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579节

  “子美老弟勿虑,叛军还不可能这么快就来卫州。”

  元结拍了拍杜甫的肩膀,安慰他道。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明白,河北局势之糜烂,已经无药可救。多番打听后,元结才明白皇甫惟明所图甚大,并非是一路打砸抢过来的,那帮人很懂得收买人心。

  利用河北百姓普遍对朝廷的不满,号召他们支援叛军,甚至直接加入叛军,承诺将来对河北轻徭薄赋。

  皇甫惟明要的是天下,手里又捏着皇子。只要他自己不称帝,便有很多立场中立的人顺势追随。将来叛军会不会入关中,谁也说不好。

  在大部分河北人看来,叛军才是王者之师,正统大义所在。

  现在的唐庭才是无道,应该被讨伐。

  “次山兄啊,这次情况真的不一样。皇甫惟明那边的叛军,可不是普通蟊贼,他是要改朝换代啊!”

  杜甫拉着元结的手急切说道。

  其实,很多人都看出来了,皇甫惟明将来也是曹操一般的人物,不可能还政于李琬,将来改朝换代是必然。

  现在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一如方重勇前世那些高考完不打算复读的学子,压根不会再去看复习题一样。对于皇甫惟明来说,夺取长安的过程,就是考试。

  将来如何,如同考试结束,那都要再说。从前的承诺,不作数也很正常。

  “子美老弟,你说的这些,我们说了也不算啊。着急又有什么用呢?”

  元结叹息道。

  他身后有一个大家族,这次河北叛乱结束后。元结已经写信给家中,让家族子弟参与本地团结兵,于汝州鲁山集结。目前这支队伍已经有两千多人,元氏一族几乎掌控了鲁山团结兵的话语权。

  至于是干啥,不问可知。大概,就等着元结这位刺史带着朝廷的“任免书”来鲁山了。

  看到杜甫还是忧心忡忡,元结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事若不谐,子美老弟可随某一同去汝州,那边有可战之兵!”

  嗯?

  杜甫像是头一次认识元结一般,用莫名惊诧的眼神看着对方。

  “次山兄,难道…已经,已经……”

  杜甫语无伦次,他万万没想到,元结早就想好了退路。

  而且,似乎并不看好官军能够顺利平叛。

  “你心里明白就行了,如今这情况,不从贼就算是对得起朝廷了。

  让某这样白白送死也不是事啊,某身后还有那么大一家人。”

  元结看着杜甫苦笑道。

  他这种“找退路”的行为,其实本身就是对朝廷的“忠诚不绝对”了。

  而如元结这般还算忠心的刺史,又有多少没有准备退路呢?又有多少人还不如元结,直接投靠皇甫惟明又有多少呢?

  杜甫顿时感觉这一波或许真的大事不妙了!

  “使君!使君!叛军已经不到十里地了!黄色军服,卑职不会错的!”

  卫州汲县县尉南霁云对元结抱拳行礼道。

  他本是在黄河两岸划舟摆渡的出身微寒之人,精通武艺却无用武之地。

  自皇甫惟明起兵后,河北各地不少刺史、司马、县令逃之夭夭,官府也在四处招募官员补缺。

  但应者寥寥,合适的更少。

  汲县县尉在叛军起兵后第三天就跑路了,跟他一起跑的,还有卫州各县不少官员,甚至包括一个县令!

  元结发榜讨逆,招募有识之士补缺,南霁云就是这时候进来补县尉缺的。待叛乱平定后,哪怕其间南霁云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当个县尉,甚至极有可能获得升迁,彻底走上官场之路。

  大叛乱,也是大洗牌。

  “来了么?点兵,准备守城!”

  元结面色淡然的下令道。

  哪知道南霁云一直在皱眉摇头,他对元结抱拳行礼解释道:

  “使君,这城可是守不得的啊。

  汲县可战之兵太少,咱们一面城墙都守不住,破城是迟早的。

  卑职以为,城中还有团结兵退役者两百可为战力,兵戈也不缺。

  将他们组织起来,与叛军野战,方为退敌之策。

  叛军远道而来,不知虚实。使君可大开城门,作出迎接叛军的样子。待卑职再领兵杀出,便可杀退叛军。”

  南霁云恳求道。

  元结与杜甫对视一眼,都感觉此法甚妙。

  但也不能排除翻车的可能。

  比如说南霁云万一直接投敌了咋办?

  元结沉吟不语,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正在这时,叛军斥候已经出现在众人视野当中,大部队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南霁云着急了,连忙跪下对元结请求道:“使君提拔卑职于微末,卑职便要为使君效犬马之劳。如今已经火烧眉毛,请使君万万不要犹豫了!”

  “好,你去办吧!”

  元结咬咬牙,终于决定豁出去搏一把。

  如果可以选择,他也不想赌。但转念一想,如果赌赢了,就可以达成他计划的最后一步。

  所获极大!

