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 第223节

  不过日本外相加藤高明立刻公开反驳,将英国声明斥之为单方面的解释,表明不会因英国声明限制自己的行动。

  对于北京来说,这完全是祸从天降,当欧洲大战的消息传来时,袁世凯虽然已经预感到日本人会借着这个机会搞事。因此早在8月3日就向交战双方提出不把中国领土和领海划为军事行动区的要求。

  8月6日,袁世凯政府宣布中国对欧洲交战国严守中立,并公布《局外中立条规》24条外,还试图向美日两国提议,由三国联合出面劝告欧战各国“限制战区”,“使战祸不至及于东方”。

  但当驻日公使陆宗舆会晤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时,大隈重信却反问陆宗舆,“贵国是否想联美制日?”

  陆宗舆对此只能表示否认,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而美国政府此时对于欧洲大战的爆发也谨慎的很,生怕被卷入到大战中去,加上北京政府又无实力压制日本,于是便选择了拖延战术,没有对北京的请求作出回应。

  而北京政府被日本驻华公使小幡吉酉诘问,“此等关系东方重大事件,中国何径先向美邦提议?”居然又向美国政府“婉辞取消”了前述要求。这使得袁世凯政府的虚弱更加的显露在了各国面前,日本的行动也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8月8日,日本舰队便声势浩大地出现在青岛前海一带。8月20日,新上任的驻华公使日置益照会袁世凯政府,说“胶州湾问题与中国政府无关,日本期望中国政府对此持消极立场”。袁世凯试图和平收回青岛的努力,在日本阻扰下,算是彻底破产。

  和平收回青岛的外交努力失败,袁世凯政府转而考虑参战抗德,请求与英日联合会攻青岛,试图避免青岛为日人所占。

  但一向和袁世凯交好的英国公使朱尔典此时却劝说他,“贵国并无实力,此时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待到欧战结束,我国必将站在贵国一边,在和会上向日本提出山东问题。另外还请总统约束山东革命委员会,他们现在所进行的反英反日宣传,有破坏中英邦交之嫌疑。”

  虽然朱尔典也竭力为袁世凯这位老朋友努力了一次,他向日本政府建议,在日英两国共同向中国政府发出的照会中要写进“保证归还胶州湾”的内容。只是日本外相加藤高明予以拒绝:“现在不能做出归还付出很大牺牲而取得的胶州湾,即令归还,日本也须附有条件,例如延长关东州租借地期限,恢复日本在满蒙的权益等,恐将成为主要条件。”

  于此同时,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就中国参战问题约见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时明白表示:“中国既守中立,自无预战之理。惟若中国自生内乱不能自平时,日英为保持东亚和平,亦愿相助平乱,但并无从中图利之意。”

  袁世凯试图通过参战保全山东的计划也破产了。眼看着日本步步紧逼,即将登陆山东,袁世凯也知道一旦让日本军队就这么登陆山东作战,则北京政府的名誉也就彻底完蛋了。

  8月28日晚上,北京大总统府内灯火通明,袁世凯召集了北洋集团的各首脑人物在居仁堂内再次讨论如何应对山东问题。

  袁世凯在今日白天让外交部长孙宝琦去见了日本公使日置益做最后之努力,但是孙宝崎回来后向他汇报,日置益不仅不肯做出任何在战后归还胶澳的实质性承诺,还对北京政府就日本出兵一事的抗议嗤之以鼻。

  即便孙宝琦表示这是基于中国作为中立国在形式上的抗议,以应对德国公使对于北京之抗议,日置益也傲慢的表示,北京政府为了德国的一纸空文向日本发出抗议,实在是有碍两国之邦交。

  听完了孙宝琦带回来的消息,袁世凯知道日本出兵已经成为了定局,但是他这个时候才发现他居然推不掉这个责任。因为他揽权过甚,在今年五月不仅用政事堂取代了内阁,还用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架空了陆军部,所有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上的后果就是,一旦日军登陆山东,国民之怨恨就全部推倒了他的头上。

