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 第410节

  所以您看,至少在争取平等的和平条约而不是投降条约这一点上,您和布尔什维克们其实是站在相同的立场的。只要协约国能够接受一份平等的和平条约,那么您就可以向协约国方面提出保留德国的君主制度了。相反的是,假如德国签署的是一份不平等条约,那么您的退位就是不可更改的必然结果。”

  一直站在父亲身后的皇太子终于忍不住了,他看着朱和中忍不住插话道:“您是在开玩笑吗?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可是连沙皇都抓起来了,他们怎么可能同意德国保留君主制度。”

  虽然有些不满于皇太子的插话,但是这个问题也是皇帝想要知道的,因此他紧紧的抿着嘴,没有出声训斥儿子。朱和中看了一眼宋云桐,就直言道:“这正是我们给出保证的原因,真的出现了那种结局,那么革命委员会可以邀请你们去中国定居,至少我们不会像英国人拒绝沙皇的请求那样,坐视陛下被囚禁。”

  一旁的宋云桐听完了朱和中的翻译后,也跟着说道:“德国的布尔什维克当然不会同意德国把君主制度保存下去,但是至少我们已经可以把是否保留君主制度的问题延续到了和平之后去讨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陛下以一个战犯的不名誉方式退位。

  另外,在这段争取来的时间里,陛下也可以在人民心目中改变一下形象,让德国人民了解,您并不是把他们推进战争深渊的罪魁祸首。比如,像公海舰队的移交,您完全可以向英国人提出,拿军舰交换粮食,或是让英国人接除对于德国的海上封锁…”

  威廉二世决定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于是宋云桐和朱和中暂时在附近的温泉疗养院住了下来,在这样的天气泡着温泉,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而宋云桐和朱和中也觉得,他们已经做完了吴川所交代的一切,接下来就要看德国人自己的决定和协约国的反应了。

  威廉二世的决定要比两人想象的快一点,一方面是皇帝陛下此时已经找不到什么人商议了,大家都只等着他下决定;另一方面则是,11月1日上午,普鲁士内政大臣德鲁兹博士到达斯巴,他是来当面向威廉皇帝提出退位问题的,这是政府官员第一次正式的向威廉二世提出要求,此前只是在文书上暗示而已。

  虽然在兴登堡和格勒纳将军的支持下,威廉二世拒绝了对方的请求。但是皇帝也意识到,如果他再不行动起来,政府那边可能就要发动一场政变来驱逐他下台了。

  就在他赶跑了自己的内政大臣之后,威廉二世便亲自发电报给了海军司令官,要求他同英国海军方面取得联系,用粮食交换公海舰队的战列舰。之后,他还通过格勒纳将军从监狱里释放了罗森堡夫人,并要求将对方送来斯巴。

  做完了这两件事后,他召见了宋云桐和朱和中,有气无力的向两人问道:“一定要选择布尔什维克吗?我应当如何才能让他们接受组织政府的命令?”

  宋云桐向威廉点头致意后,方才认真的说道:“其他人一定会选择和协约国妥协,和协约国妥协则必然要出卖您。虽然布尔什维克反对君主制度,但是他们至少不会在背后袭击您。

  您和布尔什维克者之间虽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我们认为并不是没有缓和的办法的。只要您公开的承认,从君主制度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那么布尔什维克就没必要仓促的打倒您和君主制度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说服他们,按照客观规律去推动历史的进程,而不是发动什么暴力的革命。”

  威廉二世第一次觉得德语真是一门艰深的语言,他能听懂对方说的每个词,但就是不了解对方话语里的逻辑是怎么得出来的。他注视着宋云桐许久,方才说道:“罗森堡夫人大约会在晚上到,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们处理了…”

  11月1日下午,封锁基尔军港的英国军舰收到了德国人发来的奇怪电报,电报内容很快就转给了大舰队总司令戴维贝蒂。戴维贝蒂很快就去找了军需大臣丘吉尔,丘吉尔看了电报的内容之后便说道:“这看起来就像是提前的愚人节玩笑,但是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他们肯从乌龟壳里出来,总不是什么坏事…”

第1117章

  11月2日上午,英国海军的封锁舰队在基尔军港外小心翼翼的包围了两艘从军港内打着白旗出来的德国军舰,一艘是赫尔戈兰号,另一艘是东弗里斯兰号,都是同一级别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

