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藏华笑了笑没说话,他不是胆子大,而是知道榜一大哥的底线在哪。
纵观老朱家十六个老板,除了创业老朱、瓦剌留学生、纯真少年朱由检这三个之外,其他十三个老板对打工人不说多好,至少不会随便送打工仔上西天。
海瑞那波输出,放历史上能忍住不干死他的皇帝都不多。
还有雒于仁,给万历上了个《酒色财气四箴疏》的折子,说万历皇帝不上朝、不祭祀就是因为酒色财气。
他列举了万历贪恋酒色财气的种种事迹,直攻万历的过失。认为这四者之病缠绕身心,不是服用药物能够奏效的。
气得万历把折子扣下,从此开启了长期留中不发模式。
想整治这货还被申时行阻止了,让雒于仁毫发无伤的辞官回家。
而万历这口酒色财气的黑锅背了几百年,直到20世纪,郭沫若和吴晗打开了明定陵,才知道万历患有严重的腿疾和牙疼。
人家牙疼腿疼,只是不开会了,该做的事还是在做。
你一个打工的上来就给老板扣一个酒色财气的帽子,让老板别吃药了一起戒欲吧!
就这种人
万历还能被申时行劝住没干死他,真是封建时代的奇景。
有这些前辈打样,还有正德亲自兜底,欧藏华自然不介意浪一点。
最终,锦衣卫从黎安府上搜出金锭、金条、金饼、金叶、金器、金首饰共计一万余两,白银八十万两,玉器一百三十余件,古字画两百余轴册,藏书八百余本,神兵利剑百余,锦缎绢绫三千余匹。
其他诸如象牙、犀角、玳瑁、玛瑙、珊瑚等珍玩三十箱。
欧藏华看着锦衣卫搬出来,放到马车上,再运往码头,他忍不住感慨道:“黎公公,您这些家产给我,我能打到海对岸去。”
“这可是洒家几十年的积累啊.”黎安眼含热泪,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居然攒了这么多家底。
反正看到好东西就想法设法往家里搬,这就叫积少成多。
下午,欧藏华带着锦衣卫来到了宁王府,乐呵呵的拿出地契,就等着土豪王爷付钱了。
宁王倒也没有讲价,出尔反尔的事情他做不来,而且这点钱在他这里不算多,万万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要知道为了恢复王府护卫,他就用金银二万贿通刘瑾。
结果刘瑾一倒台,王府护卫编制又被取消,前后爽了还不到三年。
但朱宸濠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加大剂量,不惜巨金收买了当时的兵部尚书何鉴,并把财宝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让正德皇帝宠爱的一个伶人臧贤代他四处游说王公大臣,从而得到了他们的默许,又一次成功复活了王府护卫
反正老板开心最重要吧!
有这钱找个地方直接开练不好么?
欧藏华看着神色从容的宁王殿下,突然心念一动,问道:“王爷,您要田地不要?”
“欧卿有多少,本王收多少!”朱宸濠一听,立马开口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明人,没有人比宁王殿下更懂田地!
至于会不会因此导致宁王实力大增.
欧藏华表示情绪很稳定,为他兜底的那位可是圣人啊!
说起大明朝的田地价格,就跟股票一样起起伏伏。
成化、弘治年间,社会经过长期休养,国朝内部商品经济有了不错的发展。在短短的四十年间,暴增了十倍,一亩田地的价格达到了十两银子。
但到了正德年,由于各地叛乱以及官僚腐败,导致富户减少,田地的价格也跟着下降。
目前还能卖给五两银子,等到正德十三年,天灾加人祸一起来,田地价格更是降到了一两银子。
而黎安通过各种手段,在南昌府周边搞到了四万亩田地。
这个数量放在大明朝不算多,毕竟人内阁首辅徐阶可是号称在江南兼并至二十多万亩田地,四万亩不值一提。
这些田地被分为‘里田’和‘表田’。
简单来说,‘里田’拥有者就是房东,‘表田’拥有者就是租客。
‘租客’租了‘房东’的田耕种,每年给‘房东’上缴一定的粮食,‘房东’啥也不管。
这种就叫两田制,是古代土地兼并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打补丁的制度,经过唐宋两朝的发展,到了明朝已经是比较成熟和规范了。
两田制的好处是可以使土地所有权与占有权相分离,民田的地权逐步得到扩大。
坏处也很明显,土地占有不公,兼并严重,导致贫富分化悬殊,从而引发社会动荡。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东西,若要说清楚,没个两三天是讲不完的。
黎安搞得都是这种‘里田’,所以欧藏华把这些田卖给宁王时丝毫不慌。
只不过换个‘房东’而已,对‘租客’的影响不大。
宁王大手一挥,区区四万亩田地,他全要!
欧藏华感激涕零,含泪又为正德皇帝赚了二十万两银子,反正过个几年又能收回来。
这一刻,欧探花心中有些感慨,为什么他遇到的是黎公公而不是魏公公呢?
以魏公公的敛财能力,那不得狠狠在宁王身上赚波大的。
在杨清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王府的一个院落中,里面满满当当的摆着一百个木箱。
杨清站在一旁,说道:“欧大人可以称一下,一个木箱内三千五百两,您核实一下?”
