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82节

  方明华道:“那咱们家就一共1300,应该能说得上话哦。这个都大股东了嘛。”

  方明澈道:“你还懂大股东啊?支书和我说了,分红有份,不能干涉人事安排。所以大哥,你可千万别许什么出去,兑现不了的。”

  晚上方明澈又拿了些东西,去支书家里坐了坐。说好明天去镇上取一千块钱交到会计那里。

  颜颜没得电视看,只能打开收音机听。

  方健、方芳和方康,甚至爷爷、奶奶、大伯母也都一起来听。她干脆就拿到堂屋放了。

  方明澈回来看到便对方健和方芳道:“把你们的通知书拿来我看看。”

  他掏的学费,当然要过问一下。

  方芳麻利起身,她今天穿的还是去年幺爸给带回来的海军裙。只不过每条缝都放过了。今年得赶紧穿,不然明年就真的要短了。

  方健有些拖拖拉拉的,“幺爸,我好像不知道放哪去了。”

  “哦。那你直接告诉我,语文、数学各多少分。就这两个数字,你不会说也忘了吧?”

  方健挠头,“语文48,数学52。”

  颜颜震惊的抬头,看向这个还不太熟悉的大堂哥。

  方明澈都气笑了,“你就考了个合计一百分?这分数能考上初中不?”

  这会儿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呢,初中也是需要考的。

  这话问得全家没声了,肯定考不上啊。

  “你打算小学毕业就回家务农不成?大哥,你对方健的未来是这么规划的?”

第168章 难处不小

  方明华叹口气,“我当然希望他能像你一样,考上名牌大学、挣到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他好像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啊!我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了。我跟他妈,都不是读书的料。”

  袁淑芬看看他,干嘛拉她下水?她是家里兄弟姊妹多,压根没机会读书好吧。

  方健感觉承受不起满堂长辈怒其不争的目光,默默垂下了脑袋。

  幺爸一回来就问成绩,搞得他跟被三堂会审似的。幺爸还是别回来的好!吃肉根本弥补不了他现在所受的伤害。

  方芳看到这个情形,便也没有急着出去。好歹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这会儿就别出去落井下石了。

  她的通知书上是双百分。爷爷已经说了,家里现在条件好多了。哪怕她是女娃子,只要能读书也一定供她读。方芳朝跟着自己进屋的颜颜还有康康招招手。三姐弟坐了下来,默默的听外头大人批评教育大哥。

  方芳因为是女娃娃,倒是有一个单独的小房间。方康和方健住一屋。两兄弟都还小,住一屋没啥。

  不过以后方健如果留在农村结婚,家里房间就不够了。除非把方明澈那间给他当婚房,那间屋比他们现在住的还大些。前世就是这么操作的!

  当然,如果这一世家里有钱、能批到宅基地,还能有不同的操作。

  方明澈想了一下,九年义务教育是1986年才开始实施的,还有五年多。方健今年已经三年级都读完了,按如今的学制再两年他就小学毕业了。等不到!

  如果两年后考不上初中,他就没书读了。除非等四年,到1986年再去报名上初中。但如果还是这个成绩,读完义务教育阶段,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现在工厂那些招考,初中文凭就够了。但十来年后,初中文凭是够不上门槛的。十几岁的小娃儿,就从此回家扛锄头、修地球了?又或者出去打工?

  方父道:“健娃,你爸和你幺爸,就是不读书和读书这两条不同路子的代表。你自己想想你想走哪条路?你是我们方家的长孙,爷爷肯定望着你好的。你只要能读,家里怎么都会供。可前提是你得用心读书。没有是不是那块料的说法,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从来就不信,一个爹、一个妈的,智力差距会那么大。就不说你爸和你幺爸,你和方芳也是一样。黑发不为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他说着磕了磕烟杆,叹口气。

  对这个大孙子,他也是感觉话说三遍淡如水。男娃子贪玩好耍是有的,有些男娃子是要到了中学才开始发力。但初中都考不上,连后期发力的机会都不会有。

  这一次说过再不听,他也懒得管了。牛不喝水强按头啊?他就认真的培养方康,就好像老二小时候那样。

  方明澈道:“对,你自己想想你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方健挠头,他肯定想过好日子啊!好吃、好穿、好喝、好住,再讨个好看又勤劳的婆娘回来。

  方明澈听了他说的,噗嗤一声笑出来,“八九岁的娃儿,就想着讨婆娘了。行吧,那咱们就假如十年后你讨了一个好看的婆娘。她问你要买菜的钱、她想吃肉,你拿什么给她?只种田可供养不了家小过好日子。哦,对了,你还想找个勤劳的。找回来伺候你啊?哪个当爹的舍得把自己好看又勤劳的女儿,嫁给挣不到钱的懒汉?”

