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49军105师315旅629团团长于泽霖气得直想骂娘,共军实在太狡猾了,地雷到处乱埋,以为排完了,走几步又会炸响,不到五里地,他被炸死了7-8个弟兄,这倒也罢了,就算找到埋雷的地方,排雷的时候同样会出意外。
看似普通的地雷下头,竟然连着诡雷!
他的工兵被炸死了一半,搞得人人自危,再也不肯去排雷,无奈之下,他只能用手榴弹采取远程引爆的方式消除隐患,这样一来,时间又给耽误了,从315旅旅长卢广伟到105师师长王铁汉全都在催促,他们师是49军的先头师,责任很重大。
“团座。”
于泽霖有些不耐烦:“又怎么了?”
“共军留下一封信,指明了给团座及旅座。”
于泽霖纳闷,新四军想搞什么鬼?
“105师全体同仁钧鉴:国难当头,贵军皆为东北子弟,当更感家国之痛,奈何悍然调转枪口,指向无辜之友军耶?
忆昔日西安一晤,余与张司令长官相见恨晚,深为东北军之义举振奋,于国家何其有幸,两党揩手遂有今日相持之局面,日本未除,兄弟阋于墙,岂不为外人笑尔?
王师长、卢旅长并于团长,皆为抗日之英雄,难道今日要为某人一已私利,冒天下于大不闱,史书昭昭,将来如何落笔?诸君可有想过。
吾军奉蒋委员长亲笔指令北上抗日,如若于众目睽睽之下为贵军所阻,舆情汹涌,诸君有何面目对国人,又有何面目对自家兄弟,事情必有败露一天,到那时,诸君功过,自有有司鉴别,须知:飞鸟尽、良弓藏,野兔死、走狗烹,宁不为已留一余地乎?
三思
新编第四军军政委员会主任周、军长叶等敬告。”
于泽霖手指颤抖,这封信清楚地表明,大鱼就在前头,为了鼓舞士气,果党对叶挺开出了十万法币的悬赏,项、袁都是5万,而周该有多少?
105师是由东北军改编的,虽然渗进来大批中央军校的年青军官,但也改变不了他是一支杂牌部队的前身这个事实,在这种战斗中达到消耗两个宿敌的目地,其中的心思是昭然而揭的,但即使知道又如何?
位于629团后方的旅长卢广伟和师长王铁汉接到前方密报也是为难,629团是105师的先头团,105师又是第49军的先头师,后面押着军部和118师、预9师等大批部队,他们夹在中间又能怎么办?
王铁汉一把撕碎了信纸,断然下令。
“电告于泽霖,限期1小时突破雷区,否则军法从事。”
第二百五十二章飞豹出击
海南乐东机场。
歼9师25团一大队大队长高云翔中校和他的搭档武器官武荣浩中校一齐走向座机。
“终于又有新任务了,这两个月,可把我憋得够呛。”
武荣浩手里拿着任务简报,“噎”了一声:“皖南山区?”
高云翔“嗯”了一句:“轻载地优配置,只挂两枚格斗弹。”
武荣浩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轻载,那就是要航程了,只出动一个双机编队,载弹量够吗?”