  甚至都不要等到日军登陆山东,就这一个月内社会舆论对于北京办理外交的进退失据就已经是批评声不断了。特别是8月9日曹汝霖向日本政府发电,声称只要日本政府把孙中山一干革命党驱逐出日本,则北京政府可以同意日军出兵青岛。

  曹汝霖这封电报被公开后,顿时惹来了一片骂声,不止是前国民党人大为不满,即便是原本中立的知识精英们也把曹汝霖称之为汉奸,认为其全无家国之念,只有争权夺利之心。曹汝霖被骂的不敢出声,甚至都还拿攻击自己的报纸毫无办法。

  因为这些报纸都属于山东革命委员会所投资,他甚至都不能封禁住这些报纸在华北地区的发行。过去至少北洋政府还能在租界外控制报纸的发行,但是现在谁能封得住占了半个山东的革命委员会。

  把政事堂各官员和各在京将军都叫来之后,袁世凯和众人坐在会议桌前沉默了好半天,才痛心疾首的说道:“欧战消息传来,原本我打算和美、日两国协商,务必使欧战之交战双方在东洋维系和平,从而保证我东洋之安宁。可是日本人狼子野心,一心一意要趁着这个机会吞下德国在东亚的利益,完全无视了我国之恳求。

  现在日本人提出要把山东省黄河以南地区划为中立区,以方便日军借道进攻青岛之德军。眼下,日、英两国之联军有军舰近百封锁了胶州湾。

  芝泉,你是陆军总长,你先说说。日本人要是强行通过我山东地界,我们该怎么办?”

  自从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成立之后,陆军部几乎就没什么事可办了,段祺瑞心存不满又不能和自己的恩主翻脸,只能选择消极怠工,干脆就不去陆军部了。他的这种态度自然就引起了袁世凯的不满,认为段祺瑞这是居功自傲。

  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辛亥革命初起时那么亲密无间了,因此对于袁世凯的问话,段祺瑞干脆硬邦邦的回道:“以我北洋的力量,最多也就抵抗日军48小时。”

  袁世凯对于这个回答自然是不满意的,他想听的可不是这个,因此便干脆拉下脸来追问道:“48小时?那48小时之后呢?”

  段祺瑞立刻针锋相对的说道:“48小时之后我听大总统的指示。”

  袁世凯顿时被顶的说不出话来了,他知道段祺瑞是不可能给自己台阶下了,于是转过头去问其他将领:“你们也是带兵的,你们也说说吧,这事该怎么办?”

  在袁世凯的目视下,陆军上将靳云鹏不得不硬着头皮起身说道:“卑职以为,这事应该交给革命委员会去处理。他们整天都在报纸上宣传,一寸山河一寸血,领土主权寸土不可让,逼迫大总统向日本、英国发出宣战警告,实在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乳臭小儿。

  想一想庚子国难,先太后向万邦宣战是个什么下场,就知道这些人完全不懂什么叫军国大事。大英帝国在这百年间同人交战就没有输过,邻邦日本虽然号称拥有东亚第一舰队,但是和英国皇家舰队相比,连个小指头都及不上。

  光光一个日本,我们就算倾尽全力也未必挡得住,更别提还有英、法、俄三大国在其背后相助。我们硬要拦阻日本军队登陆,第一未必拦得住,第二还容易得罪协约各国。要我看,日本登陆山东作战的事是不可能停下来的了,与其让我们挨国人的骂,倒不如把这个黑锅抛给革命委员会。

  如果他们在报纸上牛皮哄哄,结果到了真动手的时候又软了,那么至少国人也不会过于苛责大总统了。要是他们真的和日军动了手,至少也能为我北洋去一心头之患。”

  虽然这不是袁世凯想要的答案,把这个黑锅甩给革命委员会当然是再好不过。但是“唯名与器不可轻与”,袁世凯虽然想过,却又担心给吴川借势而上,因此才一直漠视了这个选择。

  但是今晚,看着和自己生分了的段祺瑞,再看一看这些唯唯诺诺的北洋将领,袁世凯终于有了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和诸人枯坐许久,看着其他人无一出声,袁世凯终于解散了会议。

  从总统府走出的段祺瑞突然停下脚步,对着身后亦步亦趋的靳云鹏问道:“翼青啊,你可真是给大总统出了个好主意。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革命委员会真的把日本人给打回去了,今后咱们北洋该怎么办?”