  当日中午,守在了电报机前的戴维贝蒂和丘吉尔便收到了封锁舰队的回报,“我们已经登上了赫尔戈兰号和东弗里斯兰号,德国人很顺从,他们甚至已经拆下了炮栓。德国人提出的要求是,他们愿意交出公海舰队的所有主力舰,但这不是向协约国投降,而是想要和我们交换粮食,在他们交出所有主力舰只后,他们要求我们解除对于德国的粮食禁运措施。请给予下一步的指示…”

  “哈。”“咚。”丘吉尔兴奋的大叫了一声,并双手握拳猛的敲击了下面前的桌子,“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德国人就要完蛋了,所以他们才迫不及待的想要拿军舰换粮食。”

  听到德国人确实交出了军舰,戴维贝蒂的心情同样愉快,虽然他心里隐隐还有些失落,德国人交出军舰的行为,让他失去了获得更大荣誉的机会。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的向丘吉尔问道:“那么我们还需要用粮食去跟他们交换吗?只要德国人宣布投降,我们什么都不用付出的。就他们采用的那种卑劣战术,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封锁下去。”

  丘吉尔却摇着头说道:“不,我们应该答应他们,但不会给他们太多的粮食。这是交易,而不是投降。如果等到德国人投降之后再去接收公海舰队的军舰,那么它们就变成协约国全体的战利品了,我们就没办法拒绝其他国家对于战利品的声索要求。”

  戴维贝蒂只是思考了数秒就认同了丘吉尔的意见,他于是立刻转换的立场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至少不能让德国人太快投降,至少要等我们先和他们完成了交易再说。”

  丘吉尔从桌上拿起了电报,然后揣进背心内的口袋,接着便走向衣帽架,口中则说道:“你负责和德国人谈妥具体的军舰交接过程和粮食数量,我去见一见首相先生…”

  唐宁街10号,这座原本不过是宫殿后的房子,国王观赏斗鸡表演的附属用房,现在则成为了英国的权力中心,首相官邸。1902年亚瑟贝尔福首相开始,每一任英国首相都选择住在这里,从而使得这幢格局不大的老宅焕发了青春。

  因为战争的缘故,不仅内阁会议室成为了英国政府指挥战争的中心,就连首相府的工作人员也急速上升了,现在已经不得不把花园园丁的住房也挤占了。丘吉尔从首相官邸人满为患的走廊挤过,总算是找到了劳合乔治首相。

  他很快就把对方拉去了一个安静的房间,再把其他工作人员赶出去后,他才从口袋里掏出了电报交给对方。和昨天丘吉尔的反应一样,一开始劳合乔治并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一度以为德国人是想搞什么阴谋。

  等到丘吉尔向他再三证明,海军已经接收了两艘德国的战列舰后,劳合乔治才将信将疑了起来。他把电报看了又看,然后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这才心情愉快的对着丘吉尔说道:“不管他们有什么阴谋,能够解除德国人的武装总是一件好事,也许我们应该把这个好消息和我们的盟友们进行共享,让他们知道德国人已经快要不行了。”

  丘吉尔却立刻打断了他说道:“不,先生,我们不应该这么做。德国人是在和我们进行一场交易,他们并不是向我们投降,在这个时候把投降的消息传扬出去,也许会让德国人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这对于我们完成整个交易是不合适的。我来,是希望您能够下令,让前线的英军暂时放缓进攻速度,给我们留出一点时间接收德国人的军舰。”

  劳合乔治有些意外的看着丘吉尔,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对方想干什么,这不由让他皱起了眉头说道:“这个时候有必要节外生枝吗?德国人肯交出军舰,说明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们只要轻轻推上一把,德国人也许就倒下了,为什么还要和他们进行交易?美国人和法国人也不会坐视我们拿走德国人所有的主力舰的。”

  丘吉尔摇着头反对道:“如果德国人肯交出所有的主力舰,那么德国对于我们也就失去了威胁性,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彻底的打倒德国人?一个四分五裂的德国,只会让法国和俄国拿到好处,对于英国来说就是一堆麻烦的开始。