  如果赢了,他身上就有一个“忠勇且知兵”的光环。

  进,可以入朝堂,参与军机大事。

  退,可以逃到河南汝州,在鲁山拉起一支以自己家族子弟和乡亲为主的队伍,并自命为刺史,将原刺史挤下来。

  毕竟,叛军过黄河,已经是朝野共识,阻拦不住了。到时候手里没有兵的刺史,什么都不是,连条狗都不如,日夜都要担心会不会被手下噶了,脑袋送给皇甫惟明邀功。

  元结在卫州又无根基又无人脉,何苦死守呢?打出战绩,打出名声跑路,到自己家乡拉起一支队伍才是真的!

  有了忠于朝廷又会打仗这一层“光环”,未来前途之广阔,不可限量!

  相比于杜甫的混日子,元结一直在谋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谓是步步为营。

  “次山兄,这个……”

  杜甫一边说话,一边紧张看着城内,正在布防埋伏的团结兵老卒,然后发现有些人胡须都花白了。

  老卒老卒,这些恐怕连孙儿辈都有的人,能打得赢如狼似虎的叛军么?

  杜甫心中直打鼓。

  很快,便有一支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叛军来到门前。

  “我乃忠武将军尹子奇,你们降是不降?

  卫州刺史滚出来见我,否则踏平汲县!”

  为首一人出列,用长槊指着城头观摩军情的元结大吼道。他看到城门洞开,心里有点摸不准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要放箭,不要放箭!”

  元结摘下官帽,对着城下大喊道。

  他慌慌张张的跑下城楼,看到城墙角埋伏的南霁云。发现对方也在看自己,便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元结跑到城门口,对着尹子奇大喊道:“将军莫慌,我来为将军牵马。”

  “哼,算你识趣。本将军会告知皇甫大元帅,让你继续当这个刺史。”

  骑在马上的尹子奇得意说道,说完哈哈大笑。

  如元结这般的狗官太多了,沿途各县都是。但是那些人都是扭扭捏捏的,投降还嫌丢脸。

  哪像是元结这般滑跪得如此顺溜。

  “杀!”

  城内南霁云暴喝一声,一箭射向尹子奇。

  这一箭用的强弓硬弩,箭矢快如闪电,锐不可挡!

  可惜箭矢准头稍稍偏高,只是射落尹子奇的头盔,箭矢擦着头皮而过。

  鲜血顺着额头流了下来,模糊了尹子奇一只眼睛的视野。

  “贼子尔敢!”

  尹子奇又气又急,恨恨丢下碍事的长槊,直接拔出腰间横刀,策马向前就要上前将元结砍死。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南霁云骑着快马冲出城门,举着刀便朝中尹子奇面门而来。

  这种凶狠不讲理的打法,也是吓得尹子奇不敢应战。如今叛军形势大好,可谓是势如破竹。他们这些叛军将领,将来很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从龙功臣。

  有如此“远大”的前途,有必要跟一个县城里冲出来,连名字都不报的愣子对刀么?

  “撤!”

  尹子奇立刻夹紧马鞍,调转马头就跑。

  他身后的叛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看到南霁云和他身后两百退役老卒,举着短矛就冲出汲县县城!

  看到这些人来势汹汹,自家主将又跑路了,他们也连忙转身跑路。前队的人往回跑,后队的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跟溃兵相撞,人马互相踩踏,顿时叛军队伍一片大乱。

  南霁云趁机掩杀,一直追了四五里,才返回汲县县城。战后清点损失,发现自己这边死伤微乎其微,这一战可谓是大获全胜!

  “次山兄,赢了啊,你刚刚演的那一出戏,真是演得好啊!”

  看到元结安然无恙的返回城头,杜甫兴奋得几乎是手舞足蹈!

  在城头看别人破敌,那自然是很爽的,反正叛军又不可能骑着马上城墙。但在现场作战的人,感觉如何就要另说了。

  杜甫虽然有“忠君爱国”之心,但让他去战阵厮杀,那是绝对不行的!

  然而,元结脸上却是一点喜色也没有。

  他长叹一声对杜甫说道:“本来,叛军并不想屠城。这一路杀过来,他们很少对百姓出手,皇甫惟明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可如今,尹子奇攻汲县险些丧命,只怕叛军会拿汲县城内百姓撒气了。”

  越是接近黄河的地方,对朝廷的恨意也就越少。过了黄河以后,民意也会出现重大变化。

  叛军的刀,不是用来看的。当百姓不愿意听从他们安排,那些人自然也会撕下伪善的面纱。

  那么多军队不事生产,不让百姓供养他们,难道让这些丘八喝西北风?

  元结很清楚,随着叛军过黄河,血腥的杀戮,就要开始了。

  果不其然,五天之后,尹子奇去而复返,顺便还带来了一万叛军压阵,四面合围汲县。为了把元结等人大卸八块,叛军已经分兵将卫州其他县城全部攻陷。

  周围的叛军,数量不下两三万!而且还顺势合围了相州重镇邺城!

  黄河以北之地,除了自身难保的相州外,便只剩下汲县这座一座孤城了。

首节上一节579/8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