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块钱的利润,的确没能吸引刘青峰和耿山改弦更张。
废品站今天的生意比昨天略好了一些。确实名气是慢慢传开去的。看这情形,应该能稳定的做下来。
现在大家伙关注的重点便转移到朱大海身上。
刘青峰道:“走吧,先回家洗个澡。”
他一个月干24天,正工资36块。给运菜一个月还有十来块。
至于耿山,四个星期日,林嫣说如果他愿意去加班,一天两块钱!这也就差不多了。还是要稍微平衡一下。
这收入可以了,还比较省心。
胡勇他们看小谢朝这边走,也立即跟了上来。
“小谢,你今天卖了多少个鸡蛋?”
“今天多一些,九十多个。不过还是剩了二十个。”
她婆婆闹着要吃鸡蛋,晚上她敲了三个做炖蛋。蒸好后,上头再淋上一点猪油跟油榨儿,就是一道很美味的菜了。
胡勇道:“可惜你没那么多时间,只能抽空守在医院门口。不然完全可以多卖一些。”
“是啊。不过如今这样也很好了!”
小谢今天给了九块钱,又端走一框鸡蛋。她这个活儿其实最省事。
也是她刚走,崔嫂子就拎着肉过来了。
今天崔嫂子没拿鸡蛋,留给胡勇他们的就有三框。
原本只收到三框多,林嫣把昨天零散的几十个放进来凑了一个整。
等崔嫂子一样蔬菜称了些走,胡勇告诉林嫣,“林老师,鸡蛋可以再多来点。”
“三框还要增加啊?”
“鸡蛋好卖,我们四个人呢。”
“行,我和村民说。但你们也要注意,人家买十个回去可以吃好几天。这几天就不会再买了。”
本村的鸡蛋不够,母鸡下不了那么快。但从附近村嫁过来的那些小媳妇儿,今天也来问过。她们娘家的鸡蛋也想送过来,问要不要。
其实可以加在婆家的鸡蛋里拿过来卖。可万一林老师只收定量的,村里其他人家没能就近卖出,要影响邻里关系。不限量,这就太好了!
胡勇想了想,“那我们再走远一些卖就是。”
方明澈点头,也行。占据市场嘛!
晚一点,小谢又过来了。告诉林嫣,朱大海找了两个帮手。
而且今晚他就住在他乡下舅舅家里。准备明天一早载着收购来的鸡蛋和菜进城。
林嫣道:“嗯,有人手,早上送菜是要好些。关键看他卖得如何吧。”
外头公用电话那里传来喊声,“方明澈,电话”
明澈心头其实一直惦记着,赶紧就跑了出去。
剩下头发洗过,梳了一半的颜颜站在原地。她一半头发已经梳顺,一半还毛躁着。爸爸就丢下一句‘去找妈妈’,把梳子往她手里一塞就跑出去了。
林嫣过来,“来来,妈妈给你梳。”
她也挺关心这个电话的。如果真的是录取通知书到了,明峰哥打过来的就好了。
方明澈跑过去,“喂?”
“明澈啊,是我。你的通知书到了。”
方明澈心头一松。高考录取是按批次发通知书的,越好的学校越在前面。
“是北师大么?什么专业?”
高老师是铁板钉钉上线首都师范政治系本科的。他的录取通知书都还没有到。这儿可是本地!
所以,这时候如果都寄到老家了,肯定是北师大。
“是Beijing师范大学啊,英语专业。就是你考了96分的那个。”
方明澈提着的心终于晃晃悠悠归位。北师大,不枉费他过去几个月,出摊回来还那么刻苦的复习。
说来真该谢谢人家王德显提供的名校复读班的资料啊。对了,英语的报刊杂志也都是人家给他找的。他甚至还做到了一道看过的阅读理解。
“这个学校应该挺好的吧。邮递员送来的时候,别说七叔,就连支书都高兴惨了。你可是咱村里第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学生。当时据说大家伙还在田里干活,支书立即跑到广播室大鸣大放。全村都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听说七叔笑得嘴巴都合不拢。这回不会再有人说你脑子有问题了。”
上一次方明澈还乡,一看就混得还不错。很多人改变了看法。
但也有固执的觉得去摆摊挣再多,都逃不过士农工商,商为末等。而且摆摊不稳定啊!
但如今明澈把大学考上了,而且一听就是好大学。这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他跑去首都一边摆摊一边复习,立即就成了有远见!那不是明澈回来说了么,首都学校的复习资料比我们小地方的可要好得多。
“你等着,我明天就去请长假。然后给你把需要办的手续都办了,一起带到首都来。”
他得先去看看,首都有没有适合他发财的土壤。毕竟,首都居、大不易呢!
先请长假,要是在首都混不好,他还有条退路。
方明澈道:“好,明峰哥。你买了火车票告诉我,我到时候骑三轮车去接你。”
“好嘞!”
方明澈挂断电话往回走。
“哎哎,方老师,恭喜啊!”老板叫住了他。
方明澈反应过来,忘付钱了。赶紧掏出一张一毛的递了过去。
“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理解!我要是考上大学,路我都不会走了。”
啧啧,这是鱼跃龙门啊!一下子就从盲流,变成了人上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方明澈一路回去,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大!
考上北师大了,真的是太好了。这可是当前的全国前十。他是名牌大学生了!
