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员工心头好像也踏实多了。不再受报上消息的影响。
方健他们三个也来首都了,这会儿站在旁边等着,想和幺爸他们说几句。方父想着小儿子说在国外打电话不贵,就把话筒给了他们。
最后颜颜也拿着话筒和他们聊了几句,“我给你们都带礼物了。”
康康道:“二姐,是好吃的么?”
“有吃的、有玩的。”
他们三兄妹这会儿也跟着爷奶住在四合院这边。康康就成天推着颜颜的迷你自行车在院子里练习骑。
方健和方芳力所能及帮忙干点活。方父照方明澈说的,把他们三个都送到了王德显开的俱乐部学武。
方健对这个格外的上心,他还有个大侠梦的嘛。
7月31号,方明澈一家四口坐飞机折返纽约。八月一号新店开张嘛。当天有九二折优惠,生意蛮好的。
方明澈看了三天。看一切上了正轨,便和林嫣一起去考没过驾照,然后办国际驾照。这样,他们在法国和英国就可以开车自由行了。
玲子租的套三,其中一个房间拿来做了仓库,这样更划算些。门面那里有点小,而且贵。
纽约飞伦敦的直达航班,八小时多一点就到了。差不多就是上去睡个大觉。这回就连畅畅都很轻松的就完成了飞行。
这么玩儿到八月下旬,从巴黎飞回Beijing,畅畅嘴里已经满是英语了。他甚至还能说几个简短的法语词汇。
林嫣听他叽里咕噜的,“真还是从娃娃抓起,学语言最快啊。”
“等他能把话说囫囵了,就跟着颜颜去邱老师那里上课。”
林嫣好笑地道:“你给学费了么,还又要塞一个去?”
“学费,那都不叫事儿。回头邱音结婚,咱包个大红包就是了。而且,之前听说邱老师也买到了个一进的四合院。回头进册,咱们也送个大红包。”
三万左右的费用,邱家能拿出来。邱音在英国15个月了,还有两个店的提成。还有之前大半年,他们爷俩的工资加提成也不少的。
“嗯,那他们够住了。其实只是居住的话,一进还好打扫些。”
在外头玩了50天,一家子除了畅畅都有些归心似箭。畅畅他压根没有家的概念,爸爸、妈妈、姐姐都在身边,他完全可以四海为家。面对心心念念来接他的爷爷、奶奶,他也是一脸的陌生。
方母道:“啥都忘了!算了,回去重新培养感情。”
虽然知道小孙子肯定把自己忘了,但她还是兴冲冲的坐老头子的开的车一道来了。
对,今天是方父开的车。他拿到驾照了,开得还挺稳当的。
对于林嫣的恭维,方父高兴地道:“我年轻的时候是没机会,开拖拉机都得关系户。要不然,当年我肯定就当拖拉机手了。”
方健三兄妹也都来了。回程的时候,他们仨和颜颜就在后面车厢里,同行李一道。
方明澈他们的行李比去的时候简直翻倍,买了不少东西。中途还寄过一些回来,这才能确保上飞机没有超重。
嗯,畅畅也闹着要去后面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林嫣只能把他托付给方健,“健娃,你圈着他啊。”
方健点头,“幺妈,放心交给我就好。”
结果畅畅不肯被他圈着,一定要挨着颜颜。方健只好和方芳一左一右的挨着他,省得他磕碰了。
康康觉得有了小堂弟,自己好像就不是爷爷奶奶最疼爱的孙子了。刚才他们都一直看着小堂弟,一个劲儿说他出去晒黑了。他有一点失落。
颜颜乐得直笑,“当大的是这样的。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方健和方芳也都盯着康康笑,“都是当二哥的人了,以后要好好照顾弟弟。”
方父直接开回了小偏院,他们已经搬到这边住了。暑假嘛,民宿生意挺好的。后来他们住着的院子也越来越多客人住进来。
这边也已经修好,就干脆搬了过来。让他们一家子也过来看看。一起吃个饭,然后再回华侨公寓去休息。
小偏院确实已经弄好。差不多是个完整的四合院了,只是房间迷你了些。看着一下子都高档了不少。
颜颜走在其中,都有些不认得了。这是她住了两年多的地方么?
大家都听说了时差的事,而且看起来方家一家状态是不太好。于是除了打个招呼,也就老周一家三口和邱老师、邱奶奶留得略久些。他们想问问自家孩子的情况呢。
方明澈一一简单说明了一下。
“哦,个人不能直接带外汇回国,所以他们给你们的钱都是汇回来的。回头汇款单到了,你们直接去中国银行取外汇券吧。”
邱老师点头,要买房子肯定邱音得出大头。
老周有些惊喜地道:“我们也有么?”