  靳云鹏沉默了半天之后说道:“我在天津买了幢房子,今后吃喝总是不愁的。”

  段祺瑞看着他半天,伸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着转头离去,口中还说道:“到底是翼青啊,咱们北洋团体的聪明人,我觉得又铮是远不及你的。”

  次日袁世凯发布命令正式解除了正在养病的段祺瑞,国务卿徐世昌正式对外公布,中华民国谨守中立国的本分,至于山东是否设立中立区,中立区的范围该如何划分,北京政府决定由山东地方政府自行处理,中央政府尊重山东地方政府的最终决定。

第621章

  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对于袁世凯政府的不负责任感到非常的愤怒,他对于亲自上门前来传达这一决定的外交总长孙宝琦说道:“贵国政府如此行事,我国将不得不采取断然举措,关于山东战事问题将不再和贵国沟通,因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将由贵国承担。”

  在日本公使的面前,孙宝琦这位前清的山东巡抚,现在的民国外交总长,宛如是一个做错了事被老师责罚的小孩子,只是一味的唯唯诺诺,毫无半点反驳对方的意思。

  日置益看着这样的支那官员,心中也不由大为生厌,以近乎驱赶债务人的羞辱方式,结束了这场让他充满了不快的谈话。送走了孙宝琦之后,日置益就开始思考如何应对当前出现的变化。

  外务省于欧战爆发之际将他派来中国,自然是因为他的对华强硬姿态还要过于小幡酉吉公使,加藤外相认为只有他才能更好的维护日本的在华利益。

  不过此前都在南美地区担任大使的日置益,此次来到中国之后就发现,中国人对于日本的态度和他印象中出现了一些区别。日清战争之后,中国人对于战胜了自己国家的日本不仅没有任何怨恨,反而出现了一股学习日本的风气,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是亲近日本的。日本的大亚细亚主义,也正是因此而萌发。

  但是日俄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的态度就开始有所转变了,他们虽然赞叹着黄种人首次战胜了白种人的胜利,但是在羡慕着日本极速开化的同时,也开始警惕日本对于中国领土、资源的野心。但是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对于日本人还是畏惧的,认为自己是不能单独抵抗日本入侵的,所以满世界的去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列强。

  可是这一次他来到中国之后,日置益突然发觉除了北京政府的官员对日本的态度没什么变化之外,中下层的中国人对于日本人似乎已经失去了曾经的敬畏。

  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在中国的地位已经和欧洲人相去不远,为了特意区分自己和中国人之间的差别,在华日本人都会显得格外的蛮横无礼,就连本国的外交官员都认为,中国民众对于日本的好感度急剧下降,和这些在华日本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在华日本浪人的犯罪活动是分不开的。

  只是日本政府中的一些官员认为,日本作为一个后起列强,在在华利益上的争夺已经弱于欧美列强,而以中国人欺软怕硬的懦弱本性,对待中国过于亲善,只会让中国人优先把利益交给更让他们感到恐惧的白种人手中。此外中国人又无反抗日本之武力和智力,因此对于中国人的观感不必过于忧虑。

  但是现在的中国民众,在日本人面前已经不是那么的顺从了。根据日置益的调查,这正是辛亥革命之后发生的变化。因为日本军队被革命委员会赶出了南满,中国的普通民众才开始觉得日本人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差别。

