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71节

  这会儿她去用脸盘端了热水出来,堂哥、堂嫂用自己的毛巾洗了一把脸。

  这感觉真是是要舒服多了!

  方明澈把堂嫂安顿在这里休息,载着堂哥一起去接方桐放学。

  这几天,颜颜都有点情绪了。

  “妈妈成天围着弟弟转,爸爸你每天用车接送桐桐姐姐上学、放学。就只有我,一个人!”

  方明澈笑着去借了一辆独轮车,“来,上来,爸爸用独轮车送你去上学。”

  当时就把颜颜逗笑了,没再嘀咕这些话。

  “我知道,弟弟还小,桐桐姐姐更是来咱们家做客的。我不说了!”

  这会儿上了车,方明峰道:“明澈,要是还有这样的二手车,你告我一声。你不急着买第二辆吧?”

  这自己有辆车可太方便了。一天送货,六天都归自己用。

  “不急着啊,我现在一个星期的货,一辆皮卡就够送了。”

  如今工业还不是很发达,工业废品很少。要再等几年,那才是收废品的春天。八几年年入百万的垃圾大王老多了!现在只是打基础,每个店月入三千左右。

  不够,如今买车不但是要有车卖、有钱,关键还是挂靠的事。

  方明峰紧接着就问道:“回头把车和你的挂靠在一处,方便不?”

  “应该没问题。但汽油票,我就说不好了。”

  方明峰一滞,对啊,还忘了这一茬。这个总不能还让堂弟半年去弄。这可是长期的!

  “那,我再想想。”

  方明澈就没说什么了。要1986年,国家才允许买私家车呢,包括农用车都是这个情况。那会儿加油不用票了。

  如今这种便利,确实不是普通人能享受的。哪怕你有钱!

  过了一会儿,等堂哥接受了现实,方明澈才重又开口道:“你需要用的时候,来我这里借就是了。”

  方明峰点头。话虽如此,他肯定得给钱。不然怎么好意思长期借用?他是希望送货那天都能借。

  接到方桐,小姑娘很高兴。九叔待她很好、很好,但肯定还是自己家里更好啊。而且,她好想妈妈啊!都三四个月不见了。

  方明澈让他们父女坐后头,自己开着车回去。

  今晚上肯定是要给堂嫂接风洗尘的。他已经和韩梅说了,让她去和崔老板说一声。回去后,等方桐和她妈亲昵一下,就准备过去吃晚饭。

  但他刚下车,韩梅就过来,“桐桐放学了啊。姐夫,姐让你进东屋一下。”

  方明澈很有些纳闷林嫣什么事找他,这么急。他问道:“今天下午谁来过么?”

  韩梅道:“胡勇哥他们四个,还有朱大海后脚也来了。”

  那方明澈知道什么事了。他对堂哥道:“你们一家自便啊,我马上出来。”

  走进东屋他道:“他们送了多大的红包?”

  林嫣道:“胡勇他们四个,一人200;朱大海100。”

  方明澈道:“送了就安心收下吧。”

  林嫣想了想,“倒也是,这比起我损失的也就不算什么了。”

  她是想着,如果要退回去,得让方明澈赶紧去退;不退那就不急了。

第163章 兄弟之间

  刚才方明峰跟着方明澈去接方桐放学的功夫,堂嫂在厕所洗了个澡。水是明峰哥出发前帮她提进去的。这个天气在火车上待了三天三夜。她觉得不洗一下,身上都是黏黏腻腻的。

  她洗去一路风尘,然后进正房东屋和坐月子的林嫣聊了一阵。之前那个状态,还真不敢轻易进人坐月子的房间。产妇和婴儿都抵抗力都是比常人要弱得多的。

  堂嫂在家就住得比较宽松,暂时没觉得林嫣这坐月子的房间条件有多好。

  不过闲聊中,林嫣告诉她,“我问了护士,坐月子也不是绝对不能洗澡、洗头的。只不过以前没条件,这样让产妇捂着最省事儿。尤其乡下还一贯缺医少药的。我跟我妈说了好几天,她终于答应让我明天和15号可以去Beijing饭店开个房间洗头、洗澡。那里是淋浴,还有保温的设备。而且有电吹风,洗了马上可以把头发吹干。到时候就包裹好,明澈开车送我去。一路都不会吹到风!”

