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30节

  古文乐也在妈妈怀里朝那个方向扑。朱文娟道:“好、好,我们也进去。”

  她其实抱怨过,这听起来她跟自己儿子成一辈的了。但是古家这一代的字辈就是文字辈。倒是她文娟的文不是字辈,只是觉得这个字好听。

  要改,也没有让古文乐改中间这个字的道理。最后就干脆不理会了。

  小家伙这会儿四个来月了,脖子已经稳稳的竖起。刚一进来,眼睛就到处逛。这会儿他很有主见的要进畅畅的屋子去,朱文娟只好抱着他进去参与集体活动。

  宋嫂子和林嫣道:“那你们颜颜接下来还是在原来的育红班读书么?”

  林嫣带头,“把这学期读完,再转过来。”

  下学期就在附近的华侨子弟校上学,教学质量相当不错。是王德显帮着跑下来的上学资格,读正价。颜颜已经被带去面试通过了。她曾经出国的经历,以及英语、日语的口语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

  至于方健他们三姊妹,是高翔和古大爷出面帮忙找的学校的关系。嗯,都是高价,因为没有京户嘛。

  5月10号,方父、方母就要准备进京了。这次进京是徐盛顺道来家里接的他们。

  “师爷、师奶,我正好要去LS市区进货。顺道就把你们捎去了。”

  方父知道他买了辆二手小货车,的确是每个月都要上去进货。徐盛现在除了继续干黑市买卖,还弄了个正规的杂货铺。明的、暗的钱都在赚,准备慢慢的过度。

  之前也是个体户的营业执照都挂上了。这有个身份还是要好些,能光明正大经商了。不过,还是有些舍不得交那么多的税啊。但显然,这才是大势所趋。

  于是方父便答应了坐他的便车。

  这天出发,徐盛估着时间一早就来家里接人。

  方明华帮着二老搬行李上车,“小伙子,等下上火车还要麻烦你了。”

  人家是去运货的,回程他很占位置。不然他很想跟着去火车站,把父母送到卧铺车厢才放心。

  徐盛道:“师伯你放心,我一定把师爷、师奶送到车厢里安顿好。”

  方明华听他喊自己师伯,不由失笑。自从他兄弟发达了,确实有人来面前各种弯酸,但也不少人因此对他态度变得很好。

  方父临上车前看看大儿子光秃秃的手腕,把自己的手表摘下来给他戴上。

  “老子去了首都是要上班挣工资的,回头再给自己买一块戴就是了。这块你拿去戴!”

  这是瑞士的梅花手表,一对花了三四百。在他们这些小乡镇,目前还很少人戴。

  方明华道:“爸,不用,家里有座钟呢。”他说着就要撸下来。

  “你拿着就是了,听老子的。”

  目送载着二老的面包车远去,袁淑芬道:“你转性了?”

  去年婆婆戴着一只进口女士表回来,她就眼馋得不行。不过,婆婆肯定是不会给自己的了。

  方明华道:“那我不能推都不推辞一下吧。尤其还当着外人的面。”

  他抬起手腕来看,有个手表确实方便得多啊。而且,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嗯,他沾老二的光确实是不少。

  袁淑芬撇嘴道:“这才是真正的爱不释手呢!”老娘也是懂成语的。虽然就读了一两年书,但这个词儿还是听说过的。

  方明华白她一眼,“行了,八月底还要汇300块去首都呢。下地干活了!”

