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浏览器♂搜索♂书名/♂.+{完♂本♂神♂立占}♂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书!
谈妥了革命委员会下属金融机构的管理方式,宋小濂便带着广信公司和黑龙江官银号的代表们先离去整理、讨论如何同东北农业银行合并的事项了。而张廷阁和牛子厚不仅留了下来,还去外面带进来了两位陌生的男子,似乎他们还有事情同吴川讨论。
看到吴川不断的打量自己带进房间的老年人和中年人,张廷阁赶紧为他介绍道:“这位是张裕张弼士,张老先生。他身边这位是张老先生的长子张秩捃先生。张老先生年事已高,最近几年已经不问世事了。不过听说了您打算把大批轮船以1元的价格租给中国的航运公司,就忍不住动了兴致出门走动一下,想要和您谈一谈关于航运方面的事情。”
吴川下意识的看着这位气色尚可的老人,脱口问道:“张裕葡萄酒?”
年已70的张弼士听了这句话顿时面带微笑的说道:“想不到小友还听过我家葡萄酒的字号,我正好带了几件葡萄酒上来,请小友到时品尝一二,也给个建议么。”
吴川赶紧摆手说道:“我对于酒的研究不深,张老先生给的美酒我肯定不会推辞,但要让给出什么建议,那就是问道于盲了。咱们还是坐下慢慢说话吧。”
招呼着张弼士等人重新坐下之后,同对方寒暄了两句之后,吴川便单刀直入的说道:“张老先生是实业家,我们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实业经营上面您要是给指点几句,那对于革命委员会来说倒是能走不少弯路了。”
张弼士虽然是广东人,但是他的语言天赋很好,不管是客家话、英语还是印尼土语、北方官话都能说的很标准,因此他和吴川进行交流基本毫无障碍。
别看张弼士年纪这么大了,但是他的脑子可一点都不糊涂。他在印尼发家之后便开始转移家业回国内,却又没有返回梅州老家而是跑去了山东烟台去种葡萄,就能看出他对时局看的很清楚。
彼时华人虽然在印尼颇有发迹者,但是荷兰人对于华人富豪的提防也一直是从来没有放松过的,他要是不急流勇退的话,必然要成为了荷兰殖民者的打击对象。而国内南方的革命形势一日千里,特别是广东更是革命情绪最为激昂的地区,他要是跑回梅州老家置业,恐怕也难以避免战火。
倒是山东烟台,这里不仅风气淳朴且还是英国人的租借地,他在这里种葡萄倒也不必担忧为清廷或革命党所惦记上。当然,这并不代表他就不关心实业建设了,否则他也不会同张榕轩兄弟一起创办裕昌和广福二间远洋航运公司,又支持张耀轩筹办中华银行。而他自己归国的目的,原本也是应盛宣怀的邀请,帮办中国通商银行的。
只是在没有一个强力的中央政府支持下,办理一家华人自己的现代银行显然是极为艰难的。虽然在官僚资本的支持下,中国通商银行在短期内在全国各地铺开了局面,但是随着庚子国难爆发。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京行首遭焚毁,天津分行亦随之收束,业务渐告不振。到光绪三十一年只剩下北京、汉口两个分行和烟台一个支行了。
鉴于世道败坏如此,张弼士于是也淡出了通商银行,专心在烟台种植自己的葡萄去了。直到张廷阁试图以一元一艘的年租金向华人航运公司出租轮船,这才算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看最新章节
前往
‘完’
‘本’
‘神’
‘站’
自满清发起洋务运动以来,朝廷对于办理实业的目的一直都是很明确的。一是为了牟利,一是为了强军。故朝廷办理的事业,要么就是如同张之洞办理汉阳铁厂那样不惜代价,只要解决中国的自产钢铁问题,解决生产军械的原料问题就可以了。
要么就是如同开滦煤矿和招商局、电报局那样,尽快让企业盈利,动不动就要企业报效,完全不理会企业的长远发展。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指导方针下,洋务运动开始落幕之后,各地操办起来的近代工矿业完全不成体系,既不能互相提供机械装备和原料以降低工业成本,又无法对自身的工业技术进行自我提升,只能成为外国工业的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的提供者。
就好比航运事业上的发展,自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之后,中国的进出口货物总量到了1910年,大约已经达到了5-6000万吨的数目,而中国自运的货物总数大约还不到进出口货物总数的2%。
