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54节

  这段时间,东家、西家的是有小东西被偷了。又不值得去报案那种。

  如今翻墙进来偷盗,而且麻袋都拿来了。这就是打算大捞一笔了。

  袁大妈也过来了,问清方明澈没有财物损失、也不打算报案没说什么。

  她也判断是附近的人,而且就是那些无业游民。上回小方卖凉胶鞋,事后肯定传了风声出来。都知道他家在供销社有熟人呢。

  今天拉了四车货回来,可不就叫人给盯上了。

  她道:“大家伙最近都警醒着点。好了,都回去睡吧。”

  这件事她没打算往上报,但是要和附近几个大杂院的管院大妈沟通一下。

  这第一回就算了,再有下次那就是不得不往上报的了。

  第二天方明澈和朱大海把要卖的东西载过去。正好两辆三轮车,摆两个车摊。一摊卖处理的残次品,都标好价的。

  另一摊依旧卖大碗茶。

  古大爷白天还是坐在庭院里听收音机,顺道帮方明澈看着小房间的货。

  这批货半个月就卖完了。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生活日用品不要票、摊子还是摆在全世界客流量最大的天安门广场。这本身就是开挂,卖什么都会非常好卖。

  三千块的东西一共卖了四千二。大碗茶摊这些天卖了五百块。

  加上之前存在银行的九百,他们夫妻手上一下子有了五千六的现金。当然,还有一千五是要给供销社的。不急,等一个月的期限要到了再送去。

  钱此刻都在银行存着,每天下午四点都要去一趟。放在身边真的怕掉了。毕竟,之前已经有人入室盗窃了。

  那之后,每晚朱大海都过来和方明澈一起在小仓库打的地铺。颜颜都跟着妈妈去姥姥、姥爷家住。好在那次之后,就没再出过事。

  “明天先给姑父送两百四过去。”

  林嫣点头不已,这样姑父才会继续积极、主动的提供消息。

  她盘算了一下,惊喜地道:“明澈,我们马上就要有四千块了!嗯,再四天,到二十号就是整整四千块。”

  这是从前她和明澈五年不吃不喝的总收入了!摆摊才两个月就挣到了!

  方明澈道:“阿嫣,过两天就要开始搬迁了。搬远了,生意肯定要受影响。要不,你就在家专心复习?颜颜也就不用往广场上带了。再过些天,就要开始热了。”

  这都四月中旬了,再过些天太阳就有些晒人了。到时候大碗茶就要先倒出来晾着、散热了。不像刚开张的时候,是给游客喝了暖身子的。

  林嫣道:“旺场应该还是忙。而且,如果我们都考上了,这摊子也就摆不了了。我想趁这几个月多赚点钱。”

  方明澈道:“高考还有两个半月了。从摸底考试的成绩来看,我应该保底能上大专。你保底只有中专。所以,你还是趁最后两个月再冲刺一下。”

  他只要能考上大专,就能来BJ读书。户口也可以顺利迁过来。

  但明年开始,高考报名的门槛就要提高了。得有高中毕业或者同等学力才能够报考。

  恢复高考整整三年了。

  因为那十年取消高考、上进无门的人,怎么都该来报考过了。

  接下来,高考要回复常态了。

第74章 高考为重

  方明澈让林嫣待家里专心复习,但他自己不能。

  他也想趁着开学前几个月多挣点钱。如果五六月不去合作社帮忙翻译,那七八月他也不可能去人家分到的摊位镶着的。说不过去!

  按现在的收入算,一个月一千多啊。都购买十来个平方了。前些天旁边有一户大杂院的屋子要卖,要价就是一千八。正好十二个平方!

  他还抱着女儿过去看了看。倒不是要买,大杂院里的一间,各种设施公用。还不如这小偏院住着舒服呢。他就是去看看行情。

  这儿可是北京二环内,以后一平米能卖20万的地方。这么一换算,他们一个月能买得起十来平方,这相当于后世多少钱?

  五月到八月,足足四个月。这就是六千块钱的净入!

  再添两三千都够买下这个整个小偏院了。听古大爷说这边房本面积也就五十多平,中间二十来平的庭院没上房本。

  在这种情况下,考大专有把握的方明澈显然是不可能放过这四个月的钱不挣的。

  他好说歹说,终于劝得还是想搏一把大专的林嫣同意了。

  她之前回京后不能踏实复习,是因为坐吃山空。

  但现在他们夫妻都有四千多

  “那,如果有姑父那边介绍的生意,我得去帮忙。”刚过去这半个月,老忙了。

  “嗯。”方明澈点头答应。

  第二天一家三口就把二百四给姑父送去了。

  堂姑道:“听说你弟那对象又出幺蛾子了?”

  林嫣笑着点头,“我爸有防备的。而且,他渐渐也醒过神来了。不能一味的迁就!那样人家只会得寸进尺。而且,也该让林怿有点责任感和担当了。再说了,林怿虽然不怎么样,但毕竟有正式工作。小伙子长得也又高又帅的。还真没差劲到他必须把工作让出去的地步。”

  方明澈和姑父商量,四月三十号把钱交到财务。这样就正好是一个月,也方便财务做账。

  反正不能交太早,让人觉得事情很好办。

  说到如果考上大学,这生意就做不了了,彼此都有些遗憾。

  就不说方明澈,就姑父这俩月得了二百八的分红,也舍不得啊。这都是他五个月的工资了!