他们的座机停在钢结构的机棚里,几名地勤人员正在上下忙碌,一辆弹药车就停在边上,上面堆放着几枚粗胖粗胖的航空炸弹,两名地勤小心翼翼地操作液压升降机,将其中的一枚挂到机翼下的挂点上,另外几人在给车上的炸弹安装导引头,他认得那是国产的第二代激光制导炸弹,
雷霆-2。
这是一种半吨级别的中型弹,可更换多种弹头,武荣浩认出至少有三种,应该是对应不同的任务目标。
不多时,6枚雷霆-2就装载完毕,他爬上串列后座,对武器进行了检验,满意地朝地勤伸出一根大姆指。
加上翼尖上的两枚格斗弹,载弹量才3吨半不到,的确是轻载,紧接着,地勤人员又推来一个胖胖的保形油箱给他们挂在中腹上,大大增加了航程,与之前的远程侦察任务相仿。
与此同时,高云翔也完成了自检程度,各项指标正常,地勤收起工具和登机梯,一辆通勤车拖动战机来到跑道上,一排排雄鹰已经整装待发,武荣浩注意到,066号僚机从二号机棚里拖出来,停在相邻的跑道上。
“塔台,塔台,洞陆伍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洞陆陆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6号、7号跑道已清理,目标空域天气状况良好,风速20节,风力4级,可以起飞,祝你们一切顺利。”
高云翔推动节流阀上的油门手柄,两台“WS-10B”瞬间启动,冒出蓝色的火焰,推动20多吨重的机身缓缓前行,随着发动机的动力逐渐加大,速度越来越快,2000米长的跑道一闪即逝,两架歼-16腾空而起,展翅飞向蓝天。
在他们的身后,一个团的歼轰-7A接二连三地起飞,在空中形成一片网格状的黑点,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目标空域直线距离1400多公里,正好在歼轰-7A的作战半径以内(1650公里),因此以它为主力就显得顺理成章。
由于要延长使用年限,最近两个月,现代战机的出动率被严格限制,高科技的预警机更是极少出动,广大的海域几乎全部依靠地面雷达和海警船来警戒,像今天这种规模的出击,还是头一次。
原因很简单,皖南战局已经到了不得不出动的地步。
章家渡以西3公里的汀潭,果府设下的第三道防线,第52师7000官兵进入阵地,该番号多次设立又多次重建,最近的一次在37年底,由暂编第3师顶替了这个番号,成为果党中央军嫡系部队,目前隶属第25军,归第2游击区指挥。
与钟师一样,全师不设旅部,师直以下辖三个主力团,精简编制加强指挥。
师长唐云山出身黄埔一期,根正苗红,此前曾出任侍从室组长,堪称委座亲信,此次指挥出山指挥剿共,更是踌躇满志。
身材不高的副师长孙启人(黄埔三期)拿着一顶35年式德盔走过来,递到他的手上:“师座,还是戴上吧。”
这玩艺果府在与德国人交好的时候,一共进口了10多万顶,除去几个德械师消耗了几万顶,目前还有一部分库存,暂3师编成之后,第一任师长同为黄埔一期生的冷欣靠着他的面子从国防部军械局弄来了一批,使得第52师看上去更加精锐。
唐云山也没有拒绝,接过来脱下军帽换上钢盔,继续从掩蔽部的望孔里往外看。
不知道为什么,共军的攻击异常顺利,前方第一道防线基本上没起到任何作用,第144师就把至关重要的章家渡给丢了。
而第二道防线上,同为川军的新7师也没好到哪里去,打着打着突然就崩溃了,两师一万多溃兵冲着他的阵地而来,如果不是他当机立断,以重机枪和迫击炮将之驱散,此时共军只怕已经衔尾冲进了他们的战线,到那时,他连打电话求援的机会都没有。
好在指挥部早有准备,在他的身后,第25军的另一部,第190师已经补上了他的侧翼,总算给他吃了一个定心丸。
宽大的掩蔽部里,各种电话的交谈声不绝于耳,特别是参谋长曹天戈(黄埔四期)那一口浓浓的浙江话。
“搞什么搞,杂牌就是杂牌,我怀疑,第50军已经被共匪完全渗透了,他郭勋说不定就是共......”
唐云山一把摁住话机,打断了曹天戈的话。
“宣麾老弟,不利于团结的话就不要讲了,川军如何我们管不到的,让上头去撕扯吧,共军就要上来了,督促一下各团,做好战斗准备。”
“师座放心,已经进入阵地了,共军不来则已,只要从咱们这里过,一定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
“恩,只要咱们的口子扎紧了,上官司令长官的部队就会围上来,区区万把人,插翅也难飞过江去。”
不得不说,这支嫡系部队的素质还是不错的,短短几个小时,阵地已经布置得似模似样,各种轻重火力点布置合理,战壕前后相连,散兵坑间隔有序,基本形成了比较坚固的防御阵地。
傅秋涛带着老一团轻松突破新7师的阵地,来到汀潭外围,观察了一阵,一边研究突破口,一边向敌军派出信使,一名被俘的新7师军需官。
“环形阵地,交叉火力点,布局合理,没有明显的弱点,除非我们有压倒性的炮火优势,不然很难打开缺口。”
这种名叫“无人机”的侦察手段已经被一支队的上上下下所接受,在攻击新7师的阵地时,就是利用空中的侦察,迅速找到了弱点,又加上川军内部我党情报人员的努力,才使得战斗异常轻松,基本上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
然而这一次,几名指战员都有些挠头,我军一向最忌讳的就是攻坚战。
“能从侧翼绕过吗?”
