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113节

  “当然都诈死了!”

  常大淳嘴角一抽,老脸上滑过一丝惊恐:“炸炸死了?你们用炸雷把他们都炸死了?”

  “什么炸雷.诈死,假死欺君知道吗?”孙应照笑道,“程制军、双军门、博军门他们仨都诈死了,程制军、双军门昨晚上就走了,由冯守备带着五百精兵护着他俩走的。对外就说在武昌城破时自杀了,冯守备则是护着他们的家眷出逃。”

  常大淳张大了嘴巴,连连摇头:“不可能,不可能”

  “怎不可能?给了钱什么都是可能的!他们花了七万两银子,是我给办的!”

  孙应照得意洋洋,拍着胸脯说:“博勒恭武那老家伙银子多,一个人就花了七万,所以就办了个壮烈牺牲!”

  “故事都是我给编的,他老人家率领百二十死士猛冲太平天国石翼王军阵,以七十五岁高龄和翼王殿下大战三十回合才被斩于马下,百二十死士无一生还!常大人,皇上要得到这消息,是不是该追赠个世职?”

  “这,这,这,这真是太无耻了!”常大淳怒不可遏,“啪”的一巴掌就砸在书桌上了,“怎可如此贪生怕死?”

  他的话音未落,那于师爷就一扭头对孙应照、许月桂道:“我就说吧,常大人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是不肯诈死逃脱的。”常大淳一听这话,马上就恶狠狠瞪着自己这个师爷。

  “大人,您别急。”于师爷笑道,“学生已经为您写好了降表”

  “降表?”常大淳都有一种把自己的首席师爷掐死的冲动了,抡起两条胳膊就扑上去,“于得水”

  可惜孙应照和许月桂早有准备,一边一个就把他给架住了。

  于师爷赶紧朝常大淳拱拱手,一脸郑重地说:“抚台大人向来爱民如子,难道忍心看着江夏阖城百姓如长沙百姓一样,两陷兵祸,死伤过半吗?老大人如果善莫大焉,献城投降,江夏一城可保无虞!若江夏阖城百姓因抚台大人而活,抚台大人的深明大义,一定会为江夏百姓世代牢记!”

  “什么爱民如子?我,我常大淳要当忠臣!”常大淳呼喊道,“我身为守土之臣,只知与城同亡,绝不当献城投降之贰臣!”

  于师爷摇摇头:“大人,学生已经以您的名义写好了降表,还加盖了您的官印.降表已经由武昌城内的天地会头领送去给太平军了!”

  孙应照补充道:“安民告示也贴出去了城内的各个衙门,都以您的名义派兵去控制了。江夏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也以您的名义去知会了,回头大家一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就对了。”

  于师爷一脸恭敬地说:“您现在就是死了,我们找个人扮成您照样献城投降。以后史书上还是写您常大淳,大明开平王之后,虽身在清营,然心怀中华,于太平天国天历二年,率武昌府江夏城士民三十万,开城门,迎太平,身随天王.”

  常大淳颓然而坐,大哭三声道:“尔等害我.”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在一艘被数十条沙船拱卫着的巨大楼船上,上帝家的次子,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正手按剑柄,目光睨视着远处雄伟壮丽的武昌府城的汉阳门上,缓缓升起了一面红色的太平军旗,心中壮志顿时难以遏制,随口就用客家话,抑扬顿挫地吟出了一首一点都“不油”的诗!

  吟完这首诗后,洪秀全还扭过头,得意洋洋地扫视了眼站在他身后的“三大活爹”杨秀清、罗耀国和萧朝贵,似乎在告诉这三位:“朕不仅会打仗,还会作诗!只要朕认真起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好诗,实在是好诗啊!”

  识字儿不多的杨秀清马上就挑起个大拇哥夸赞洪秀全的诗好了。

  萧朝贵也忙跟着恭维道:“天王,您可真是文武双全!文能做诗,武能将兵,李世民、朱元璋都不如您啊!”

  “哈哈哈”

  洪秀全知道他俩没文化,根本品不出这诗的好坏,于是便微微一笑,就把目光投向了罗耀国:“国胞,你是天上来的,一定念过不少书吧?”

  “臣弟的确念过不少书。”罗耀国点了点头。

  他可是替上帝送外卖的天使,没文化能行吗?

  洪秀全笑了笑:“好!那国胞你也即兴赋诗一首如何?”

  作诗?

  罗耀国心说:“这不为难我吗?我就一送外卖的,哪里会作诗?算了,还是当一回文抄公吧!可抄谁的好呢?有了.”

  罗耀国酝酿了一会儿情绪,张口就吟道:“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王。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千军万马入燕京!”

  “好!”洪秀全拍了拍巴掌,大笑道:“好一个‘笑指泸沟桥畔月,千军万马入燕京’!不过国胞,你的千军万马还是有点少了,提兵百万才是真丈夫!”

  他的语气陡然放沉:“清胞、贵妹夫、国胞,现在武昌已经得手,朕打算提兵百万,直下江南,而后一鼓作气,来一个百万雄狮入燕京如何?”