  虽然日置益知道,不管是陆军省还是外务省,对于支那革命委员会的态度是蔑视的,认为这些支那人是依靠了白种人的支持才让日本在南满吃了个亏。陆军反对任何关于南满战败的说法,认为陆军是为了国家忍辱负重,才不得不在南满做出了退让,陆军是能够战斗下去的,但是国家所面临的财政困难和欧美列强的干涉,使得陆军无法继续战斗下去。

  可不管陆军在民众之间如何往自己脸上贴金,不管陆军省和外务省的官员如何在外宣扬,只要失去了欧美列强的支持,支那革命委员会就如何不堪我国之一击。但是陆军省和外务省在对待支那革命委员会的具体问题上,却都显得极为慎重。

  比如陆军口口声声要打过鸭绿江,结果不过是往鸭绿江对面放了一排枪,遭到了支那革命委员会的抗议之后,就偃旗息鼓了。按照陆军的说法,北朝鲜地区的天气不好,朝鲜驻屯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北朝鲜的抵抗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过鸭绿江就有可能重蹈1911年的覆辙,前线无法快速打开局面,而后方的后勤被朝鲜抵抗武装切断。

  日置益听后心里倒是释然了,陆军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南满没有失败,但是看着他们总结这场战争经验这样具体,就知道陆军上下其实还是承认了南满败绩。

  也正是因为如此,陆军在跨不跨过鸭绿江的实际操作上会显得这么慎重,而海军在封锁了胶州湾之后,因为山东革命委员会的警告,也没敢阻扰中国籍商船的进出。加藤外相则极力主张同北京政府交涉,反对和革命委员会进行任何接触。

  对此日置益倒是能够理解的,虽然来北京的时间还不够长,但是看一看报纸上的新闻就知道,革命委员会对于山东问题是没有妥协的言论的。

  革命委员会甚至公然声称,成为中立国并不代表要放下武器,只有武装中立而没有和平中立的道理。中国不愿意参加这场帝国主义为了瓜分世界爆发的战争,也呼吁各国的普通民众一起反对这场战争,但是中国也绝不接受有人打着战争的旗帜把战争强加于中国人民头上。

  这种煽动民众反对战争的言论,在革命委员会控制的报刊上比比皆是,甚至引起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外交官的不满抗议,当然大家知道向革命委员会抗议是没什么作用的,因此压力都指向了北京政府。

  所以日置益以为,对革命委员会进行虚言恫吓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反而会让对方更加瞧不起日本帝国。想要让革命委员会作出退让,必须要在实力上压倒对方。就在日置益思考着该怎么联合英国人一起向北京政府施压,先获得一个进入山东的名义时,公使馆的秘书秋津匆匆的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拿着一份电报纸的秋津,脸色有些异样的向日置益汇报道:“第二舰队来电,今日早上我方空军和支那空军在青岛上空发生空战,我军损失三架飞机,一架负伤逃回。加藤司令官要求阁下向支那政府交涉,要求支那政府严惩向我军发起攻击的支那飞行员,并将支那军队撤出青岛。”

  日置益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秋津说道:“海军受到攻击不立刻开炮还击,反而要求我向支那政府提出抗议?加藤司令官是吃错药了吗?”

  加藤定吉当然没有吃错药,站在座舰天桥上的海军中将看着在空中巡视侦查己方舰队的两架支那飞机,他除了沉默之外没有发出任何命令,当然他也没有什么命令可下达的,整个第二舰队包括英国盟友的军舰,都没有安装过任何防空武器,对于支那人的飞机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站在加藤身后的海军官佐们虽然一个个脸色铁青,但也都还保持着冷静,因为支那飞机的完备性已经超出了他们对于飞机这件新事物的理解。

  最先把飞机引入日本的正是海军,几位海军军官认为这种新的飞行器有可能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此试图建立一个研究飞机的协会。但是海军上层一开始并不支持,倒是陆军听说这件事后表示愿意提供经费,于是在陆军的支持下成立了研究飞机的临时军用气球研究会,委员长是当时陆军军务局长长冈外史。

