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03节

  “我预备元旦开始,让麾下的退伍兵好好查一查齐顺。一旦发现他有偷税漏税的做法,我就去实名举报。”

  那五个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全看了过来。那件事都过了几个月了,这时候才来报复?

  不过,他们如今倒是不至于误会方明澈软弱了。之前他带着他们去打贼娃子,那下手可狠了。就觉得知识分子原来这么记仇。

  方明澈道:“齐顺造我的谣,说我用运废品的三轮车运菜上街卖。这个事儿,我确实说不清楚。而且,菜市场那些女的,一传十、十传百。这个生意我就只能退出了。齐顺干的这个事呢,断我一条财路。但确实没有偷东西、吓到我儿子那么大。我要是去打他,这对我的名声影响多坏啊!但是,不代表我就会窝窝囊囊的认了。这帮助税务部门抓典型,没准街道办还要给我发锦旗呢。我也不怕有人背后戳我脊梁骨。”

  税嘛,肯定大家都是不想交的。在之前,没有个人所得税的说法。而且就是如今针对的高收入人群。

  大杂院除了他们在座的人,旁人都不太可能达到800的纳税门槛。回头记得也提醒下堂哥。

  朱大海皱眉,他听懂这个意思了。提醒他们记得纳税,不然回头齐顺要是直接把整个大杂院的生意人都当对手,反手举报回来,他如果偷税漏税,那可就要倒大霉了。他,有时候是过了800起征点的。

  嗯,很可能齐顺会这么干。他倒霉了,肯定会拉着同行一起倒霉的。

  就是胡勇四个,均摊之后也到这个数了。他们之前只是从林嫣那里批发了菜去卖,一个月各得三四百。后来把林嫣的菜生意也揽过去做,每人每月又增加了五六百的利润。

  大杂院的众人都没想到他们的月利润竟然这么高。但方明澈肯定是有数的。

  至于方明澈到底能赚多少,他们私底下猜测过,但是猜不到。这会儿忍不住看向他,有些好奇他每月要交多少。

  方明澈道:“你们别看着我,我缺钱得很。你们没听王德显说么,旅行社至今没分过一分钱。要买车、要在国外租房子、租门面。”

  不过,经营税这部分肯定是要缴纳的。他们都有营业执照了。而且,旅行社这么大的体量,肯定会被旁人、被税务局盯上。连带的,废品站也非缴不可。

  胡勇道:“方老师,我们知道你的意思了。还好,我们就是偶尔超出800,也不是太多。齐顺,我估着倒是挺多的。但他是全家上阵干这事儿。分到个人,超出的部分就不多了。”

  方明澈道:“我就要个质变。而且,齐家未成年也都在干活,分摊的时候可不会算他们几个学生。”

第178章 远攻近交

  方明澈虽然准备在是否照章纳税上摆齐顺一道,找回之前的场子。但那毕竟是明年元旦才会开始实施的税法。所以,也只是把话先说在这里。

  对大杂院这五个也在做生意的邻居,他是尽量以团结为主。远攻近交!

  他又没想吞并六国,当然不用搞远交近攻那套。他就只想家里妇孺平平安安的。

  这个策略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现实的。这五个人至少不会对他的家小出手,这就够了。

  隔壁还有刘青峰和耿山、高翔,这都是端他饭碗的。宋全,如今八成以上的生意跟他有关。还有古家人、袁大妈都跟他关系不错。总的来说,他的邻里关系处得还是可以的。

  但齐顺,之前害阿嫣丢了一年能挣三万以上的菜生意,让她在孕中都气恼了一阵。这帐不能不算。

  善财难舍啊!而且,他肯定不能让人真把他当成了软柿子!那样,觊觎他生意和家产的人还会层出不穷的冒出来的。尤其以后他的身家应该会越来越惊人。

  就如今,首都人均月收入几十的当下,他两个生意加起来月入两万!财帛动人心啊!

