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能就这么算了.....”
在这每天都有无数人死去的战争当中。
一条狗真的重要吗?
不重要。
这甚至只是一个普通传令兵的狗。
跟曼施坦因没有任何关系。
却沉重的让曼施坦因的灵魂都承受不起。
这场该死的战争正在一点一点夺去他们的所有。
曼施坦因缓缓抬起头来,他的嘴唇苍白到毫无颜色。
“等到公主从东线回来,我们就回索姆河。”
“是,长官!”
第46章 人类的战争
第四十六章人类的战争
按照希尔德的设想,在俄罗斯发起克伦斯基攻势崩溃之后,东线的局势已经稳定,希尔德就可以去准备卡波雷托攻势。
卡波雷托攻势就是第十二次伊松佐河战役。
第十一次伊松佐河战役结束,奥匈帝国的人力几乎被耗费殆尽,奥匈皇帝卡尔一世向德皇威廉二世写信,要求将德军部署到南线。
在东线局势逐渐趋于稳定之后。
德军准备组建一个新的第十四集团军前往南线,第十四集团军将由奥托冯贝洛将军指挥,这个不是索姆河的贝洛将军,而是与希尔德在保加利亚有关系的贝洛将军。
顺便用意大利来检验一下东线的胡蒂尔战术。
也就是渗透战术。
渗透战术是指小股独立轻步兵部队推进到敌方后方,绕过敌方前线据点,可能将其孤立,以便后续部队用重型武器进行攻击。士兵主动识别敌人的弱点,并选择自己的路线,目标,时机和攻击方法。这需要高度的技能和训练,并可以辅以特殊装备和武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局部战斗选择。
对于希尔德来说,这也勉强算是个混军功的机会。
不过。
不管是作为下属的曼施坦因还是作为上司的鲁登道夫,都不止一次要求希尔德立刻赶回西线,前线必须要希尔德来稳定士气。
没办法。
希尔德只能在解决完东线的事情后赶往西线。
.......
1917年。
按照理论上来说在经历过索姆河与凡尔登之后,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应该选择偃旗息鼓一段时间,给军队一点休养生息的时间,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部军需部长鲁登道夫将军是这么做的,他收缩了防线,让军队回退到齐格弗里德防线后方。
只不过。
法军新任陆军总司令罗伯特乔治尼维尔将军并不这么想。
他在1917年4月组织了对德军的大规模进攻。
十天。
十五万的伤亡。
这种级别的伤亡在这种规模的战争面前什么都不是,死亡的数字已经让人感到麻木,不过却引起法军最大规模的兵变,其实说兵变也不准确,只能说是前线法兵的罢工,士兵们留在战壕里,愿意防守,但拒绝进攻命令。
1917年5月15日。
罗伯特乔治尼维尔将军引咎辞职。
亨利菲利普贝诺尼奥梅尔约瑟夫贝当将军接替法国陆军总司令的职位。
摆在贝当将军面前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西线一半的法国步兵师都陷入瘫痪状态,他需要改善士兵的食宿条件,允许士兵休息和回家,保证不再发起任何自杀式进攻。
他需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走访前线,和前线的士兵们进行谈话,他要走完他的圣徒之路。
还要对那些叛乱份子的审判,贝当一共发起了3400次军事审判,其中554名兵变者被判处死刑。
其中百分之九十都被赦免或减刑。
毕竟。
贝当将军是这些法军将领当中最温和的一位。
很多时候贝当将军都会想,如果这场战争没有发生就好了,那些殖民地德国佬想要就给他们吧,现在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
....
1917年对于德意志帝国国内来说。
首先就是经济困难,英国的海上封锁严重限制了德国进口食品和原材料的能力,导致平民大面积短缺和饥饿。
1916年的秋季多雨,引发了马铃薯枯萎病,导致收成减少到上半年的一半左右。
到1917年初的寒流引发了德国的芜菁之冬。
被称之为萝卜冬天,根据统计在1917年的冬天大约造成了几千人因为营养不良和疾病死亡,每天供应的食物仅为1000卡路里,相当于正常情况的三分之一。
也导致了1917年4月份开始的罢工浪潮。
这个时候。
新首相格奥尔格米凯利斯几乎成为了吉祥物,军队已经掌权了一切。
实际上这个时候威廉二世应该站出来稳定局势,虽然从名义上来说威廉二世被架空,那也仅仅是名义上而已,无论如何他都是德意志帝国所有军队的最高统领,真当他下达命令时,不管是鲁登道夫还是兴登堡,都必须无条件遵守。
只不过威廉二世选择了逃避,他只躲在柏林城市宫中劈木头。
从战争层面上来说还是有消息的。
经过克伦斯基攻势后,俄军可以说是已经彻底崩溃,投降已经是时间问题。
在德意志帝国国内也持有乐观态度,他们已经解决了比利时,俄罗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意大利在德军的攻势下也快要崩溃了,现在就仅仅只剩下西线需要处理。
......
