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2日到9月10日,短短九天时间内,朝鲜战场上一个半师团被围困,一个半师团被歼灭,这样的惨败让东京的政经精英们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如果日军是在艰苦奋战之下遭此败绩,那么东京的政治家们也许还会煽动民众扩大战争,凭借着日本人的爱国心去击败支那人的侥幸之举。
但是现在,支那军队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朝鲜的独立意识却因为这一仗高涨了起来。陆军想要在朝鲜半岛继续打下去,首先要面对的已经不是支那人,而是朝鲜人组成的军队了。
哪怕日本的军政精英再看不起朝鲜人,一个有着外国支持的朝鲜武装力量,也不是轻易能够剿灭的。更何况现在这些朝鲜暴民还霸占了朝鲜北部地区,直接背靠着中国满洲和日本作战。支那人只要给朝鲜人送上一批军火,就能让朝鲜的游击队和陆军在大山里周旋几个月,日本还得要提防自己精疲力尽时支那人发起的进攻。
1300万朝鲜人,几乎是日本列岛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了,想要控制住这样一个已经觉醒了的单一民族国家,日本需要在朝鲜半岛放置多少兵力才勉强够用?有些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有些人则是知道却装糊涂,还有人则是根本连听都不愿意听这个问题。
只是陆相冈市之助在内阁于9月11日召开的关于朝鲜问题及对支战争的问题讨论中,态度却依然是蛮横无理。冈市之助在会议上拒绝讨论从支朝地区撤兵和同支那革命委员会进行协调的建议,他态度强硬的要求:“陆军决不能受这样的侮辱,只要我还在陆相的位子上,我就不可能赞成日本以居于劣势的地位和支那谈什么和平。”
海相八代六郎在会议上当即赞成道:“海军坚决支持陆军不和支那妥协的态度,不过海军现在任务较重,对于朝鲜半岛登陆的任何作战恐怕是难以参与了。不过我们都很清楚,支那人除了几艘内河炮艇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海上舰艇,所以我们认为本次朝鲜登陆作战,海军大概是难以派出大量舰艇为陆军护航了。另外,陆军想要在朝鲜战场坚持下去,光凭一张嘴可不行,陆军至少要报一个作战计划上来吧?”
冈市痛恨的瞅了一眼海相,这才一本正经的说道:“陆军当然是有计划的,但是这个计划现在还处于绝密状态,除非在御前会议上获得通过,否则陆军暂时不对外公布。”
八代六郎还没想好该怎么说,外相加藤已经忍耐不住的说道:“这简直就是笑话,御前会议上通过的决议,难道就可以凌驾于内阁之上了吗?管理这个国家的是内阁不是御前会议,陆相不要自误。”
冈市之助毫不示弱的看着加藤说道:“外相阁下,难道你想要干犯天皇统帅权吗?”
眼看着会议要陷入到无意义的争执当中去,大隈重信叫停了双方的对峙,转而看着陆相平静的问道:“那么陆军打算再动员多少军队,这总该能说吧?”
冈市沉吟了一下后说道:“除了已经动员的第7、14师团外,我们还打算继续动员11师团。”
大隈重信沉吟了一会后问道:“动员三个师团去朝鲜,就能挽回败局了?那么山东那边还该动员多少力量?陆军打算把这场战争进行到什么程度?”
