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233节

越来越多的商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都在期盼着明天的报纸。

老实讲,这是他们有史以来最期待报纸的一天。

而这一夜也注定是让扬州和苏州两地很多商人彻夜难眠的夜晚。

第二天一早,他们早早的就在家里等着了。

他们基本都订阅了报纸,每天早上很早就会有人将报纸送上门来。

以前他们觉得报纸还送的挺快的,但今天,他们内心却无比的焦急。

第一次觉得送报纸的速度太慢了!

“今日的大唐日报已送到!”

没过多久,在他们内心强烈的期盼下,报纸终于是送到了。

他们接过报纸,立马就看了起来。

“吴王殿下下令,接下来将会在扬州和苏州两地修建大量官学,以供广大学子入学!”

“大量学子入学,将造成巨大财政压力,吴王殿下决定在扬州和苏州两地征收商税,用作教育投入!”

“农有农税,人有徭役,商自然也有商税,商税是每个商人都要遵从的赋税!”

“交税后,大都督府也会保证商人们的基本权利,可乘马车,可穿绸缎,子女可参与科举!”

“凡是逃税者,大都督府也会严格取消所有的权利,并且永不恢复!”

看到报纸上的内容,所有商人全都激动的喜极而泣!

竟然是真的!

那些掌柜们没有骗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他们的地位真的能够提到提升,子女真的可以参加科举。

只要交了商税,那这一切就都能实现。

想到这,所有商人没有一个不愿意交商税的。

之前都对商税心有抗拒,但现在却心甘情愿的同意。

而且,尤其是大家看到逃税的惩罚后,更是感觉头皮发麻。

取消一切权力,而且永不恢复!

也就是说,他们好不容易通过交税获得的提升地位的机会,改变子女命运的机会。

将会瞬间被取消,再度回到从前的样子。

而且,永不恢复。

也就是说,一旦逃税一次,就是彻底没机会了。

想到这,大家心底都在不断警醒自己,千万不能贪小便宜,做出后悔一辈子的事情出来。

报纸上还说了,扬州和苏州两地会成立商业局。

他们需要到商业局去免费办理营业执照,只有拥有营业执照才能经商。

如果没有,那就是非法经商,一旦被发现,商业局就会上门警告。

如果三次警告,还没有办理营业执照,那将取消经商资格。

于此同时,报纸上还说了,所有的大宗交易必须走银行转账!

必须要记录详细账目,必须要使用商业局给的发票。

这样能方便商业局的人查账查税,以免出现逃税的情况。

总之,报纸上写的很详细,基本将商税的各个细节都写上去了。

关于各种税的解释,以及税的比例等等,大家都看到了。

“看来吴王殿下已经准备很久了〃‖。”

商人们看到如此详细完善的商税细则,顿时明白这不是一天两天决定的。

什么因为大量学子即将入学,造成的财政压力太大,所以决定征收商税?

这显然是早就准备好要收商税了,只不过借这个机会实行罢了。

而且,李恪此举也是彻底将他们给绑架了。

道德绑架!

李恪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大量学子即将入学,财政压力过大,所以才决定征收商税。

而且还特意说了,农民有农税,百姓有徭役,商人收商税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意思就是什么呢?

如果他们不交税,就会让老百姓们觉得,凭什么大家都交税,偏偏商人可以不交?

如果他们不交税,就会让老百姓们的孩子没学上,那大家自然会对他们更加有敌意。

虽然老百姓们的孩子能不能上学和他们并没有关系,他们也并没有这个义务拿钱出来让大家上学。

但大家就是会觉得,他们的孩子上不了学,就是因为商人不交商税,导致财政收入不够,从而他们的孩子才上不了学的。

这样一来,他们商人就成了老百姓们的公敌!

一旦他们成为了老百姓的公敌,那这个生意还怎么做的下去?

那岂不是人人喊打?

本来地位就低,还被老百姓人人喊打,那这日子还怎么过?

可以说,李恪这一手算是彻底将他们架在火上烤。

一个大棒加一颗甜枣。

大棒就是不交税会被大家当成异类,会被当成是他们孩子上不了学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官学是要靠官府来解决的,但是却被李恪几句话,轻松将矛盾转到了他们商人的身上。

一旦官学承担不了大量学子入学,官府就没锅了,锅全转到他们商人身上了。

而一旦他们交税了,官学能够办下去了。

老百姓们也只会感激李恪,而不会感激他们这些出钱的人。

可以说锅给他们背了,但好处全给李恪给拿了!

甜枣就是,他们交税就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利。

子女也能参加科举。

这一说,一个大棒加一颗甜枣,彻底将他们拿捏的死死的。

他们几乎没有其它的选择。

“吴王殿下深不可测啊!”

所有商人心中都对李恪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平时李恪看着和和气气的,带大家发财,看起来挺好相处的,也没什么心机。

可是现在大家才深刻的体会到,李恪的计划有多么严谨,算计有多么深!

而且向来就是走一步算十步!

恐怕,扬州商会就是为商税准备的。

一旦谁不交商税,那就直接把谁踢出去。

而只要他们都交了,那下面的商人自然也会跟着交。

此时此刻,没有一个人再敢小看李恪!

除了商人之外,扬州和苏州的老百姓们也都看到了报纸,知道了报纸里的内容。

“吴王殿下千岁!”

“没想到吴王殿下不仅低价卖书,还要大建官学,这是真的为老百姓们着想啊!”

“我大唐官学向来都是免费上学免费食宿,大量学子涌入,肯定会造成财政压力。”

“吴王殿下说的对,凭什么农民交农税,百姓服徭役,商人却可以不交税?凭什么商人可以特立独行?”

“商人必须要交税!”

“殿下的办法好,只要商人交税就可以提升他们的地位,让他们的子女参加科举。”

“而且这个惩罚也定的好,一旦逃税就要遭受到惩罚。”

大家都对李恪的种种举措非常赞成,并且又对李恪产生了感激之心。

因为李恪考虑的非常周到,知道仅仅有书还不够,还得让孩子们有学可上。

所以大建官学,让大量的学子都能入学。

这个举动无疑是再度收割了一波民心,让李恪在扬州和苏州两地的名声和口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并且还让大家的民意一致,全都要求商人也必须要交税!

一个是大家都交税,商人不能搞特殊。

二个就是如果商人不交税,那官学哪儿来的的钱办?

至于商人交税之后会获得更高的地位,子女也可参加科举。

百姓们则是没什么意见,毕竟大家都明白,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商人交商税肯定要有好处,不然人家为什么要交呢?

可以说,李恪仅仅通过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稿子,就让整个扬州和苏州两地的人心,跟着他的计划在走。

现在,在如此一致的民意下,那些商人乖乖交税才是正道。

如果有人不想交税,那就会成为公敌!

事实也证明,商人们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二天,商人们便一起以扬州商会的名义,联名在报纸上刊登愿意交税的承诺书。

其中,包括掌柜姓名,商铺名字等等信息。

每个人都在上面签了字,承诺一定会按照扬州和苏州两地的政策,按时足额的缴纳商税,一定不会逃税。

当然了,他们跟着李恪混了这么久,也学聪明了点。

他们也趁这个机会,宣传了自己一波。

“¨.以仁爱的吴王殿下为首,我们也想为大唐,为扬州和苏州的教育事业做出一番贡献!”

“为此,我们从即日起开始缴纳商税,让我大唐更多的学子能够入学,为我大唐培养更多的人才!”

既然交了商税,那自然得把名头说的更大气,更大义凛然一些。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首节上一节233/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