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 第113节

“我相信我的朋友华飞先生,而且我们与华司令合作多次,华先生是个非常爽快,而且极有信用的中国人。这点,我可以作证!”艾德西见状,连忙帮衬道。他可以做到德国领事馆领事的职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与华飞的密切合作。所以在可能的范围内,艾德西与华飞有着共同的利益。

“司令官阁下,我们对您的承诺,丝毫不会怀疑。那么,请您具体说说,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马尔赞面无表情,顿了顿问道。

“一!”华飞举出一根手指,“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就是全面的紧密的合作关系。除了极少数的领域,双方对彼此的市场,完全开放,不加任何限制!”

“二,商业合作,我方对所有德国商人的投资,进行优惠免税政策。凡是重工业投资,更可以经过审核,免去土地征用费!双方的商品买卖,进行最惠价买卖,减低关税等壁垒。对于对方急需的商品,可以优先供应。”

“三,军事合作,双方进行更紧密的军事互助合作,培训特战人员,培养军工技术人才,培养军事教官!以优惠的价格,提供军需品。

“四,进行石油勘探合作。双方成立一个石油公司,由德方提供资金设备和技术,在我自治区内进行石油勘探开采。一旦发现油田,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石化厂。我方可用石油成品,支付德方的所有投资。另外可授予德方十年的独家买卖权!”

“五,扩大工业交流合作,德方在我方所有工业建设中,拥有优先投标权。我方的矿产煤炭资源,优先出口德国!”

“主要就是这五条意见,如果德方觉得有何不妥,可以商量修改。或者德方有任何需要添加的,也可商谈增加。此项合作,乃为秘密协定。我不希望透露出去,以免引起英法等国的抗议!”

华飞的建议虽少,可其中几个建议令德方代表眼睛剧亮。优惠免税,免土地税,最惠价买卖,优选供应,石油勘探,资源的优先出口……。这一条一条,都如磁铁一般,迅速地吸引了在场几名德国人所有的注意力。尤其是商会联盟代表鲁登费恩,因为他非常明白,这些协议的签署,对于德国商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由于德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在中国市场的权益,完全无法和英法等老牌帝国相比。如果可以和华飞签署这些协议,可以预见,在短期内,德国在苏沪自治区内的利益比重,将会得到飞速提升。只是,有这样的好事吗?

而且关于关税和军事合作,也有待商榷。中国人的关税基本上控制在洋人的手上,军事合作在此刻更是敏感。虽然德国人与英国关系僵持,但却并不愿公开作对,售卖华飞鱼雷等敏感军事技术。

但即使如此,其他几条,也足够诱惑人啊!尤其是还可以增添修改,并且是秘密协定。这样既能迅速扩大在中国的商业利益,又可以短期内避开英法等国的激烈反应,何乐而不为?

“尊敬的司令官阁下,我代表我国皇帝陛下对您对我们德国人的信任表示感谢。我们对这个合作协议非常感兴趣,请问你是否有什么条件?不妨一起说出来!”虽然内心和鲁登费恩等人一样激动,但马尔赞还是无比冷静地道。

“我有条件,这个条件对于德国人来说,非常简单!”华飞轻松地道,“一,向我自治区政府提供20亿金马克的有息贷款,我们用自治区内的矿产资源和税费作为抵押,十年内偿还全部本金和利息。”(由于缺乏资料,采用不准确汇率,20亿金马克约合5亿美元,相当于10亿银圆。)

“二,我们希望贵国帮助我们升级改造江南造船厂,希望贵国可以提供型潜艇的生产技术支持和指导培训!另外,我们希望秘密从贵国进口一万发可供潜艇发射的450鱼雷!”

“三,我们希望贵国帮助我们建设一座无线电工厂和一座大型内燃机工厂!当然,我们会支付何时的价格,这几条完全是商业合作。如果贵国觉得不妥,我们可以寻求他国的帮助,也绝对不会影响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20亿金马克的贷款,虽然对德国来说并非庞大,但那也是一笔不菲的贷款啊,这位司令官阁下胃口不小啊。潜艇厂倒没什么,但鱼类出口倒是冒点风险。至于第三条,才是华飞所说的真正的商业合作啊!

即使如此,马尔赞依然不敢忽视,立即站起来道,“我会尽快汇报我国的政府,并给司令官阁下消息,再见!”

147 巨大的挑战

人来去匆匆,而且还是便装,走的更是侧门,恐怕也起注意。送走他们后,华飞开始早餐。对于这些提议,华飞相信德国人应该不会拒绝。作为新起的大国,他们不是不渴望占有殖民地,获取丰富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只是被英法等国几乎瓜分完毕而已。

华飞的提议虽然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完美,但对于德国人来说,绝对是机会!20亿金马克的贷款虽然高了,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华飞的许多建设计划,才能加速啊!

在这个战略舰称霸的时代,潜艇作为一种服役不久的海军武器,并未引起各国的重视。所以华飞相信潜艇技术的引进,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应,至少比建造巡洋舰战略舰的反应会小许多。

大名鼎鼎的型潜艇啊,将在一战中掀起令人不可忽略的战绩。伟大的海底幽灵,将在海军作战史上,留下他们浓重的一笔。

相对于战略舰,巡洋舰,潜艇无论是造价还是性价比,无疑都是最适合华飞目前的实力现实。

至于鱼雷,虽然有些冒险,但华飞相信德国人是不惧冒险和赌博精神的。否则,他们又怎么会引起二次世界大战呢?

无线电台和内燃机厂吗?那就更简单了。华飞放下筷子,满面微笑地用口巾擦了擦嘴,一切皆在计划之中啊,太美妙了!