  正好是这臭小子小学毕业没得书上的时候。可不能让他就这么到社会上去混了。

  不过,上辈子方康虽然只读了小学,但一直被家里约束着。就是一辈子务农为生的。但后来生活压力大,劳碌得很。中年过后看着竟然比他这个当幺爸的还要出老相。

  有一年清明给他爷爷上坟,他和自己说他后悔了。悔不该小时候逃课、不好好读书。不然不说像颜颜一样到BJ大公司工作,至少能像方芳读个中师,不下岗、旱涝保收。就是像方康一样也好啊!

  当时在老头子的坟前,方健真的是声泪俱下。不然方明澈也懒得管这么多,毕竟他亲爹、亲妈都在。他一个当叔的手伸那么长做什么?

  方康的年纪要比他哥小几岁,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他顺顺当当上了初中,然后读了职高被分到沿海的电子厂。

  那会儿职高和沿海这些厂子有合作,要保证生源100%的就业。就输送去当廉价劳动力。之后你从厂里跑了、自谋生路,那就和学校没什么关系了。学校是给你安排了就业岗位的。

  那是1995年,刚开始据说是包吃住500一个月,但经常加班。这小子干了没多久就跟着人到外头歌舞厅去当保安,一个月能挣小两千。

  结果撞大运,因为英雄救美被一个比他大十一岁的丧偶女老板看上了。人家还正儿八经和他结了婚。就图他长得好看,还能提供情绪价值。还不敢在外头搞七捻三。

  当然,他那跟当上门女婿也没差别,后来孩子都是跟着女方姓的。但那小子心态好,安之如怡。他物质生活其实真挺不错,回来上坟都开的几十万一辆的车。可惜,回来的只有他自己,老婆、孩子都不认方家。

  不过,那车是在公司名下。他也拿不出现钱来,只能刷卡消费。一个月上限好像还挺高。

  方明澈朝方芳房间看过去,方芳赶紧拿着通知书出去。

  “幺爸,这是我的。”

  方明澈看了看,“不错、不错。方芳是用心了的。这样,以前幺爸给你们的压岁钱,说了是给你们读书用的。但读得好,也该有奖学金才是。”

  他当即掏出一张大团结,“来,方芳,这是你考双百分的奖励。上学期也是双百分,是吧?”

  “是的。”

  方明澈又当着众人掏了一张大团结出来,一起放在方芳手心。

  “爸,这奖学金你看着点,别让我哥嫂给方芳没收了。赏罚必须分明!读书是我们农家子弟最好的一条出路,也是最大的机会。”

  方父点头,然后对方明华和袁淑芬道:“对,这钱你们不准没收。”

  方明华道:“她这么小,怎么能自己保管这么多钱?”

  方父看出来这除了奖励方芳,也是做给方健看的。立即配合地道:“那我替她保管。方芳,爷爷给你攒着。学费还是用你幺爸给的压岁钱。你是自个儿挣的,留着以后花!蛮好,一直考双百分,一直有奖学金拿。一学期拿一次,到小学毕业能拿十次。十次是多少?”

  他故意问几个小的。

  方明澈看颜颜想抢答,朝她微微摇头。他家这丫头对钱敏感得很!虽然还没有正式学加减乘除,但她真的知道。

  办公室还在小偏院的时候,小丫头看她妈给员工发工资。在旁边小声数数,“一十、二十.九十、十十。”

  阿嫣给她纠正了是一百,不是十十,她就牢牢记住了。

  颜颜看爸爸摇头,就没吭声了。

  方健有些震惊地道:“一、一百块!”好大一个数目了!这就是爸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么?

  方康也眼睛亮亮的,可以吃好多好东西了。

  方芳很有些惊喜,幺爸每年给的压岁钱能覆盖她的学费。如果她能一直从幺爸这里挣到奖学金,那以后就真的不用发愁了。嗯,幺爸的恩情她会记住的。

  不过,“三年级以后语文就要写作文了。”作文是拿不到满分的。

  方明澈道:“那语文能考到95分以上也作数。”

  方芳道:“谢谢幺爸。”又把钱递给她爷爷,“请爷爷帮我保管。”

  这样,爸妈、兄弟都没法给她用了。

  “好,爷爷给你保管。”方父眉开眼笑的收起来。

  方健嘟囔道:“双百分好难的!”