第204章 天王,要不咱们请姬督下来问一问?

  提兵百万下江南?

  罗耀国马上就从洪秀全这“不孝子”的言语当中听出不对劲儿的地方了,这“不孝子”在长沙裹挟了十余万人,现在不会又想在武昌、汉阳、汉口这里再裹挟个几十万,真的凑出个百万大军吧?

  这可有点过头了!

  你在长沙裹挟个十来万人,壮一下声势也就罢了。十来万人的口粮还比较容易筹集,到了金陵那边也容易安置。如果真的裹挟到一百万人,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百万乌合的组织、管理、后勤.都是大麻烦!就算他们哪儿都不去,就在天京城内呆着,每天也会消耗巨量的粮食。

  历史上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长期缺粮,搞不好就和洪秀全、杨秀清裹挟到金陵的人口太多有关。

  另外,这回汉阳府城和武昌府城几乎是全取了,和江夏隔江相望的汉口现在已经由李开芳、林凤祥去拿了。他俩是西王的人,所带的部队又纪律严明,应该也能全取。

  好好的九省通衢之地,完完整整的被太平天国掌控不好吗?这可是如今长江流域头一号的商业中心,地位犹在尚未成长起来的上海之上。

  长江中上游各省的物资集散之地,就在武汉三镇啊!

  这里就是整个华中地区商贸往来的中心啊!

  只要这三镇好好的,太平天国就能从湖广、四川等地源源不断获取宝贵的粮食,而且还能将丝绸、布匹、食盐销往湖广、四川各处。

  说不定还能将武汉三镇中的汉口镇打造成一个各方鱼龙都能混在一起,各取所需的“自由之地”。

  就眼下的形势而言,清妖那边恐怕也没有封锁武汉三镇的能力,且不说半个湖南已经在太平天国手里了,就是以曾、左、江为首的湖南团练头子恐怕也不会答应。

  可如果武汉三镇的人口要都叫洪秀全、杨秀清裹挟走了,那以武汉三镇为核心的一整个贸易网络也就瘫痪了.这就是咸丰做不到的事情,你们帮他做吗?

  想到这里,罗耀国只好“爹味”十足地对洪秀全道:“天王,咱们手头的军队,满打满算就是十个军加一点女营、水营、殿前军,满打满算不过十来万,哪儿有百万之众?”

  “而且这百万之兵,得来不易,养起来就更困难了.四哥,贵姐夫,你们说呢?”

  洪秀全听罗耀国这么一说,马上就目光灼灼地望着杨秀清杨上帝现在冯云山不在,洪杨对萧罗,优势在朕啊!

  杨上帝眉头皱着,似乎在仔细衡量。

  多拉一些人头肯定对加强他和洪秀全的权威有利。

  上回在长沙裹挟来的十来万人中的男兵、孩儿军就分给了杨秀清的中军、韦昌辉的右军、石达开的左军,中、右、左三军都增加了一万多人,都达到了两万余人,和罗耀国的上军、萧朝贵的前军、冯云山的后军之间的平衡基本得以维持至少在人数上是平衡的。

  如果能够在武昌府、汉阳府再裹挟几十万人,不仅可以削弱萧朝贵的实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中、右、左三军可是那么多人要怎么管?怎么养?的确是个大问题。

  另外萧朝贵加罗耀国可等于“真姬督下凡”啊!

  由于杨秀清不敢和“真姬督”斗法,所以现在太平天国的最高神权实际上已经转移了。

  “天王,”萧朝贵这时也觉出不对了,望着洪秀全问,“咱们现在上哪儿去招百万之兵?”

  洪秀全睨视萧朝贵一眼,然后一指前方的武昌府城:“那里就有数十万众!朕得长沙十万之众,武昌不战而下!若能得武昌、汉阳数十万众,江南一鼓可平!若得江南百万兵.北伐中原,定鼎燕云,又有何难?”

  萧朝贵闻言脸色顿时大变,马上扭头望着罗耀国腰带上挂着的“紫金钵盂”。

  罗耀国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太平天国的决策能不跳大神吗?

  于是他就朝洪秀全一抱拳,祭出了大招:“天王,要不咱们请天兄下凡来请教一番如何?”

  洪秀全脸色一沉,又看了看杨秀清,杨秀清眯着眼睛,重重点了点头:“天王,咱们先进城,等安顿下来后,就请天兄下凡.如果天兄同意咱们发武昌之兵数十万下江南,那咱们就听天兄的。如果天兄不同意,那咱们就问问天兄,这天下应该怎么打?”

  这下轮到萧朝贵眉头大皱了。他这个天兄哪里知道天下该怎么打?

  “好!”洪秀全马上会意,他可不管萧姬督知道不知道,马上点了头,摸着胡子笑道:“天兄如果有更好的法子,咱们当然听天兄的!”他扭头望着罗耀国,“国胞,你什么时候能请天兄下来?”