  之后,提议发起研究飞机的海军军官在研究会中日益被陆军边缘化,而海军内部也开始转变了对于飞机的态度,特别是1911年南满战事中支那军队用飞机轰炸了公主岭事件,使得海军大受震撼。于是在1912年5月,海军航空术研究委员会成立了,山路一善海军大佐成为了委员长,梅北兼彦、河野三吉、山下一诚、中岛知久平成为了研究会的骨干。

  海军还将在日俄战争中俘获的一艘货船改装成了水上飞机母舰“若宫丸”号,在此次青岛战事爆发后迅速形成战斗力,并派往了胶州湾参战,试图从战争中验证飞机的作战方式。

  “若宫丸”号排水量8000吨,搭载着3架莫里斯法曼1912型双翼飞机、1架吕号乙型双翼水上飞机,共4艘飞机组成的海军航空队。这只日本第一支飞行中队于8月21日才正式编组完成,整个中队配备了7名飞行员。

  8月27日“若宫丸”号抵达胶州湾,8月28日航空队就想升空侦查青岛,但是被第二舰队司令官加藤所阻止。因为在第二舰队封锁胶州湾之后,加藤定吉就接到了山东革命委员会发来的电报,电报中表示:日英舰队如果擅自进入中国领海、领空,即被视为对中国宣战,革命委员会将采取一切必要的防御措施,包括动用武力。革命委员会对于日军的反击,也将不止于山东。

  出发前加藤定吉已经得到海军内部的指示,对于山东的进攻应当先让陆军开第一枪,因为山东战争是陆军所主导的,海军在山东表现的再出色,也不过是在为陆军做嫁衣裳。海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任务,是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群岛,南下支舰队才是海军最要紧的任务。

  所以分配给加藤定吉的都是一些老式军舰,新式战舰都被留给了正在组建的南下支舰队。因此虽然觉得山东革命委员会的通牒有些狂妄自大,但是加藤定吉还是指示“若宫丸”上的航空队不要轻举妄动,等待北京政府正式划出中立区再说。

  不过今日一早,“若宫丸”再次发来电报,说是预计后几天的天气不会太好,飞行员需要趁着今日的好天气试飞一下,以熟悉青岛海上的起飞状况。加藤定吉这一次却同意了“若宫丸”号的请求,因为他前一晚刚刚接到电报,陆军第五师团已经集结完毕于今明两日登船出发,不管北京政府是否同意划出中立区,陆军都已经决定在龙口登陆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海军航空队起飞之后就毫不犹豫的越过了海岸线,在侦查了青岛港湾之后,还向青岛港口一幢架设着天线的建筑投下了一颗自制炸弹。事后查实,这是德国的无线电广播大楼,炸弹并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

  就在海军航空队得意洋洋预备返航时,支那飞机突然出现了,然后性能优异且装备着机枪的支那飞机迅速击毁了三架日军飞机,只有金子养三少佐驾驶的吕号乙型双翼水上飞机凭借着娴熟的驾驶技术和一点运气才逃回了外海,和田秀慧海军大尉、藤濑胜中尉、大崎教信中尉不幸殉国。日本海军航空队第一次参与战事,就差点遭到了全军覆没。

第622章

  看着支那飞机在自己的舰队前巡视一圈后终于调头返回了青岛,加藤定吉这才出声问道:“如果支那飞机朝军舰射击的话,我们有没有办法把它打下来?”

  站在加藤身后的舰队参谋长吉田清风大佐看了看左右,发觉无人敢和自己对视,这才硬着头皮回道:“恐怕不能,用舰炮打不到,而其他武器又没有对空射击的设计,我们恐怕需要向后方请求援助才成。另外,其他各舰来电请求对青岛炮击,以作还击。”

  加藤定吉对于这个请求不置可否,转而继续问道:“英国人怎么说?”