...
唯一比较糟糕的消息就是美国加入协约国。
不过美国对于德意志帝国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美国所拥有的不过十万陆军,这些陆军作战对象是美洲那些士兵,甚至训练用的枪都是木枪,这十万人扔到西线战场,将会被轻易碾碎。
不仅仅是鲁登道夫这么认为。
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也是认为,想要加入西线这种大规模的战场,潘兴将军要求美国总统威尔逊至少为他提供三百万陆军。
这个数字足以让总统威尔逊背脊发麻。
要知道光是参战就让总统威尔逊顶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在美国人眼里,欧洲是一片落后且野蛮的大地,在这片大地的战争当中,每天都有无数人死去,而他们已经远离这片大地,这正是大多数美国人的想法,也是美国的孤立主义。
总统威尔逊强行把他们带回这片大地。
还要三百万士兵。
三百万。
这不是一个区区美国总统可以承担的起的。
......
不过美国给协约国带来最大的影响,不是士兵,按照鲁登道夫的想法美国士兵就算想要加入欧洲战场,也要等一年多,真正最大的影响是英法本就具备的物资优势,在美国加入之后,这个优势会变得更加明显。
所以从1917年秋季开始。
军需部长鲁登道夫将军准备将一切赌上1918年的春季攻势,这将成为毕其功于一役的伟大战争。
鲁登道夫将军支持这场进攻。
自然有人反对这场进攻,比如鲁普雷希特集团军群参谋长库尔将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阿明将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博恩将军,以及王储鲁普雷希特。
反对的原因来自几个方面,比如说后勤补给线的压力,比如说战争已经说明了进攻压力,比如说王储鲁普雷希特认为应该等到1919年再发起总进攻。
等到1919年他们就可以得到新部队和更好的装备,以及新的坦克。
不过仍然无法改变鲁登道夫将军的决定。
比利时
斯帕。
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部。
王储鲁普雷希特在私底下来到希尔德会客室当中找到希尔德。
“希尔德,你应该站出来和我们一起反对鲁登道夫的春季攻势,他是让我们的士兵去送死。”
“我就不能支持春季攻势吗?”
“你没那么疯。”
在王储鲁普雷希特看来,鲁登道夫将军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和英国的黑格,法国的尼维尔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这句话鲁普雷希特也说不准。
希尔德要不就是清醒的可怕,要不就是比他们所有人还疯。
更大可能是后者。
希尔德端坐在沙发上,双腿交叠在一起,纤细的手指支撑着光洁的下巴。
“元帅,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将军,一个师的指挥官,这种级别的作战我还没有资格指指点点。”
“在我面前就收起你那套吧。”
王储鲁普雷希特不屑地说道。
如果说战争开始之前的希尔德,那在西线只能说是花瓶,在军队当中的权力也仅仅是来自于威廉二世的延伸。
不过当四年的战争过后。
希尔德的权力已经扩张到一种恐怖的程度,现在的希尔德是作为德军的精神象征,是作为整个德意志的具象化存在,希尔德代表着士兵记忆中那美好的一面。
这也是利奥波德元帅需要希尔德支持东线不发起进攻的原因。
“您也说了,鲁登道夫将军是一个疯子,就算我反对也没有任何作用。”
想要否决鲁登道夫将军。
他是德军的实际控制者,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都不行,只有皇帝威廉二世才行,只不过现在威廉二世在柏林宫里面劈木头。
王储鲁普雷希特也明白这一点。
当初他反对法金汉将军的凡尔赛攻势,现在他反对鲁登道夫将军的春季攻势,可都没有任何意义。
“至少我们必须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