以蒸汽动力的商船吨位计算,日本大约为120万吨,而中国估计在8万吨上下。在甲午战争之前,中日双方的商船吨位并无今日这样相差悬殊,但是日本数十年如一日的对航运业的扶持,不仅将新建商船免费赠送给日本航运公司,更是对日本航运公司实施了数目惊人的航运补贴。
美国在太平洋的航运公司就是在日本的补贴策略下破产,不得不把上海到日本和日本内海的航线让给了日本的航运公司,甚至连轮船和中日两地的仓库、码头都出售给了三菱航运公司。
日本从美国手中夺回了本国的内海航运事业之后,就野心勃勃的同英、法航运公司展开了,中国长江水道的航运竞争。同样还是仰仗着国内给与的大量补贴,在长江上进行了不计成本的航运价格搏杀。
而反观满清政府,既无力以强权保卫中国内河和领海内的独占航运权力,更丝毫没有保卫民族实业的考虑。在这样的国际航运残酷竞争中,还在要求着招商局竭力报效朝廷,并免费调拨招商局的船只运送军队和物资。
在这种民族产业看不到希望的年代里,突然就冒出了一个傻子来,居然拿着船只白送人用,不由让人不生好奇之心。如果不是青岛港内确实有着大批船只的抵达,大家不免就要以为这就是一个大骗局了。
这些1000-3000吨的旧船,最老的也没有超过15年,大多是五、六年船龄的好船。可对于德国的航运企业来说,随着造船工业技术的发展,和长时间和平导致的海运价格的低廉,商船只有大于6000吨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
于是乎这些小船就成为了一种负担,继续运营下去的话要亏本,拆了又太可惜。至于想要出售,眼下海外都是英法的殖民地和盟友,他们要购买也只会购买英国的船只而不是德国的旧船。假使不是吴川用德国筹集到的资金成批进行购买,德国人也只有慢慢的进行淘汰这批小船了。毕竟像日本这样的东亚小强,一年轮船的产能也不过才将近3万吨而已。
不过这批船只抵达了东亚之后,倒是极大的改变了东亚航运事业的格局。日本政府此时对于本国航运事业的船只标准,也才定在了3000吨。从德国过来的这批商船,并不比日本的标准商船低上多少,且在数量上也拉近了中日两国轮船吨位的差距,从十分之一不到变为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水准。
面对着中国的航运事业可以因此大大的前进一步,也就不由让沉寂下去许久的张弼士改变了想法,亲自跑来东北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在操作这么大手笔的商业计划。等到他来到哈尔滨之后,才发现对方可不是什么商业巨子,而是一个正在策划革命的革命家。
儿子张秩捃一度劝说他离开,认为君子不应立于危墙之下,且张家家大业大实在没必要跑到前台和革命委员会进行勾搭。就算是当年同盟会的孙文去东南亚化缘,张弼士不也是没有见人,而是托人赠送了一笔款项就算了么。
不过这一次张弼士却不肯听劝,反而在哈尔滨住了下来,他对儿子给出的理由就是,“不管是朝廷也好,还是同盟会也好,除了口头上给出的政策,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们确实的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了一个铜板扶持民族实业了?
不管是盛宣怀还是孙文,都说民族实业很重要,中国要是不大办实业迎头赶上外国,那么国家就不能富强,国人就要被源源而来的洋货吸干了财富,中国最终有沦于殖民地的危险。
他们每个人来劝说华侨捐款的时候都说的那么好,但是直到今日我也没看到他们办成什么事。好容易办成几个工矿企业,修成了几条铁路,结果还没有养大就急急忙忙的想要抵押给外国人,总是有着这样、那样迫不得已的理由。似乎这些企业和铁路在中国人手中就是亏钱的货,只有卖给外国人才能发挥出它们的效益。
同盟会就更糟糕了,拿了这么多捐款,结果就是一处处的放炮仗,连一次成功的希望都看不到。甚至于连捐款的账目都是一塌糊涂,搞得内部的同志四分五裂。
难得在这里看到一个真正想要为国家做点事的团体,我怎么能够袖手就走呢?再看看吧…”
于是这一看就看到了长春光复,张弼士终于忍不住找上了门来。听到吴川的问话之后,他沉吟了片刻之后就说道:“我听凤亭说,革命委员会有一批船只想要出租,每船一年才收租金1元。所以我就想问一问,委员会这么做究竟是如何想的?”