“不行,你绕道,要留下多少人马来监视第52师,何况第190师已经赶来了,堵上了川军留下来的缺口,没有给咱们留下可乘之机。”
“这个第52师,中央军,不好打啊。”
“不好打也要打,后头的第32集团军更难对付,老三团的压力肯定不小,我们打得越快越坚决,大部队就越安全。”
议论声中。
“”
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众人一齐转头,敌人的阵地上出现一个被捆住的身影,在枪声中缓缓倒下。
正是他们放回去的那名军需官。
没有任何侥幸了,傅秋涛毅然决然地说道:
“同志们,这次是生死之战,一团哪怕全体拼光,只要大部队得以通过,就是胜利!”
第二百五十三章长眼睛的炸弹
一团三个营加上特务连、团部警卫排一共1500人,面对的敌人在四倍以上,又有坚固阵地,傅秋涛依然毫不犹豫地组建了突击队,力求打开一个缺口。
二营长徐赞辉抢到了突击队长的位子,由500名党、团员组成的队伍列阵于前。
每人一支长枪一支短枪,身背大刀,胸前挂着四枚67式手榴弹,全都是经历了三年游击战争和两年抗战的老兵。
“同志们!”
傅秋涛刚喊出一个称呼,就被人打断了。
“傅支队长,可以将攻击推迟一会儿吗?”
警卫局副局长杜子明亲自赶到一线,傅秋涛认得他是总理的警卫队长,以为是前委的命令。
“推迟多久?”
“半个钟头。”
时间不长,傅秋涛倒是没有异议,只是有点疑惑:“我们现在做什么?”
“等。”
等什么?他没有问出口,以为和之前一样,要靠敌人内部的我党情报人员施加影响,总理在情报战线的作用,早在大革命初期就广为人知,深为蒋某人忌惮,否则也不会列为与朱老总同等的二号重要目标。
杜子明看着这些视死如归的战士,在历史上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包括二营长徐赞辉在内都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即使在那样被动的局面下,依然有近2000人突围而出,成为新的新四军骨干,战斗力可想而知。
如果说八路军是运动战之神,这些战士就是当之无愧的丛林游击战之王!
傅秋涛看到,他带来了一架体积更大的“无人机”,比起之前巴掌大小的四方块,这架足有上百公斤重,四个人抬着放到空地上,它有着六个悬臂,每个悬臂都有近半米长的旋翼,底部的立式撑架平稳地架在地上。
这是国内某民营公司为公安系统设计的警用无人机,不需要起停的外部辅助动力。
杜子明指挥手下为它换上了一个特殊的模块,一部国产的低功率激光指示器。
在众人的注视中,无人机升空向远处的汀潭阵地飞去。
半个小时很快到了,傅秋涛忍了又忍,还是开口问道。
“既然敌人的火力点都在我们的掌握中,为什么不马上发起进攻,有了你们送来的小炮(指40火),我有信心突破敌人核心阵地。”
杜子明回答:“那样的话,伤亡会很大,没有必要。”
“时间到了,我们究竟在等什么?”
杜子明指指上空:“你听,来了。”
第312团副团长邓光锋少校(黄埔六期)扒在战壕边上向外张望,这里是一线阵地,也是整个汀潭防线的最外围。
他的同乡副官徐培仁挨在身边,嘴里嚼着一根野草:“团副,咱们干嘛非得和他们过不去啊?”
“因为他们不服从校长。”
“可前两年打小日本,他们和我们在一个战壕里作战,也没有违抗过命令啊。”
邓光锋横了他一眼:“不该问的别问,听令行事就完了。”
徐培仁嘟嘟嘴:“弟兄们都在议论,放他们过江,去和小鬼子打不就完了,何必非得赶尽杀绝呢。”
“你懂个屁,他们只会越打越多,到时候就不只这点人马了。”
徐培仁不服气,想说越打越多不好吗?倒底也没说出口,对面的共军一直没有动静,停在了第二道防线,也没看到集结的迹象。
邓光锋和他都听到了一种“嗡嗡”的声音从天上来,抬起头发现两个黑点出现在空中,两人皆是骇然,果军的飞机所剩无几,而且不可能布置在第三战区这种靠近敌区的地方,难道是日本人的
“与地面联系正常,数据传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