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看懂了于谦眼中的火焰,它叫理想;
叫抱负;
也可以叫做一腔热血!
于谦喝醉了。
痛斥汉王朱高熙的暴虐;赵王朱高燧罔顾法纪;又言太子注重民生,关心百姓,定是难得的好君主,而最后他的说了一句话,足以让别人立即提刀砍下他的头颅。
“得位不正是圣人的心病,正因为如此,皇上修永乐大典,亲手释放战争恶兽。”
李馗微微摇头。
两人聊天中,他发现于谦此人才智确实不错,对时局的看法颇为一针见血,但在他看来,现在的于谦没经过社会的毒打,一些看法仍有些偏颇。
确实是个人才,希望日后也能保持赤子之心吧!
就在这时。
“陛下,到!”
两人的交谈戛然而止。
视线尽头,一道伟岸的身影矗立在大殿前,遥遥举杯,喝道:“为大明庆。”
哗啦……
“为大明庆!”
“为皇帝庆!”
“万岁威武!”
文武百官齐齐起身,遥举酒杯,一饮而下。
礼乐越发优美婉转。
没多一会。
陈虎领着一名太监火急火燎地赶了回来,来到李馗身边,轻声道:
“皇上召见你。”
“好,我知道了。”
李馗清理掉手上的油渍,跟在陈虎后头,往奉天殿的方向走去。
这时,
趴在桌子上大醉不醒的于谦,突地微微抬起头,瞄了眼李馗渐行渐远的背影,嘴里嘟囔了两句,又沉沉埋于臂间。
……
……
奉天殿前,铺了长长的红毯,足以称之为朝中大佬的群臣,在两侧分别落座。
这一刻。
李馗走进了大明的权利中心,踩着红毯,踏过台阶,来到了明帝国的掌权者,朱第面前。
“锦衣卫副千户李馗,见过圣人!”
李馗拱手弯腰作揖。
“太孙经常在朕面前提起你,说你如何英武,武功道法如何高超。”
沉稳豪迈的声音在上方响起。
脚步声临近。
“朕今日倒要看看,能在万军从中取瓦剌统帅人头的武将,到底长什么样子!”
也即是这刻。
李馗微微抬起头。
一身朱红色龙袍,相貌威严,留着美髯,双手叉腰,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站立在李馗面前。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痕迹,却使这位帝皇愈发霸气、不怒自威。
他就是朱第!
“见过圣人。”
李馗复道。
‘朱瞻基确实与朱第长得极为相像。’他心里忽地想道。
“嗯。”
朱第打量起李馗,微微颔首,“确实一表人才,怪不得太孙如此看重你。”
“来殿前赐座。”
朱第吩咐身边太监一声。
李馗则跟在朱第后头,来到殿前,目光一扫。
左边坐着朱高赤、及朱瞻基,一位身着官袍、身型高大挺拔的中年‘男人’,面相颇为儒雅;还有一位相貌俊朗不凡的年轻人,看过去也就二十五左右,着青色鹤氅。
右边则坐着朱高燧,在他前头的是一位虎背熊腰的男人,留着长须,面带笑意,唯独那双眼睛暗藏着凶狠、跋扈,若是所料不差,应该就是汉王朱高熙。
“李馗,你就坐在太孙身边吧。”
“谢圣人!”
朱第坐上龙椅,抚着美髯,笑道:“郑河,你给大伙讲讲,这一次你下西洋,又遇到了什么稀奇事务,朕心中也颇为好奇。”
身材挺拔的中年‘男人’,即是三宝太监郑河,与李馗错身而过,来到殿前。
“李馗,来。”
朱瞻基兴奋地朝李馗招手,手指着身旁的座位。
第328章 漩涡
“臣先送古里等国使者回国,带领船队来到了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
郑河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旁。
“怎么样,见到圣人,心里激动吗?”
朱瞻基调笑道。
“嗯,是挺激动。”
李馗颔首回答。
只是这张几近面无表情的脸庞,侧面告诉了朱瞻基真实回答。
“嘿,你这人可真够奇怪的。”朱瞻基撇了撇嘴,忽然注意到李馗的目光看向侧前方,瞄了一眼,疑惑道:“怎么了?你找陆国师有事?”
“陆国师?!”
李馗讶异地挑起眉锋,没忍住瞥了一眼在朱高赤身边的年轻男子,这家伙看过去比他还小上几岁,竟然是陆师道!
这一刻,月余的谋划,终于让他见到正主了。
蓦地!
两道目光对上!
陆师道微斜着脑袋,饶有兴趣地盯着李馗,隐晦的神光悄然闪烁。
李馗心中莫名一寒,只是朝陆师道颔首示意。
“我说你怎么老看那边,原来是不知道陆国师长何模样。”朱瞻基忍俊不禁:“陆国师天纵奇才,实力高深莫测,以他的实力想要青春永驻,轻而易举。”
“嗯。”
李馗有些心不在焉地应了声。
‘刚才那眼神不太对劲,什么意思?看出我身份了?不能吧?!’
接连的疑惑从心中掠过。
倏然,场上的动静吸引了李馗的注意。
“诸国王进贡狮子、金钱豹、鸵鸟等珍奇异兽,臣也有一份礼物献给皇上。”
郑河从袖兜里掏出一捆泛着玉光的竹简,双手呈于朱第面前:
“这是西洋诸国的修炼之法、不传之秘,臣特意为永乐大典收集。”
“好!”
见此,朱第眼睛一亮,龙颜大悦。
“赏!”
永乐大典是朱第的野心之作。
覆盖天文、地志、阴阳、医卜、释藏道经等于一体,可谓是古今第一奇书,堪称宝贵的知识财富,其中就包含武道编录。
因郑河的西洋之行,世界进入了大明眼中,诸多外邦的修炼之法,随着船队,被郑河带回了大明,如今自是取长补短。
就在这时。
“儿臣也有喜事禀告。”
出声的不是别人,正是朱高熙。
他踱步而出,来到朱第跟前,拱手道:“如今倭国的残余势力皆被我大军消灭,儿臣听闻东山各地等地干旱,百姓吃不饱饭,特意拉了一百万石粮食回来,已便赈灾东山各地!”
“好!”
喜讯连连,
朱第心情甚好,拿起桌前的美酒一饮而尽,“此次汉王功劳不小。”
然而就在这时。
李馗敏锐地注意到朱高燧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朱第手中的酒杯,些许思绪泛起。
“说起来,也不知道太孙查的案子怎么样了?”
蓦地,朱高燧似想起什么,眼睛直直看向朱瞻基,笑容玩味。
“哦?什么案子?”
朱高煦好奇道。
两人一唱一和,直接把朱瞻基给架了出来。
于是。
朱第瞥了一眼两个儿子合作的戏码,随即似笑非笑地看着朱瞻基,“太孙,那名叫林东东的暹罗翻译,他的案子,进展如何。”
“砰。”
酒杯落桌。
朱瞻基咽下美酒,起身挥动袖袍来到朱第面前,拱手施礼:“尚未找到行凶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