  从刘三娃这样的贼娃子,到曹泽那样想巧取豪夺的高干子弟,之前不都盯上他了么。方明澈觉得有个睚眦必报、恩怨分明的人设挺不错的。

  所以,被人说说睚眦必报什么的,都没所谓。反正听主席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胡勇他们五个走出小偏院,忍不住互相看了看。真的,没想到知识分子这么记仇啊!

  胡勇四个还好,他们只是顺势捡到了方家的便宜,没主动对他们做过什么。方家有事,他们都在能力范围内出钱出力了。这好歹也是个态度!

  但朱大海是真的背刺过方家,一度还想撬林嫣菜生意的下家。是撬不动,也觉得自己惹不起方老师才罢手的。

  胡勇看看他,“还好,看方老师的样子没跟你记仇。”不然,文的、武的我看你都不是人家对手。

  朱大海呼出一口气,没说什么。

  他其实也有些察觉了,方明澈懒得跟他多计较。而且,方家大的孩子才不到五岁,小的更是刚满百日不久。只要自己不招惹他的家小,方明澈应该不会怎样。

  而且,上次方明澈的车轮被偷、他儿子被吓到,自己不是也帮着出力了么。当然,先是五月方明澈招呼自己一家过去和大伙儿一起看电视。所以,他是真心和自己化解矛盾的。

  朱大海一年有十个月能挣钱,约莫进账六七千。有淡旺季的嘛,而且还有两个月极端天气。

  首都的人在那俩月都只能吃储存的大白菜过冬。那时候菜生意就没法做了,母鸡也冷得不怎么下蛋。

  至于在废品站接替了自己位置的刘青峰,他现在一年进账据说有四千。但是,从去年九月到现在,废品站的生意是向上趋势的。而且,真的不用操自己这么多心,天不见亮就要去运菜。

  刘青峰那里,凡事都有方明澈给他指出大方向。有什么事也有人扛!关键,也许再过一两年,他就要超越自己了。

  废品生意看起来上限挺高,刘青峰可以拿提成的。嗯,耿山如今也差不多。但听说马上刘青峰就要管拿两个店了,从两个店拿分成。方明澈准备直接放手让刘青峰去做管理。

  算了,不比了。如今自己的收入还是不错的,两年就能成万元户。再说他也不可能回得去。

  方明澈那边让王德显去打听了一下,秦牧和曹泽现在在他们家族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天周日,王德显过来看他老娘和继父、妹子。

  他顺道告诉方明澈,“曹泽好像被弄到西北种树去了。我三哥和秦大哥说了他随意就亮枪的事。秦大哥好好查了查他之前种种行为,秦家和曹家认为他今后很可能给家族招祸。就送到他一个去西北锻炼的叔伯那里去了,让他叔伯盯着。省得在首都真的惹出什么事来。有人就近盯着,在西北应该闹不出什么事。至于秦牧,听说被训斥了一顿。但因为亮枪的不是他,他也只是出面牵线,就还是继续管着那个粤菜酒楼。”

  方明澈道:“如今私人餐馆渐渐多起来,有些饭菜质量很是不错。我准备多引进几家备选。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不好直接跟秦牧管着的粤菜酒楼断了生意,但可以多引进几家,减少与他的合作。这样,旅行社的经济利益就不至于受损。

  不过,只要秦家人在位,粤菜酒楼的生意应该都差不了。人家主要接的是公款的单。

  王德显道:“可以,在商言商嘛。而且多给游客一些选择也是好的。啧,那些百年老店都好拽,让留位置都跟咱们求着他们似的。咱们多和私人餐馆合作也行。只要卫生、口味、环境各方面都还过得去就行。”

  他没参与具体的事,但也听过导游们抱怨啊。

  多一些备选的私人餐馆供旅行团的游客选择,秦家其实金钱上没什么损失。之前看重的也就是一个创汇的名头。但其实那点外汇真的不多,也就是换成外汇券买些必须要外汇的东西方便而已。

  如今又不是断了,他们也是根据游客的反馈和意愿来做挑选嘛。王家也不能一点脾气没有才是。

  方明澈笑,“人家百年老店重新焕发出生机,那可声名远扬、供不应求。就是外国饕餮也经常闻名而至,又不靠着我们。就跟国营的厂子、店铺一样,不愁生意的。”

  无所求,人家能对咱多客气?

