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现在这个发展,应该是不至于走到这一步的。好不容易改革开放30个月,敢回来投资的华侨、华人,以及来华投资的外商才渐渐多起来。再来个运动还得了!
方明澈道:“就我家小偏院现在不是在修复么。”
如今人均居住面积还是只有5平米,他家小偏院原本就超了。如今还买个两亩多的大院子,羡慕嫉妒恨的人可不就多了。
古大爷私下说起这茬事,一个劲儿的在方明澈面前骂人。
他现在能做主赶出去的租客,有且仅有一个:谢婷!
只有谢婷是房子还回原主之后来租的单间。之前那些住户,如果不是方明澈给他出的损招。
人性就是那样的,欺善怕恶。觉得他一个孤老头收那么多户的房租过分了,不乐意给他交钱。非得公安发话,不交租的直接从工资里扣除这才肯及时交。却不肯想想这些房子本来就是人家古家的老宅。
古大爷当时一个孤老头子只能这么干。
如今方明澈也算是有钱人,一个人名下就有两亩多的房子。世人对此不满也只能背地里咒骂几句,却是不敢轻易招惹。
林母今天肯定也在这边。林父和林怿上班来不了,韩梅刚在这后头凑了热闹也去前头上班了。她就留下和方父、方母一处,帮着招呼一些上了年纪的客人。
趁着没人的时候,林母也说了她的担忧。她担心方明澈给工人开的工资过高,回头被人说他搞乱了行情。
(如今连按劳分配都还没有提出来,一直是按照级别、工龄发放工资)
方父道:“我们其实也担心他雇工多了,被打成资本家。但他拿营业执照给我们看,说他办的是文化部下属企业,而且是出口创汇的企业。不受这个限制!”
方母道:“亲家母,不瞒你说,我心头其实也是慌的。感觉明澈现在干的很多事,都是没有相关的明确政策。他这简直是以身试法啊!”
小老百姓,很多时候都是政策明确说什么可以干,才敢干什么的。就是老头子他们参与提前分田,那也是有省政府相关的条例出来之后。只不过他们步子比那跨得大些。
但明澈,根本没有相关政策他也敢干。说是国家鼓励个体户,他干的又是创汇的事儿。但不明确的事儿,万一人家反口怎么办?
唉,老大平庸点有平庸点的好处。不用这么替他牵肠挂肚的。
四合院里上了年纪的一拨,在一处谈话。年轻人则是另一拨。
方明峰也加入到了方明澈和王德显的谈话中。他拿了一张5月9号的《羊城晚报》出来,“你们看看头版那篇文章。”
这是广州那边的朋友给他寄过来的,也才刚到手两天。这上头说的就是雇工的事儿。他一听这俩在说这茬,就拿出来给他们看。本来带来就是准备给他们看的。
方明澈和王德显凑在一起看,“哪篇?”
“很显眼的位置啊。”
这两人走到一旁的石桌上一起看了起来。说的是一个叫高德良的老人,1980年下海创办“太爷鸡”。不到半年就请了6个帮工,被指责是资本家剥削。
方明峰道:“报纸上这么明确的说到雇工问题,头回啊!”
王德显觉得方明峰把握方向也挺厉害就是了。他是因为老爷子有个下属在《人民日报》,所以知道最近会搞一场大讨论,看看风向。人家这是纯从报纸上看出来的。
至于方明澈,他自家知道自家事。他是知道‘答案’的人。上辈子他在村小,那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反正他旱涝保收,两个人挣工资养一个女儿。
王德显看看方明澈道:“你之前说七上八下,那按马克思的说法,六个应该不算剥削哦。”
“不是马克思的说法,是别人如果教条式的曲解马克思的说法。”
王德显继续说着他了解的情况,“傻子瓜子年广久的瓜子名气很大,忙不过来就请了无业青年当帮手。到1979年秋天,就有12个帮工了。”
方明澈心头过了一下这个时间。那会儿他第一个废品站刚开张,也请了几个帮工。
方明辉点头,他也听说过年广久这哥们。1976年就有百万身家了啊,人家就卖个瓜子。据说最早就在电影院门口卖。每次称过他都主动给人添一把,很多人说他傻子。然后‘傻子瓜子’就这么叫出了名。人家这是真的大智若愚啊!这是多么好的宣传!