冈市的额头上微微沁出了汗珠,但还是气势不减的说道:“陆军只考虑如何去取胜,至于是否能够获得胜利,这得看计划的实施完成和外加一些运气,并不是由下官来猜测的。至于战争要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外务省的要求,这场战争可是为了实施内阁制定的外交方针发起的,可不是我们陆军自己发动的战争。”
冈市的话语顿时让立宪同志会出身的大臣为之哗然,陆军这是要把战争的责任推给外务省了,这可真是卑鄙,立宪同志会的同仁如此想到。
到了这个时候,会议就很难开下去了,于是大隈重信不得不解散了这次的内阁会议。不过在散会之后,大隈重信叫住了外相加藤,两人在大隈的办公室内单独谈话将近三个小时,加藤才一脸难看的走出了首相官邸。
1914年9月12日马恩湖战役结束,这场战役让英法联军伤亡了26.3万人,而德军损失了22万人,虽然看起来联军的损失更大一些,但是却宣告了德国速胜战略的破产,是德国的一大失败。
这场战役中最离奇的是,德国总参谋部的情报部门负责人理查德亨奇中校以获得了总参谋部授权的名义,要求德军第一、二集团军后撤,而领导第一集团军的克鲁克和库尔两位将军居然就此服从了,也没有通过无线电或其他方式向友军和后方的总参谋部进行求证。
当然会出现这种离谱的事件,也是因为总参谋长毛奇在开战前后表现不一的态度。在战争爆发前毛奇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但是当战争开始之后,当德军在马恩湖陷入了英法联军的阻击后,这位却丧失了对于施里芬计划的信心,一度向皇帝提出了撤军的动议。
毛奇的态度显然影响到了不少总参谋部的成员,最终动摇了前线的德军。西线的这场大胜让英法两国的民众欣喜若狂,但是9月15日,俄军在马祖里湖战役中再次遭遇失利,德军以1万人的伤亡换取了俄国100,000-125,000的伤亡人数,俄军被迫退出了东普鲁士的领地。
不过俄军虽然在西北战场上损失惨重,但好歹在面对奥匈的加里西亚会战中为自己挽回了一些颜面。奥匈帝国将领的糟糕指挥,和中下级军官盲目的采用陈旧的线列队形正面强攻战术和俄军对战,使得奥匈军队中最为最优秀、勇敢的士官完全葬送在了俄军的大炮之下。9月11日,奥匈军队开始后撤。
和欧洲东西线战场动辄伤亡十万到数十万的战役相比,远东所发生的中日之间的战争简直就是在过家家了。不过随着德国东西两线战场都进入了调整状态时,协约国和同盟国几乎都意识到各自的速胜论都已经破产,接下来恐怕将要进行一场长期的较量了。
同盟国这边是需要更多的盟友,而协约国这边则是在担心自己的盟友无法坚持到最后,向德国妥协或单独媾和,从而造成自己付出更大的牺牲。
英国政府、法国政府所担心的那个盟友,正是东线独立对付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俄罗斯帝国。因此在马恩湖战役尚没有结束之前,英法俄三国代表就聚在了伦敦商议发表一个共同宣言,保证各自不单独同德国媾和和相互商定媾和条件。
只是俄国代表在洽谈中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贷款及军火补给问题,即便不提俄军在西北战场上的失利,光是在加西利亚会战中损失的枪械就超过了十万枝,俄国兵工厂生产枪械弹药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战场上消耗的速度。
第二个就是要求英法出面协调远东的中日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使得协约国的力量无谓的被消耗,也对俄国唯一的对外军火贸易通道构成了威胁。之前俄国也许还打着先敷衍革命委员会,等待着革命委员会在对日作战中的失败,再设法夺回对于中东铁路的控制权力。
但是日军在朝鲜战场的不堪一击,使得俄国已经对于日本能否制服革命委员会不抱希望了。以当前的欧洲战事激烈程度,一旦让革命委员会把中东铁路截断,俄军就要采取全面退守的姿态了。因为俄军需要进口大量的军事物资才能保证进攻,没有这些物资就只能转入防守,以俄国广袤的土地去拖延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进攻了。
英法当然不能同意这种状况出现,俄国采取防守姿态,也就意味着德国能够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到西线,这将会给英法联军造成极大的压力。1个马恩湖战役就已经让联军损失了26万余人,再来几个马恩湖战役英法联军还能剩下多少有战斗力的部队?