“好。”
欧藏华应了一声,随后便让锦衣卫入场,检查这些东西他们是专业的,干得又快又利索。
全部点清没有问题后,欧藏华命令锦衣卫将这些箱子全部抬到船上,这才跟土豪宁王告别。
大家笑得这么真诚,显然对这场交易十分满意。
欧藏华依依不舍的上了船,然后立刻开足马力离开南昌府,生怕晚了会被宁王抓回去
第174章 风雨雷电四剑
宁王府内,朱宸濠走进后院,那里坐着一位美人,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正是宁王的正妻娄妃。
娄妃名素珍,上饶水南街人,祖父娄谅和父亲娄性都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她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内阁大学士费宏之弟、后来的礼部尚书费为妻。
娄妃见朱宸濠神情愉悦的走进来,便站起身行礼道:“臣妾见过王爷!”
“免礼免礼!”
朱宸濠立即扶起娄妃,看了一圈后,淡然的说道:“本王见王妃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梳妆台,特地为王妃准备了一个大大的、天下仅有的梳妆台!”
娄妃愣了愣,笑着说道:“那臣妾就多谢王爷了!”
“不必客气,王妃随本王来!”朱宸濠乐呵呵的拉着娄妃的手上了轿子,一路来到了水观音亭。
刘芳和杨清一脸便秘的表情,看到宁王牵着王妃下轿时,两人对视一眼,只得先行礼问候。
然而朱宸濠却没搭理两人,而是拉着娄妃的手就往里走,一边走还一边得意的说道:“在本王心里,整个江西,只有这南湖才能倒影出王妃之美!这便是本王为王妃准备的梳妆台!嗯?.”
刘芳和杨清听到自家王爷突然停顿下来,忍不住双腿发颤。
欧藏华那厮搬得的太干净了!
就连好看一点的假山和珍贵的植被都没放过,搞得院子里这里缺一角那里缺一块,哪还有什么美感可言?
下一刻,就听到朱宸濠感慨的说道:“欧卿办事就是利索,把黎安的痕迹祛除了七七八八,倒是方便了王妃重新布置啊!”
刘芳和杨清猛然抬头,
王爷,您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娄妃看了看周围,脸上的笑意难以掩饰,温柔的提议道:“王爷厚爱,臣妾惶恐。不如把这林园改作书院,让周围的贫困学子有地方读书吧?”
“王妃,这是本王送你的梳妆台,你见过哪个丈夫会允许他人见到妻子的梳妆台呢?”
朱宸濠直接了当的说道:“王妃尽管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就是,若是觉得无聊,可以划出一片区域作为花园,办一办诗会,也是不错的。”
娄妃见朱宸濠这么坚持,也就不再纠结了,而是行万福礼道:“臣妾多谢王爷.”
朱宸濠见此,开心的笑得像个孩子。
宁王这一点跟太祖皇帝很像,在他心里,只有正妻和嫡子是家人,其他的侧妃庶子,顶多算亲密。
因此,朱宸濠对娄妃的爱是真诚的、炽热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后来陆续纳了紫妃、素妃、翠妃、趣妃。
瞧瞧这些破名字,就知道这男人拔雕之后有多无情。
另一边,乐亭镇内,刘箐、曲非烟、岳灵珊三人看着四柄剑很是喜欢。
刘箐作为刘正风的女儿,自然也学过衡山剑法,只不过在最需要闯荡江湖的年纪,就被欧藏华娶回了家,从此江湖少了一个衡山女侠,多了一位六品安人夫人。
她拿起最长的那一把,剑身长三十六寸、剑柄九寸。
拔出一截,寒光凛冽,犹若实质!
刘箐一惊,差点没有拿稳。
“风和霁月.是这柄长剑的名字么?倒是与夫君挺般配的。”她看到剑身铭文,微笑着说道。
一扭头,就看到曲非烟拿起了短剑。
剑身长十五寸、剑柄四寸,剑身稍阔,剑脊略薄,呈墨色,刺削并重。
“电掣星飞?是因为这把短剑很锋利么?”
曲非烟反握着短剑,做出弓步上刺的动作,然后笑嘻嘻的问道:“箐箐姐,是不是很有杀气?”
“嗯嗯,好重的杀气!”刘箐笑着点头道。
“嘿嘿.”曲非烟得意的笑了笑,手腕一转,就把短剑藏在了手臂之下。
岳灵珊看了看,也有些好奇的拿起了一柄查看起来。
这柄剑剑身长二十五寸、剑柄五寸,刃上若霜雪,光采射人。
刘箐凑过来看了看,说道:“这柄剑的名字叫如雷一默啊有些奇怪呢!”
“嗯嗯,不过很漂亮啊!”岳灵珊说着,便将剑完全拔了出来,在刘箐和曲非烟面前演示了一遍玉女剑十九式。
刘箐和曲非烟看了过去,见那十九式招式繁杂变化奇妙,其中蕴含的巧劲更是两人感到华山剑法的精妙。
剑法演示完后,岳灵珊惊奇的看着手中之剑,没想到这柄剑使起来居然比碧水剑还顺手。
刘箐见岳灵珊这么喜欢,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不过到等欧藏华回来之后,跟他商量一下才行。
她拿起最后一柄剑,拔出来时才发现这柄剑很薄。
这是一柄软剑,但跟普通的软剑又有所不同。
刘箐拿出来长剑,使出一招轻吟回风。
那剑身微微弯曲后,又立马绷直。
刘箐一愣,意识到可能跟自己握剑的手法有关。
“雨入潇湘.这名字真好听”
当天晚上,欧藏华风尘仆仆的从南昌府回到了乐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