  另外,这场战争让整个欧洲都变成了债务人,而美国人却成为了我们的债主。我不知道,战争都快结束了,美国人还在疯狂的造舰是为了什么。如果他们只是想要保卫自己的领土,那么他们目前的海上实力已经足够干掉除了我国之外的其他所有国家了。

  所以,从最坏的角度去看,美国人的造舰都成四川成汉计划明显就是在针对我国。我觉得,我们应当对美国采取最大的戒备,因为当前世界各国能够挑战我国的,就只剩下美国人了。

  因此,拿到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舰只,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这将决定我国是否对美国海军拥有压倒性的力量,这也是我们赖以捍卫国家利益的基础。而且,拿到了这些军舰后,我们就重新达成了两强标准的舰队。只要美国人愿意放弃他们庞大的造舰计划,那么我们就可以拆解掉这些德国战列舰了。这是世界和平的关键。”

  虽然劳合乔治是自由党的党魁,但是本届政府的主要支持者却是保守党,丘吉尔是他赖以拉拢保守党的关键人物,因此他不能不听从对方的劝说。在仔细的思考了一会之后,劳合乔治对着丘吉尔说道:“好吧,我可以要求前线的军队慎重行事,不过我还是认为,现在不是让盟友们怀疑我们同德国做出了什么交易的时候,这对于战后的欧洲势力划分不利。如果美国人愿意停止他们无谓的扩建海军的计划,我认为对于公海舰队的处理还是应当获得盟友们的一致为好…”

  丘吉尔并没有听进去劳合乔治的劝说,在他看来,只要英国的大舰队保住了两强标准,那么英国的安全就没有人能够动摇了,自然也就不用去多加考虑盟友的心情了,难道美国指定庞大的造舰计划时,有考虑过英国人的心情吗?

  11月2日早上到11月3日晚,宋云桐、朱和中同罗森堡进行了连续的闭门探讨,双方终于在11月3日晚上11点21分达成了一致。罗森堡同意了,从君主制度到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而当前德国人民需要的是和平、面包和工作,至于彻底的推翻君主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德国,现在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虽然在监狱中的生活摧残了罗森堡的健康,而连续不间断的讨论战后德国的制度建设也令她看起来精疲力尽了,但是罗森堡始终保持着一种优雅的姿态,这令宋云桐和朱和中都相当的佩服,他们觉得这位女子显然要比大多数男子坚强的多。

  在会谈结束后,罗森堡一边吸着香烟提神,一边向着朱和中说道:“我们可以和威廉一起发表一个声明,宣布德意志的未来应当是社会主义,但是,我们不可能对那些容克地主和资本家们进行妥协。如果我们不能迫使他们交出工厂和粮食,那么德国的工人阶级就不可能度过战后的难关。”

  朱和中想了想说道:“我们的任务并不包括要求你们向容克地主和资本家进行妥协,不过出于个人的观点,我不认为在德国工人阶级彻底的掌握政府权力前和这些人翻脸是一件好事。我觉得,您至少要先建立一个政党,和挑选好组织政府的人手。”

  罗森堡默默的吸了口烟,终于点了点头说道:“这确实是当前要紧的工作。那么我什么时候能够离开这里,在这里我什么都做不了。”

  朱和中爽快的说道:“我会去同皇帝进行交涉,明天你们见面交流完毕,应该就可以离开了。”

  罗森堡将手里的烟头摁在了烟灰缸内,起身对着两人说道:“那么我今晚可以早点休息了,明天见。”

  宋云桐和朱和中也都起身和罗森堡告别,就在两人将她送出门口的时候,罗森堡突然停了下来,转身向着两人问道:“其实我还有个问题想问一问,你们的吴思考了这么多,他有没有设想过,应该如何让法国人和我们和解的办法?”