吴川于是坦然的说道:“老实说,这是我的主张。虽然我们从德国弄到了这批船只,差不多二十多万吨。但是我们缺乏足够的人手去开动它,我觉得与其让它们在港口晒太阳倒不如交给华资航运公司去使用,当然他们必须为革命委员会培养一批船员出来。”
♂最新章节前往♂.+{完本/神立占♂}♂输入网址:.{WWWWanbentxtcoM}
/♂
第250章
提示♂浏览器♂搜索♂书名/♂.+{完♂本♂神♂立占}♂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书!
张弼士思考了一下后说道:“现在日本造一艘轮船,差不多是1日元一吨,我国的造价大约接近200大洋一吨,我不知道你从德国买回的这批旧船船价是多少,可总数达到20多万吨总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委员会把这么大一笔资金压在手里,会不会对于委员会的财政造成过大的压力。假使小友信的过我,我倒是很愿意为委员会做个中间人,让华资航运公司以较为合理的租金租借这批船只,或是直接购买一部分船只。”
要是3年后没有爆发世界大战的话,张弼士提出的这个条件对于革命委员会来说就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是现在么,在尚没有感受到财政压力的状况下,吴川只是想着能够尽快培养起一只自己的船队。
沉默了数秒之后,吴川不由开口说道:“张老先生给出的提议我代表委员会表示感谢,我知道这是老先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只是今日我华资航运公司也是生存不易啊,外有各国航运公司的低价竞争,内有腐朽政权的压迫,甚至于连船只都不得不向外国购买。
即便如日本这等后起的列强都知道,靠买是买不出一个强大的航运公司的,只有自己炼钢、自己造船、自己办航运公司,才能把行业风险降到最低。航运价格上涨的时候,航运公司能够多下订单养活炼钢厂和造船厂。航运价格下挫时,炼钢厂和造船厂又能削减价格以支持航运公司打价格战。
我华资航运公司一旦亏损就等于是死亡,而日资航运公司却能够撑过亏损期,等待分食华资航运公司破产后空出的航运市场,这就是有没有一个工业体系在背后支持的不同结果。
而在当前的时局来看,国际航运市场正处于一个低潮期。我之所以能够从欧洲购买到这样一批旧船,也是因为欧洲的航运比东亚这边更为激烈,欧洲各列强都倾向于制造万吨级的新商船来降低货运成本。而这股造大船的风潮并不会止步于欧洲,迟早要传播到东亚来的。
所以当下让华资航运公司生存下去才是第一要务,而对于革命委员会来说,当前的财政还没有紧迫到需要出售或以出租船只来补贴用度。老先生的好意我们委员会领了,但是当前的租船策略我并不打算做什么变更。”
张弼士听了吴川的解释,不由下意识的微微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赚差价的中间商始终是比不过自产自销的橡胶园园主的,毕竟后者总能够赚取到一点利润去和中间商拼价格的。
委员会有这样长远的目光,倒是治下实业的福气了。那么我还想再请教吴主席一个问题,假使委员会真的推翻了朝廷,你打算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呢?”
吴川这次沉默的比较久,好半响之后才说道:“虽说眼下革命的形势发展不错,满清的覆灭也是指日可待,不过我并不认为革命委员会能够主导新中国建立后的政治。谈及治理整个国家的策略,恐怕还是为时过早,能够改变委员会治下的社会,让人民知道新中国和满清究竟有什么区别,已经是我最大的奢望了。”
张弼士奇道:“既然革命形势如此之好,关外眼看就要为委员会归于一体,南下入关之后就是北京城下,委员会可谓是缔造共和的头等功臣,吴主席何以认为委员会不能主导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政治呢?”
