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一本一样,这两本同样有不少字迹不清晰,一本是《天山折梅手》,另一本则是号称武林第一等暗器的《生死符》。
“逆运真气,将刚阳之气转为阴柔”欧藏华拿着《生死符》阅读一阵后,不禁微微皱眉,这话看起来就有种引诱他人走火入魔的感觉。
也就他知道这门暗器真实存在,不然大概率会当成歪门邪说扔到一边。
欧藏华忍不住想起了上次左冷禅送他的《寒冰真气》,若是以寒冰真气催动的话,是不是也能使出生死符呢?
但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先把《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学会,再思考其他的。
第二日,在礼部点卯后,欧藏华就与田景贤说明了情况,随后便带着陈梦吉和十六名鸿胪寺官员,再次前往了通州。
再临通州,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张寰在杨金水的房间里搜出了大量账本,通过这些账本,他们将通州县衙一网打尽。
见到欧藏华进来,张寰立即迎了上来,拱手行礼道:“欧大人,在下等候多时了!”
言语中多少有些埋怨,他们上直亲卫可是陛下亲军,是要上战场打仗的,现在却在通州干着锦衣卫的活。
更糟心的是,因为他们把通州县衙都抓了,昨天就有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前来询问情况,都被张寰以‘涉及军务’为由挡了回去。
若是欧藏华再不来,他就只能带着人回京城去,先关进上直军营。
“昨日本官沐休,不谈公事。”欧藏华讪笑着说道。
张寰看着欧藏华一阵无语,你不工作,人家工作啊!
不过人来了就行!
他很是直接的说道:“既然欧大人已经到了,那通州之事就交给你了,通州犯事儿的官员全部收押在牢房之中。在下留一对人马,协助欧大人管理。”
“多谢张亲卫。”
“不客气,在下要回京向陛下复命,告辞!”
欧藏华客气道:“张亲卫慢走。”
张寰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目光有些幽怨:“这个慢不得!”
随着张寰带领着一部分上直亲卫撤离,通州由欧藏华接管。他做的第一件事,就去在县衙之中,先安抚好下面小吏和乡绅举人的情绪。
走进县衙大堂,看到神情慌张又老老实实的众人,他便穿过人群,走到高堂之上,拍了一下惊堂木。
众人众人扭头一看,见欧藏华身穿三品绯袍,赶紧拱手行礼道:“参见大人!”
欧藏华拱手回礼,朗声道:“本官礼部右侍郎、鸿胪寺卿欧藏华,诸位无需紧张,该干啥干啥。因为犯错的人已经被抓了,尔等没有被带走,就应放下心来,好好办事。”
此话一出,大家好像得了免死金牌一般,纷纷松了口气,言语都多了几分感激:“是!多谢欧大人。”
要知道前两天上直亲卫如狼似虎一般冲进县衙,把知县、主簿、县丞、典史一锅烩了,正在办公的六房小吏全部被关在县衙之中不得外出。
就连皂、壮、快三班衙役也全部被叫了回来,不愿意回来的就地格杀,一些前来办事的乡绅被顺手关了起来。
有几个举人老爷还想跟上直亲卫讲道理,人家鸟都不鸟,再敢多说一句,直接跟县丞关一个房。
一通操作下来,所有人都老实了.
第265章 大明皇家贡品
“梦吉啊,县衙这边你先担着,我去把皇庄之事安排好,再来寻你。”
通州县衙门口,欧藏华骑在马上,看着一脸苦相的陈梦吉,笑眯眯的说道。
陈梦吉搓了搓手,贱兮兮的问道:“大人,下官没有后台,您不会让下官背锅吧?”
刚刚他听说,通州知县前阵子搭上了锦衣卫指挥使钱宁的线,一转头就看到自家老大要溜
“诶,梦吉这话说的,我不就是你的后台么?”欧藏华笑了笑,一脸从容的说道:“有我在,谁敢让背锅?”
给了陈梦吉一个放心的眼神,欧藏华骑着大马,朝着未央宫皇庄狂奔而去。
陈梦吉站在县衙门口,不禁暗自叹了口气,只希望自家老大真如他所说的那般靠谱吧!
他可不想变成刑部司务林华、大理寺评事沈光大那样的倒霉蛋,一个被降一级,另一个被黜退。
欧藏华还不知道自己的小弟忧心忡忡,他带着一行人来到未央宫皇庄时,发现这里居然没有混乱,所有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做事、生活。
也不知道杨金水是怎么想的,居然把办公庄园起名叫做忠义堂。
进入厅内,首先看到的就是被供奉的岳飞画像,上方挂着一块牌匾,赫然写着碧血丹心四字。
还真是越缺什么,就越秀什么啊!
给岳王爷上了一炷香,欧藏华便坐了下来,看着跟他一起来的鸿胪寺官员说道:“如诸位所见,未央宫皇庄今后有鸿胪寺管理。原本负责管理皇庄内部事务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奴仆,都被上直亲卫控制了下来,皇庄管事太监和他的亲信全部被带回了京城。”
“是以接下来,就需要诸位尽快接手皇庄之事,待到皇庄一切回到正轨,赏赐自然少不了,而且本官也会为诸位请功。”
十位鸿胪寺鸣赞纷纷拱手行礼道:“下官多谢欧大人提携!”
欧藏华笑了笑,继续说道:“另外,招三十名识字的皇庄农家子弟当杂役,你们一人配两个,剩余十人,都安排在本官办公之处。”
“是!”