  吉田大佐迟疑了一下说道:“英国人回电,他们并没有接到和中国开战的命令,因此他们建议我们先向北京公使团发电,进行外交交涉,然后再听从国内的命令。不过这样未免也太过于示弱了。”

  加藤定吉想了许久,才说道:“先给北京公使馆发电吧,然后派人向青岛发电要求其归还阵亡者的尸体…”

  吉田大佐并没有继续劝说加藤中将接受各舰的请求,在陆军没有攻下青岛外围的要塞前,海军上前进攻就要面临被德军炮台打靶的命运,如果再加上空中飞机的干扰,那么这种带着报复心理的还击,就是让各舰去送死。英国人的态度,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驾驶着飞机降落在青岛飞机场的根瑟丕律绍海军中尉,虽然得到了地勤人员英雄一般的接待,但是他也注意到人群中的联队长谭清看起来有些不大高兴。他不由上前在对方的肩膀上轻轻打了一拳,然后讪讪的问道:“我的朋友,你该不会是因为我使用了你的座机出击就感到不高兴吧?”

  和丕律绍中尉一起组建青岛航校的谭清,对于这位海军中尉的个性还是了解的,他只能无可奈何的说道:“你开我的座机倒是没什么,但是这些飞机上可是标上了中国空军的符号,你不应该使用它去战斗,这将会让我们陷入被动。我们只是要保卫本国的领土主权,并不是要和德国并肩作战。”

  丕律绍中尉回头看了看身后兴高采烈的同伴们,马上就对着谭清说道:“好吧,那么你应该分配几架战斗机给我们,只要涂上德国空军的标志,那些日本人和英国人就无法抗议了。”

  谭清摇了摇头说道:“中尉先生,你知道的,我无权分配飞机给你们,那至少要恒主席或张司令员才能决定。”

  丕律绍想了想,就向对方说道:“好吧,他们现在在哪?我这就去找他们要飞机去…”

  恒宝昆和张孝准此时正在胶澳总督府内和瓦德克总督讨论青岛的命运,张孝准对瓦德克总督很是不快的说道:“按照我方同辛慈公使达成的协议,贵方应当把青岛的各处要塞及管理权完全交给我方,这样我们才能以已经收回胶澳及胶济铁路的名义,拒绝英、日联军进入山东。

  而我方也保证,只要英日同意放弃入侵青岛,那么我们解除贵方武装之后,贵方军人作为个体还是拥有自由的,只要不出我们的保护范围,这样贵方就可以在中国等待到战争结束为止。

  但是到了今天为止,贵方依然不肯让我军进入五处主要要塞,倒是让我军成为了贵军的外围防御力量,总督先生,您这是打算不遵守协议了吗?”

  对于张孝准的质问,瓦德克也是一脸的为难,在他看来革命委员会提出的理由当然是正当的。毕竟德国总不能一边占领着中国的土地,却又指望着中国人流血保卫自己。辛慈公使和革命委员会达成的协议,对于在华的德国商民来说已经是相当优厚的条款了。至少当英国人和日本人攻下了青岛之后,是绝无可能给德国留下点什么的。

  但是,原本对于远东战场已经不怎么指望了的柏林政府,就连威廉皇帝自己都觉得青岛驻军只能战至最后一刻,以生命守卫德国的荣誉了。可是随着革命委员会的表态后,光是山东地区就动员起了近15万人,和东北三省缺乏劳动力不同,山东光是胶东三府就充满着大量无地农民,在革命委员会宣布参军后给与分地的承诺后,顿时就有着大量农民加入了山东国民革命军。

  这些充沛的人力不仅补充了修建青岛、平度、龙口等地工事的人手,还让原本一师两旅编制的山东革命军迅速扩充为了3个正规师和4个警备团,共计6万余人。德国人储备在青岛的武器马上为之一空,但是对于青岛安全担心不已的德国侨民却顿时安心了下了。

  德国在青岛只有正规军有2710人,这其中包括奥匈帝国驻扎于中国的部队约100人。而从中国各地应征而来的德国侨民1424人,青岛的德国侨民4105人、军舰水兵681人,总兵力为8920人。