  寄给自己儿女用,袁淑芬肯定没有二话。而且分明就不够,还得兄弟和兄弟媳妇贴补。300,也就够三个孩子一半的择校费而已。

  “好,走走”

  徐盛肯定是说到做到,把车停在火车站外头,买了一张月台票就送二老上车。

  他两手都拎着箱子,“师爷,其实不重啊。”

  方父道:“主要是些夏天的换洗衣服。外加上次去首都,你师娘给我们置办的冬装。”

  冬天的大袄子,就方明澈给他那件,他都拿给大儿子了。也就去年置办的冬装还能穿得出去。他们穿得差了,那是在打儿子和儿媳妇的脸呢。

  方明澈让韩梅给两人买的都是卧铺下铺,十分的方便。徐盛看他们一路吃的、喝的带了不少,就没再给添。不然二老带着,路上也是累赘。

  方父其实也是想着他要来送,所以格外多买了些。不然人家肯定是要给添的,那不好。穷家富路的,还是自己多准备一点吧。他们家如今倒也不至于在吃喝上头省了。

  从前也是没办法,才把老太婆给逼成了那样。

  12号下午四点,林嫣开车载着方敏和畅畅去火车站接爷爷、奶奶。

  方明澈下午有课,还没有回来。颜颜这会儿倒是育红班放学了,但她还要去少年宫练习一节课的钢琴。

  方父、方母出了火车站,就被方敏接到了。

  “七叔公、七叔婆,这边走”

  方母有些愣愣的看看接过他们箱子的方敏。这丫头变得好洋气啊!

  方父也有些惊讶,确实跟脱胎换骨似的。刚差点没认出来,还说谁伸手就来抢他们的箱子。

  他下意识的就往后放,怕是遇上在火车站抢东西的了。听了她笑吟吟的称呼才反应过来这是谁。仔细一看,还是那个人。但真的变化好大!

  方母道:“小敏啊,你不叫我们,我都不敢认你了。”

  方敏拉了下身上的连衣裙,“这是九婶在友谊商店看了样式,然后扯布给我做的。”

  林嫣用缝纫机做了两身,自己一身、方敏一身。方敏的布颜色更鲜艳一些。

  “哦,她手是挺巧的。你这个头发,以前看着完全是个黄毛丫头。如今也是养的乌黑油亮了啊。”

  方敏点头,“是的啊。九婶和畅畅在停车场等着,咱们过去吧。”

  一听小孙子也来了,二老立即加快了脚步。

  过去一看,一张肉嘟嘟的大脸ber贴在车窗上,略有些变形、搞笑。林嫣就在身后揽着他。

  公爹之前给明澈打电话,说了他把账本拿给大伯哥和嫂子看的事儿。既然公爹很拎得清,林嫣自然愿意多敬着他们些。

  方父看到小孙子一下子就笑了出来,这脸可真是肉啊,看着跟含了一颗糖似的(蜡笔小新脸)。

  林嫣降下些车窗,“爸妈,外头晒,我就没让畅畅下车。你们赶紧上车吧。”

  方母道:“对对对,别下车、别下车。看晒着他了!”

  方父拉开车门,和方母一起坐上了第二排。

  “畅畅,爷爷、奶奶看你来了。”

  方畅用看陌生人的眼光看着他们,林嫣道:“这就是爷爷、奶奶啊。”

  方畅盯着他们看看,倒是没拒绝方父把他抱到腿上去。

  “爸妈,坐好。我要开车了。”

  “好!”

  林嫣直接把二老载到了四合院。这边请了大姐做饭,就都在这边吃。她已经被明澈养懒了,懒得做饭。

  至于方敏,她也没让她做饭,看好孩子是第一要务。而且,方敏还上夜校呢。

  颜颜放学过来也不远,走12分钟。已经找到了住附近的同学一起上学、放学。如今车少,好避让。

  方父看着四合院,这才对了。这才是真正大户人家的四合院。之前的小偏院,真的就是早年大户人家给下人住的地方。

  他虽然买不起,但是也看过从前地主的宅子的,知道这个布局。

  小儿子已经和他说了,第二进、第三进5月18号开张,到时候就拿来开民宿。所谓民宿,他就当民办的旅馆理解的。不是国营的、公办的,那不就是民办的。

  这么好的房子啊,自己先不住,倒是给外人去住。不过,自家就这么几口人,确实住不了这么大的房子。

  那把空房子拿来赚钱,挺好的!小儿子还说给他开50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外加利润的5%提成。所以他才那么大气的把手表撸给了大儿子嘛。

  方母小声道:“十多万啊!”