  罗耀国笑道:“我问问。”

  说着他就拿出了太平天国的“国之重宝”通天镜,手指一划,“镜面”亮起,然后天兄姬督的圣像就出现在了“镜面”之上!

  接着他先将“通天镜”的“镜面”一转,高高举起,展示给洪秀全、杨秀清二人。

  “给天兄请安!”

  “恭请圣安!”

  洪秀全、杨秀清看见天兄肖像,马上抱拳拱手。

  “天王、四哥,”罗耀国道,“小弟马上给天兄发短信约个时间.你们也别急,天兄虽然很忙,但两三天内一定会给答复。”

  说完,他就收回“通天镜”,开始装模作样给天兄发短信。

  而洪秀全和杨秀清则双双起身,然后又同时瞄了眼萧朝贵。

  萧朝贵则是面无表情,只是跟一座铁塔似的矗立在那里。

  “臣常大淳、孙应照率武昌府城阖城士民恭迎天王万岁入城!”

  武昌府城,汉阳门埠头上,一大群红布包头,长袍在身的降官、士绅,在常大淳、孙应照的率领下,一起向刚刚靠上码头的一条大船行个跪拜之礼。

  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罗耀国这个时候已经结束了争论,杨、萧、罗三位簇拥着洪秀全,一起站在船头,目光直指终于太平天国的武昌府城。

  这是太平天国拿下的第二座省会了!

  罗耀国将目光从高大巍峨的城墙上收回,转到了在码头上跪着的孙应照身上,然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孙应照身边一个上了年纪,体态微胖,蓄着长长的三缕须髯,看上去很有官相的男子身上。

  他是真的?还是演的?

  孙应照似乎发现罗耀国的目光了,就笑着朝他一抱拳:“天王万岁,大天使殿下,下官孙应照幸不辱命,为太平天国说服清妖湖北巡抚常大淳归顺来降了!”

  罗耀国转身朝洪秀全拱了拱手:“天王,这个常大淳是大明开平王常遇春的子孙,也是第一个投降我太平天国的清妖督抚!”

  其实常大淳不是第一个,余万清才是。

  不过罗耀国当时给余万清办了个忠烈,而这个常大淳没有“买忠烈”,所以就只能当贰臣了如果他有家眷在咸丰手里,怕是要倒霉了。

  洪秀全点了点头,也露出了笑颜:“好!常兄弟既然拜了上帝,以后就是我太平天国的人了,他献城有功,朕自会重重有赏的!”他又回过头对萧朝贵说:“贵妹夫,现在武昌府城是你的了!”

  萧朝贵噗通一下就给洪秀全跪了,然后就是几个响头:“臣萧朝贵叩谢天王真圣主!”

  洪秀全哈哈一笑:“贵妹夫,起来.替朕开路!”他忽然提高嗓门,改用广东官话:“朕要现在要进武昌,三个月后要进金陵一年之后,朕要在北京圆明园睡觉!”

第205章 进步的大清农奴制度

  荆州府,江陵县,沙市镇。

  天色渐渐的明亮了起来,但是从铅灰色的云层当中,飞飞扬扬卷落的雪花,还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一夜的大雪之后,整个沙市镇仿佛都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外衣。沙市埠头上却没有雪花积下,倒是被衣着单薄,脚踏草鞋,扛着大包的苦力们踩得如泥塘一般。

  黄世杰穿着暖和的裘皮冬衣,戴着翻毛皮的暖帽,在十几个穿着厚厚的棉衣的“英字营”练勇的簇拥下,打着把伞站在码头的一角,望着一条缓缓靠近的官船。

  很快,他的目光透过飞舞的雪花,看清了官船上一面飞扬的“曾”字认旗。

  “是涤丈!”黄世杰吐了口气,回头对同样穿上了暖和的裘皮冬衣,戴了一顶毛皮风貌的张定湘说:“安楚,让不相干的人都避一避,叫弟兄们都精神一点。”

  “喳!”

  张定湘答应了一声,就张开喉咙对身后的英字营练勇吼了一声:“曾大人到了,都他娘的给老子精神一点,再把不相干的人都驱开一些。”

  随着英字营练勇们中气十足的喝骂声和噼里啪啦的皮鞭抽打的声音,原本忙碌的码头很快被清空,很快又有一队约五十人的“山”字营练勇跟着一个四品文官进了码头,练勇们四下警戒,那文官则站在了黄世杰身边,正是王揆一。

  当官船靠岸后,棉袍外套着孝衣的曾国藩就从船舱内钻了出来,身边跟着他的兄弟,同样一副孝子模样的曾国荃。

  看见码头上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曾国藩就不由得面色一紧。

  “是英字营和山字营。”

  曾国荃上前一步,低声道:“沙市镇除了英字营的一千五百人还有我的一千五百人和王璞山的五百山字营人马。”

  “哦,”曾国藩轻轻点头,“山字营左季高也来了?”

  “来了!”曾国荃说,“昨日就入荆州城了,那个王博文就是跟着他一起来的。”

  “好!”曾国藩挤出一丝笑容,“那咱们就上岸吧!”

首节上一节113/1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