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乐意,我们能怎么办?之前给她介绍干部,人家那么好的条件她不干啊。”
跟了那个干部,她和她弟的工作就解决了。自己也不用提前退休。
可她就是不干有什么办法?牛不喝水强按头啊?
而且如今人家晓得她乡下的前夫带着孩子找来,人家也不干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随便她怎样吧!
“吃饭吧,下午还要上班呢。”
到晚上天黑的时候,林嫣才回来。
房间门已经打开了。
“爸、妈,我回来了”
林父在抽烟,“你去那边给他们父女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
“没有啊,饭都是明澈做的。其他活儿今天也没有。我们在一起复习了一天。爸,明天还是把你的自行车借我骑吧。这走路又倒车的,好麻烦。往返可就是两毛钱了!再添点都能吃半斤肉了。”
明澈说给她买女士自行车,买二六圈的凤凰。太贵了,不划算!
先骑她爸的二八大杠。
林父静默半晌,掏出了自行车钥匙。
他闺女一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样子,他关都关不住。
总不能请假不上班在家守着她吧。
让她去吃吃被人呼来喝去的苦头,就知道好歹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
姓方的有点钱就那么花,怎么都经不起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方明澈把三轮车推到庭院里。
然后用有盖的铁皮水桶到院子中间的压水井那里,压了两桶水放到车上。
三个水壶也各自装满水。然后三个红泥小火炉搬上去。
三十二个洗干净的碗,放倒放着。周围垫上干净毛巾减震,回头这毛巾也可以盖在上头挡灰尘。
两张折叠小方桌,八个小板凳两两倒扣再摞起来。
十五块蜂窝煤。其中一块是燃着的,直接放在小火炉里。相当于已经在开始烧水了。
这会儿先上下方的盖子盖上,可以燃烧得慢一点。
他好好摆布了一下,确保重量平衡、放置得当。然后用准备好的长绳子把东西绑了一下。
齐活了!
最后把女儿抱到腾出来的小板凳上,那上头还放着垫子不会冻到小屁屁。
又把帽子、围巾给她戴好。
“出发”
方明澈骑着三轮车往两公里外的天安门广场去。阿嫣会直接到广场和他们汇合。
旁边大杂院有人从半月门走过来,“古大爷,你这侄儿干嘛去啊?”
“哦,去天安门广场摆茶摊。”
“他不是来给你养老,以后继承你的房子的么?”
“那也不妨碍他现在自食其力啊。”
古大爷确实是拿方明澈当个挡箭牌,省得这些人一个个盯上他这个孤寡老人。
他们觉得这边晦气,平常很少往这边走。
这才把儿子、媳妇住过的两间房保了下来。
现在租出去,他也多个收入。
而且那小伙子看起来人还不错,话不多、人勤快。
两人是事先说好的。
但其实古大爷听说自己儿子并没有死。他肯定养好身体,等着儿子。
他昨天晚上才托方明澈帮他往儿子那边写了一封信。
他自己的手有些抖,那小伙子一手字看着挺漂亮的。
现在就看有没有人回信。
这也是告诉方明澈一声,他其实是有儿子的。
古大爷说完这个话,便扣上雷锋帽也出门去,往邮局的方向去了。
方明澈载着女儿过去,就在广场的角落把车停下。
先安顿女儿坐在一边,继续在桌上玩儿夹弹珠。
然后把火炉搬下来,第一壶开水已经在发烫了。
那些碗就放到架在三轮车车厢上的横板上头,下放垫着毛毛巾。
然后用竹竿把红布做的招牌幌子挂起来。
上头就让阿嫣绣了一个大大的、黑色色的‘茶’字,然后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黑色的‘TEA’。
第36章 初战告捷
烧水的壶和炉子一共准备了三套,用来应对高峰期。
另外还有给客人冲泡的大茶壶两个。
这会儿刚开始,一个炉子和烧水壶、一个茶壶就够用了。
第一壶水很快烧开,方明澈冲到放了粗茶梗的茶壶里。
寒风还有些萧瑟。这时节卖滚烫的茶水,什么噱头都不需要。
很快就来了客人,“多少钱一碗?”
方明澈指指幌子,上头用小一点的字绣了‘两分一碗’。
他懒得一一回应,直接标出来。
“来两碗。”
方明澈翻过两个大碗,提壶倒上。
这就算是开张了。
两个贰分的硬币被放到装过大盒糖果的铁皮盒子里。颜颜听到听到‘叮当’作响朝这边看一眼。
她晓得这是钱钱。挣钱钱了,开心!
有钱钱才能上京找妈妈,才能买肉肉
方明澈在车厢摆摊。安排她坐在车头位置,远离小火炉和水壶。
她间或起来活动、活动。
“不要乱跑啊!走开一定要告诉爸爸。”
“嗯。”
在这里摆摊,方明澈其实不担心女儿会丢。旁边有解放军站岗呢!
太有安全感了好不好!
而且老丈人担心的呼来喝去,一般人也不敢到天安门广场对服务人员耍威风的。
在这里,装都要装得文明点。
看到广场上越来越多的客流,他脸上挂上了和煦的笑意。
有人站在这里喝茶,而且那招牌幌子挺显眼的。
渐渐的,看到了、过来喝茶的游客就多了起来。
两分钱,真的不贵。大冷天的喝一碗热茶很舒坦。
方明澈渐渐有些忙不过来。
幸好,阿嫣也骑着自行车赶到了。
方明澈继续给人冲茶,她赶紧把烧着的那壶水提了起来。
把里头燃烧的其中一块蜂窝煤夹到另一个炉子,然后再各自加入一块蜂窝煤。
又在水桶里打水,把第二壶热水烧了起来。
弄好这一切,她也冲泡了一壶茶水去给客人倒茶。
两人一边收钱、一边给络绎不绝过来喝热茶的人倒茶。
生意老好了!
收钱的盒子里钱慢慢就多了。虽然大多是分币、毛币,但多啊!
三十二个碗不停的洗了轮换着。特地留了小半桶水洗碗的。
方明澈主要负责给人冲茶、收钱,林嫣间或打杂。
两口子忙活两个小时,到十一点半,上午那一波生意才算是基本过去。
这会儿已经是三个炉子都烧上了。
但临近中午,可以停掉一个。
方明澈中途检查过水桶里的水,这会儿把剩下的六分之一桶倒进三个水壶里继续烧着。
没倒完,又把洗碗的水换了一下。旁边有排水口,排雨水用的。
然后他赶紧把空桶挂自行车后头,回家去装水。
广场附近还没有水龙头。
去住家户长期花钱取水,其实近不了多少。最近的住家户都在一公里外呢。
就干脆回去取。自行车多蹬两圈就到了。
他一早就买的有盖的水桶,比普通装水的桶要大和高。
有点像大号的酒桶,路上水怎么晃荡都晃不出来。
三分之一的高度还花钱去铁工厂焊了一排非常结实的粗挂钩,专门用来挂在自行车后座。
嗯,也是林嫣去找铁工厂的熟人做的。人家赚点外快。
就这样水桶挂上后,离地也没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