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传 第329节

他弯下腰轻轻搓着小腿,这种疼痛十分难受,就好像从骨髓里渗出来,无法捉摸,叫人心慌。一分神,他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张小妹那张清纯的脸,还有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永久的纪念,一发作就能想起你”。在失神之中他便轻轻念了出来。别说一个人在外面呆久了,便很容易想起亲近的人……万一自己玩完了,张小妹会不会被人劫走,然后会发生什么?他不禁想起了几岁大就被送到“富乐院”的顾春寒。这叫他情绪变得不稳定,心里也乱起来。

正打算放下手里的盆,想过去给他揉腿的辛未,听到他念叨,不禁站在原地抬头看了过去。张宁腿上的伤怎么回事一般人不知道,她以前身为白衣侍卫再清楚不过了。她见张宁一脸失神,不禁泛出一股莫名的难过,还有一丝嫉妒。

辛未认识张小妹,那姑娘与人无争心眼也不多,其实并不招人厌。但辛未心里却照样压不住一种感到不公的心情:这个世上有的人一出身就在富裕的城里衣食无忧,然后什么也没做,就有人把她当宝贝,为了她摔断腿也毫无怨言;而有的人睁开眼就饥寒交迫,被人当一件货物一样卖、然后就是工具,无论多么辛苦做多少事,也永远比不上另一种人。

……

稍晚时出了点事,辛未被人叫出去了一会儿。接着她便进屋禀报:“昨晚内侍省的人在北城外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地洞,有人从洞里钻出去了。他们把事告诉我,叫我禀报王爷一声。”

“抓到人了么?”张宁忙问。

辛未道:“没有。当时那个奸细已经钻到护城河了,就算追出去已来不及。”

张宁顿时站了起来,扶着桌面活动了几步,低下头伸手摸着下巴。辛未镇定道:“王爷可把此事交给我,我去办。”

“你打算怎么办?”张宁问。

辛未道:“咱们的人还没有打草惊蛇。我打算今夜派人从护城河边的洞摸进去,先查清楚城中的出口位置;然后带人两头埋伏守株待兔,一等有奸细再次通过这个地洞,即可把一干人抓住,接着顺藤摸瓜便能审出这帮奸细的阴谋。”

张宁琢磨了一阵:“万一抓住了人审不出东西来,或是逮捕时意外让他死了,这藤还怎么续?城里有内奸,他们想干什么……”

辛未无话可说了,站着一言不发。她在辟邪教的资历也不浅,以前干过不止一次这种勾当;张宁一个读书考功名出身的人,却不知他有什么想法。

“这样办。”张宁开口道,“你把内侍省在九江城的人全部召集起来。先摸准城中的出口,派人蹲守,一定挑好地方别让人发现。有人偷偷摸摸进城肯定会和人联络,你们便分兵,分别盯梢有过接触的人;如此分哨,时机一到,咱们就一网打尽。我调李震的卫队给你,务必多抓人。人一多,总能审出有用的东西出来。”

辛未压低声音道:“据我所知,内侍省在这边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安插在于谦身边。”

张宁沉吟片刻:“军中将士干不了这种活……全部撤了去抓张辅的奸细,现在盯于谦没什么用。”

辛未又问:“若奸细是出城怎么办?”张宁道:“按兵不动。”

辛未习惯地重复了一遍自己要办的事,接着便无声无息走出了房门。

这阵子的精神不佳让张宁的脑子千头万绪,产生了许多胡思乱想。其实古代战争中也有许多眼线间谍,前秦时代起就有内应打开城门的事发生,所以防奸细只是常规的事宜。但张宁怎么也甩不开这次的消息,一整天都挂在心里晃悠。

英国公张辅会想用“下作”手段来解决这场战争?兵不厌诈,恐怕也没什么下作不下作的。那城里奸细会得到什么样的命令?开城门……这个暂时不太可能,只有在两军在城内外胶作攻防才有用,张辅起码应该先解决侧翼的堡垒工事才可以攻城。私通九江军的武将,让他们反叛?这有可能。

张宁左思右想,又想到了今天本来是要去巡视粮仓的。心里不禁“咯噔”一声,万一奸细把粮仓给烧了,那才是真正灭顶之灾。一座孤城,如果连粮都没了,还有什么好守的?