即便是原本在内阁里极力主张让中日交战以保证帝国在远东利益的丘吉尔也闭上了嘴,他所期待的中日势均力敌的景象根本就没有出现,倒是日本人被中国人在短时间内给打崩溃了。如果双方的战争再持续下去,中国人真的因此把协约国当成了敌人,谁也不能保证中国人会不会发起疯来截断中东铁路,完全投入到同盟国的一边,至少他们现在连英日联合舰队都敢抵抗。
而随着欧洲大战的白热化,美国人对于协约国的态度也微妙了起来。首先美国政府开始指责伦敦侵犯了战争期间中立国船只的合法贸易权;其次美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也渐渐强硬了起来。
前者是因为美国政府认为协约国现在已经没有余力再招惹一个大西洋对岸的工业国,因此才毫不客气的指责伦敦违反了1909年签订的伦敦宣言。后者则是革命委员会表现出了拥有和日本一战的能力,使得美国不必花费太多即可获得外交上的优势地位,因此自然不必如几个月前那么小心谨慎了。
虽然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力量并不大,但是在日本遭受如此重大失败的时候,美国人甚至都不用展现自己的力量,光是空言恐吓,日本都没办法去赌。毕竟美国的谎言被拆穿只是丢掉一些面子,日本要是下错了赌注,失去的可是真实的国家利益。
而英国这边,在禁止了美国商船的对德贸易之后,也不愿意再和美国人在远东发生冲突。就像英国可以为了自己的在华利益,向日本出卖中国的利益。现在为了确保美国继续站在中立国的地位,给与协约国更多的帮助,英国人也不会吝啬于向美国人出卖日本的利益。
于是在9月15日之后,英法政府同时向在华公使发出了指令,要求介入调停日中战争。甚至于,英法俄还开出了一张采购清单给革命委员会,试图把革命委员会也纳入到协约国的商业圈中。
第647章
9月11日,日军主力约2.5万人开始登陆龙口莱州湾。按照日本陆军原先制定的登陆方案,独立第五师团主力部队在莱州湾登陆,南下至即墨崂山一线,抢占崂山仰口湾,然后开辟新的登陆场,实行重武器和作战物资登陆作业。
日军对英方的解释是:一是青岛附近水域易遭受攻击,且布有水雷,部队登陆不安全;二是青岛附近地区海域容易遭受夏季东南风的吹袭,不利于登陆作业。莱州湾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条件有利登陆作业。
只是9月2日开始莱州湾遭受了持续的暴雨,加上中国防御部队的不断骚扰。使得独立第五师团主力部队直到9月15日才全部登陆。因为朝鲜战局的不利,原本用于山东方面的兵力及运输船还被减少了。
事实上,在朝鲜战场的失利消息传到东京之后,内阁各方已经有所讨论,是否还有继续山东作战的必要。只要脑子没坏掉,都已经能够从朝鲜战场上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日本当前已经没有能力再进攻朝鲜北部及辽东半岛,原先的南满夺回作战实际已经破产。
但是之前国内舆论上内阁控制的太好,当前日本对于朝鲜及山东的作战,国民普遍认为日本军队是有着大义在手的,朝鲜作战是为了消灭攻击日本侨民的暴民,山东作战是为了支援英国盟友和报昔日三国干涉还辽的一箭之仇。
特别是当革命委员会于9月2日出兵干涉朝鲜及对山东登陆日军展开抵抗,使得日本国内正掀起一个支持战争的高潮,国民正要求陆海军登陆辽东夺回南满利权,并用武力解散革命委员会。
日本政府对于国内新闻的严密控制,使得陆军在朝鲜的惨败并没有及时的传递给国民,倒是日军被支那军袭击的新闻掀起了日本国民对于支那人的仇恨。按照过去的传统,接下来就该是我无敌皇军惩罚暴支的戏码开演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皇军在北朝鲜遭到了惨败,甚至连反攻救回被围于北朝鲜的各部队都是希望渺茫。人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应当和中国人讲和,然后把那些被围的部队解救出来。但是谁来把这个坏消息通知给国民?