  堂嫂道:“明天就要去么?”

  “是啊,我都捂了十多天了。其实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洗个澡的体力我还是有的。”这一次坐月子,她吃得比上一回好得多,恢复得自然也快些。

  因为堂嫂也怀孩子了嘛,林嫣忍不住和她分享一下。大家都是小媳妇儿,头一次生孩子都被婆婆管束着。当然,婆婆们肯定也是为了她们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她们。但有条件了,就可以对自己好点。反正堂哥、堂嫂家也不是承受不起这样的开销。

  这种话林嫣肯定不会对现在还没有条件的小谢等人去说的。

  堂嫂点头,“真能这样就太好了。那个饭店条件还挺好的!”

  如果可以,她明年也依葫芦画瓢。捂40天不洗头、不洗澡,真的难受。

  林嫣道:“当然好了,那是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要不是明澈他们旅行社接待外宾,又打通了关系,根本订不到房间的。明年如果嫂子需要,到时候让办公室的人帮你订。”

  堂嫂想了想,这趟来京如果不是这个隔房的小叔子有本事,给开了他们是港商介绍信,她还只能坐三天硬座。她这才对方明澈在首都混得很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他都有房有车了呢!房子8500,车子12000。这加起来就超过两万了!更不要说还有两个废品站、一个旅行社在源源不断的给挣钱。

  方明峰知道方明澈想低调些,所以回老家没在旁人面前说过他混得有多好。连自己父母和方明澈父母面前都没有多讲什么。

  万元户都凤毛麟角的今天,他这个堂弟月入至少过万!要让老家的人知道了,不知道多少人想管他借钱。或者想跑到首都来投奔他。让他管吃、管住,给安排个好工作。

  如今的农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同族子弟出息了,都会想着让他拉扯自家。不拉扯,就是没有尽到同族的义务。这还幸亏国家不让农民盲目流窜入城市,而且他们也不清楚明澈的情况。

  说起来如今村里包产到户,大家挣够要交的公粮,那就都是进自家仓库的。一个个都甩开胳膊大干、特干。他回去都有些吃惊,原来生产效率还能高成这样!而且工作时长,大家也都自觉延长,早起三日当一工!

  这样一来,其实村里就有了一些剩余劳动力。如今支书是在张罗要搞一个大米加工厂。暂时就准备用买到的老旧设备开工,以后有钱了再买新设备。他回去之后,支书找他集资呢。还让他到了首都和明澈也说一声。到时候挣钱了可以分红。

  村里不少人都很高兴,这搞起来了不出村就能上班了。这也就是工人了啊!支书说如果效益好,福利尽量比照城里的厂子。

  方明峰知道自己老婆嘴紧,而且她马上就要到首都了。所以,在火车上的时候,就简单和她说了说。但堂嫂之前只是听着,感受不太深。这会儿和林嫣聊到她明天要去接待外宾的饭店,开房间洗头洗澡,那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会儿方桐接来了,堂嫂自然就出去和女儿说话了。一直跟在她身边的小人儿,冷不丁三四个月都没见到,就一个星期通一次电话。这会儿肯定想念的很啊!

  她们母女在树荫下坐着说话,方明峰坐在旁边略有些郁闷。

  他忘了汽油这茬了!主要以前开车,汽油肯定是老板负责啊。老板后头还有大老板!