王德显道:“1979年底,他发现广东的个体户相当多,雇工十几个、二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的都有。雇工问题如何处理,也困扰着他,于是,他就让广东社科界‘好好研究’。明峰你拿出的这张报纸,应该就是研究之后,准备看看舆论风向了。嗯,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舆论阵地也是放了头枪啊。”
当然,说起影响力,肯定还是《人民日报》比《羊城晚报》大多了。
第196章 生意清淡
中午畅畅抓周很顺利,小朋友们开开心心的吃他的生日蛋糕,大人也乐呵呵的坐席。
畅畅自己本人肯定还不能吃蛋糕。给他吃的米糕,方母用传统的食材给他染了色。也切成一块蛋糕的样式,小家伙吃得十分的开心。
至于生意嘛,今天锣鼓喧天的也就自己热闹一下,宣告一下开业。办的营业执照上,这是个体户开的私人旅馆。不过价格是国营旅馆的两倍。
开张生意很清淡,唯三的入住客人还是王德显介绍来的生意。嗯,两个华侨,一个外商。都带了随行人员,各开了一个套房。就一个主卧室加隔壁一个标间,四块钱一天。
方父给他们安排在了分开的三个院子。第二、第三进院和左边的一个偏院。按先来后到安排的。
这三拨人都还挺满意的,十分的清净。而且,靠近天安门广场,又是这么古香古色的院子。相当于四块钱一晚上,包下了整个院子。
一开始是因为Beijing饭店、友谊宾馆等地方没有空房间了。他们是给招商办面子,王同志拍胸口保证的生活条件不错而且清幽雅致。如今住下觉得着实不错,价格还相当的实惠。
办入住的时候,方父是手执毛笔给人做的登记。他念私塾的时候,写字是用毛笔的。他家比较穷,也是只读了两三年就没读了。
不过老头子一辈子都很心慕读书人。后来方明澈读书,学校发了毛笔字描红本。爷俩一起拿着临摹。方明澈没坚持下来。钢笔字和粉笔字能看得过去,他就没练了。倒是方父坚持了十多年,拿写字当个兴趣爱好。
所以,方父光是看字还是很不错的。以前村上要写个什么东西,也经常喊他去写。像是刷标语也是要算工分的,比纯下田划算多了。
嗯,方明澈吸引方父进京还有一点就是首都图书馆很大,他有借书证。可以替老头子借各种书回来看。另外,回头等首都的老年大学开起来,可以让他去读。那个学历要求不高。
分配好了房间,方父让三个退伍兵分别带人过去,怕客人不会开青铜锁。华侨还好,外商可能真不会。
等人走远了,他才对方明澈道:“这人气怕是得慢慢养。要回本,还早得很呢!”
这个所谓民宿的投入成本是非常大的。买房和修复以及买家具家电的钱,算下来都快二十万了。嗯,家电这块,彩电没能每间屋都提供,但一个院子是有一个的。进口彩电四千多一台,花掉了将近两万的外汇券。
再加上之前华侨公寓用掉的,方明澈和林嫣手头的外汇券和旅行社的都被他们用完了。之前贷款下来的七万,兑换成外汇券几乎全花了!
(嗯,因为当前资金不是太充沛,海外的三个门店计划的留一半利润还没能实行。目前是都拿回来了!计划下一步执行,毕竟在海外置业可以放缓一点)
洗衣机目前只买了四台半自动的,那不是有四个大姐么。人力成本比电器便宜,全自动的价格差不多是半自动的两倍。嗯,也提供洗衣服务,按件数算的。
一个大姐负责一个院子!基本工资24元,一天保持两顿。打扫、收拾是分内事。
三个退伍兵包住,要负责看管四合院的财物。如果财物丢失是要赔偿的。王德志给他们三个做的保。
没买空调,隆冬会烧地龙供暖,酷暑提供冰盆。追求古香古色嘛!主要也是空调太贵了,这就是平替!
王德显前两天过来看,发现条件这样好大吃一惊。除了这些,浴室居然还有花洒淋浴。
“安锅炉了?”
“是啊。不弄好一点,好像对不起我买房花了这么多钱。”
方明澈也是盘算过的。两个废品站外加一个菜摊子以及批发菜给菜贩子,一个月能赚七八千。这两处就没必要留钱在账上扩大经营了,直接分红。
而且这两次的生意都呈上升趋势,很快能过万。这个钱,元旦用来还房子差的尾款够了。何况还有其他的进账。
“你这也太舍得了!回头我们招商办对口的客人,完全可以往这里带。这条件跟涉外的招待所也相差不大。”
方明澈笑道:“那敢情好啊!”
旅行社客人里的外商、华侨他也在积极给他们推荐招商办,大家也算是互惠互利。
方父拿着算盘拨打,七个员工的工资目前是204块一个月。包吃这里算上,就算一共300。他自己这里还有100。那就一共400。今天进账12块,赔钱赚吆喝。他还没算这房子花了18万呢!
方明澈笑,“爸,真要把房子和家具、家电的钱算上。28间屋天天住满,十五年也卖不了这么多钱。但咱们得了这么好一套四合院啊!而且,我现在花出去的十八万,是看好这房子的稀缺性和后期涨幅。有人住着、走动,房子才不容易朽。只要不贴钱发工资,就没亏。”
入住率高,工作量会大幅提升。肯定要给涨工资的,奖金也必须发。
而且越往后越会通货膨胀,加起来真得十五年以上才能回本了!不过,他就不是为了赚民宿的这笔钱才买的房。不对,通货膨胀,房费肯定也要跟着长的。
方父道:“不晓得你们两兄弟怎么都觉得房子要大涨。”
一个负债十几万的买四合院,一个负责四五万的买电梯房。建国32年了,房价几时很离谱的涨过?