立宪同志会显然是不肯承担这个责任的,作为政党他们可不愿意成为民众心目里的罪人,否则今后还会有人投票给立宪同志会吗?山县派的官僚们则希望由其他人来踩下刹车,陆军刚刚把国民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突然去告诉国民陆军在北朝鲜遭到了重大失败,陆军现在打算和中国人谈判讲和,那么陆军省就要先被激怒的国民所捣毁了。
至于海军么,在这种时候怎么可能会去帮忙陆军解围,要知道就在上半年陆军对着海军连续捅了好几刀,先是用西门子事件干掉了海军第一届内阁,迫使山本权兵卫海军大将不得不退役,接着又操纵议会否决了海军的增舰案,迫使海军省向陆军省低头屈膝。
那么现在陆军自己挖了个大坑把自己埋葬的做法,自然是让海军省上下大大的吐了一口恶气。于是海军一反常态不去和陆军对着干,反而积极的附和陆军动员增兵的意见,帮助陆军更快的埋葬自己。
陆军上下当然知道自己正处于一场真正的危机当中,他们现在正主动走向清水寺的悬崖,再不把这场战争停下来,陆军就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为陆军的精英们很清楚,欧洲大战使得各列强不得不抽走了亚洲地区的力量,实在是日本趁机扩张的最好机会,但如果和革命委员会一直纠缠下去,那么日本就会错过这个机会,陆军就会成为日本的罪人,海军不可能会放过这个彻底埋葬陆军的机会。
毕竟海军中的某些将领都是一直主张全面效仿英国,走大海军小陆军的军事道路。只是日清、日俄两次大战,奠定了陆军在国内的地位,使得海军想要削弱陆军的想法无法获得国民的认同。但是如果陆军变成了让日本错过了大战机遇期的罪人,那么海军的主张也许就会成功的吸引国民的注意了。
然而,想要中止战争和中国人谈出一个较好的结果,一个能够让国民满意的结果,陆军至少也要掌握一张让中国人不得不让步的牌。这就是陆军无法停下山东方面作战的根本原因,陆军希望能够用山东战场上的一场胜利掩盖住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顺便以山东方面获得的优势向革命委员会施压,迫使对方在朝鲜问题上做出让步。
陆军的精英认为,朝鲜战场的失利是前线军队指挥不当,被中国军队分割围困导所致。在山东战场上,陆军至少不可能再给中国军队找到这样的空子了,而且山东方面还有英国人的帮助,川岛等人又说动了张勋所部,因此日军在山东战场上是占据了优势的。
但是陆军的这种自我良好感觉,几乎是那些不上战场的陆军省官僚和参谋本部精英参谋们的妄想。对于先期登陆的内藤支队来说,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是意想不到的艰难。
龙口地方确实是一块适合于登陆作战的平坦地形,因此即便中国军队在岸上进行了些许抵抗,天气又突然变坏,但是在舰炮的协助下,内藤支队还是抢下了龙口港。只是从登陆之后,日军的行动就开始变得困难了起来。
按照陆军省的计划,内藤支队登陆龙口之后有两个任务,确保登陆点的安全,对平度方向的道路进行试探性进攻。胶东半岛的地形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陌生,过去十年里日本人不知派出了多少间谍调查山东地区的地理、气候和经济,就在年初时日本的外务省书记官、驻南京总领事、贵族院议员团等高官显贵还纷纷前往青岛“游览”了。
因此陆军选择龙口登陆,除了当地地形适合登陆,远离青岛不受阻碍外,重要的是从龙口沿海边平原抵达莱州、潍坊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抵达了潍坊也就能够把胶济铁路截断并控制在手了。而潍坊、平度、莱西、莱阳、海阳这几座城市,又是胶东半岛中部地区和东部山区的分界线。
从龙口越过南方的艾山-大泽山,就可占据莱西、平度两座山区边缘的重要通道城市;而从烟台穿过东部的牙山-乳山,就是莱阳、海阳通道。
在没有中国军队插手的情况下,日军主力登陆龙口之后就会兵分两路,一路沿着海边平原南下莱州-潍坊,目标是控制整条胶济铁路;一路则是越过艾山-大泽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夺取平度、莱西-即墨控制崂山湾和切断青岛的陆上对外通道。
事实上,在参谋本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算是中国军队插手,这些陆军精英也认为中国军队是无法阻止日军的行动,充其量只能为日军制造一点麻烦而已。
但对于内藤支队来说,中国军队给他们造成的可不是一点麻烦。事实上在后继部队登陆之前,内藤支队的活动范围依然没能超出以龙口港为中心的30里的圈子。往莱州方向,中国人修建起了一道长壕加铁丝网的防御阵地,缺乏重装备的内藤支队难以突破这道防线。
至于艾山-大泽山之间的各处通道,也一样被中国军队一一切断,虽然因为这些丘陵山区之间的通道太多,因此中国军队没有采取挖掘壕沟的办法,但也在各处通道上建立了关卡和警戒哨岗。