一路上都有看到他这么笑的人道‘恭喜’。如今能考上大学的,那就是民族精英。将来势必会发展得很好的!
“谢谢、谢谢!”
回去之后,方明澈把颜颜抱起来往空中抛。姑娘,爸爸考的学校比你好!
哦,不是,这辈子条件不一样,你也会考上更好的大学的。
高老师听到消息也过来了,正好小谢也在这边。
看他们三个大学生,只有自己小学都没念过。刚因为这两天亲手挣到一块八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又有些受打击。
林嫣拍拍她的肩膀,“你可以先挣钱。有钱了,以后再慢慢往上读。考得上全日制的最好,考不上咱还可以读夜大。如今有条件了,一步一步来吧。”
小谢点头,“嗯。”
高老师也道:“就是啊,我又没有嫌弃你。”
小谢心道:那是你妈还需要我照顾!
不然,她真的要担心高老师去了大学,面对那些有共同语言的女大学生,会把持不住自己。
他平常提到林老师,就很是欣赏。因为,他们是同类!以后去了大学,里头都是他的同类。而且还是没结婚的!
方明澈对高老师和林嫣道:“等着吧,很快就到你们了。”
方明峰那里,高高兴兴的让老婆给他收拾行囊。又过去问方明澈父母有什么要给他带的没有。
方父道:“他上回说首都啥都有卖的,不用给他准备。而且他一贯也不爱吃什么榨菜、腐乳、腊肉、香肠,就爱吃个新鲜的。这三伏天,哪有什么新鲜的带去?除非有他上回带回来那个抽真空的袋袋。”
方明峰道:“七叔,那可不是什么袋袋。那是用抽真空的机器压制过的。就把袋子里所有空气都抽走了,这样就不会变坏。七叔,要不你干脆跟我一道去吧?”
上首都去,这肯定是吸引每一个中国人的。
但是,“跟着就要秋收了,这时节哪请得下来假哦?而且,去市里要两块钱,再从市里坐车去首都,又要二十好几。单边都是三十块了!”
方父摆手,示意他不去。除了他说秋收在即、在生产队长那里请不到假,也有点舍不得路费。
而且,回头要是明峰直接黑在首都不回来了,他岂不是得一个人天远地远的自己回来?明澈到时候也没时间送他的。
老一辈的嘛,好些都是从没出过远门。一辈子就在方圆十里的范围打转。让他走远了,心头不踏实。总怕遇上事儿!
方明峰道:“得,那我自己去。我怕是还得去给生产队,把下个月不参与秋收的钱给交了才走得掉。”
如今参加集体劳动是义务。像方明峰这样在外头上班,耽误了集体劳动的。他每月还得向村集体交一笔钱。
哦,就是没耽误,像夏大叔那样工作是支书给介绍的,他也得向村集体交钱。
方明华道:“老二不是说,爸妈你们去,他给掏路费么?”
“你弟的钱不是钱啊?那茶摊肯定开学就摆不了了。回头他们两个靠补助过日子,还要养颜颜。”
方母也道:“他们两个大学住校,能不能让林嫣把女儿送回娘家照顾?这样就可以把租的房子退掉了嘛。”
方父道:“你莫管那么多,他们两个人知道安排的。”
方明华道:“爸,我倒是想一道去。”
方父道:“你普通话练好了么?而且你去,你兄弟可没说要给你报销路费啊。你有60块钱?”
那肯定没有。这家里钱不都是你管着么?
方父觉得不能让眼高手低的大儿子去拖小儿子后腿。肯定不会拿路费钱给他的。
家里一个月这么几口人能糊弄过去就不错了。
如今他折子上的活期存款,还是上次老二拿回来的四十块。哦,前些天老二把七八月的二十块也汇回来了。
至于定期存款,那就是老二卖工作的500块了。
现在看来,那工作二月份卖了是好事啊。不然,虽然专业对口,学校接下来四年会出基本工资。
但如果毕业了不回原单位工作,这个钱是得退的。还是如今这样好!
“明峰,你问问他缺不缺钱。缺的话,我给他汇二百去。”
方明华蹙眉,那500岂不是又要变着法儿的花在老二身上?他这里两儿一女要养呢!下学期就连方芳都要送去读一年级了。
如今不兴让姑娘当睁眼瞎了,不识字以后找婆家都低人一头。怎么也要送去读两年,认认字。
方明峰道:“他在首都都能混得不错,哪还能缺老叔你那200?”
那小子到首都的时候,就有2000身家。如今做了几个月生意,既然他说生意还可以,肯定还不只这个数了。
方明峰回到家,想着要去首都了也有点兴奋。他一贯是南下,这回要北上了。有明澈先去打了前站,而且已经安定好了,自己再去就简单许多。他积年东奔西跑惯了的,才不会因为要出远门不自在呢。
“爸爸,听说你要去首都看明澈叔一家啊?我要跟你一起去。”方明峰的女儿方桐跑过来抱住他的大腿。
他朝自己老婆看去,你怎么能告诉她呢?
他一旦觉得首都能待,就不打算回来了啊。但要接妻女去,那又是下一步的事了。
要不是为了她们,他也下不了决心放弃如今待遇很好的货车司机工作。他怕自己万一回不来,留下孤儿寡母日子难过。虽然他在外头沾花惹草,但老婆和孩子还是心头第一位的。关键,他还没有生儿子呢。
他老婆道:“我跟咱妈说呢,她在外头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