加靠拢了林嫣。
方明澈见舅舅、舅娘也过来正房堂屋坐下,扬声喊道:“颜颜,有长辈来了。”
颜颜看少儿节目正起劲,之前还真没留意外头的动静。这会儿才走出来,一看到肖刚就乐了,“表叔你来了啊,小魏叔叔。”
然后又朝外头看,“舅妈”
林母看她都不认得舅公和舅婆了,赶紧教她叫人。
上回见面,还是去年给明澈、阿嫣庆祝考上大学的时候吧。过年的时候,这俩人也没来打发压岁钱。也难怪孩子把他们都给忘了。
颜颜赶紧喊道:“舅公、舅婆”
她晓得表叔和小魏叔叔今天要来,至于舅妈那是每天都过来的。这舅公、舅婆还有他们带来的胖表叔,她是真不认得了。
干脆众人都到正房坐下,韩梅去沏了一壶茶过来,倒给大家喝。
舅舅喝了一口,嫌弃地道:“这什么茶?”
方明澈道:“我摆茶摊时的那种茶,家里平时也喝这种。”
他肯定有好茶,不过没放在外头。但韩梅明显找都没开柜找。她怕是觉得舅舅一家不配喝好茶。
这有了舅舅、舅娘做对比,如今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韩梅都可爱多了。
舅舅道:“啧啧,不都说你们两口子现在有钱了么。房子买了、车子也买了。就喝这样的茶!”
方明澈道:“我们喝茶就是解渴,舅舅平时还品茶啊?至于说有钱了,那房子和车子都还欠着债呢,加起来小一万。平日里可不就能省则省了么。”
车子欠的6000其实已经付清了,前两天都已经过户了。还是挂在老王单位。但对外,他们夫妻一直说的是还欠着。对丈母娘也是这么说的。
“啥,欠那么多?去年才说欠两千,这干了一年又多欠了大几千啊?”
林母道:“那买了车、买了房谁家不得紧巴几年啊?这房子还欠三千,外头的车子还欠六千。今年欠得更多,那是因为又买了这正房和外头那辆车。早买早享受!”
她女儿、女婿已经够能干了。
舅舅道:“那是,是享受。”
单门独户的院子,五六成新的二手皮卡,确实是享受。这说来也是挣了钱,只不过都花在这两样上头了。
而且他大姐说得没错,谁家买房买车都会紧巴几年的。而且,旁人是攒十几年才买得起两间房。阿嫣两口子买的可是一个小院子,外带一辆二手车。虽然欠九千,但本身怕是要值两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