吴川立刻否认道:“缔造共和的头等功臣应当是历次以来为推翻满清政府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志士,没有他们用生命唤醒了国人,就不会有当前一呼百应的革命形势。委员会不过是承继了这些革命烈士的志向,方才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所以革命委员也无法违背革命烈士们的理想,势必要为打造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新中国而战斗。东三省虽然和北京只有一关之隔,但是委员会却不能只考虑北京的满清朝廷,也当保证关外的领土和主权不受外国侵犯。
在南方革命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委员会不能不为新中国的前途考虑,当先保住关外三省之领土主权,然后再谋求入关对付满清。否则的话,委员会就只能守住关外之领土,等待新中国的建立了。”
看最新章节
前往
‘完’
‘本’
‘神’
‘站’
吴川说的虽然极为含糊,不过张弼士还是很快听明白了,对方担心的是日俄两国会在中国革命的当口在关外闹事。假使委员会领兵入关,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关外再无一支能够保家卫国的武力,则未必不会刺激日俄对东三省下手。
从政治上看,张弼士觉得革命委员会的这个决定很愚蠢,毕竟孙文可是为了推翻满清可以只要汉地十八省的。但是从个人感情上来说,他是支持革命委员会的这个决定的。毕竟谁来领导新中国现在大家并没有一定的看法,反正只要爱新觉罗氏下台就成。
但是对于新中国的疆域领土,大多数人都是认为不能有什么变更,应当照着现有的版图成立新中国,而不是如孙文说的以汉地十八省建国。革命委员会主动把维持疆域的责任背到了自己身上,张弼士自然不会对此提出质疑。
只是他心中还是略有不甘,于是又接着问道:“那么当革命成功,新中国成立之后,委员会对于关外又有着什么样的看法?或者说,委员会以为该如何从日俄两国手中取回一个完整的东北?”
对于张弼士的不依不饶,吴川也只能苦笑着摊手说道:“张老先生的这个问题太大,我想今天我是答不完的了。我只能说,想要治疗一个生了重病的病人,增强元气是首要的,毕竟任何治疗方案都需要在活人身上实施,对于死人则是无能为力的。
今日之中国想要增强元气,我以为首要之务就是要破除数千年来压制国人思想的封建思想文化,实施文字改革和推广科学知识的教育。只有先让中国人的思想同世界同步,我们才有追赶世界发展的脚步。假使我们还要继续沉浸在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中,那么中国文明就真的要死去,也就没什么可救的了。”
张弼士有些怅然若失,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好强之人,不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差,就连回国种植葡萄酿酒,也是想要同外国的葡萄酒比一比高下的。但是今日从吴川口中听到这样一段话,不免就有些打击到了。毕竟在他看来,面前这位年轻人已经算是他所见过的革命党人中最合他胃口的一位了,想不到也对于中国之传统如此耿耿于怀。
不过即便这让他心情不畅,张弼士依然还是向吴川表示,张家愿意在航运及银行事业上为革命委员会尽上一分力。吴川此时也清楚了张氏在东南亚有着深厚的商业关系,因此他欣然点头同意之后便转而说道:“银行和航运也好,能够得到老先生的支持,自然是我革命委员会之福。不过我倒是更希望老先生能够协助革命委员会建立另外两间公司,这或许对今后的中国更有帮助。”
张弼士有些好奇的向吴川问道:“究竟是什么公司,让你这么慎重其事?”
吴川认真的回道:“一是橡胶,二是石油。这都是东南亚有而我国紧缺的工业原料,假使新中国成立转向经济建设的话,就不能没有橡胶和石油。我以为现在开始着手,总比日后缺乏了再去解决问题要好办的多。”
张弼士想了想说道:“橡胶的话倒是好说,自从美国限制东南亚橡胶进口之后,世界橡胶股票大跌,现在那些新建橡胶园产量都还没有正式爆发出来,今后橡胶保持一个相当长的低价是可以预见的了。不过中国真的用的了这许多橡胶吗?”