  王德显摇头,“我觉得这种情况不会长久。如果真的要跟之前一样扶持国营的,就不会鼓励个体经济了。你不是一直都是这个看法,还说我们不会输给国旅么。”

  “是啊,我是这个看法。不然我们还折腾个什么劲儿?等国旅恢复正常营运,咱直接投降得了。对了,和你说个事情。”

  “什么?”

  方明澈道:“就咱们的分红啊,从10月15号开始发吧,分做四次和员工工资一起发。”

  如今也没有年终奖纳税可以处以十二再计税的政策,只能自己动手拆分了。

  要不然,他明年初一次性的领八千分红,虽然是阶梯式收税也要交1385!这样拆分一下,一个月两千,每月纳税85。四个月加起来只用纳税340,可以省下一千多。

  废品站还没有办营业执照,还没有开始征税。钱直接就在他的个人银行存折上。

  等开始征税了,就暂时搁着不动,以后有机会用来买车、买写字楼。等以后不限制雇佣的人数就可以做大,一样需要行政人员,那就需要办公室嘛。

  王德显很快明白了方明澈的用意,“那我家老爷子一次是750。可以,加上他原本的工资、福利津贴这些刚过千。要交税的部分就200多。实行5%的税率,交十多块。不过,那我不成了一次分250啊?”

  既然可以源源不断从旅行社领分红,《个人所得税法》他肯定也是有所研究的。这么一拆分,他直接不用交税了挺好。但250,不好听啊。

  方明澈笑,“你又不是足额领取,还要扣给你垫的部分呢。下次咱们再分红,应该也不是拿一万二来分了。嗯,明年咱们争取按月分。就争取一个月拿2400出来分,总得体会一下挣钱的乐趣!”

  这么拆分是很合理的。要不然,他很可能吃到45%的最高级别税率。想一想都吓人,分12000,得交税5400!吃不消、吃不消!

  王德显笑了起来,“如果能按月进账200,那可真是挺好的。”

  上班的时候他只能穿得很朴素,但下班了、八小时以外他就可以和杨梅过得潇洒点。

  就譬如说给杨梅包个黑的接送上下班。当医生真的很辛苦的!让她上下班的时候能养养精神也好。不然,又该跟他念叨去不了日本游玩的事了。

  王德显想了想又道:“那你怎么不干脆就元旦前把今年的分红都发了算了?”

  “马上要买三辆商务车,电话初装费要5000,这就是11万了!你觉得元旦前账上还有多的钱么?怎么也得留些看家的,以备不时之需。”

  王德显忍不住‘啧’了一声,商务车确实是太花钱了。挣的钱大头都在这上头!

  不过这次买了之后,他们就有四辆商务车了,价值14万!再加上小方说的要在东京、伦敦买房、买写字楼、买门面,那固定资产占比很高啊。

  方明澈道:“涨势应该会很好。关键,国外可以首付再月供。月供的钱和房租差不多能抵消,以后涨价了甚至月供还比房租低。”

  伦敦房子有999年产权,日本房子更是永久产权。当然,都要交房产税。但这个时间节点,肯定买下来更划算。

  等到1991年日本经济崩盘前再把东京的房产卖出去,赚个高价。反正一年就能降60%以上,再反手买回来就是了。伦敦的经济接下来三四十年倒是没有这样崩盘过,可以长期持有。

  王德显点头,“嗯,确实租不如买。”

  首付再月供的事,他也想老爷子好三哥转达了。他们也说这样操作,买比租更划算。

  听说外国还有香港地区都是这么买房产的。也就国内,非得一次性的付清。

  哦,自己的分红也得攒着一半,以后分房子了才拿得出来。他爸估计是不会再给掏钱了,到时候估计他小儿子也正是花钱的时候。

  上次给他办婚礼,他继母真是好大的意见呢!