  不过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把这些德国工程师和技工送上战场太过浪费了,他们应当安排在工厂为军队生产各种武器和弹药。此前在青岛建成的合成氨厂、机械厂和钢铁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迅速被转化为了为战争服务的军工厂。如果没有这些从德国聘请来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是不能让这些工厂内的机器日夜不停的运转起来的。

  瓦德克总督也不希望把德国人送上战场,虽然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是预备役士兵,但是想要让他们真正转变为一名真正的士兵,还是需要时间的。可是和山东一海相隔的日本,除了20余万常备军外,还可以轻易动员起上百万的预备役,因此这场战争德国是必败无疑。

  但是如果让中国人加入到这场战争来,那么以山东人的吃苦耐劳,这些山东人不仅身材高大,且只需要一些馒头或杂粮饼加一些生大葱就能毫不抱怨的干着最为辛劳的体力工作,且服从性也非常的好,按照英国人的说法,“这些山东人实乃是第一流的士兵。”

  那么日本即便能够动员起上百万的兵力,也未必能够征服一个山东,而在山东的后面还有更多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唯一缺乏的,是一个能够将之组织起来的核心,和将他们武装起来的工业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初来山东时德国的殖民地官员还能够毫无顾忌的在山东大搞建设,但是很快他们就放弃了在这里建立重工业的打算。

  因为在修建胶济铁路的过程中,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人和非洲人是不同的,他们并不是仅仅只是体格健壮,在智力上他们并不逊色于德国人。一旦让中国人掌握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工业,那么对于各国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当国内向中国大举进行投资工业建设时,青岛的德国官员并不是没有反对的,但是这个计划涉及到的利益实在太大,那些反对声最大的官员都被调去了太平洋群岛,其他的德国官员也只好闭嘴了。

  不过现在么,瓦德克总督倒是庆幸了起来,这些刚刚建成的工厂,倒是可以先让英国人和日本人先享受了。他也很想见识一下,一个拥有了工业基础的中国地方政权,到底能够让日本人流多少血了。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柏林又有些舍不得这些年在山东投入的巨额基础建设了,青岛要是守不住,自然没有人关心帝国在山东的投资怎么办。但是现在不是看到了守住青岛的希望了吗?更何况,陆军中的一些参谋们认为,革命委员会如果能够把中国的人力动员起来打败日本,那么为什么不进一步引诱他们和协约国进行彻底的战争呢?

  在这种种的利益衡量之下,柏林就暂时搁置了辛慈和吴川达成的协议,要求瓦德克尽可能的延缓交出青岛的控制权,要让日本和英国登陆山东,和中国人打的不可开交了再说。在柏林看来,只要日本人和英国人流的血够多,基本革命委员会现在不想加入同盟国,也将在协约国的敌视下不得不成为柏林的东方盟友。

  思考了再三之后,瓦德克只能尽力向恒宝昆、张孝准安慰道:“我并不是不愿意把几处炮台交给贵方,只是现在柏林还没有给出最后的答复,我还不能立刻交出对于这些炮台的指挥权。当然,我认为柏林并不会否决辛慈阁下同吴川阁下签订的协议,这只是程序上的一个小问题,并无碍我们之间的合作。

  其次,这些永备炮台都是最为现代化的设施,就算我交给贵方,贵方现在也无能力使用他们。眼下英日舰队就在海上,如果我把它们都交给贵方,贵方又无能力使用它们,那么就会对青岛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我希望贵方体谅这一点。”

  张孝准还打算说点什么,不过恒宝昆却拦住了他,转而向着瓦德克总督说道:“总督阁下说的也有道理,不过眼下青岛北面陆上正是由我军在防御,我认为至少北面的那两座炮台应该先交给我们,而且我们也可以先熟悉一下炮台内部机械的使用,一旦战争爆发至少我们可以协助贵方,毕竟贵方的人数并不足以日夜守备这些炮台。

首节上一节223/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