  朱和中同宋云桐交谈了几句之后,便对着罗森堡说道:“具体的设想虽然没有,不过吴主席倒是说过,一旦英国和美国真的抛弃了法国,那么一个左派执政的德国政府,就应当立刻向法国人民呼吁法德和解,以争取让法国的左派在政府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法国和德国争执的焦点,其实在于阿尔萨斯和洛林,如果您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说服法国人和德国人一起开发阿尔萨斯、洛林、鲁尔地区,以此煤铁基地为基础统合法德的经济,那么也许就可以借助经济上的联合去消除两国之间政治上的分歧。

  帝国主义统治全球的方式是割裂,那么共产主义想要胜过帝国主义,就得先要消除分歧。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将会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许多争端,也将会把英美的帝国主义势力从欧洲大陆驱赶出去。反过来,法德的和解也能够压制住法国和德国的民族主义者,从而进一步加强左派的力量…”

  就在11月3日这一天,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帕杜亚签订了停战协定,奥匈帝国向意大利投降了。而奥匈帝国之所以崩溃,是因为卡尔一世召开皇家议会,接受十四点协议,同意建立有各民族自治政府的联邦制国家。但改革很快失去控制,各民族自治政府纷纷宣称完全独立,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地利国内的共和派最终否定了君主制。

  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和奥匈所属的波兰领地,都宣布了独立,这使得前线对战的奥匈帝国军队出现了大崩溃。也让意大利军队势如破竹,一扫一年前的奇耻大辱。

  奥匈帝国的崩溃和投降对于威廉二世和兴登堡元帅来说,无疑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警告了他们一旦德国的共和派得势,可能会造成德意志帝国的终结。哪怕是对布尔什维克充满了厌恶的兴登堡元帅,也向威廉二世暗示,当前德国需要一个能够稳定住局势的政党上台,不管他们是否是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11月4日上午9点30分,罗森堡和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见了面,根据一旁在场的朱和中的回忆录,这是一场相当乏味的会见,双方其实都没有好感,在会见中时常出现长时间的沉默,倒是在会见结束时,威廉二世才稍有精神的向罗森堡夫人说道:“很高兴见到您,夫人。希望您能够接受组阁的任命,拯救帝国于危难之际。”

  罗森堡当时的回答则是,“我接受组阁的任命,但不是为了拯救您的帝国,而是为了拯救我的祖国。”威廉二世愕然无语,会见就此结束了。

  罗森堡随即就登上了前往柏林的火车,而西线的协约国军队则确实有些放缓了速度,这让兴登堡和格勒纳开始振奋起来了。至于基尔军港的德国海军,则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因为海军司令官的命令,两艘战列舰被下令开出了基尔军港投降,这让一部分海军官兵感到了羞辱。

  虽然海军官兵们已经认为德国的失败是命中注定,但是他们还没有做好投降的准备。不过对于一部分海军军官们试图抗命,认为应当把船只沉没也不应当拱手送给英国人的呼吁,水兵们是冷漠的。

  水兵和军官们之间的矛盾在于食物的分配上,哪怕是水兵们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军官们还在享用着白面包。日德兰海战后就没有出过港的海军军官和士兵,显然没有培养起同生共死的情谊,大家都待在岸上混日子的时候,军官还要搞特殊化,这显然是不得人心的。

  不过对于海军高层把军舰拉出去投降,水兵们也是感到不满的,因为现在帝国还没有宣布正式的投降,这显然是一种背叛行为。但是水兵内部的分歧太多,有的人想要打倒军官,有的人想要打倒皇帝,有的人则想要食物等等,这就使得水兵们一时没能组织起来。

  11月5日中午,在港口无所事事的水兵们突然发现有船只向军港开来,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是两艘商船,这简直令军港的士兵们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已经两年没看到商船来这个港口了。

  等到商船被引导靠岸,然后水兵们就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船上运来的是粮食。很快就有军官们出面向军港的士兵宣布,皇帝陛下决定用公海舰队的军舰去向英国人换取食物,因为他不能再接受自己的子民被饿死了。

  到底有多少人会相信威廉的话语,这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基尔军港内原本充满怨气的水兵们,现在总算消退了不少。这不仅稳定住了军港附近的工人阶级,也让剩下的军舰离开军港变得安全了起来。

  英国人试图瞒住美国人,在把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舰都弄回英国控制起来之前。但是美国军舰执行着护航任务,因此很快就看到了德国军舰成队向英国开去的奇景。11月7日,白宫接到了确切的情报,英国人把德国公海舰队的精华都拉回了英国皇家舰队基地-斯卡帕湾。

第1118章

  白宫得到消息后讨论了一个下午,最后在豪斯上校的建议下,威尔逊总统让国务卿给美国大使佩奇发电,让他询问英国外交大臣,德国舰队是否已经向协约国投降。

  亚瑟贝尔福温和的向美国大使回复道:“假如有一只德国舰队向协约国投降的话,那么我应该和您一样得到这样的通知,我不知道您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但我确实没有收到这样的通知。当然,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迫使德国人投降,还欧洲以和平,在这一点上我国从没有犹豫过。”

  和英国人一直关系密切的佩奇大使对于贝尔福的话深信不疑,但他还是追问了一句,“但是,我国的护航军舰看到了德国舰队正向着英国行驶而来,您真的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吗?”

