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艺考状元开始 第1029节

  陈愈当然知晓这其中的原由。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拍的是极好的,至少在陈愈看来意义非凡。

  只不过很多评审没办法看懂其中的隐晦。

  即便是好奇,却也无法从头了解华夏的历史。

  这就导致即便他们对于这部电影甚是期待,可在没有办法了解真正的主旨之时,依旧只能面临着分数不高的情况。

  这一点在当时放映之时,陈愈就已经是猜到的。

  在姜汶的手里接过了场刊,陈愈这才观看了一些国外电影人的影评。

  Variety的影评率先映入眼帘。

  “影片‘充满狂野的想象力和视觉奇观’,不过‘非线性的叙事和密集的隐喻。会让普通观众迷失和失去耐心!”

  “姜汶的导演风格‘既浪漫又暴烈’,但故事结构‘过于私人化’。”

  这句话倒是直切重点,陈愈尚且记得后世。

  姜汶有说过这部电影是他赠予自己的礼物,所以无论是在拍摄手法亦或者是叙事方面,他都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

  至于《好莱坞报道》同样说出了给予这个分数的真正原因。

  “影片的象征主义手法过于浓烈,导致情感共鸣被削弱。”

  不过却承认久石让的配乐和赵非的摄影,创造了令人难忘的电影时刻。

  大家皆是认可了电影的艺术、内涵和隐喻,拍的确实宏大复杂,一如姜汶以往的风格。

  只是究其最终原因。

  看不懂是原罪。

  “《太阳照常升起》并不属于2007年,而是属于所有愿意反复进入它梦境的人。”

  “???”

  陈愈将手里的场刊放回了桌子上,此话一出,致使面前的姜汶由阴转晴:“不是拍我马屁吧?”

  “我一个大满贯影帝用得着拍你马屁?”

  “哈哈哈!”

  陈愈的这句话太富有哲理性。

  姜汶从来不会因为他人的评分而束缚自己,哪怕这一次《太阳照常升起》只获得3.38分的成绩。

  “好小子,还是你懂我!”

  陈愈笑了笑,他总不能跟姜汶说他知晓后世发生的情况。

  第一次观看《太阳照常升起》之时自然会觉得晦涩难懂,不过只有在深度解读之后,才能够发现其严密的内在逻辑。

  这个路程自然是不容易的。

  太阳照常升起,每一次的升起,都会照亮新的角落。

  这是一部值得很多人反复观看的影片。

  ***

  接下来几天,众人都是在忙碌着首映的事情,陈愈他们可谓是是脚不沾地。

  好不容易有闲暇的时间,正躺在床上准备小憩一会之时,手机上却跳出了一条短信。

  “愈哥,晚上的威尼斯华夏电影之夜,希望您出席!”

  陈愈抓了把头发,新浪搞出来的华夏电影人聚会,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了。

  早就已经通知,不过陈愈一直忙于参加首映,倒是把这个消息忘记了。

  准确来说不过就是导演、演员、制片人借晚宴交流合作。

  看来休息是没办法休息。

  陈愈起身简单拾掇了一下,便出门准备去找刘一菲。

  到了现场。

  陈愈才知道新浪准备给他和张一谋、姜汶几个导演做一期访谈。

  这倒是之前已经有过的环节,过程当中不过就是聊聊华夏电影,聊聊作品。

  枯燥乏味。

  不过却也能够从中学到些知识。

  “我去去就回。”

  “你在这不要动,我去买……不是,记得等我回来。”

  面对着陈愈的叮嘱,刘一菲不免的笑了起来。

  “当我是小孩子啊?”

  并没有,我只是想当你的爸爸!

  两个人的互动使得在场的人没眼看,至于唐焉反倒是比较羡慕。

  毕竟陈愈和刘一菲已经在一起四年,感情完全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相反越来越恩爱。

  “不过就是去做一期访谈,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

  “你们俩真的是够够的……”

  姜汶暗暗吐槽,丝毫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周云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大老粗从来没有说甜言蜜语的时候。

  新浪的媒体记者已经准备完毕,不得不说暂且不说今日要采访的陈愈,光是张一谋和姜汶的合作便已经让人眼前一亮。

  毕竟早年间便已经传出两人不和,前几天的首映反倒是打破了这个传言。

  “很高兴今日,可以邀请到三位导演,出席我们的威尼斯华夏电影之夜!”

  “老中青三代,象征着华夏电影的不断发展!”

  “诶诶诶!”

  姜汶第一个不同意,指着陈愈:“我也是老人,就他是新人!”

  “哈哈哈!”

  在场所有人大笑。

  其实这个主持人说的没错。

  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象征着老中青,从年龄上也是,只不过姜汶出道的早,结果导演之位其实也就十几年。

  张一谋可是拍了接近40年的电影了。

  绝对的老资格。

  “继续吧,开个玩笑!”

  “张导,愈哥,不介意吧?”

  陈愈:“你开心就好!”

  这个小插曲,顿时让采访变得有些流畅起来。

  “三位导演都与威尼斯渊源颇深,这次回到威尼斯请问有什么新的感触呢?”

  面对着新浪媒体的询问,三人却互相谦让起来。

  “这问题肯定要让我们的满金影帝先回答,这回他就是奔着拿奖来的。”

  姜汶粗着嗓子看向了旁边的陈愈,后者连连摆手。

  虽说他现在的影响力极高,不过张一谋和姜汶到底算得上是前辈,回答问题肯定也要有优先级。

  见此情形,张一谋只能率先开口。

  “威尼斯是我的电影生涯起点之一,每次来都能够感受到他对作品的尊重。”

  “虽说现在市场环境变了,但是好电影的标准没有变。”

  张一谋的回答算得上是实事求是,自始至终作为最务实的导演,老谋子的答案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张导总说威尼斯是他福地,不过仔细想想倒也真是那么回事。”

  “虽说他们看不懂我的电影。”

  陈愈有些忍俊不禁,看得出来姜汶这是在替自己打抱不平。

  镜头和话筒转向了陈愈所在的位置,似乎是在期待他接下来的答案。

  “这一次来威尼斯电影节,算得上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次突破。”

  “以往都是作为演员的身份,今日则是以导演的身份前来参加,心境上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在场的人点了点头,自然是认同陈愈所说的话。

  必然心境不同。

  这才短短几年?

  陈愈就已经有了质的突破。

  从一个演员,转身到了导演,这是又给自己上了强度。

  一年一个大进步,这话一点都没说错。

  别说华夏,就是全球都难以见到这样飞速出名的电影人。

  这才几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到达了享誉全球的知名导演,虽然只是第一部,但空前成功。

  “那么请问三位对华夏电影现在是何看法?华夏电影是否能够突破文化隔阂走向世界?”

  面对这个问题,三个人自然是有不同的见解。

  张一谋看向了陈愈,眼神之中似乎带着些许的探究。

  他倒是很好奇陈愈的想法。

  “技术层面我们正在不断提升之中,但讲故事的方式,恐怕还需要找到人类共情的最大公约数。”

  姜汶在听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啧了一声,很明显对这个问题有所质疑。

  “别老想着突破,先把自己那点事讲透彻了。”

  “莎士比亚写国王也写鞋匠,人性到位了,意大利人照样鼓掌。”

  “我感觉,国内还是没航母导致的!”

  “航母跟老美一样多,文化就能走出去!”

  这确实是话糙理不糙。

  陈愈点了点头,自然是认同姜汶的观点。

首节上一节1029/10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