  听说小儿子、小儿媳如今就背着十几万的债。她真是听得胆战心惊的。

  这一茬不但他们二老知道了,村里人也都全知道了。晓得方明澈买了个两亩多的四合院,靠近天安门广场。如今要开旅馆,让他爹去帮着做管理。

  方母也是和人说,幸亏是买来开旅馆。如果是为了自己住,欠这么多债,她去了肯定要说他们。

  林嫣把车停好过来,“爸妈,进去啊。”

  方父道:“第一进听说是旅行社的办公室。你带我们走侧门,直接进后面就好,不要耽误他们上班。”

  “头回来,就不让你们走正大门,这不好吧?”林嫣有点犹豫。

  方父道:“自家房子,随时可以进进出出的。讲究这么多虚礼数做什么?”

  方母也道:“我们还挑你这个礼不成?”

  她之前对林嫣有意见,也是因为林嫣为了参加高考回首都,生了颜颜就一直避孕。但如今林嫣大学考上了,小孙子也给他们生了,她就很好说话了。

  幸亏哦,幸亏79年就考上了。不然80年9月开会后就说不能生二胎了。

  “那行吧。这边胡同进去就是侧门,以后民宿确实是从侧门进出。别让我爸妈知道了啊,不然我爸肯定会数落我半天。”

  方父笑着点头,“放心、放心。”

  林嫣领着她们到了后边,一直走到第三进。

  “爸妈,这边生活挺方便的,而且一日三餐都有人做。反正方健他们还没来,要不你们先就在这边住着?”

  方父道:“那岂不是要占一间房?”

  “没事的,一开始肯定住不满。而且,本来就有员工房啊。这也是您老该有的待遇。”

  听她这么说,方父才点头,“行,那我们就先在这边住着。等他们仨来了,暑假也可以先住这边。方健和方芳完全可以帮忙打扫,力所能及做点事情。”

  林嫣点头,“嗯,您安排就好。”

  她把二老带到安排的房间,这里头确实就是住家户的布置。算套房吧,带个小的盥洗室兼洗手间。万一遇上下雨,公爹可以留宿。

  不过,这边离方健他们要读的学校,得多走十几分钟。等上学了,还是住小偏院好些。那边才是真正居家过日子。

  “那你们先歇歇,一会儿明澈和颜颜就回来了。我过去接我爸妈和林怿,明澈说晚上一起吃个饭。畅畅,同妈妈去么?”

  结果方畅不去,他看上奶奶拿出来逗他玩儿的虎头鞋了。

  “那行,你就跟爷爷、奶奶一处玩儿。小敏看着他点,别让二老受累。哦,对了,妈,他现在随时可能原地摔的,要注意一下。”

  方母摸摸孙子戴的软乎乎的‘头盔’,“好,我知道了。”

  等林嫣出去了,方母把方敏也打发出去,“你忙你的去,我们二老和小孙子亲热、亲热。”

  “行,七叔婆,我把外头院子扫一扫。你有事就喊我!”

  还有几天才开张,工作人员还在军训,没有到岗呢。这些天都是她在扫地。

  嗯,就是在军训,送到王伯伯的俱乐部去训的。九叔说这样训出来的服从性和纪律性都会很好。给王伯伯说按人头收费。

  等明天,还要过来接受服务态度的培训。另外,简单的英语也要能说几句。

  方母等她走出去了,欣喜地道:“这房子好好哦!我这辈子都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

  方父道:“老二是赶上好时候了,天时地利人和的。”

  方母好笑地道:“我又没说什么,你这么敏感干嘛?还说老大呢,我看你自己心态也是不大好。”

  “哼,他再厉害还不是老子的儿子。”

  林嫣出去,招呼了一声韩梅,等下里头第三进一起吃晚饭。

  韩梅点头应下,“方大伯和方伯母到了啊?”

  “是,我公公说怕耽误你们上班,让我带着走的侧门。别让我爸知道啊。”

首节上一节230/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