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母道:“唉,都是我耽误了你啊!不然,以你的条件何至于找个农村的。”
大杂院就是这样,没什么隐私。一家人在家里说话,很容易就被隔壁的邻居听到了。
方明澈把自己记录的拿给小谢看了一眼,小谢点头,“没错,就是这样。”然后分批次把鸡蛋拎回去,放到米缸里。
崔大嫂那里,前面一框鸡蛋用得差不多了。今天又拿了一框。然后同样的各样菜都来两三斤,多的称了五斤。再然后,大杂院过来了几个邻居也说要买鸡蛋、买菜。
一个大院子里住着,很多事是瞒不住的。对她们,自然是批发的价格、卖出零售的量。人家图的就是来这里买能便宜一些。
方明澈道:“各位大嫂、大姐,这个价是咱们大杂院的内部价。讲出去了,来的人多了,袁大妈也不好装作不知道的。”
“方老师,现在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怕啥?”
方明澈一边给她们称菜,一边道:“有些事不较真就没事,有人较真那可就有事了。嗯,菜都是好的,看好了再拿。不然胡勇他们要说是剩的给他们。我也不好区别对待啊。”
“行行行。”
正说着,胡勇他们四个也过来了。他们现在一天能卖四框鸡蛋了。各色蔬菜要的量也逐渐增加,如果多一些也能吃下。都在当菜贩子了,多几回也就能豁出去招呼客人了。鸡蛋或者菜有多的,多在菜场附近打打游击就是了。很多家庭妇女都知道他们的菜不错,卖得又还实惠。如今已经认准他们了。
等把所有载回来的鸡蛋和菜都卖掉,方明澈算了一下,今天出了六框多鸡蛋呢。光这也赚了六块多钱。蔬菜他核对了一下收到的钱和林嫣记录的收购的价格,能赚二十多。这加起来一天都三十块了。然后废品,按称重后的估算,一天也能赚到十来块差价。
可以,这个年代只要找准了、踏实肯干,确实就能赚钱。这样,一千块的投入,应该很快就回本了。只是菜生意略有些喧宾夺主。
不过没事,收购站是会越来越好的。要看长远!听说如今老远都有人背着废品来卖了。一大背篓其实就多卖两三毛钱。但为了这个差价,有些拾荒者不惜步行好几里。
每天中午,在废品站搭伙吃饭的拾荒者也越来越多了。省事儿、价格实惠,味道还不错。就按照食堂那种做法,大锅菜一盆一盆的装着。然后魏嫂子拿着勺子给人打。
嗯,一荤一素加饭是一毛钱。两荤一素一毛五,两荤两素两毛。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一荤一素。这个价是没赚钱的。而且因为人多,所以成本相对降低。就是以此吸引更多拾荒者前来。当然,这是内部食堂,也不对其他人卖饭菜。
方明澈把钱理了一下。十块、五块的揣兜里,其余的锁到写字台抽屉里。如今还是凑够一百,就存到折子上。活期凑够五百,再转存一年的定期。
方明澈走出门,颜颜在小偏院的树下和小伙伴一起听收音机讲故事呢。刚才叫方明澈给她拎出来的。几个小朋友各自拎着小板凳围绕坐着。
不过他不是出来找女儿的,估着刘青峰和耿山应该洗完澡了。方明澈径直走到半月门那里,扯着喉咙喊他俩的名字。
“来了”那两人确实已经洗好了,听到方明澈叫,赶紧应了一声。
会画饼,也是当领导的必备技能。
刘青峰和耿山跟着方明澈进了小偏院东厢的堂屋。他跟古大爷买下的,其实就是小偏院的东厢房。
方明澈直接把自己卖的大碗茶倒给两人喝。他这里确实没有好茶叶,而且夏天主要也是喝了解渴。
喝了两口茶,刘青峰道:“方老师,你叫我们什么事?”
方明澈道:“胡勇他们四个,收入是在慢慢上涨的。据说如今一天有两块二三了。以后做熟、做大了,肯定还会涨。”
一个月70块,高收入了。一早六点多就要去菜市场附近‘打游击’。那会儿会有一批妇女赶着上班前去买,要照顾人家的时间。然后一直卖到十一点多。
有时候生意不好,还要久一点。还得避着菜市场的人,不能被逮到了。但这个收入,让他们觉得很值得。
刘青峰道:“我们也在涨啊。林老师说如今载的菜越来越重,要给我和魏嫂子一个月再涨五块钱。”
魏嫂子两个活儿加起来,已经拿30了,还包吃两顿。她也挺满意的!不过,林老师拒绝了让她把剩下的饭菜带回去的请求。
刘青峰找机会问了一下为什么。林老师说如果同意了,那明天做饭菜的时候可能魏嫂子就会故意多做点。就算不多做,那给人打菜的时候,搞不好手就会抖一两下。多留一些菜在盆里,回头就算是剩下的。那肯定会引起拾荒者不满的。
请求被拒绝,魏嫂子也不敢不满。别处她找不到这样的活儿。而且,还有两个人想来把她顶下去的。
耿山也道:“周日我负责加班,这载菜的活儿也是我的。六毛钱一天!”