因为英子出国之后一分钱都没寄回来过,他们本来以为没有的。毕竟就算玲子肯给,她自己也才刚过去呢。
方明澈点头,“嗯,一千刀,玲子一百刀,英子九百刀。让你们不要一味的攒钱!钱是挣回来的,不是攒出来的。邱音也说了差不多的话,让邱奶奶和邱老师在家要舍得花钱。没钱了就给她打电话。”
邱老师道:“除了买房子,用不着。”
方家这小偏院修复的效果,他看了很满意。就是可惜样式雷不接一进400平的小单子。人家现在生意又渐渐好起来了,根本忙不过来。
他只能找其他人试试。还是方家下手快,做成人家重新出山第一单,还附带着把小偏院都弄得很像样子了。
方明澈道:“这个小偏院雷师傅压根没收工钱,只收了点材料费。所以,我也不好给你介绍。”
邱老师点头,“知道的。”
中午在崔老板那里吃午饭,他一见面就问方明澈,“听说周家俩闺女寄钱回来了?”
“是啊,不过不可能把刀乐换回给你啊。如今外汇都出不了银行,一律兑换成外汇券。”
崔老板道:“行吧,外汇券也行。反正我也出不了国,在国内一样的用。你要不要?”
就是不知道老周按当成1.5的汇率还是如今1.7的汇率算给自己?反正不能叫他吃亏!而且兑换外汇,银行还要送礼物的。
“你要我就要啊。”
崔老板点点头,那就好。不然显得自己多小家子似的!主要是外汇难得啊,有些东西人家就只收外汇。甚至有些餐厅也只收外汇的。
吃过午饭,方父又开车送他们一家四口回华侨公寓休息。他这会儿和林嫣刚学会开车那阵一样,可喜欢掌方向盘了。
小敏把所有床上用品、窗帘都洗过了。所以,冲个淋浴换上睡衣就直接可以上床睡。
畅畅连敏姐都不认得了,不肯让她带自己睡觉。他跑去了颜颜房间。这段时间要么是一家四口大被同眠,要么就是他和姐姐睡。习惯了!
林嫣对方敏道:“你也只好和他重新培养感情,再大点就不会忘了。”
本来想问问方敏回家的情况的,但这会儿松懈下来,浑身困乏。只好等倒过时差再说了。
这大半年,方敏对林嫣的帮助是切切实实的。所以她还挺关心这个远房的侄女。
他们都睡下了,方敏就把带回来的衣服收拾出来,放到全自动洗衣机里洗。这个没什么噪音,又放在阳台上离得远。
然后又把颜颜带回来的众多礼物搬进当库房的房间里。
除了方才分给方健三兄妹的、妞妞和宋驰的,都带回来了。她给方桐姐妹、王家哥哥、聂家哥哥还有之前一起去动物园的一些小伙伴都带了礼物的。全家人数她的东西最多。
这会儿小偏院那边,康康就在吃着二姐给带的外国零食。然后看到大哥骑着迷你自行车准备出去,赶紧跑了两步问道:“大哥,去哪?”
颜颜这个车子,卸了轮子方芳也能骑。如今就处在卸了轮子的阶段,就连康康都学会骑了。不过,俩辅助轮收得好好的。过两年上上去,还可以继续给畅畅骑嘛。
至于方健骑的话,那需要把座椅升高一点。他刚才就是自己拿扳手升高了一点,准备骑着出去。
颜颜刚回来还要倒时差,没提要把车子弄回去。他就先骑着。
这会儿看弟弟追上来,“幺爸刚给了我几筒用完的胶卷还有半何师傅捎带的镜头。让我送去请何师傅帮着洗一下。你就在家玩吧,我很快回来。”
说着直接绕开康康,脚下一蹬就出去了。
看他还想追出去,方芳赶紧出来把弟弟的肩膀摁住,“别出去乱跑,看被车子撞到了。”
康康直接一抖肩膀,把姐姐的手弄掉。他也想去天安门广场嘛。
方芳道:“不准出去吓跑。幺爸上午可说了,你要是不听话,我就可以打你。现在家里幺爸说了算,这会儿爷爷、奶奶还不在家。”
这会儿爷爷在四合院上班,奶奶是出去买黄豆去了。幺爸之前说在国外有些惦记她亲手做的豆花饭。
奶奶可高兴了,兴冲冲的就去菜摊子上看还有黄豆卖不。国营的菜场肯定早收摊了,但这会菜贩子的摊子可能还摆着。
黄豆推之前要泡八个小时呢。她先买回来,第二天要吃就临睡前泡上。方芳听到她出去遇到邻居逢人就说,小儿子几千公里都飞来飞去了,结果还是惦记她做的吃的。
康康觉得大姐好像跟在乡下的时候是有些不一样了。怕她真动手打自己,便也没敢再想往外跑。
“我想看电视。”
黑白电视已经搬回这边了。方父在那边想看,可以去开彩电。闲暇时候不能看电视这个规定,管不到他头上。
方芳道:“坐远一点啊,不然要变成四只眼。”
“嗯。”
“还有,零食少吃一点。放着慢慢吃,我的是不会给你的。大哥的应该也不会。各人吃各人的!”