  方明澈道:“那你下次要是能考到两科70分,我也奖励你5块钱。考到两科80分,10块钱。要是能考到两科90分,就给你20块。方芳,这不是幺爸不公平,咱们要看之前的起点在哪里。”

  两科能考到70分以上,初中应该就能考得上了。毕竟只是初中,不至于刷掉太多人。但分数嘛,肯定是越高越好。

  方明华对方明澈道:“老二,让你费心了!还费钱。”

  别说他想不到方健这成绩还能奖学金这茬事,就是想到了他自己也没钱。

  方明澈道:“我肯定希望家里孩子都能有出息啊。那将来,没准我还能靠上哪个呢。”

  方明华失笑道:“甭往我脸上贴金了。不说你有颜颜还有畅畅,你们两个大学生教养出来的肯定差不了。就如今,你在首都可是混得不得了啊,连房都买了。就连明峰都要对你五体投地!”

  明峰可是没出五服的兄弟里最厉害的。不过,他给黑市老板开车,再挣钱也不能在族谱上浓墨重彩一笔。只有他兄弟,不但考上了名牌大学,还更能挣钱,听说上头还有人撑腰。

  “大哥,你不会觉得我在首都很容易吧?”方明澈苦笑。

  方明华一脸的纳闷,“你都是大学生了,还自己做三门赚钱的生意。”

  方父、方母和大嫂也看了过来,他们也觉得方明澈在首都的生活真的是好极了!

  “两门。菜生意被人到处宣扬我用收了废品的三轮车运菜,戳脱了。其实我们的废品和菜是用不同的三轮车运输的。但这种事掰扯不清。买主都不买我批发出去的菜了,只能退出不做。”

  方明华激动地道:“那你就这么算了?听说一个月能挣几百块呢。不是,你真这么怂啊?”

  几百块是方父私下的判断,他觉得可能真有这个数。就可惜他们这里去镇上卖菜挺方便,背着背篼走几里路就到了。而且他也没有交通工具,没法依葫芦画瓢。

  至于收废品,小地方的人哪有什么东西是舍得丢的?

  大碗茶摊就更不可能了。镇上好几家茶馆,坐在里头喝茶、打牌,一整天也才两分钱。那估计只有开在天安门广场和客流量很多的大景区才能赚到钱。

  “肯定不啊。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屁,你们书读多了的人就是想得多。要是我直接抡起板砖,先把他的摊子砸了再说。我做不了这个生意,那就大家都别做了。老二,你这就是怂,找理由!”

  他家老二从小遇上事儿就会避让。好学生嘛,怕打架闹事了,老师不喜欢。

  方明澈看看他哥没有说话,上辈子他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不是有人想对颜颜下手,触碰到他的底线,他遇上事是一贯忍让的。

  颜颜大声道:“大伯,我爸爸才不怂呢。他前些天带着几个叔叔把来我家偷车轮、吓的四个小偷都打进了医院。”

  爸爸说回家不要提弟弟被吓到的事的,那样爷爷、奶奶只能干着急。差点说漏嘴了!

  方父道:“那车轮很贵吧?”

  他以为是以前的商务车。那停在胡同里的嘛,所以他也没往小孙子被吓到上去想。

  “嗯,确实不便宜。但关键是要杜绝再有人敢上门来偷。”

  这回他离开十天半月,晚上同样的托了隔壁大杂院的人帮着照看下。同时让王德显也时不时过去。

  大杂院的人只能放着小偷小摸,但危险不一定只来自他们。就可惜老丈人那里真住不下,不然就让阿嫣带着孩子回娘家住着。

  至于让王德显去,那就能防着有异心的、眼馋他生意的一些人了。

  “贼娃子该挨打!”方父恼道。

  农村嘛,遇上贼娃子、人叛子之流被逮到,那至少被打个半死。而且也不曾为此付出过什么代价,法不责众。又没有打死!大家骨子里,如今压根没有法制的概念。

  方明华撇嘴道:“那造你谣、戳脱你生意的人干嘛不去打?”

  在他看来,就还是软弱、找理由。

  方明澈道:“打贼娃子大家觉得理所应当,打同行就有点过分了。真打了,我吃不了兜着走。而且旁人会怎么看待我?到时候公安通报到大学里”

  方父忙道:“那是不能打,商场有商场的解决办法。不能直接当贼娃子打!”

  方明华嘟囔:“那你也还有两门生意嘛。”

  方明澈一脸严肃地道:“废品站,以后如果河北乡党涌入首都,抱团排斥异己。我那生意也不好说的。至于旅行社,这是风险最大的。”

  方母道:“为什么啊?我看那个小王很好啊,一直对我跟你爸都客客气气的。还送两箱吃的过来,临走拎着腊肉笑呵呵的。”

  她对王德显这个高干子弟的印象相当好,一点不摆架子。

首节上一节182/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