  贝尔福却反问道:“您真的确认过,他们看到的是真的德国舰队吗?”

  佩奇和贝尔福结束谈话,回去后向华盛顿发电汇报,“外交大臣向我保证他没有听说德国舰队投降的此类消息,请核实此消息。”

  佩奇的回答让白宫非常的不满,因为就在今天他们收到了更多的消息,许多经过北海的美国商船都看到了德国舰队向英国开去的行迹。

  战争部长牛顿D贝克和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是对佩奇大使最为不满的,丹尼尔斯向总统说道:“佩奇大使是我国驻伦敦的大使,不是为伦敦进行辩护的律师,在此种情况下怎么可以轻易的听从英国人的推搪之词?英国人究竟想要做什么?假如德国的公海舰队向英国人投降了,那么就意味着英国的大舰队可以离开三岛自由行动了,他们瞒着我们到底想做什么?”

  贝克也认为英国人的行动充满了诡秘,他向总统建议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最好还是让前线的美国军队停下来,我们是去结束战争的,不是去为英国人、法国人送死的。如果英国人拿到了德国公海舰队的所有主力舰,我们在欧洲部署的军队就成为了英法的人质了,他们完全可以像驱使印度人和非洲人一样,驱使美国人。”

  国务卿罗伯特蓝辛则试图为佩奇大使辩护,“这也许不是佩奇大使的错,英国人过去一向都是如此,就好比他们引诱俄国人向东而不是向印度方向扩张,转身就扶植起了日本在东方对抗俄国;他们一边对德国人含糊其辞,一边却在德国人参战后宣布对德参战。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势力均衡外交了。”

  丹尼尔斯立刻就反驳道:“这么看来,英国人现在是想要平衡我们了。也是,在打了四年大战之后,我们加入战争就好像是去摘取胜利果实一样。也许在英国人的眼里,我们现在比德国人更为危险,因为只有我们才有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力量了。”

  豪斯上校瞧了瞧威尔逊的脸色,不由插嘴说道:“也许我们确实应当先弄明白英国人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欧洲,然后再去考虑德国投降的问题比较好。这样下去,我们有可能就是白白给英法打工了。”

  对于英国人的行为,威尔逊心里其实是大受打击的,原本他都已经准备好了,要在战后规划一个符合美国价值观的世界了。但是现在英国人居然把德国公海舰队投降的消息向美国作了封锁,这种举动实在是太可疑了。北面的加拿大,南面的加勒比海,可都是布满了英国人的海军基地。

  威尔逊最终拿定了主意,向着国务卿说道:“告诉佩奇大使,我们要求就德国公海舰队的处置进行讨论,鉴于德国潜艇对于美国商船造成的损失,我国认为这批军舰至少有一半应当赔偿给国。随便通知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向英国人施压,这是协约国的战利品,不是英国的战利品…”

  11月8日到9日,美国大使、法国大使、意大利大使,一起向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提出了德国公海舰队的战后处置问题和询问德国公海舰队是否向英国大舰队投降了。

  贝尔福有些扛不住盟国的压力了,他把这个问题上交给了内阁。在内阁会议上,虽然有大臣认为盟友比几艘军舰更为重要,但是军需大臣丘吉尔愤然起身说道:“只有战列舰才能对抗战列舰,不管德国的战列舰是否是我国海军所需要的,我们也不能把它们送给其他国家手中去,特别是美国人。

  诸位先生,这不是一艘两艘,也不是九艘都成四川成汉十艘,是足足24艘主力舰,不管怎么分配,都有可能让一个国家在短期内拥有区域海权的力量。想一想施佩舰队给我们造成的麻烦,那支舰队连一艘主力舰都没有,却差点让我们失去了对于太平洋的控制,如果没有日本和美国的协助,我们恐怕都抓不住他们。

