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赫克托尔就说道:
“我们可以上当了,马尔库斯!”
马尔库斯愣了下,然后就反应过来:
“你是说阿凯夫斯知道这些?”
随即马尔库斯就摇了摇头:
“不,我不这么认为。”
“如果他知道丝国军队有这种更恐怖的武器,他就不会以为我们能包围霍木桑。”
赫克托尔皱着眉头说道:
“或许这正是他的目的,让我们在这送死,他去进攻蓝氏城截断丝国人的补给。”
“我猜,丝国人的那种装备必定需要运送什么,比如那些会冒烟的东西。”
赫克托尔所说的那个冒烟的东西就是火药。
这倒是想对了,因为铁制品在此时的中亚及欧洲并不稀奇,可以就地补充。
但火药却是这里没有的东西,于是丝国军队应该要从中原运来。
这就关系到补给问题了。
于是赫克托尔的假设就能成立:阿凯夫斯明知道有这种危险,却有意让罗马和马其顿军队在这里消耗丝国军火药,而塞琉西军队却干更安全的活:断敌补给最后坐享其成。
马尔库斯有些犹豫,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我们应该让阿凯夫斯回来,赫克托尔!”
赫克托尔马上就明白了马尔库斯这话的意思,他点头道:
“是的,我们应该让阿凯夫斯回来共同面对眼前的危机!”
于是阿凯夫斯就收到一封情报。
事实上那不是情报,而应该说是控诉:
“你骗了我们,丝国人拥有的可不只是能将大铁球抛出五百米外的火器。他们还拥有一种单兵武器,发射的是小铁球,可以击穿盾牌再击毙其后的士兵!”
“如果你和你的军队不回来应敌的话,那么霍木桑就交给塞琉西了!”
随着信一起带来的还有一枚带着血丝的铁弹。
阿凯夫斯拿着铁弹看了看,就愈发感觉这场仗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
事实上,如果敌人手里有这种武器的话,就更应该兵分两路进攻蓝氏从而截断有可能来自中原的援军和补给。
但现在的情况却让阿凯夫斯无法这么做。
因为他们对阿凯夫斯的指挥及真实用心起了疑心,如果不返回霍木桑投入战斗的话……罗马及马其顿军队很可能退出战场,接着托勒密也会紧随其后,联盟将就此崩溃。
这是阿凯夫斯无法接受的,因为它意味着塞琉西将独自面对可怕的丝国军队。
于是阿凯夫斯没有迟疑,下令道:“返回霍木桑。”
阿凯夫斯当天晚上就加入了霍木桑的围城行列,他亲自向赶来的几个将军解释道:
“我发誓在此之前我们也不知道敌人有这种装备!”
“事实上现在我们依旧不知道,我对它的了解只有这颗铁球。”
说着阿凯夫斯就拿出那枚收到的铁弹。
“那么,你打算怎么办呢?”赫克托尔问:“我是说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敌人可以在百米之外轻松射杀我们的士兵,而我们对此却无能为力。”
阿凯夫斯想了想,就回答道:
“或许,我们可以建造投石机,很多的投石机。”
这种防御思维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敌人的火绳枪排成排与塞琉西联军作战的话,投石机的远射程就能越过已方步兵杀伤火枪兵。
问题在于……沈兵的火枪兵不仅仅是步兵,他们同时还是骑兵。
第五百二十三章 奴隶
沈兵之前与罗马军团的那一战,其目的不只是小试身手,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塞琉西联军把火绳枪兵当作步兵,最好是像塞琉西联军一样的方阵步兵。
塞琉西联军接下来的动作就告诉沈兵他们上当了……沈兵发现塞琉西军队正在集中力量筏木造投石机。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当然就是希望以投石机对付火枪兵。
如果火枪兵是步兵尤其是方阵的话,投石机或许是个好办法。
因为塞琉西联军可以将步兵摆在前头,投石机稍后,然后用投石机的石弹掩护步兵冲锋。
可以想像,只要投石机足够,就必然能压制住火枪兵的火力,然后步兵就乘势冲进火枪兵中杀个痛快。
沈兵在霍木桑等了两天。
这两天纯粹就是等情报,等塞琉西指挥部的情报。
沈兵分析过塞琉西联军的情况。
这是一支由塞琉西牵头组建的联军,而且还是由塞琉西指挥。
如果要将它们尽数击溃是十分困难甚至可以说是办不到的,就算沈兵手中有火绳枪也是如此。
原因是塞琉西联军一共有十五万人,扣除其轻敌贸进的一万骑兵也还有十四万。
且这些军队大多都是克制骑兵的超长枪兵和罗马重步兵。
而秦军只有四万骑军,同时内部霍木桑百姓还虎视眈眈大有造反之势。
霍木桑百姓并不是希腊人……正如之前所言,他们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之后的中亚人,也就是现代的伊朗人。
而且欧洲此时还处在半封建半奴隶状态:虽然有许多自由民,但同时还存在大批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角斗士等,被征服的中亚人就更是低人一等受希腊人压榨。
沈兵进驻霍木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解放所有奴隶还他们自由。
这一度使霍木桑一片欢腾拥护支持秦军。
然而,民心这东西其实是很脆弱且很容易改变的。
原因是谁都怕死,而且会暗自衡量轻重。
在此之前,是秦军大败塞琉西军,霍木桑百姓以为塞琉西军大势已去,同时秦军又能还他们自由,那何乐而不为?当然拥护秦军。
但是现在,当塞琉西联军十余万大军将霍木桑团团包围的时候,至少在百姓眼中认为此时秦军大势已去,这时如果支持秦军……城破之后岂不是要被塞琉西清算?