他终于坐不住了,吃过午饭就想去实地瞧瞧粮仓什么情况。但是如果奸细确实是想烧粮仓,大张旗鼓突然去巡视似乎有打草惊蛇之嫌。张宁想到了于谦,九江的防务准备全是于谦一手安排的,只要让他跟着去,就能不动声色地把所有事宜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张宁在二堂的签押房里坐了许久,想喊门口的侍卫去传于谦见面,但心里又冒出一种微妙的想法:自己上午才下令把于谦身边的眼线撤走,这事会不会出现某种巧合?

外头的雨还在下,张宁慢吞吞地跨过门槛,门口的侍卫弯腰行礼十分恭敬。他久久观察着瓦间聚集的水,淌成一条条的水线,落在阳沟里汇流。

张辅布局能这么深?会不会是自己想多了。张宁也觉得自己的疑心越来越重,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人……记得刚出现在大明的时候,连富乐院的一个妓女顾春寒他都可以信任,而且表现出了足够的诚心;可现在,像于谦这样的君子,他都在反复质疑。

还有城里的奸细究竟躲在什么地方?几次从城里走过,几乎不见什么人,市井百姓大多为了躲避战争逃到乡下去了;若是要做诸如烧粮草之类的事,都有重兵把守的地方,人少了是办不成的……

张宁一整天什么也没干,沉住了气。及至次日凌晨,一身半湿的辛未回来了。

“城外的口子很隐秘,大半在水底下,河边长着水草,除非派人挨着河边摸不然真难发现。派人从口子进去过了,地洞里全是水,空隙只够头伸出来的,估摸着因为今天下雨涨了一截水。顺着洞摸过去,城里面的出口是靠近城墙不远的一座宅子;出口旁边发现一口枯井,不过井差不多被土填满了,猜测是挖洞的土,这个洞子是不久前才挖出来的。我已经遵照王爷的意思,派人把宅子四面都盯住了。离宅子一箭之地就是咱们的人聚集的地方,一共有三十二人。”

张宁听罢说道:“原来在于谦身边的人,遣回两三个。”

辛未微微有些诧异,但神色一闪即逝,只是安静地应道:“是。”

“现在就去。”张宁冷冷道。

辛未抱拳像男人那样行礼,随即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她忽然转身道:“我刚才在后门吩咐了一个侍卫,叫他一会送个炉子进来,王爷烤烤火或许腿就不疼了。”

张宁微微一愣,说道:“知道了……你也尽快换身衣服,这会儿风寒也能死人的。”

辛未抿了一下嘴笑了笑,转身便走。

又是一个难以入眠的夜晚,张宁莫名感到坐立不安。已经凌晨了,他先脱衣服上床辗转反侧折腾一阵,接着又穿衣下床,将手边能找到的公文卷宗都看了一遍,一会儿又慢吞吞小心地在房屋里走。外头的雨下得不大,也非毛毛细雨,这么不大不小的“沙沙”声也没停的意思,这一场秋雨,却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兵

湖广武昌城,此时根本看不出来是一座正被四十万大军虎视眈眈的城市。只是阴云密布的天气让这座古老的城池的色彩更加黯淡,也更加陈旧。

一副轿子在于府门前停留,一个叫人眼睛一亮的年轻妇人从轿子中走下来,让府中出来的几个人迎接着从偏门进宅子去了。她是罗幺娘,首辅杨士奇家的人,出现在于府实属正常。世人都知道杨士奇同于谦的关系亦师亦父亦友,乃士林佳话,那么两家的家眷有来往就没什么奇怪了。但实际上于谦的夫人董氏和罗幺娘确实无甚交往。

