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223节

  楚王负刍的三十万兵力这里损失一点那里损失一点,只余十五万左右。

  之所以“左右”,是因为楚军过于混乱项燕想点都点不清楚。

  如果再留个十万、五万在寿春驻守,那么项燕手里能用的兵力甚至不到十万。

  不到十万兵力面对那些如狼似虎的秦军又能起什么作用?

  且秦军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定会沿途占领城寨组建防御,想偷袭其补给线又谈何容易?

  若真能团结各贵族兵力集结起三十万大军,那的确可行。

  然而此时各贵族哪还会愿意出兵出力将楚王救出……

  不过这话项燕也无法说,昭、屈、景等各族把持着朝政大权且事情还没发生,项燕又如何能断言他们不出兵?

  于是项燕那是有苦也说不出。

  楚王负刍见项燕没有接嘴还以为他是无话可说,于是就下令道:

  “此计甚好,便依计行事!”

  昌平君又拜道:

  “大王,臣在秦国多年对秦军甚是了解。”

  “臣愿意出城与项将军一同调度兵力以迎战秦军。”

  楚王负刍大喜:

  “如此甚合寡人心意,有劳昌平君了。”

  楚王负刍根本就没发觉他已经掉进了昌平君设下的陷阱。

  守在城内是死,出城是生。

  昌平君这是将楚王负刍留在城内等死,到时这个楚国大王就非他昌平君莫属了。

  由此也可知昌平君的厉害,他这一着可是杀人于无形且不着痕迹。

  同时他又明白自己若是想当这个大王,必须要笼络手握军权的项燕,于是刚下朝堂便像苍蝇似的粘上了项燕。

  昌平君十分客气的朝项燕施了一礼,道:

  “上将军有礼。”

  “本君虽是长年身在秦国,却时时心系楚国军民安危。”

  “若将军有何难解之处只管吩咐,本君自当尽绵薄之力与上将军一同救楚于危难之中。”

  昌平君这么说表面上看像是希望与项燕一起力挽狂澜,但实际上却是在项燕心里打***民如子”、“心系楚国”的人设。

  昌平君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容易的。

  这一是因为他在秦国时就已身为相邦闻名天下,二是在陈城带兵起事叛秦,甚至还可以说是在关键时刻救楚国一命。

  有这两点,就足以让所有人相信他是比楚王负刍更英明的仁君。

  到时,只要楚王负刍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就不用说了,毫无疑问就是昌平君继位。

  项燕虽擅长带兵作战却不善心计,此时被昌平君这么一说,就叹道:

  “也难怪昌平君会如此建言,昌平君长年在秦国是以对楚国情况了解不多。”

  “楚国内部各贵族是面和心不和,要集结兵力攻秦补给线,只怕……”

  昌平君故作不知作大惊状:

  “竟有这等事……若是如此,本君便犯下大错了。”

  “容本君向大王谏言,着大王另做打算。”

  说着转身就往回走。

  项燕赶忙上前拦住,道:

  “大王心意已决,此时若再劝说……项燕就有强行迁都之嫌。”

  “何况,此计也并非不可为。如今只有试上一试了。”

  昌平君迟疑了下,就回答道:

  “上将军安心,本君自会尽力劝说各族出兵。”

  “天下不宁,各族安能偏安一隅?”

第二百四十五章 瓮中之鳖

  果然,昌平君当天晚上就带上亲卫到各族封地游走劝说。

  昌平君这说的是好听,明面上是“劝说各族出兵”。

  实际上昌平君早就对楚国的状况一清二楚,更知道在这情况下各贵族不可能愿意出兵作战。

  或许说表面上先应着,但是等秦军将寿春一围……

  楚王负刍的命令在哪呢?

  项燕你身为败军之将何德何能指挥其它人?

  尤其昭、屈、景身居高位的比比皆是,什么时候才轮到项燕说话?

  所以昌平君此行去劝说各族并非为了让他们出兵。

  事实上,各族真愿意出兵昌平君还不乐意了。

  昌平君这么做一方面是在项燕面前做足了样子,摆出一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样子。

  另一方面则是在各贵族面前展现一下才华或者也可以说混个脸熟留个交情,到时他当上楚王时就好说话。

  但无论昌平君做什么,他心里总会有两股力量在较着劲:降秦还是反秦?

  如果在此之前昌平君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现在,随着形势对昌平君越来越有利,如何选择就再次成为焦点。

  昌平君在四下无人时就会暗叹:

  “这沈兵真乃绝世奇才。”

  “其不仅在用兵上不拘一格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其远见更是让人叹服,居然能一早便算准自己作反回到楚国后便有望成为楚王。”

  “这可是连他这个楚国公子都没想过的,沈兵却能想到!”

  “只是,就算成为楚王又能如何?”

  “能挡得住秦军的猛攻吗?”

  一次又一次,昌平君试图说服自己,在他的号召下楚国军民会团结一致挡住秦军守住楚国。

  但这美梦却一次又一次被现实击得粉碎。

  这是昌平君在各贵族间游走劝说得出的结论。

  从某方面说,昌平君还希望自己能说动这些贵族。

  因为此时能说动就代表往后也能说动,就代表楚国还有救。

  然而……

  想着,昌平君只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有沈兵在秦国的一天,便没有成功之可能。”

  沈兵这边已经在汝阴休息三天了。

  这三天是昏昏沉沉的三天,醒了吃点东西接着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第三天夜里才算是彻底清醒,起床时依旧是全身酸痛,左肩和右臂上还包扎着疗伤带……一摸就知道是由发灰制作更细腻的那种。

  见沈兵醒来,仞赶忙唤人端来了食物,却是一碗香喷喷的面条。

  沈兵“稀里哗啦”的将它倒下肚,顿时觉得有了些力气。

  抹了抹嘴,沈兵这才看了下周围,问:

  “我等还在汝阴?”

  仞回答:

  “正是汝阴。”

  接着仞就迫不及待的告诉沈兵一连串的好消息:

  “副将,大王为黑甲军全军晋升三级,且赐名‘神武军’,另赏金百两。”

  沈兵“哦”了一声。

  这么说自己就是……沈兵不由汗颜,来这时空这么久,他还是没记住秦时的二十爵位,所以晋升了三级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爵位。

  还是仞提醒了声:

  “副将已是五大夫了,为大夫之尊。”

  从五级爵大夫起,之后什么官大夫、公大夫到五大夫为止都是大夫。

  而五大夫就是大夫之尊,再往后就是庶长。

  那蒙武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都这把年纪了也只是左庶长而已,也就是比沈兵高一级……也就是说沈兵现在已妥妥的高爵者籍甚至在高爵者籍里爵位都算是高的。

  接着仞就送上一个托盘,说道:

  “这是副将的五大夫验,监御史亲自送来的。”

  沈兵又嗯了声,揉了揉酸痛的箭伤,问:

  “战况如何?”

  仞回答:

  “我军已南下攻占了南照,又东进攻往寿春,距寿春不过五十里之遥。”

  沈兵随手翻开地图看了看,就暗自点头。

  杨端和不愧是跟随王翦多年的老将,知道要攻寿春首先要占领淮河上游城邑。

  这南照就位于淮河上游,到时要水淹寿春或是截流攻城,南照都可以做为一个据点。

  沈兵想了想,又问:

  “这楚王……还在寿春么?”

  仞拱手回道:

  “属下不知。”

  “不过传闻昌平君正在各处奔走游说。”

  秦军已在楚国各处布下眼线,昌平君这个叛徒到处走当然逃不出这些眼线的监视。

首节上一节223/44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