日本虽然对山东地方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去调查,但到底不如本地人熟悉地理,最重要的是在日军登陆龙口之后制造的数起炮击民居和枪击平民事件,使得原本对于这场战争无动于衷的中国民众开始相信了革命委员会的宣传,日本人所谓的借道攻打青岛不过是个谎言,实际上日本人就是在入侵中国。
而日军登陆后向附近村庄索要粮食、牲畜,并强占房屋休息,把房子的主人驱逐出去,强行留下年轻的妇女为自己做饭并进行奸淫的暴行,也激发了山东百姓的愤怒。除了某些亲日派分子和那些因为革命委员会颁发减租减息命令受到损失的地主、商人靠拢了日军外,大部分山东民众开始主动寻找革命委员会的军队要求参加对日作战了。
革命委员会不仅接纳了这些山东民众的参战要求,把他们组织进了一个个地方自卫队内,还把日军在山东的暴行进行了揭露报道,这些报道很快就把某些试图和日本站在一起,加入到协约国一方的声音打了个落花流水。
特别是东京刚刚组建不久的中华革命党,派出了不少人员前来山东劝说前同盟会、国民党成员,希望能够促成中日合作,借助日本攻打山东一事把山东纳入到中华革命党的地盘内。但是日军的暴行很快就戳破了中日亲善提携的谎言,原本还对孙文保持尊敬的山东前同盟会、国民党成员,对于其试图借助日本军队力量对抗袁世凯的主张大失所望。
且中华革命党为了能够在日本存在下去,从三民主义中删除了民族主义,这就更使得这些前同盟会及国民党的山东人士感到不满了。有人公然向中华革命党的特使质问:“孙文博士让我们和日本人合作,以完成推翻北京政府的目的。
为了推翻满清,孙先生不惜放弃关外三省和内外蒙古;为了推翻袁世凯,先生不惜放弃山东。这样不断的放弃下去,将来还有中国的地方吗?”
山东各界人士的不满和质疑,不仅极大的打击了中华革命党的声誉,也使得山东地方的舆论渐渐趋向于一致,即在日军不退出山东之前,有敢于同日本言和者即为汉奸。而协助日军进攻山东的张勋所部,也被山东人视为了汉奸部队,张勋帮助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满清余孽。
随着革命委员会在朝鲜战场获胜的消息传开,山东也从舆论上的抗日要求转向了全省实质性的抗日行动。之前还在山东鼓吹孔孟礼制,声称要为大清守节的满清遗老遗少,因为张勋的行动被山东革命委员会定性为反革命的复辟分子,山东民众不仅接受了这个说法,众人还激烈的要求,没收这些反革命复辟分子的家产并镇压之,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行动就在胶东半岛掀起了。
第648章
早在8月11日,日军开始在龙口港大举登陆时,位于青岛的山东革命委员会各委员就开始讨论起接下来如何对付日军两路,张勋一路三面夹击的局势。
因为袁世凯强行解散国会,且山东正在建立本省的革命委员会,徐镜心、刘冠三等山东议员或革命党人就纷纷跑回了山东,投入到了山东革命委员会的扩建中去。在去年夏天之前,山东革命委员会几乎只有一块招牌,虽然在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沿线城市获得了一些控制权,但是并不能深入到山东全省地方上去。
毕竟辛亥革命之后,山东就是守旧派士绅和山东革命党人之间激烈争夺的地方。总的来说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山东至少有5股主要的势力。
第一股是支持袁世凯的山东士绅力量,这些士绅和袁世凯之间的关系可以上溯到前清时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的时候,双方之间的关系犹如保护人和被保护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股是山东本地的守旧士绅,这些人既有顽固不化在清室退位之后还试图纠集乡民攻击民国官员的极端保守派,也有主张恢复帝制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保守派士绅;
第三股是开明士绅商民,这些人虽然是旧地主乡绅出身,但是因为靠近青岛和威海卫两地,因此也接触到了国外的新思想。他们反对帝制同情革命,希望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并将家中的子弟送去学习新学,更为激进的则是加入了同盟会等革命组织;
第四股则是青岛的买办商人,虽然英国强行租借了威海卫,但是英国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再去发展威海卫,且威海卫更适合做一个军港而不是商业港口,除了防备俄国人南下之外,英国人一直都是把这块地方当成了度假地来建设的。