  说他比他们夫妻的钱加起来还多。没见到一点孝敬不说,还得倒给这么大的儿子掏钱。他爸听枕头风挺多了,也是难免有意见。

  回头分红了,他还是多少表示一下吧。就对他爸表示,继母和那个小的不用理会。

  两人说完利润分配的事,又说了说人事上的事儿。

  旅行社办公室的人手在逐渐增多。如今普通工作人员,方明澈已经不再亲自面试了。玲子这个办公室主任还在兼着人事经理的活儿,暂时没有做职权拆分。草台班子嘛,分那么细做什么?能省一些人力成本是一些啊。

  东京那三个打黑工的,还没有下回来的决心。不急,就是一个不回来,国庆后再给日语组买辆车也不至于就没了导游。二把刀就二把刀,能沟通就行。

  百日宴后,方明澈和魏友谈了准备派他去伦敦驻外两年的事。

  “你自己取舍吧,开学前告诉我决定就行。”

  9月初办签证,国庆后过去应该没问题。邱音说暂时她可以先雇当地的中国留学生,让他们勤工俭学做兼职。

  魏友肯定纠结啊。原本好不容易考上中专了,肯定是准备去读书的。但能去英国工作,这机会着实太难得了!如今对普通人来说,出国几乎是一辈子都不可能的事。

  他回去和父母商量,父母也是面面相觑。这已经超出父母的认知范畴了。

  魏伯伯又去问了林父。

  林父思忖半天道:“这要是没考上中专,能去伦敦驻外肯定是极好的。听说起薪都是850呢。加上提成,估计就过千了。”

  过千什么概念,在首都一个国营大厂有几年工龄的工人得干两年!

  他肯定是听韩梅在家念叨的。但钱再多,家里肯定也不会放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儿媳妇出去啊。

  是,他也知道症结其实是在自己儿子那里。林怿不上进,所以他们才会担心韩梅出去见了大世面,有机会就会脱离旅行社、也脱离林家的控制。但人都是有私心的,不可能说不问得失的去托举儿媳妇吧?脑子又没有进水。

  魏伯伯也没奇怪他怎么知道去伦敦的起薪。毕竟那旅行社是人家女婿开的,魏友能想去旅行社干就随时去,也是靠的这层关系。虽然说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是高中生,做事踏实。但至少这是个敲门砖!

  “谁说不是呢?如果是考上的大专,也就不用犹豫了。”中专这会儿和去伦敦驻外比,就真的不好取舍了。

  事关孩子前途,林父也不敢胡乱出主意。万一说得不对,怕以后落埋怨。迁怒他人,这几乎是人的本能。再亲再近的人,给人提建议都要谨慎些。

  韩梅知道这事儿后,牙根都有些发酸。但她也在渐渐接受现实了。她一天是林家的儿媳妇,估计都没有机会出去驻外。能给个未来的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吊着,也算不错了。听说玲子八月拿了200多呢!相当于林怿半年的收入。

  最后吧,魏友考虑再三还是准备去读中专。驻外的机会是难得,但等他读完出来,也还有机会去旅行社应聘。方姐夫用人,其实也挺看重学历的。

  如果不是有个高中学历的门槛,旅行社招人会更容易的。如今也渐渐有风声传出,知道旅行社的待遇好。

  人家再一问,办公室就在华侨公寓。一下子就有了可信度!

  所以最后,9月初把各类证明文件交到玲子那里、要办去英国的签证的,就成了费明。

  费明是之前招的高中毕业生。但和韩梅一样,分数离上线差太多,直接放弃了。如今能去伦敦挣大钱,而且英语水平还能大进,他肯定是一点犹豫都不带的就说要去了。

  玲子把替费明办签证跑腿这件事交给韩梅。告诉了她办事的地点、流程和需要的证明文件。

  “你去试试吧。以后咱们如果真的开通国外游的旅游线路,还要替国内游客去办签证呢。先练练手!”

  韩梅点头,“好的。”

  “另外,安装电话机以及把现在这台迁回我家的事,你也记在行事历上。方老师要求国庆之前完成这个过度。”

  韩梅低头记在了待办事宜上。

首节上一节203/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