  所以,他在小地方很吃得开。录像厅如今开起来,本金一万多,一年都不要就挣回来。这一行估计还能红火很多年。只要他能源源不断的通过关系拿到香港那边的新录像带。

  但到了首都,他就有些挥洒不开了。拿一万二出来买辆二手车,他能凑出来。反正买了除了自家用着方便,还能送货嘛。但一个买汽油就把他难住了!

  买汽油是需要长期有汽油票供应才行的。不像挂靠,只麻烦人家一次。

  晚饭方明澈做东,还是在崔老板那里,十分的丰盛。等吃过,一家三口略坐了坐就提出了告辞。别人家里再好,还是回自己的地方更自在。

  方明澈就又开车送他们回家。堂嫂的行李之前放到后备箱就没拿出来,方桐的行李刚吃饭前也收拾好了。

  方明澈看堂哥兴致不高,吃饭和现在坐在副驾都比平时沉默了。想了想就明白了其中缘故。

  等到了地方,他便跟着下车进去。堂哥也说有事要和他说来着。

  方桐领着妈妈进去了,方明峰和他在地坝里抽烟、闲聊。

  方明峰先把支书的话说了,“说是村里还缺资金,如今入股、以后分红。”

  方明澈挑眉,他记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1984年前后的事啊。不过,那会儿都异军突起了,之前肯定就在发展了。

  这辈子村里分田比上辈子早,这还是他回去说了小岗村干一年吃五年之后引起的蝴蝶效应。所以,支书看到生产效率提高了,提前一两年想搞乡镇企业也不太奇怪。

  这会儿应该还没有‘乡镇企业’这个概念,但其实就是这回事。

  大米加工嘛,秋收之后生意肯定火爆。而且平时也会有人攒着谷子,需要的时候再来加工。这个场子做附近十里八乡的生意,应该客源就不少了。

  “支书说缺多少钱?”

  这关键就是机器设备贵吧。至于场地,农村不太缺,人手也不会缺。但买机器设备,需要有会用的人才。

  方明峰道:“他肯定说多多益善啊!我把你的电话号码给他了,让他回头周日往你办公室打电话。你听他给你摆龙门阵吧。”

  “好!”如果机器设备能用好,方明澈觉得可以投一笔钱。既是支持家乡建设,以后也能分红。乡镇企业八十年代也能红火一阵的。

  方明澈抽了几口烟,又开口道:“明峰哥,这会儿广州其实对于做生意的人最友好。有钱就能享受各种特殊待遇了。但在首都,还要晚几年。所谓的改革,这就是了。先从沿海开始试点嘛。”

  供应这个体制,渐渐也会慢慢废止的。粮票1983年开始作废,其他票据也差不多。

  在首都能享受到特殊待遇的,得是老王这个圈子的人。他算是跟着沾光的。他皮卡用的汽油,其实都是从商务车的汽油票里省下来的。老王也没有特地帮他个人搞汽油票。不然有多的,他分些给堂哥也不是问题。

  方明峰道:“嗯,你说半个月前成立的经济特区,以后到底是要怎么发展啊?”

  “就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吧,各项政策倾斜、特殊化。这个确实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方明澈也觉得他重生回来的时间节点真的是太棒了!让他重生回小时候,再经历一遍那十年,他非得崩溃不可。

  方明峰道:“我觉得到时候吸引外商、华侨、香港商人过来把厂子办起来,需要很多人手上班。这样是不是就能解决如今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难题?”

  村里的小厂子,能解决的就业人口还是有限。但如果沿海能大量建厂,那力度就比较大了。而且,特区嘛,也不会限制农民流入才是。不然哪来的劳动人口。

  不过听说要去深圳特区,还得在当地办个边防证。

  “这是一个途径,走的是开放的路子。还有一个途径应该就是我说的,国家把掌控的资源放开,让民间可以参与经营。这就是改革!譬如这汽油,放开了不靠供应可以随便买,就能多些人去开出租。嗯,今天火车站的三轮车比去年多了不少。这个倒是不用汽油,卖力气就可以了。所以,这个市场需求是有的。”