方明澈也觉得明峰哥有点厉害,他居然提前看准了房子要大涨。虽然广州涨得没深圳多。但确实也是涨幅很大。
他问过,明峰哥说听香港过来的大车司机说的,欧美、日韩、香港这些地方的房价都大涨过。我们既然要搞改革开放学外国的经验,房地产肯定是要开发的。他就看好了广州!
“房子是固定资产啊!”
方父想了想,“那倒也是。你看故宫600年了都还在呢。”
真要能世世代代传下去,那倒是挺不错的。
“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部分路段保留着呢。”
现存的长城大多是后世加固的,基本都是明朝修的。但秦朝时候的,的确还有部分路段。
方明澈想了想又道:“房间空着,也不能让人白住。电视也是一样!”
方父点点头,“放心吧。我和你妈说了,这个民宿的事对老家的人就都保密。”
至于小敏、明成、韩平等人,既然老家的人这会儿都还不知道明澈买的是两亩多的三进院,那嘴巴也是挺严实的。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这里有地方住,都来投奔。
“不光是你,还有其他员工。如果私自带熟人进来安置,就直接开除。这我是作为纪律和他们宣讲过的。”
第二天,方父就问起何师傅前几天来拍的照,什么时候可以做成图册或者广告海报送回来?
他急着拿这个去火车站、机场招揽顾客。还有Beijing饭店和友谊宾馆,不是说关系好么。人家客满了,请求代为推荐一下应该还是可以的吧。他们能接到这两处外溢的生意也好哇。
如今来华的外国友人和华侨、华人呈增加趋势。这两处确实时不时就会客满。他昨天听明朝和小王说起这茬。
至于机场和火车站那就让退伍兵开着小货车去。有客人,直接就载回来了。这样小货车的利用效率也能提高。
海报上头有营业执照的照片的。比一年半前,邱老师还得拿出工作证,方明澈的学生证也得拿出来取信于人强不少。
方明澈道:“如果照片洗好了,昨天何师傅就拿过来了。”
两年过去了,何师傅至今依然在天安门广场给外地游客拍照,然后邮寄过去。
他和方明澈说,原本当初广场上不让做生意了,摆摊的都被赶到了大栅栏那边。甚至方明澈这样的个体户连个摊位都轮不上。
他当时很庆幸自己找的活计不需要摊位也行,还依然能在广场上。结果这两年他完全是原地踏步。虽然他每个月能赚大几百、旺季上千,但跟方明澈是真没得比。
所以,老子才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至于做成海报和图册,招商办就有这种对外的工作室。他们面对外商,所有的设备都是最先进的。那成本高啊,所以对外使用、回收点成本。
一年半以前旅行社开业,方明澈找外国留学生拍的平面广告,就是在那里做成宣传海报。然后他和邱老师一起拿着去首都国际机场揽来了第一批游客。
没想到老头子如今也这么有工作积极性啊!
方父道:“不干点事,不显得老子是来白混你这100的月工资的么?而且,至少得把我们八个人,每月400的工资挣到。”
嗯,给他开100的月工资,三个孙儿孙女他就可以自行供他们读书了。到时候老大和老大媳妇再一年拿300出来。这样比让他们幺爸出钱要好些。
这是老大两口子在家里种田的规划。如果他们也来京了,卖小吃比较卖得起走,那就他们自己独力供养。
“嗯,那三拨人听说至少要住十天半月呢。一个月400还是挣得到的。行吧,您看着办。干脆这样,这两进院子和两个偏院,一年房租按6000算。每月摊分500,那成本目前就是900。有得赚,就给你提成5%。”
方父想了想,“那彩电、洗衣机还有买家具的36000也算在里头。分60个月摊分吧,一个月摊600。”
分成又不只他一个人可以分,下头七个员工也有一份。那肯定不能平白便宜了他们。如今开的工资可不算低,工作量那么少。
亲家母说的有道理,明澈给工人的工资太高了。哦,不是,是他给的奖金太高了。听说韩梅的基础工资也不高,是海外三个门店的提成比较高。
不过,确实这样搞了,下头的人对生意都特别的上心。民宿利润的分成可以给,但得把成本摊分之后。
方明澈道:“一个月摊1500,爸你有点狠了啊!这差不多的每天满客了。”
方父道:“你给太多了,搞乱了市场恐怕有后患。”
方明澈想了想,“那分120个月摊分吧,摊24000就好。毕竟最后家具、家电折旧后是归咱。家具都是好木料,用几十年不成问题。日本产的电视机,看十年也没有问题。要不然得接近满客才有奖励,人家动力肯定不足。”
日本电视机的质量是真的好。不替换真的可以看十年,这是后世实践证实过的。
方父道:“行,一个月摊分1100的成本。其他的部分才给算提成。满客是1680,580的5%是29。嗯,还有赵师傅给他们做饭吃,也可以赚一点。本来就该有些难度,这样才有压力去揽客。”
方明澈算了一下,那每天都得入住率70%。也是进口彩电太贵了,才需要摊分这么多!不过整个八十年代,国产彩电是干不过进口的。
既然说了民宿交给老头子管,方明澈也就没有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