  我宁可把它们都沉在斯卡帕湾,也绝不会让它们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威胁…”

  劳合.乔治最终对外交大臣贝尔福说道:“虽然德国已经对我国失去了威胁,但是这场战争让我国遭到了太大的损失,战后我们还是需要盟国的支持,才能恢复世界的旧貌的。投降的德国舰队自然是协约国共同的战利品,但是对于我国在战争结束前用其他方式获得的德国军舰,则不应当视为协约国共同的战利品。当然,出于对盟友的忠诚,我们愿意拿出一部分军舰分配给各盟国,不过这应当在德国彻底投降之后…”

  对于贝尔福的解释,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选择了相信,毕竟他们自己也知道,哪怕把公海舰队整个分给自己,他们也挑战不了英国的大舰队,对于他们来说,结束这场战争才是最优先的。

  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贝尔福的回答就像是让他们吞了一只苍蝇,他们要的可不是分到一艘两艘德国的军舰,对于一个正在追赶英国海军并形成了自己的军舰制造体系的工业国来说,用他国制造的军舰充实自己的舰队,其实还要更加麻烦一些,因为这同自家制造的军舰后勤体系不匹配。

  美国人想要的,其实是英国在战后让出一部分海权给自己,但是英国人现在连德国的军舰都不肯拿出来,这就让人不能不生起疑虑了。一艘两艘德国军舰确实没有打造后勤供应体系的需要,但是十艘八艘战列舰就不一样了,如果在短期内发动作战的话,这批德国军舰就有着相当高的价值了。

  美国人瞧一瞧英国周边,立刻就意识到,假如英国人想要用这批军舰干点什么,最合适的对象显然是自己。因为对付其他国家,光是英国的大舰队数量就足够了。

  就在威尔逊总统和其内阁成员在白宫内焦虑的讨论着,英国的战后意图究竟是什么,一封来自欧洲的急电送到了白宫会议室。

  国务卿罗伯特蓝辛拆开电报看了看,顿时神情有些奇怪的把电报递给总统说道:“阁下,您看一看这个。”

  威尔逊总统拿过电报扫了一眼,忍不住就读了出来,“威廉皇帝今天上午发表了宣言:他宣称这场战争是一个悲剧,但这不是德意志民族造成的,是欧洲各国的帝国主义者共同把欧洲推向了战争。这场战争教育了德国人民,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历史的终结,帝国主义只会带来不幸。作为德意志的君主,他认为推动德国社会的进步是君主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他决定解散当前的战争内阁,任命德国共产党组织和平内阁,以结束战争恢复欧洲和平。”

  当总统念完了电报后,会议室内一片寂静,过了好半天财政部长卡特格拉斯才打破了沉寂说道:“威廉是真的疯了吗?”

  比美国人更加感到震惊的是英国人,丘吉尔在内阁会议中差点丧失了理智,脱口而出的把德国皇帝比作了一团狗屎。对于丘吉尔的大不敬言论,哪怕是德国皇帝,那也是一位皇帝,英国内阁的其他大臣们虽然没有出声附和,但心里都表示了赞成。

  确实,这份声明对于英国的打击要比其他国家深刻的多,毕竟英国也是君主国。德国皇帝的宣言,不仅仅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同时也背叛了欧洲的君主制度,什么叫历史的终结?这简直就是在号召各君主国的民众起义么,对于本就对战争不满的欧洲人民来说,这是在赋予了他们革命的合法性。

  事实上,德国境内的各邦君主是反对威廉的声明的,首相巴登亲王差点要拒绝接受威廉解散战时内阁的命令,而预备让社民党的艾伯特来组阁了。但是军方并不支持巴登亲王的建议,艾伯特思考再三后拒绝了巴登亲王的建议,转而接受了卡尔.李卜克内西的邀请,和德国共产党联合组建和平内阁。

  罗森堡回到柏林之后,很快就说服了独立社会民主党和李卜克内西、拉狄克等左派领袖,决定把三个左派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德国共产党。在11月9日,德共选出了第一届中央委员之后,第二天威廉就强行发表了宣言,把政权交给了德国共产党。