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势力从南满撤离,英国政府就一度想要把威海卫交还给中国,因为这块土地对于英国来说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是英国海军部认为不能过于轻易的交还给中国,至少应当由中国人自己主动提出来,拿其他利益和英国交换才行。
只是不管是满清政府还是民国政府,都没有这样的勇气找英国人讨要威海卫,这件事也就耽搁了下来。不过因为英国人并无意在威海卫大举建设,因此山东的商业资源很快就向青岛聚集了。
虽然济南和周村等地也搞了一些商埠地,但是德国人所修建的胶济铁路和青岛港,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却远远超过了满清对于济南和周村等地的投入。因此从青岛港建成之后,青岛的对外贸易额度就连年大幅度的成长,这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商人来青岛投资,更是发展起了一批依靠德国商行的中国买办。
青岛的买办因为青岛港发展的时间不及广州、上海、天津三地长,因此实力有些薄弱,但是在山东本地却也是一只不小的势力。
第5股就是山东的会道门势力,不管是经过山东的运河、铁路还是本地的港口,都因为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而不管是前清还是民国,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和精力去管理这些流动人口,于是这些流动人口也就成为了会道门发展成员的最好土壤。
历史上,白莲教、弥勒教等无不是在山东运河两侧发展壮大起来的,至于什么青帮、漕帮、响马、捻军之类的黑恶势力,在山东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在这种局势下,虽然革命委员会凭借着武力和德国人的关系硬生生的插入了山东地区,但却并没有多大的发展余地,只要稍稍伸一只脚出去,就要踩到别人的尾巴了,因此只能采取韬光隐晦的策略,一边投资发展青岛工业,招募扩大工人群体;一边则采取了对于工人群体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山东革命委员会的忍耐策略还是有效的,支持袁世凯的守旧派及中间派士绅最终还是先把目标对准了支持共和政府的开明士绅和进步知识分子。在袁世凯接任大总统的位子之后,这些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驱赶和迫害革命中的激进分子,到了二次革命的时候更是想要把这些革命党人一网打尽。
原本并不愿意向共和党靠拢的山东革命党人,在这些守旧派士绅勾结北洋军来捉拿自己的时候,终于倒向了共和党,表示愿意支持共和党在农村推动的减租减息运动、在城市实施的保护劳工阶级的一系列法律,并主张新文化打倒旧文化等主张。
有了这些本地开明士绅和进步知识分子的支持,击溃了北洋第五师的国民革命军很快就把自己的主张推动到了胶东三府。虽然这些山东的民众对于革命委员会的主张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但是至少他们已经不会像之前那样把革命委员会和国民革命军视为外地人了。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不仅打击了山东开明士绅和进步知识分子中一些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抱有幻想的右倾分子,也让革命委员会借机清洗了一批地方顽固势力和封建式的大地主。
而几场战争也让买办商人和会道门组织大受打击,买办商人因为战争失去了不少生意,而会道门组织在顽固派士绅和开明士绅之间左右摇摆的姿态,让他们遭到了最大的打压。
顽固派士绅觉得这些会党正是开明士绅煽动暴动的底气,不剿灭了他们,这些人过个几天就又跑回来呼喊什么“革命”了。开明士绅则觉得这些会党一点都不可靠,许多人收了自己的钱却最终去投靠了北洋军和守旧派。因此双方一旦抓到对方阵营内的会党,一般都是问都不问就处置了。
因此当日军入侵山东时,革命委员会在山东正处于一个极为微妙的处境,不管是政治力量还是武装力量,革命委员会都处于最顶端,但是在思想上山东各界却并没有完全靠向共和党所主张的劳工阶层的统治。只是因为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的关系,山东的旧社会体系正处于一种不断瓦解的状态,但是新的社会体系却一时难以建立起来。
虽然革命委员会给了胶东半岛的农民不少好处,但是这些农民却并不敢接受这些好处,不少胆小的农民甚至把革命委员会给他们减去的地租和贷款利息,又悄悄的背到了地主家里,向这些地主表示自己是安分守己的老实人,绝不敢不交或少交地租和利息。
共和党对于这种现象自然是不满的,但是那些地主却振振有词的说道:“我又没有违背政府发布的命令,他们自己把粮食送来丢在我屋里,难道这也是我的错?”
