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70节

  其他人不去点水,检举揭发他已经算不错。还出来给他帮腔,太热情了!

  而且应该是听到他喊宋全就都跑出来了。

  朱大海道:“都是这大杂院的回城知青。听说你要做生意,想跟着你干呢。”

  方明澈微微一愣,“你没跟人说我出摊一天多少钱吧?”

  让朱大海代为出摊,自己茶摊的收入水平肯定被他掌握了。不过没事,反正也就最后40来天了。而且他还要继续跟着自己干的。

  但如果这人嘴巴这么不严实,那以后很多事可就不敢让他知道了啊。

第98章 整整齐齐

  朱大海道:“我没说啊。但是,你买了这两间屋,他们多多少少还是能猜到的。都说你厉害啊!四个月就能买房了。”

  哪怕还差古大爷2000,也相当厉害了。

  这四个月,还是中国最多人失业、一筹莫展的四个月。

  方明澈点头,有买房这茬倒是真瞒不住。

  但是,“现在可不能雇佣啊!这事儿得容我想想怎么处理。”

  方明澈把冷水掺进锑锅里,盖上盖子。然后随手翻了下朱大海记的账本。

  其实这一个月大概多少钱他心头是有数的。让朱大海记账,只是为了看看他能不能记清楚。

  还行,虽然是流水账,但一目了然。字写得也还马马虎虎。

  方明澈六月底回去,到今天正好25天。刨开租金、物料成本之后的收入是518,还要付给朱大海的工钱125块。

  方明澈从裤兜里摸了7块钱出来,和他交来的零散的118凑了凑递过去。

  “辛苦了!”

  有500,是朱大海知道今天晚上方明澈能回来,去银行取的。平时他肯定不敢放家里。

  朱大海咧嘴一笑,“应该的。”

  这会儿,骑着自行车的林怿也把对象送到了。

  两人在胡同口的大树下说话。韩梅道:“你姐姐、姐夫这么能挣钱,每月给你们家多少啊?”

  她以后是得按月拿钱回家的。如果林怿的姐姐也这么做的话,要说通他就很好办了。

  “没有按月拿,但过节、过寿或者有事的时候都会拿。还给我妈买衣服、给我爸买茅台酒。应该拿得还不少!不然我妈带颜颜不能那么尽心尽力的。”

  哦,那就好。

  “我也是家里大姐,下头还有两个弟弟。我爸妈让我工作之后,按月给家里拿钱。”

  林怿道:“啊,让你按月拿钱啊?”

  这、这有些过了吧。

  “是啊,我是大的嘛,跟你不一样。你爸还没有答应以后提前退休,让我接班的事啊?”

  林怿摇头,“老头子固执得很。”

  韩梅蹙眉,“那我爸妈不会答应的。我好不容易才说服他们不要其他彩礼、就让我过两年去接你爸的班就好的。”

  “可是,我爸如果提前退了,损失的钱有点多!他不乐意。”

  他爸是技工嘛,工资可比他妈高不少。损失两成,有点大!

  而且,50岁提前退,和60岁正常退,还要损失十年的工龄工资呢。

  没准他老爸最后十年还能提提级,那就更多了。

  这些都是上次沟通,林父和他说的。

  林父说,当老子的挣的,以后肯定都是儿子、孙子的。但儿媳妇挣的,可就未必了。

  这话,林怿还是有些听进去了。尤其是听到韩梅要按月拿钱回娘家之后,就跟走心了。

  “你姐姐也是大的,而且还能挣钱。应该多承担一些才是啊。”

  林怿道:“你刚没听到说啊,他们还欠2000外债。”

  他妈都说姐夫是个穷大方。还欠着债呢,还给她买衣服。

  就是不买,她还能对颜颜不好啊?

  韩梅叹口气,“是啊。可是他们都已经买房了,一家三口自己住好好哦。”

  “那是因为我姐夫的爸妈都是农民,不能随意到城市里来。”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姐夫那么大胆子的。直接就违反政策黑了下来,也不怕生计没有着落。

  听说很多农民,根本就不敢这么千里迢迢的进城来。

  “那我们的事怎么办嘛?三转一响你家拿不出来,也不舍得提前退休让我接班。再拖下去,我爸妈可就要托人给我另介绍条件好的对象了。”

  她好歹是高中生,个子高、五官也生得不错。但林怿初中都差点没毕业。

  嗯,自家两个弟弟估计也考不上高中。

  但就因为他们是男的,就能接父母的班。

  林嫣并不知道她未来弟妹那里又有情况了。

  等水烧上了,她去厕所里看了看。回来找出六个钉子和钉锤,过去叮叮当当敲进了厕所的墙壁里,尽量齐平。

  这样就方便挂换洗衣服了。

  颜颜跟着她走进走出的,“妈妈,以后我们就在这里上厕所了么?”