  就在英国报纸就威廉宣言进行批驳,并为君主制度做出辩护的时候。11月11日,新组建的罗森堡内阁宣布了和苏维埃俄国签署了废除布列斯特条约的声明。就在同一天,苏维埃俄国最高人民委员会宣布,俄国恢复了对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等地的主权。

  这是一道晴天霹雳,对于俄国内部的各种反布尔什维克组织来说。原本在乌拉尔及欧俄中央地区的反叛力量,主要是社会革命党的反叛力量,在布列斯特条约废除后就失去了继续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旗帜。这些因为布列斯特条约不满的民族主义者们放下了武器,选择了和布尔什维克和解。

  曾经遍及整个俄罗斯领土的叛乱,很快就剩下了北方摩尔曼斯克的英国人,南方的顿河哥萨克、南俄志愿军和西伯利亚临时政府。顿河哥萨克也就是在顿河草原上颇具战斗力,一出顿河草原就不行了,在遭到察里津的失败后,顿河哥萨克就同南俄志愿军分道扬镳了。

  现在德国人又把乌克兰交还给了苏维埃俄国,等于就是出卖了顿河哥萨克和乌克兰的伪军,俄国的形势一下就好了起来。北方的巴拉诺夫指挥着红军开始进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白罗斯,伏罗希洛夫则带着红军进入了乌克兰。

  托洛茨基一边向莫斯科建议把东线和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对峙的红军调动南下,先行消灭南俄志愿军打通前往巴库的通道,一边则指出伏罗希洛夫并不适合于担任乌克兰军事委员一职。

  斯大林则一边为伏罗希洛夫辩护,一边则认为东线的红军不应该轻易的调动,现在应当是考虑消灭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的时候了。

  在两人争吵不休的时候,罗森堡内阁于11月12日要求最高司令部立刻把西线的军队撤退到莱茵河左岸地带,从法国和比利时的土地上离开。事实上法国的领土几乎已经被放弃,现在德国军队在西线占据的只有比利时的部分土地。

  格勒纳将军试图告诉罗森堡,战争中的撤退是很危险的举动,这有可能直接造成整条防线的崩溃,但是罗森堡坚持军队应当服从于政府,最终格勒纳将军还是像罗森堡屈服了。就在12日下午,罗森堡公布了德军从西线撤退的计划,并要求同协约国方进行和平谈判。

  西线协约国军福煦元帅拒绝了罗森堡的和平要求,他下令协约国军对德军进行追击,直到他们放下武器为止。但是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拒绝了福煦元帅的命令,并称:“我们是来解放法国的,不是来消灭德国的,既然德国已经提出了和平,那么战争就结束了,我不能让美国的小伙子作无谓的牺牲。而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起,美国政府授予您指挥我军的权力也就消失了,除了美国总统之外,没人可以要求远征军去战斗。”

  福煦元帅对于美国人的回答感到难以理解,不过在圣米耶勒战役之后,美国人已经不再对英法俯首帖耳了,因为他们自觉自己已经不再是战场上的新丁了。而面对法国境内超过百万的美国军人,福煦元帅最终还是放弃了对于潘兴的强行命令。

  福煦元帅试图让法军单独进行追击,但是魏刚将军告诉元帅:“我军的士气并没有获得恢复,只不过是在美国军队的不断增援下,大家认为胜利在望了,才能坚持的下去。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要求他们单独出击的话,恐怕会出现抗命现象。”

  福煦恼火的对参谋长说道:“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吗?如果现在不一次性打垮他们,一旦让他们回到了德国的土地上,德军的士气恢复过来,美国人又拒绝战斗下去,那么这场战争能算我们赢了吗?至少要把德军赶过莱茵河才行,你去同英国人联系一下,让他们劝说下美国人,或是和我们一起出击…”

  英国人并没有立刻接受法国人的请求,而是向法国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是我们把德军打垮了,德国共产党有什么损失?这不是刚好替德共除掉了一个心腹之患吗?请理智的想一想吧,这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什么区别,都是前线的军队大溃败,导致布尔什维克主义成了民众的唯一希望。难道你们觉得,一个苏维埃德国做邻居会比一个德意志帝国更好?”

首节上一节410/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