幺爸和她说,首都很少人家重男轻女到那么夸张的地步。让她活得舒展些,就像颜颜在家一样。爷奶那里他会去说服。她,慢慢来吧!
第202章 感到幸福
方家一家四口在华侨公寓的家里倒时差,有方敏照顾。过了一两天,也就都陆续恢复了正常起居。
第一个恢复的人同样的对晨昏没概念的畅畅。当时爸妈和姐姐都在睡觉觉,他只好接受敏姐的‘服务’。渐渐的可能是找回了些记忆,又或者是重新建立了感情。两天后,他又很亲近敏姐了。
还有一周多才开学。做饭、带孩子都有方敏,倒完时差的林嫣就在家懒懒的待着。出去游玩其实也挺累人的,也就小孩子不知道累。当爸妈的带孩子出去,真挺操心。
这会儿是下午四点多。她就穿着家居服,窝在客厅沙发上斜躺着。大彩电打开,有一搭没一搭的看。
已经出伏天了,两边窗户打开有对流风,不用开空调。今年他们暑假出游在外,家里的空调机都没用上。
林嫣也觉得自己买的时候,多少是有些被虚荣冲昏了头脑。这边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全套的进口家电,她不想成为例外。反正家里都负债那么多了,也不差这几千块。
搬进来的时候就想着一步到位。于是进口的空调、冰箱都买了。
结果暑假在国外游玩,这两样都没怎么用上。加起来小一万了呢!估计婆婆心头对此挺有意见,只是没像她父母直接说出来。
她自己在国外想想也是有些心疼的。所以明澈想换个先进些的相机,她才警醒过来,又恢复了节约的做派。这种冲动消费的经历有一次就吃够教训了。
不过,明澈说旅行社需要摄像、拍照的设备,她还是没有拦着他再买的。
“小敏,你这趟回家感受如何?”林嫣问拖地的方敏。
房东是装的木地板,不能用太湿的拖把。方敏还看到有邻居家的保姆直接蹲下或者跪下,用毛巾擦地的。不过夏天干得快,可以把拖把拧干一点就擦了。这跟普通人家的水泥地可真是两回事。
听到林嫣问话,她抬头道:“九婶,我能不说么?”
方敏其实只回家待了一周,就和那三兄妹,还有方明峰父母、方明惠一起上京了。
之后一个半月,她都在四合院的民宿那边帮忙。有方母在,肯定能给她这个编外人员找到打杂的活儿干,不会让她白领工资。
方敏也觉得这样挺好。不然主家出国游玩,将近两个月就算不另发工资,她白吃白住也不太自在。只要不耽误她每晚去上夜校就行。
是方明澈他们回来前两天,方敏才回到这边收拾屋子,买菜做饭的。这会儿被九婶问起回家的感受,她一脸的一言难尽。
林嫣摆手,“算了、算了,不想说可以不说。”
看来不是很愉快啊,甚至可以说很不愉快。
她和明澈教小敏的,一个月就寄十块钱回去。毕竟当初说的就是当保姆,包吃住、三十块钱一个月。这个比例不小了!
明澈自己至今都还是一个月就给十块钱呢。至于她,逢年过节才过钱。平时给父母、公婆置办些吃的、穿的。当然,如果各自父母有大的花费譬如说医药费,他们肯定不会吝啬。
小敏家里去年让她进京,家里只让带了一套里头的换洗衣服,外套都只有穿身上的那一身。就可以看出来她父母是怎样的做派。估计跟老周两口子差不多,觉得女儿挣的钱都是该上交的。看样子她离家十个月再回去,她家人是一点改变都没有。
两个人正说着,客厅电话响了。电话机就在沙发旁边的小几上。林嫣离得近,顺手接了起来,“喂,你好!”
嗯,如今华侨公寓的家里也安了电话了。5000多的初装费对他们家已经不算什么。现在就四合院那边两部电话机用一个号码,分别给旅行社和民宿使用。华侨公寓家里再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