  “对啊,以后你爸终于可以不用去排队倒马桶了。”

  这件事,明澈是一点也不喜欢的。他说因此,当首都人的幸福感都要打个折扣。这一点真还不如农村人呢!

  但是,他和颜颜住,他不倒难道让颜颜一大清早去倒?

  “好了,妈妈先给你洗澡。有排水口,就不用在澡盆里洗了。你是要在澡盆里洗,还是坐小板凳浇来洗啊?”

  这里头倒是也摆的下颜颜的澡盆。

  “坐着浇来洗。”

  “那好,妈妈去给你拿小板凳和换洗衣服。”

  没一会儿,水烧热了。方明澈给提了过来。

  林嫣给颜颜把衣服脱了,挂在钉子上。然后安顿她坐下,就浇水给她洗澡。

  “好了,站起来洗屁屁。”

  等洗好,林嫣把颜颜带回去,安顿她上床躺着。

  “我还不忙睡。爸爸,我要听故事。”

  方明澈本来在听英语。一个月没听了,他找找语感。

  听到女儿提要求,便给她调到了讲睡前小故事的频道。

  林嫣蹲在地上打开箱子,从里头找出自己的换洗衣服,“明澈,你帮我把其他的放衣柜里。”

  方明澈应了一声,“你自己放吧,我给你把热水提过去。”

  省得回头又这不对、那不对。

  “也行。”

  他去提热水去了,林嫣便一边放衣服,一边陪着颜颜。

  等他们都轮替着洗好,颜颜已经听着故事睡着了。

  方明澈把女儿抱到里侧靠床的位置。今晚开始是三个人睡,不是两个人了。

  “她什么时候能自己单独睡?”隔壁还能安放下一张小床。

  林嫣道:“怎么也要五岁吧。”

  “快点长大吧。不然晚上还得顾忌着她。”

  方明澈的手放到她肩膀上,“呼,终于又是一家人整整齐齐了!”

  从元月2号离婚到复婚,整整六个半月!

  林嫣忍不住好笑,“我听你刚才挺嫌她多余的啊。”

  “特殊时候嘛。好了,洗洗之后就该睡了。一会儿我们轻一些,你声音小点。”

  “你声音才大呢!”

第99章 父母为子

  第二天就恢复之前出摊的节奏。不过林嫣还是不去,她在家看着颜颜。三伏天啊,让孩子跟着出摊太热了!万一中暑了怎么办?

  等方明澈骑着三轮车出发,她对颜颜道:“趁着不热,我们去置办些过日子用的物件吧。”

  “什么啊?”

  “米面油这些啊。这样就可以在家自己做饭吃了。还要买些绿豆回来熬绿豆汤。这么热,爸爸很辛苦。”

  现在又不复习了,她也在家。当然就不去下馆子了!那还是挺费钱的。

  不过第一件事还是先去把400块存进银行。2400了,真好!而且,他们在首都,有自己的家了呢。

  第二件事,是把颜颜的户口和粮油关系迁到新的户口簿上,跟着妈妈。这样她们母女俩就都是吃商品粮的了。

  这不是知青儿女随迁,没有这样的政策。但妈妈是首都人,还有自己的房子是可以的。

  这次去乡下也开了两人母女关系的证明。区医院的出生证明、当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这些都拿到了。

  一家三口有两个人吃商品粮,需要去黑市补足的缺口就不大了。而且下个月明澈的粮油关系也会转到学校,到时候直接发粮票去食堂吃。

  准备出门的时候,林嫣去她平日停放自行车的地方,空的。

  她一拍脑门。昨天拿的行李多,一辆自行车还是女式的,不方便。他们是坐车回来的。

  嗯,那还得先回娘家取自行车。这样才方便到处去。中午还得去给明澈送午饭呢!

  她带着颜颜先回娘家。

  林母很有些舍不得那辆车。前段时间搁这边,她骑着进进出出的可方便了。

  唉,上了一辈子班,连辆女式自行车都没有给自己买过。

  林嫣听了她的感慨,“那你买啊。你的退休工资,半年就买到了。”

  “说得轻巧,不过日子了?”林母没好气道。

  “那不是我爸和林怿都有工资么。你退休工资别全贴进去,每月自己留一半。一年、一年就买到了。你都为这个家、为林怿奉献二十多年了。想要女式自行车,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攒一年来买,有什么问题?”

  别一门心思给林怿攒彩礼了!

  如果她妈不是什么都为了林怿,只是为自己买辆自行车骑。那林嫣乐意赞助一些钱。但回头这些钱全花林怿或者韩梅身上了,这是她不乐意的。

  下乡那么些年,她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个。因为没有至亲成天在她耳边洗脑了嘛。她不会再为了林怿牺牲自己以及自己小家庭的利益。

首节上一节70/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