邓振镛对于这种反常的现象到是一语点破:“说到底就是山东民众对于我们共和党没有信心,虽然我们现在控制了胶东半岛,但是在胶东之外却都是北洋和那些反动士绅控制的地盘。他们中许多人又没有去过关外,自然也不知道我们的力量有多大。
因此看起来我们的政策给了他们一些好处,但是他们更担心我们在山东待不久,到时候这些好处倒是成了反动派清算他们的罪证。要我说,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我们要先打赢北洋反动势力,要坚定民众对于我们的信心,让他们知道天是翻不过来的,他们自然也就敢拿我们给的好处了…”
不过随着日本军队在山东半岛的登陆,原本还在左右摇摆不定的山东民众,倒是在日军的刺刀逼迫下彻底觉悟了。地主老爷们肯定是保护不了他们了,甚至于某些以脑子灵活著称的乡绅还同日本人拉上了近乎,试图获得日本人的保护。当然敢这么干的,几乎家里都是有留学日本的学生。
这些反动劣绅的行动倒是帮了共和党一个大忙,山东革命委员会很快就把这些为日本人服务的地主打成了汉奸,并宣布剥夺他们一切财产和政治权力,并以此为由对胶东各县的地主乡绅进行了监控和调查,强制征收了他们手中的粮食。
随着日军在山东暴行事件的传出,革命委员会的宣传机器已经开始把土豪劣绅称之为中国人民最危险的敌人,是外国侵略者的天然带路者,汉奸这个词开始越来越招人痛恨。
在满清统治的200多年里,汉奸这个词的恶劣程度远远不及禽兽一词,毕竟满清就是靠着三顺王这样的汉奸打下的江山,出卖本民族获得荣华富贵,在儒家的体系里叫做良禽择木而栖。但是禽兽就不一样了,无君无父之人就是禽兽,所以自然应当被天下人唾弃。
而民国初建,民族主义思潮刚刚在中国兴起,汉奸和民族主义挂上钩之后,对于汉奸的痛恨自然就超过了对于禽兽的不屑。而汉奸地主两个词联系起来之后,此时还算是中性偏向良好的地主,立刻开始转向中性偏向恶劣的词语。
大多数人此时并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就连共和党内的许多同志也是懵懵懂懂。不过随着这些宣传口号的流传开去,原本在地方上颇得到农民敬重的地主乡绅开始形象崩坏,慢慢在众人脑海中变成了压迫农民的丑恶形象。
从9月11日商议到9月13日,最终山东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们决定,还是先出兵打掉张勋来袭的两路军队,然后再全力去对付日军和日英联合舰队。毕竟此时面对日军一方,革命军采取的还是防御姿态,一时之间用不上多少力量。
而张勋虽然带了4、50个营头,但部队缺乏重武器,且军纪败坏,一路上几乎是祸害着地方过来的。这使得原本对于革命委员会警惕万分的地方乡绅,也受不了张勋辫子军的荼毒,纷纷跑来青岛请求革命军出击了。军事委员会于是决定,抽调两个团出来,配合诸城守备团先击溃张勋的两路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