于是反秦势力又在暗嘲涌动。
短短几天内就有两次较大规模的组织企图攻破城门迎接塞琉西联军进城,幸运的是被沈兵及时发现并抢在其前头将其扑灭。
沈兵之所以能发现也并非偶然,而是沈兵紧紧抓住或者也可以说是团结霍木桑的奴隶阶层。
沈兵对他们做的不只是解放他们这么简单。
如果只是放他们自由的话,不足以让这些奴隶或是角斗士对秦军“死心塌地”。
奴隶阶层虽然受够了塞琉西的压迫、奴役甚至是虐待,但他们同时存在一个问题:他们已习惯了屈服于希腊人,习惯于服从他们的意志,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违抗主人的命令就是死亡,甚至是痛苦的死亡。
所以沈兵在放他们自由时还对这些奴隶说了一些话:
“我希望你们明白,在你们挣脱镣铐时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你们只能站在我们这边。”
“否则,有一天塞琉西军队再打回来,你们就是违抗他们意志的奴隶!”
“你们知道这会是什么下场。”
“所以,你们要么继续呆在这里等塞琉西军队回来,要么就死心塌地的和我们站在一边。”
这话很有说服力。
因为所有奴隶都知道塞琉西军队打回来后会是什么下场……他们就算不死,也依旧还是奴隶。
于是他们就没有选择,只能与秦军站在一起并希望丝国人能赢得这场战争。
这招很有效。
因为霍木桑总人口五十余万人口就有六万多奴隶,比例超过九分之一。
而且霍木桑中只要超有些财力的百姓,也就是有能力组织起大规模的行动的百姓或商人,手下都有不少奴隶。
这些奴隶恢复自由身后可以凭着他们的人脉及原主人的熟悉获得许多消息。
沈兵能扑灭那两次反叛就是奴隶告的密。
在城内沈兵唯一能相信的就是奴隶。
但大多数霍木桑百姓却不乐见这一点,尤其是较富裕的百姓……他们手里的奴隶变成了自由民,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沈兵知道这个,但他还是宁愿相信奴隶。
因为他知道奴隶才是自己的“死忠”,而战争要的就是“死忠”。
事实也证明沈兵的做法是对的。
因为霍木桑已组建了一支由两千余名角斗士武装起来的一支军队守城。
另外还有一支五千余人的“奴隶军”……确切的说是由奴隶组建的军队。
而且这两支军队还士气高昂战力不俗,指挥这两支军队的是个叫贾拉里的角斗士,他甚至还向沈兵请战:
“让我的军队去与塞琉西人作战吧,将军!”
“我们的剑渴望敌人的鲜血,渴望为我们的亲人、朋友复仇,渴望洗涮我们身上的屈辱!”
沈兵回答:
“你们会有机会的,但不是现在!”
“目前你们要做的,就是保证霍木桑内部的稳定。”
“你们对霍木桑更熟悉,甚至知道谁更有可能反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心与敌人作战!”
贾拉里点头回答:
“一切都交给我了,尊敬的将军!”
“我绝不会让霍木桑出现叛乱。”
贾拉里做得很好。
确切的说是有些“太好”了……奴隶一旦翻身,他们就会把自己的仇恨翻倍的还给他们的主人。
这使霍木桑出现很多“审叛”,许多奴隶主都被认为有“反叛”嫌疑而身首异处。
沈兵默认了这一点。
这一方面是沈兵认为这些人的确有罪……在奴隶制下,哪个奴隶主手下又没有几个奴隶死在他们手下?
另一方面,则是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霍木桑内部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