吴川道:“美国人禁止的是橡胶进口,又不是橡胶制品进口。我并不认为美国使用南美橡胶的制成品会便宜过用东南亚橡胶的制成品,重要的是现在亚洲的橡胶制造工艺还不够成熟,所以才会美国一禁止进口,东南亚橡胶就跌落了谷地。
在我看来,东南亚橡胶最好的输出国,就应该是中国。在中国制造成成品,然后向世界出口,那么就不必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只是橡胶制造的工艺研制未必太难,可橡胶的产量想要短时间内提高却很难。所以假设我们等到橡胶制造工艺成熟再去进口橡胶,那么橡胶的价格显然又要升上天了。”
张弼士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倒也不错,不过橡胶园我认识不少园主,可石油行业我倒是从来没有参与过。这一行当一向都是荷兰人垄断经营,一次性的投资又大,委员会真的打算踏足这一行业吗?”
吴川想了想说道:“我也不要求你现在就购下几口油井,不过是希望能够通过你同荷兰人搭上关系,能够同他们建立一个采购石油的途径,到时可以先从他们那里购买原油进行油料就可以了。”
张弼士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到是可以勉力一试…”
谈话结束之后,吴川亲自将张弼士父子送出院门。这次的会面对于双方来说都还算令人满意,张弼士进一步了解了革命委员会内到底是些什么人,而吴川则找到了一个打开东南亚大门的钥匙。
不过他刚刚把张弼士父子送走,就听到同一院子里工业委员会办公室内不时传出的争吵声,其中还夹杂着日语。他不免对身边的张云荣问道:“去看看,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望着张云荣的背影,吴川这才向着张廷阁、牛子厚问道:“眼下哈尔滨囤积的各项物资情况如何?粮食什么的不会短缺吧?军队的棉服、斗篷和燃料足够吗?”
♂最新章节前往♂.+{完本/神立占♂}♂输入网址:.{WWWWanbentxtcoM}
/♂
第251章
提示♂浏览器♂搜索♂书名/♂.+{完♂本♂神♂立占}♂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书!
负责革命委员会物资供应的张廷阁不假思索的说道:“粮食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之前我们入手较早,加上又成立了粮食交易所,因此北满地区的小麦我们控制了八成以上,大豆接近九成,只有玉米和高粱因为是关外的主要口粮和酿酒原料,所以只收购到市面上4成左右的存货。
至于南满地区,日本人的反应可比俄国人快多了,加上有不少大户同日本银行有着贷款协议,所以小麦收购量只有六成,大豆只有五成不到,玉米和高粱大约在三成左右。
这四样粮食里,小麦和大豆的商品率最高,大概年产量的八成都是在市场上销售的,高粱、玉米则只有2-3成的售出率。我们虽然控制住了市面上的粮食,但主要也就是控制住了小麦这一种,大豆、高粱和玉米民间还是储存了不少的。
不过,日本今年收购到的大豆应该不会超过200万担,不及去年收购数量的一半。现在大豆价格已经比往年涨了近三成了,日本的粮商应当损失不小。”
牛子厚也在一旁插口道:“东三省每年运出的粮食,除了出口俄日外,还要供应南方,总数约不下300万吨。我们用大车运总是比不过路运输方便的,想要通过控制粮食市场的手段把日本粮商排挤出这个市场,恐怕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眼下这个程度差不多已经是极限了。”
吴川沉吟了一会之后说道:“终究还是要控制住农村啊,不控制住农村就没办法控制住粮食的流动方向,那么我们就无法对东北的粮食进行定价。
算了,粮食收购的事就先暂时停一停,接下来我们要抓一抓粮食的储运和加工工作了。磨面机器我之前从欧洲定了几台,加上哈尔滨几家俄国人的磨面厂,面粉加工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大豆的加工,我们请的德国化学工程师已经找到了一种油料萃取豆油的办法,就是比较危险一些,不过这种新工艺能够让现在的大豆出油率从10-%提高到15-16%,还是值得尝试的。具体的事项你们去同工业委员会进行交流吧。
现在我只有两个问题,我们在奉天的物资还需要多久能够运离当地?我之前订购的水泥和铁丝网到了多少货,现在存放在什么地方?”
牛子厚犹豫了一下说道:“奉天的物资现在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从营口出海运往了山东,月前应当可以运走八、九成;一部分按照你的要求集中在了奉天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附近;还有一部分则通过辽河和陆地分别运往了郑家屯、吉林省城。吉林省城那边正好在搞重建,这部分物资倒是转手了不少。
看最新章节
前往
「完」
「本」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