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73节

  这只怕就是不同时代的鸿沟。

  所以沈兵以为仞应该为编入师而庆幸,事实却是仞正为此闷闷不乐。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石机打出的麻衣火弹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这从邯郸城内没有多少火势可以看得出来。

  这直接导致秦军的攻势徒劳无功,攻了一整天也没能攻下,只在城脚留下大片的尸体。

  杨端和当晚就找到了沈兵,问:

  “麻衣火弹可否打得更远些?”

  “那些赵兵必是看出麻衣火弹的射程,将附近房屋清空了。”

  “若是无法打得更远,只怕徒劳无功。”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更远些也并非不行,只是属下认为同样也是徒劳无功。”

  杨端和不解的问:“此话怎讲?”

  沈兵回答:

  “缩小麻衣火球的体积或可以增加一些射程。”

  “但其威力便大大降低……”

  什么原因就不用说了,体积减小就意味着能包裹的松脂和麻衣更少,于是燃烧值更低也更易被扑灭。

  沈兵继续说道:

  “另一方法便是将投石机往前推,然后再用高台将其架高。”

  “如此一来便可使火弹在城内的行程更远。”

  这需要稍微解释一下,所以沈兵在地上画了个示意图。

  高台增加投石机高度用于解决火弹能否越过城墙的问题。

  往前推,自然就能使火弹打得更深。

  问题就是要冒着被赵军城墙投石机和弓弩压制的危险。

  不过杨端和当然不在意这点危险,他一听这方法就点头赞道:

  “好计,明日攻城便这般行事。”

  “不,今晚我等便搭起高台。”

  “天色一亮就开始攻城。”

  沈兵迟疑了下,就反对道:

  “可是将军。”

  “赵军若是对火攻有所防备,必会事先做准备。”

  “我等便是勉强增加射程,只怕也无法伤其根本。”

  火攻这东西尤其是向城墙抛射火球的火攻,更多的应该是出其不意。

  比如,杨端和火攻当晚若一开始就四面同时火攻……

  那邯郸的火势只怕都控制不住一把火就此烧光了。

  但是现在,赵军有了准备这火势便很容易控制。

  说来说去就是拉倒几幢房整一个隔离带出来的问题。

  只要这条隔离带够宽、够长,外面怎么烧火势都不会往里蔓延。

  杨端和苦恼的说道:

  “其实我等都知道围而不攻才是上上之策。”

  “但大王有令不得不从。”

  “更何况,大王已亲自赶往邯郸,不日便至。”

  “若那时邯郸还未拿下,只怕大王怪罪下来……”

  沈兵当时就懵了。

  大王?

  说的难道就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要亲监邯郸督阵了?

第六十九章 一己私欲

  于是沈兵当晚就不得不带着师到阵前搭建高台。

  要想让火弹尽可能远的深入城内,投石机距离城墙就得足够近,高台也要够高。

  够高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那不过是耗些时间和人力搭建。

  距城墙足够近……这问题就大了。

  赵军城墙上也有投石机,这些投石机不仅经过改良而且还居高临下。

  虽然这些投石机依旧是以萝筐为配重精度不高。

  但若秦军不得不将投石机前移且搭建高台,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当晚倒没发生什么意外。

  这段时间秦军一直在城外建寨,成天敲敲打打的,赵军早已习惯了。

  于是秦军很顺利的在阵前搭起了一座座几步高的高台并在其上造好投石机。

  第二天,天色才朦朦亮时就出了状况……

  那立起的一座座高台在空旷的城外十分显眼,赵军当下就发现了它们。

  于是邯郸城头马上就响起了牛角号声。

  不久就有投石机远远朝高台打来石弹……

  这时沈兵才发现更严重的问题:高台被弹面很大,就像一个竖起的靶子。

  这缺点导致它很容易被赵军投石机砸中。

  再加上赵军也学会了用配重调整弹着点,一发过去是近了还是远了,是左偏还是右偏,调整过后再来一发……

  而高台又无法移动,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军调整。

  结果一座座高台接二连三的毁在赵军投石机的石弹下。

  杨端和甚至不得不命令部队提前攻城以掩护高台。

  确切的说应该是王翦,因为这时的攻城战已是王翦与杨端和两军的联合作战。

  于是大战一触即发,整个战场就像煮熟的一锅粥似的沸腾起来。

  然而这依旧没起到多大作用。

  高台投石机一座座减少,勉强发射出几批麻衣火弹就有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回应。

  秦军的冲锋也一波又一波被赵军打了回来。

  这一仗师伤亡了十五名工匠。

  如果是当场死了倒好,更惨的是那些受伤的……

  一名工匠被石弹砸断了腿,整个腿从膝盖处往后弯,断裂的腿骨从另一头斜插了出来,样子十分诡异。

  他被抬下来时一直抱着腿惨呼,医工赶来也是束手无策。

  确切的说是草率处理……也就是把脚强行扳正然后用树枝当夹棍绑好。

  结果还没绑上人已痛得昏死过去。

  另一个是从高台摔下被碎木刺穿肩部。

  同样是强行将碎木拔出然后用疗伤带包扎,甚至都没检查身体里是否还有碎片。

  更夸张的是一个腹部被刺穿止不住血,那医工便将疗伤布往伤口里塞,就像堵住会漏的陶罐似的。

  除此之外,沈兵发现伤员旁还有几名医工口中念念有词手舞足蹈……

  就像之前所说的,秦时百姓极度迷信。

  那些医工同时也叫医巫,是治病救人还是跳大神傻傻分不清。

  沈兵其实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这时代科技及医学极度落后,很多事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于是很自然的就将其列为鬼神之说。

  然而知道归知道,现实中看到他们如此简单粗暴的处理伤势却很难接受。

  同时心下也是一阵恐惧和恶寒。

  因为沈兵会不自觉的想:

  要是有一天自己负伤了,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要把命交到这些医工或医巫手里?

  这时沈兵就下了一个结论:绝对不能负伤,否则没病都能整出病来。

  而这才仅仅只是开始。

  第二天师就伤亡了二十一名工匠。

  之所以伤亡更多,是因为赵军开始在夜间对高台实施压制。

  甚至他们还学会了使用麻衣火球弹……

  这也是沈兵对发明采取保守态度的原因之一。

  这些发明大多没有科技含量,只是创意问题,看一眼基本就能学会。

  于是今天秦军用新发明对付敌人,明天敌人就会反过来用它对付秦军。

  此时师就是吃了这样的苦头。

  他们正在夜间偷偷搭建高台,突然就有数十枚火球破空而至把附近照得雪亮。

  沈兵暗道不好马上就让仞发出命令将师撤回。

  然而还是太迟了,一片石弹过后又有几人负伤。

  这样往往复复,高台没能建起几座人员倒是伤亡不少。

  仅师工匠就折损了二十一人。

  要知道师全部才百余人,两天伤亡三十六人,这样下去只怕没几天要轮到沈兵了。

  为伤亡头疼的其实不只是沈兵,王翦和杨端和也是如此。

首节上一节73/44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