方明澈道:“这些其实都是小数目,还是自己做生意要更赚一些。胡勇他们四个人会越来越多,朱大海更加。”
“朱大海?”这两人愕然道。
耿山道:“方老师,你还不知道朱大海进了家门,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吧。他中暑了!他也是,不舍得多给点工钱,非得逞强自己去叫卖。结果时间太长、菜也晒蔫了。最后只能折价卖。那太阳多大啊,哪怕他喷了水,又盖了毛巾也不行。”
方明澈道:“如果开了工人想涨工资就能涨的先例,他以后就不好带队伍了。”
原来朱大海今天奔波一场,中暑了。也是难怪,又累又气的!
方明澈之前没有贸然开除朱大海,一个缘故是怕眼前两人物伤同类;还有一个缘故却是因为大家是邻居。颜颜又才这么小,毫无自保之力。如果朱大海有什么坏心眼,防不胜防。所以不想结下仇怨。如今隔壁大杂院那两个出来拉了仇恨,他倒是可以不用担心了。
刘青峰和耿山赶紧道:“方老师,你放心。我俩绝不是那等贪得无厌的。”
其实这件事,两个大杂院甚至附近都有人在议论纷纷的。有人说那两人贪得无厌,但也有人说朱大海太独了。他们以为方明澈是喊他们过来敲打的,赶紧表态。
方明澈道:“你们误会了,我不是要说这个。不过确实这个事情得有规矩。但咱们的规矩并没有乱:多劳多得!”
“多劳多得?”刘青峰重复了一遍。
方明澈知道现在还没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个提法。现在的主流分配方式还是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就是他考政治的时候放不开的缘故。他在后世习惯了的很多提法,如今都没有。
当下他点头,“对啊,多劳多得。所以菜重了、活儿多了,林老师给你们涨点工资是应当应分的。但只是涨工资,永远都只能在上限之下。要想打破上限,要么像朱大海、胡勇他们一样自己出去做生意。你们不要笑,朱大海回头捋顺了,挣得肯定比胡勇他们多!除了自己做生意,还有一条路子,那就是升职。譬如说你俩,如果以后咱们在东南西北各开出一个收购站,你俩如果一直表现良好。那是不是能去当个站长?当了站长,那一个收购站的利润,就可以适当的分红。”
刘青峰和耿山对视一样,“当站长、分红?”
两人的目光渐渐变得热切了。
方明澈点头,“当然,前提是你们一直都表现很好。不会被后来居上者挤下去。当然,你俩是从废品站开出来就在的,如果以后做大了,肯定是有几分情分。”
刘青峰和耿山在方家没待多久,出去的时候脚步都有些轻快。
林嫣回来遇上,不由有些纳闷。干一天活还这么精神啊?
“你俩怎么了?”
“没、没怎么。”两人满脸堆笑的出了小偏院,各回各家去了。
林嫣回来一遍用干毛巾擦头,一边问道:“明澈,你给他们画什么大饼了?”
“我说如果他们一直做得好,以后可以当站长、分红。哦,还说我们以后要东南西北都开上废品站。”
林嫣道:“你真觉得开废品站,比卖菜好啊?”
方明澈道:“只有小生意人,没有小生意。这两个生意都很不错。而且,可以相辅相成。”
林嫣想了想,点头。如今是废品站把成本都承担了,所以她的菜生意基本是净赚的。
她对方明澈道:“幸好你提前提醒了我,如果同意让魏嫂子把剩的饭菜带回去,可能导致的后果。不然今天她跟我说,我可能就答应了。”
方明澈道:“那剩的饭菜怎么处理的?”
“我告诉夏大叔,让他当宵夜吃。反正也没剩多少。”
至于夏大叔往后干脆不吃晚饭,晚上七点多过来吃。那不会有什么后患的。
方明澈道:“反正管人,就是和人性打交道。你不是喜欢看《红楼梦》么,里头王熙凤管那么大个荣国府,其实也是和人性打交道。都得处处留意!”
林嫣想想了,点头。
“还有,你马上要上学了。别把自己当人手用,赶紧再请一个人吧。”
如今废品生意在渐渐好起来,菜生意更赚钱。林嫣确实也就不想节约一天那一块五了。
她道:“如今咱们大杂院那四个回城知青都当菜贩子去了。我看他们也不会再想干。要不,咱们在村里招一个?”
方明澈想了想,首都的近郊农村,这两三年还不会搞包产到户。应该不会有什么剩余劳动力。这会儿来废品站上班,还得给村里交一份钱呢。
“你问问曲支书吧,看有没有人来。”
两口子正说着,听到外头有人道:“颜颜,你是颜颜吧?”
两人对视一眼走出去,就看到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女的,弯腰在同颜颜讲话。
颜颜不认识对方了,“嗯,我是颜颜。阿姨你是谁?”
这阿姨看她的眼神还有点热切。
林嫣道:“吴丹?”