时间飞逝,又一场大雪降临上海,这种雪花满天飞的场景,在后世绝少看见。江南厂的改造搬迁已经接近尾声,需要的机器设备自己可以制造就加入生产计划,有些关键的技术升级机器,大部已经向各国商行下达订单。洋人虽然与华飞突然间保持了一种微妙的距离,但在表面上,自治政府是活的中央政府承认的,而且他们还必须保持一种合作关系。

上海租界外滩,华飞在便衣警卫的保护下,正散步在黄浦江畔。来上海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这般悠闲地出来欣赏这个二十世纪初的上海,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独领风骚的城市。

十里洋场,尽是各国的汽车和文字,偶尔看见一二‘衣冠楚楚’,西装革履的黄色面孔,不是所谓的翻译,就是洋行的买办。大多数华人,在这里只能从事贱役苦力。路上不管是洋人还是华人,看见华飞这队气质和装束迥然特殊的行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尤其是华飞这行人都是年轻英俊的小伙,战火的洗礼让这些稚嫩脸庞的青年们身上,带着一种难言的魅力和英气,引得不少金发碧眼的洋女频频侧目,更让王蒙等人昂首挺胸,那股精气神更加旺盛了。

上海的事情大都了结的七七八八,筹建中的商会联盟大会,也要等自治政府组建后才能召开。德国人离开已经有十天了,还没有消息,华飞心中虽然有些焦急,但并未派人催促打探消息。唯一让他烦心的是,地方议员直选就将开始了,而宋教仁依旧没有给他任何回音。

“华司令……华司令。请等等!”

一个似乎有些熟悉地声音从侧面传来。只见一位身着白色衬衣。黑色西裤地女子。手上捧着个最新款地德国产莱卡相机。从一辆黄包车上跳下来。踩着碎步小跑过来。

“你是……哦。你是观察家报!”

华飞地一句话。顿时让这位偶遇地女记者扑哧笑出声来。只见她伸出洁白地小手。大方地道。“很荣幸再次见到您。华司令。自我介绍。我是观察家报地记者。英格丽赫曼。”

“赫曼小姐。认识你很荣幸。虽然你已经知道我地身份。不过还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下。我叫华飞。谢谢你。”

华飞很自然地握住赫曼地手。笑着道。如此简单地介绍。地确让英格丽赫曼微微一愕。随即坦笑道。“华先生。你果然与众不同。不知道华先生今日来租界做什么?是否可以给我透露一二新闻啊?”

“赫曼小姐,我有两条重大新闻素材,但我只能告诉你一条,请问赫曼小姐是想知道第一条呢?还是想知道第二条?”

赫曼本来只是乘车出来拍拍风景人文照片,不想突然看见她曾经采访过的一名司令官,正和警卫员们在黄浦江边散步。赫曼大喜,向华飞询问新闻本是职业习惯,带点开玩笑的线索,谁知道还真有重大新闻线索啊!

“真的?既然如此,我就听听第一条新闻线索是什么好了!”

“重大新闻,观察家报驻华首席美女记者英格丽赫曼小姐与华愣子散步外滩。”华飞咳嗽一声,似乎拿着一张报纸,正在朗诵头版头条的大标题。

赫曼一愣,立即反应过来,当即捧腹大笑道,“哈哈……华先生……你……你真幽默,这算什么新闻吗?”

“这不算新闻吗?”华飞耸了耸肩,颇感困惑地自问道。

这又让赫曼大笑起来,不过仔细想想,这如果被其他小报记者看见,还真算条新闻。赫曼对此倒不在意,华飞一个轻松的话题,立即让两人之间的陌生感消除不少。赫曼对华飞所说的华愣子很感兴趣,这个外号她虽然听过不少次,但却一直不知道来历呢!

于是华飞和赫曼一边沿着外滩的江边散步,一边聊起一些往事,不时把这个记者逗得开心大笑。华飞并非严肃刻板之人,只是自穿越以来,时代的陌生感和历史的紧迫感,让他很少放开心怀,去享受轻松的愉悦罢了。

不过随着渐渐融入这个时代,一切的发展完全超乎华飞的预期。虽然肩头的压力更重,但所有都步入一条良好的轨道。英格丽赫曼的偶遇,更让华飞回到美洲成长的那些岁月,不自禁地放松起来。

“这么说,华司令的外号原来还是如此之多啊。华先生年纪轻轻,就做到统帅万军的将军,追求者一定很多吧?不知道华先生可否透露一下私人的感情生活啊?”英格丽赫曼似乎变身为八卦记者,满眼激动地道。

“咳咳,涉及个人隐私,请原谅我不能回答!当然,如果赫曼小姐愿意用个人的隐私作为交换,我考虑下这个交易!”华飞故意卖关子道。

“你是在询问我是否单身?”

“赫曼小姐可以这样理解。”

“虽然我很不喜欢一个人,但没有办法,在中国的美国人太少了,优秀的美国人更少。”赫曼似乎毫无忌讳,坦言相告。

“我很好奇,那你为什么选择记者这个行业,而且还来到遥远的中国呢?”这点华飞早就好奇了,从交谈中华飞得知赫曼刚刚毕业于美国一家知

金融系。而且从她的言谈举止和某些细节习惯上可的家庭绝非一般的市民普通家庭。如果不是清楚美国的孤立主义浪潮甚为流行,华飞甚至都怀疑她是美国人派出的间谍了。

“因为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我喜欢旅游,探险。很早很早的时候,我就有环球世界的梦想。在读书的时候,我从一本世界历史书上,看到过对中国的介绍。于是我就从那个时期起,对来中国产生了向往。”

首节上一节113/32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