有了这些帮手的协助,欧藏华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皇庄的各项事务梳理清楚,再加上曾经的庄头、家人、伴当提供的资料,就连杨金水的销售渠道都摸透了。
欧藏华一看,顿时有些无语,搞了半天,杨金水赚钱的路子就是把皇庄的各种农产品拉到京城去卖,赚到的钱再上缴。
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铺席》中记载:“杭城市肆名家,有名者如日瓦尔前皂儿水,杂货场前甘豆汤,戈家蜜枣,市西坊南和济惠民药局,官巷前仁爱堂熟药铺,修义坊三不欺药铺……”
由此可见,在宋朝时期,民间就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品牌意识。
反应明朝后期的写实画卷《南都繁会图卷》中,能数出的招牌就有一百零九个,什么“涌和布庄”“立记川广杂货”“西北两口皮货发售”等等。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欧藏华,品牌这个概念依然会在明朝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
而现在,欧藏华要做在就是将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品牌概念正规化。
他简笔画的方式,仅用几笔就画出了五脊殿,接着在五脊殿左边写下‘未央宫’三字。
接着便是广告词了,欧藏华思索一阵,还是决定用‘大明皇家贡品’六字。
别说在古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只要挂上‘皇家御用’四字的商品都能比同类产品贵上好几个档次。
尤其以代英为首的欧洲皇室,‘皇家御用’四字都被他们玩出花来。
放在明朝,欧藏华都不敢想,一件商品的包装上印上这六个字,那不得卖爆了?!
而且‘大明皇家贡品’六字还可以深挖一下其价值,要是能整成代英王室那种效果,也不失为一个敛财的好手段。
至于明朝能不能卖皇家贡品?
这一点其实看瓷器的待遇就知道了。
明初,官窑对残次品的处理非常严格。
一旦发现残次品,往往会进行秘密处理,如打碎、掩埋或重新烧制。
但是到了明朝中期,官窑对残次品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万历皇帝还特地下过谕旨:烧造瓷器内有屏风烛对棋盘花瓶,已烧成的拣好的进,不堪的变卖。
如此可知,一些较轻微的残次品可能会被用朝廷日常使用。
还有一些窑场会将部分残次品低价出售给民间,满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
后面的代清延续了这种做法,一些较为完整的残次品可能会被重新加工、修饰后作为次品出售。
官窑还设立了专门的“次品库”,用于存放和管理残次品,这些残次品有时会被用于慈善捐赠或赏赐给官员、文人雅士等。
不是欧藏华吹,就凭他跟正德皇帝过命的交情,请一道中旨就跟玩一样。
他找到一名杂役,对其说道:“你去找一名篆刻匠,让他按照这个,制作一个长宽皆为三寸的印章出来。”
“是!”杂役应了一声,接过纸张之后,迅速跑了出去。
现在品牌、商标、广告词都有了,接下来就是产品了。
都搞出‘大明皇家贡品’六字,那么产品的客户定位就不是那些苦哈哈的底层百姓,而是有钱有闲讲品味的地主乡绅和士大夫阶层。
这帮人都有一个特质,就是喜欢装.与众不同。
这不就跟后世的奢侈品完美对接上了么?
奢侈品卖的是什么?
独特、稀缺、珍奇、个性,还有其无形的价值。
巧的是,这些东西欧藏华都能提供。
他在纸上写下衣料、吃食两个词组,用笔头敲了敲,随后目光一凝: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全都要!
欧藏华摇了摇桌上的铃铛,门外一名杂役走了进来,鞠躬拱手行礼道:“欧大人有何吩咐?”
“上一次本官来皇庄时,吃到了美味的米糕和果干,本官想见一见制作米糕与果干之人。”欧藏华看着杂役,平静的说道。
杂役当即答道:“请欧大人稍等,小的这就去。”
第266章 淳朴,太淳朴了!
在糕点师傅还没来之前,欧藏华先研究起了衣料。
这就不得不提一嘴明太祖朱元璋,很难想象,一个人的精力到底能有多充沛,才能在独揽大权管理一个帝国的同时,还能把穿衣也研究个通透。
老朱在建国之后,就发了一道《衣冠复古诏》曰:诏复衣冠如唐制,悉复华夏之旧诶。
然后亲自参与服饰制度建设,在老朱执政的三十一年中,又多次对服饰制度进行修订、增补。
详细到从面料、样式、尺寸、颜色四个方面对全国上下各种地位、各种身份的人的服饰都作出了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了它的推行。
大家伙说说,这是无聊到什么程度才会干出来的事?
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朝廷禁令,也禁止不了百姓们对美的追求。
明初俗尚敦朴,视为当然。
到了明朝中期后,服饰日渐奢华,官方的服饰禁令形同虚设,服饰艺术已经呈现出张扬个性、追新求异的繁荣景象。
现在欧藏华所处的正德朝,其实就已经有这种趋势,只是还没有到万历朝那种明目张胆的程度。
他思索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字:绢、缎
绢分为素绢和提花绢,根据明朝制度规定,素绢一般商贾也能穿。
提花绢则品质高贵,据《天水冰山录》记载,提花绢有云绢、云熟绢、妆花绢、织金绢等多种。
缎织物在明朝是最主要的高级衣料,皇帝和重臣权贵都喜欢用各种缎类织物做衣服。比如欧藏华的前辈严嵩,就很喜欢缎织物,抄家时翻出的衣服 17343件之中,有一大半是金彩提花的缎类。
欧藏华猛然一顿,这才想起严阁老是弘治十八年乙丑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被授予编修。
只是严阁老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只得退官回籍。
而严阁老退官十年之间,正是宦官刘瑾权倾天下之时。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严嵩不退,刘瑾不出!
就在这时,杂役站在门口行礼道:“欧大人,制作米糕与果干的手艺人到了。”
“请他们进来吧!”欧藏华朗声道。
杂役当即领着两个苍老的男子走了进来,他们的脸庞被阳光晒得黝黑,汗水浸湿了额头,一看就知道是快步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