吴丹抬起头,“林嫣,方明澈。这个小院都是你们的啊?真是好啊,单门独院的。”
如今最好的当然是楼房,通常是干部家庭才能分到的。但能住上这样的院子也是很不错的。尤其听说这是他们自己买的呢。
颜颜看父母出来了,便和小伙伴继续听故事。
林嫣道:“不是的,只有东厢这两间屋是我们的。你进来坐吧!”
方明澈一开始也没把吴丹认出来。听她们说了几句,想起这是谁了。这人是之前和林嫣一起从首都到村里当知青的,也在村里结婚生女。不过去年底政策一出来就闹着离了婚,然后回城了。
她女儿就是之前问阿嫣‘就说我是方舒颜也不行么’,想跟着他们坐火车来首都找妈妈那个。比颜颜大几个月。
听说吴丹回来后,在电影院当售票的临时工。这个工作还是家里亲戚托了,关系才给她安排进去的,挺不容易。
五一节她和一个死了老婆、儿子上高中、女儿上初中的男领导结婚。之后调换了工作岗位坐办公室了,也转了正。
结婚的时候,还给阿嫣发了请帖。当时阿嫣说反正都送礼金了,要不要一起去吃酒。中午左右是个淡场。方明澈没去,说五一节生意好,中午也不想走开。只让她带着颜颜去吃的。
当时林嫣和一群知青一桌,很多人羡慕吴丹回城就有了正式工作呢。至于林嫣,参加高考都第三回了。摆摊什么的,其他知青也不是很看得上。但如今传出她考上大专了,就有故人上门来造访。还拎着大包、小包的。
方明澈不喜欢这个吴丹。于是道:“阿嫣,你招呼吴丹坐。我得去宋全那边一趟。失陪了啊!”
来者是客,而且吴丹和林嫣一起下乡,也曾经患难与共过。不好将她拒之门外。但他着实懒得敷衍此人。
吴丹原本在看着颜颜,听了这话看过来,“方明澈,我知道你为本村的人打抱不平。可是,这能全怪我么?马安国如果像你一样上进,我们一家也不至于天各一方啊。”
方明澈道:“不,你想多了。我真有事,你们聊吧。颜颜,你们的声音弄小一点。别妨碍妈妈和吴阿姨讲话。”
“哦。”颜颜把声音关小了一点。
方明澈往外头,听到里头吴丹问林嫣,“我家小丹,你上次回去见到了么?”
他嗤笑一声,他们回来都快三个星期了。真想女儿,这会儿才来问?
没什么事跑去老宋家打扰也不好。人家两口子各自上了一天的班,也就晚上聚聚、说说话。他出了门脚下一转,往后面的胡同走去。准备走到附近的小河沟转一转。
没走几步,听到有人在后头摁自行车的铃铛,便避到边上去。结果那车直接在他身旁停了下来。
回头一看,王德显骑着一辆新的二八大杠。一只脚踩在地上,另一只还搁在脚蹬上。
方明澈笑道:“回来看伯母啊?”
“是啊,发了工资送钱过来。听说你收到北师大英语系的录取通知书了?”
“嗯,寄到我老家去了。我堂哥正给我送来,明天应该就能看到。”
“恭喜!我早就知道你不会是吴下阿蒙。”王德显说着拍了一下车篮里的军用背包,“里头有四瓶你要的酒。正说一会儿给你拿过去。”说完拎起递过来。
方明澈接过来,“我一会儿给你把包送过去。”
王德显点头,“好啊,一会儿来我家坐坐。一个人往外走。怎么,跟你家林嫣吵架了?”
“不是,想到哪去了?家里有个不速之客,我不大喜欢。”
王德显挑眉,“那以你家林嫣的性子,不会多往来才是啊。”
“她一起下乡的人。听说当时刚去,水土不服闹肚子闹得厉害。那会儿缺医少药的,不是人家拿了带去的药给她吃,怕是要拖成大症候。”方明澈解释了两句,拎着军用背包往家走。
林嫣和吴丹就在屋外树下坐着,吴丹可能看着颜颜在想她自己闺女。听林嫣说孩子变得跟其他农村孩子没什么区别,眼睛有些红红的。
农村女孩儿,颜颜这种双教师家庭的是特例。方芳那样的才是常规。尤其小丹爸爸又找了一个。回头再给她生个弟弟,日子会更不好过。但吴丹也不敢跟现在的爱人提,要把女儿接到首都来的事儿。
知青的儿女没法转户口,那回头粮油供应、上学都是事儿。而且,继子、继女对她其实很不客气的。
老刘一开始还护着她,但后来就说自己上班也很累,还说她比两个孩子大那么多,就不能让着些?这种情况,她怎么敢提接前面一顿婚姻生的女儿来?
还是林嫣运气好啊!方明澈年轻、长得好,还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就是林嫣这次能考上,估计也是他辅导的吧。
当初下乡林嫣就运气好。和方明澈结婚,然后就去了村小教书。不用再干脏活、累活。
自己和马安国一起,不就是因为那时候他老是来帮自己干活么。可他也没能给自己安排个轻松活儿,该下地还是得下地。
方明澈进房间把酒放进柜子锁起来。里头有六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