  而且,这是额外的。也不需要太费神,就提供个消息。

  但是,“还是读大学更重要!”

  说到五月开始,林嫣就不去茶摊帮忙,在家专心复习,堂姑和姑父都点点头。

  “小方,你复习也不能懈怠了啊。”

  方明澈点头,“嗯,我知道。毕竟是第三次报考了,前两次的复习也不是一点用没有。”

  接下来就是广场上有关部门进行整顿,把大家伙都迁到旁边的大栅栏。也就是以后的商业街的地段。

  个体户自然是没轮到分摊位的。但手工艺品合作社分到一个二十多平的位置。从中分了三平米的位置给方明澈。他一个月交三十块钱!

  嗯,合作社的摊位也是要交钱的,一个月一百。

  而且说好了,等方明澈考上大学,这个茶摊也由合作社接手。一应物品折价处理给他们。

  如果方明澈考上了,阿嫣没有考上。也是这么处理!

  阿嫣和合作社的交情没到位。而且,人家不可能再等一年。

  就这,还得方明澈七月考完后,来教手工艺人们简单、实用的英语才行。不然,个体户是真没资格在这里占摊位了。

  接下来,林嫣就不去广场帮忙了。她就在家专心复习、照看女儿。

  她和方明澈商量,“要不,咱们就不去崔老板那里吃饭了。”

  方明澈道:“不出摊,一个月至少要少赚一千出头。但不在崔老板那里吃饭、自己买菜做饭的话,每月顶多节省三五十块。这就没必要了!让你回来复习的,不是让你回来把时间浪费在厨房里。等考完再说吧。”

  林嫣想了想,最后70天了!

  于是点头,“好!”

  搬远之后,大家都觉得生意没有之前在广场上好了。毕竟这边,游客还要再多走一段路。别看只有百多米,过来的人肯定少了。

  方明澈觉得,他要不是镶在合作社的摊子边上。估计生意就更少了。

  之前三十几块一天,如今一天也就二十来块的生意。

  幸亏还有供销社那边可以指望一下。

  不然,挣惯了一千多一个月,陡然降到六百。还真是觉得少了好多!哪怕六百已经是老工人一年的收入了。这就是由奢入俭难!

  之前这广场上茶摊不少,好几个呢。因为搬迁后生意清淡下来,都有两家开不下去收摊走了。

  毕竟,他们一个摊子至少四五个人。还要发工资呢!压力可比他大。

  而且,他们又没有一个可以招揽客流量的合作社在旁边杵着。

  方明澈这会儿把碗一排一排的摆上,然后拿着茶壶全给冲上。最后再用玻璃盖子盖上,挡灰尘。

  这样可以让大碗茶提前散热,游客可以直接端起来就喝。

  而且,这样是把旺场的工作量分散了。

  有游客喝了,他就涮碗,然后再冲上、晾上。都不用合作社的人帮忙了。

  甚至淡场的时候,他还能忙里偷闲看看书、刷刷题。

  中途宋全拿着自己的茶盅过来倒了一盅茶,“你还真看得进去啊?”

  方明澈道:“向伟人学习嘛,闹市看书。”

  说着翻了一页,继续看。

  提前把茶水冲上,大部分游客直接就自助式拿取,把分币投进收钱的匣子里了。

  这更省方明澈的事。

  而且,旁边就是手工艺人,还不用担心有人吃了不给钱。

  这天,林嫣中午带着颜颜来给他送饭菜。人还没回去呢,天就变脸了。

  嗯,如今都是林嫣母女来给他送饭,不用劳动朱大海了。生意清淡,一个车摊也就够了。朱大海又退回到一天只用送六趟水。

  颜颜道:“爸爸,要下雨了。”

  方明澈道:“是啊,天有不测风云!”

  林嫣道:“你吃你的,赶紧吃。”

  她边说边把放在车厢里的大伞拿出来准备撑上。这一把伞,就能把车摊都遮住。

  大伞不便宜,方明澈咬牙买来本来是准备遮阳的。

  他放下碗去帮着撑了起来,然后道:“阿嫣,你先骑自行车带颜颜回去。”

第75章 浪费物料

  林嫣没带雨具。一会儿真下起雨来,颜颜能直接放三轮车后车厢。她骑着自行车可是要淋雨的。

  林嫣点点头,“行,我们先回去了。”

  合作社没准备雨伞,像翻花、剪纸人这些怕淋雨的手工艺人,也是纷纷开始收摊子。

  大家都懊恼得很。但天公不作美,没办法!

  而且,就算他们也弄个大伞来撑着,冒雨守摊子。

  但要下雨了,广场上的游客人数也会骤降的。

  下一天雨,他们就要少一天提成!对,他们只少提成。因为有一份基础工资。

  至于方明澈这个个体户,他少的就是一天的所有收入了。

  所以,他一点都不想白天下雨。

  嗯,如今晚上也最好别下。那个房间古大爷收回去了。

  还有,上辈子就是五六月份阿嫣意外怀孕。后来孩子没保住,她的身体也被拖累了。

首节上一节54/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