难得的邀请,所以当罗幺娘被邀请到于府时,她一点都不随意,从着装打扮上就看得出是精心准备过的。

罗幺娘在后宅的茶厅里入座,只见她上衫穿着近似米黄色的绸缎,整体是浅色的团花花纹,交领是绛紫色的料子;鹅黄色的丝质飘带作为披帛,从两肩搭下面,轻轻系在腰际。上衣扎在裙子里,下裙是月青色绣着杂色花纹的锦缎。整个人看起来富贵中不夹庸脂俗粉之气,很符合一个大官僚的家势。相比之下,同样身份地位的董夫人却朴素随意得多,人靠衣装马靠鞍非虚言,穿着棉布月白袄裙的董氏被人一比,好像不是一个阶层的妇人一般。

董氏对这个尚未出阁却打扮得成熟得体尊贵的娘们显然很有点戒心,不过她没表现出什么敌意,强作微笑用客气而寒暄的口气问道:“听说罗姑娘从江西送了一封书信到王宫,你是什么时候去江西的呢?”

罗幺娘老实答道:“八月初。”

“哦……这么早就去了。”董氏点点头,她在心里微微一算,张宁是八月中旬才动身从武昌启程,罗姑娘显然不是去找张宁……虽然当年罗幺娘和张宁没有成功的姻缘在京师官场人尽知之。那罗幺娘去江西见谁?毫无悬念,她是去找她的“知己”董氏的丈夫于谦。

但董氏把话打住,并不想当面揭穿。她今天邀请罗幺娘,既不是为了像市井泼妇那般吵架,也不是要质问。

董氏冰凉的手指捧在茶杯上取暖,又道:“夫君在江西为官,最近传言四起,我每日挂念忧心;得知罗姑娘刚从江西回来,又是杨阁老家的人,我便动了邀请罗姑娘到寒舍的念头,想问问那边最近是什么情况。”

“情况不太好,九江很险,因此我才被撵回来。”罗幺娘道。

董氏忙问:“怎么个不好法?”

罗幺娘沉下脸寻思了片刻,便要来了纸笔,“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长江大致是这么流的,咱们的武昌在这里,九江城在这里,东边是鄱阳湖。官军三路大军围攻九江城,有十多万人马……我离开之前,就在这里的鄱阳湖打了一仗,咱们九江军的水师全军覆没,听说水陆总共损失超过一万五千人。现在除了九江城,江西所有地方都改姓了。

朝廷官军从东面、南面两路进攻九江城,湘王和于大人统兵就在城里。管局还有一路大军在长江北岸的黄州,也要渡江从西面进攻九江。”

董氏瞧了纸上圈圈线线半天:“王爷他们还走得掉么?”

罗幺娘沉声道:“不好走掉,他们也不愿意走。一走过不了多久,打仗的地方就是武昌。”

“那怎么办?”董氏忽然抓住了罗幺娘的手腕,以往对罗幺娘的醋意敌意都仿佛变得不重要了。在远方的一座从未去过的陌生城池中,两个男人,一个是她生存于世上的依靠,一个是她又恨又朝思暮想的情人。如果这两个人一起消失在那座城中,那她所有的一切还剩什么,下半生该怎么办?需要在家中自尽追随么,可是还未成人的于冕怎么办?

董氏隐隐中感觉厄运和灾难正在自己的头上降临,这是对自己罪恶的惩罚么?

罗幺娘道:“夫人知道武昌城内外远近有很多军营么?”见董氏摇头,她便解释道:“平安……湘王把武昌新军兵权给了周将军,就是湘王妃的父亲,大概有好几万兵马;周将军应该会率大军东进去救。”

董氏问:“周将军何时出兵?”

首节上一节329/3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