  方明峰想了想,“那这么看来,我们是赶上好时候了。”

  “肯定的啊!以前咱们就是有本事,也没有法子施展的。那时候也不是国家不想改革开放。但美苏都封锁我们啊!听说朝鲜战场签了停战协议,主席和总理就想搞改革开放了。一五计划证明我们的生产能力还是可以的。但美国直接对我们封锁、禁运。没奈何,才只能在广州搞广交会。其他的都被束缚了手脚,被迫只能内循环。嗯,这首都咱们都算站稳脚跟了,回头咱们再去南方经济特区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先人一步的。至于现在,就努力攒钱就好!”

  方明峰想点头,然后想起从四川开车去广州一路的麻烦。

  他皱眉道:“治安问题不解决,想平安去南方很困难啊。就是坐火车,心头都随时提心吊胆的。就怕什么时候车窗被从外头打开,有人扒拉上来了。不然,把广州的很多货运到四川、运到首都卖,利润很高的!”

  方明澈吐出一个烟圈,“所以,就为了给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国家肯定也会对治安问题重拳出击的!等等吧,咱们都耐心些。百废待兴,总得一步一步兴起来。我已经感受到盛世即将来临前的那种氛围了。”

  改革开放真的创造了四十多年的盛世啊!

  方明峰被他这么安慰了一通,感觉好了很多。如果国家真的渐渐放开管控的各种资源,那可就到了各人凭本事从大锅里往自己碗里扒拉的时候了。

  他先做着录像厅和废品站的生意,积攒钱财吧。虽然如今赶不上堂弟,但每月他的净入也超过五千的。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的。堂弟这个能考上北师大的脑袋瓜子,他比不上也不丢脸。

  “好了,我走了。你们好好休息两天。明天本来准备让桐桐、颜颜一起去北海公园划船的。我看嫂子来了,她可能也不想去了。”

  明天是儿童节嘛,他肯定还是对两个小朋友有所安排的。但方桐如今肯定不想和妈妈分开。而堂嫂一个孕妇,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明天肯定要在家歇歇了,不可能陪女儿出去玩耍。

  反正反正暑假了,要去北海公园划船也方便。

  方明峰道:“我觉得也是如此,你不用管她了。”

  方明峰拍拍堂弟的肩膀,没有就方桐这十来天受照管的事多道谢。反正以后堂弟家有事,他也绝不含糊。

  方明澈笑笑,扔了烟屁股出去开车。

  他回到小偏院洗了个澡。正准备去抱抱小儿子呢,高翔找过来了。

  “刚付了下半年9000的租车费,下个月就急着把钱都还给老周么?”

  三月买车把账上的钱都花完了。四五月进账三万,这就又要拿出去一万七。钱在账上真的是存不住!

  “六月中旬不是要下来三万贷款么。”

  高翔道:“那三万除了要给吴明举带去东京,还要给邱音准备一份带去伦敦呢。你别以为账上多宽裕!你时不时的就有个想法出来。不要忘了11月之前,我们还必须自己买两辆商务车。那可是要九万呢!原计划12月,邱音去巴黎或者伦敦。如今搞不好还要提前。我们现在还处在捉襟见肘的阶段。”

  他这个财务经理,有义务来提醒一下。省得老板头脑发热,一下子就上头了!

  方明澈摊手,“可我又不愿意多换美金给老周,再一直借着他那么多钱也不好。”

  崔老板那里大家是有利益往来的,借他的钱不欠人情。但老周那里情况不同。

  高翔哼了一声,“那他还吃我们的高利息呢。本来美金我们就不多,换450给他仁至义尽了。我拿去黑市换,还能多换一些。而且,看那趋势汇率是看涨的。现在换给他,我们不划算。这样他还要有不满,那确实.是还了他钱更好。那是不是电话很快也要准备自己拉线啊?”

首节上一节171/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