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都九曜八极七元六司五老争道果 第114节

若能归在同一只队伍里,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很快。

征军冠冕便报满了整整五百人,满编!

冯权已经生出了些许摆烂情绪,摊了摊手,有气无力道:

“姜五百主,既然已经选好了兵,就快些离开吧……”

台下。

五百新兵,亦排起一行行严密阵列,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不乱阵脚。

这便是一个多月的训练成果。

也是青州军屡战屡胜的底蕴之一!

然而。

姜尘却笑眯眯回了一句:

“不急。”

说着。

他便从怀中掏出了大将军卫煊的木牌信物,面容严肃道:

“我受大将军之命,前来挑选一些士卒,随我一同迎接青州队伍,都跟我走吧。”

头顶上的征军冠冕亦高声应和:

“姜五百主手中木牌,已经我确认,正是大将军信物之一,出则有令,还不速速听令?”

此言一出,几乎激起了千层声浪。

九百余新兵登时沸腾,议论纷纷。

这新晋五百主,究竟是什么来头,竟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见此情形,冯权猛然惊醒,脑袋像是摇成了拨浪鼓:

“不成,绝对不成,你若是把所有士卒全数带走,其他营怎么办?”

还没等姜尘开口,头顶上的征军冠冕便转过了头,两颗玉石眼眸冷冷凝视着他!

其骇人目光,仿若神灵俯视蝼蚁,言道:

“怎么?”

“你区区一个军法官,连本冠冕说过的话,都无视了?”

冯权额头渗出冷汗,讪讪一笑道:

“不敢,征军冠冕阁下既然开了金口,全数带走便是。”

姜尘笑了笑:

“阿宾,我管理士卒的经验尚浅,其余四百多名新兵,你能否帮我代劳一阵子?”

“好!”

冯乐宾大喜,暗暗下了决心,决定同青州军当中,其他冯氏偏房子弟联络交流一番。

似姜尘这般潜力种子,今日若不投资,来日必定后悔!

第122章 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军团武技的奥秘与真相!

凝望着姜尘、冯乐宾,以及九百八十五名新兵远去的背影,冯权独自站在校场高台处,倍感乏力,有种亲眼见证一颗青州新星冉冉升起的感受。

但偏偏!

自己却成了这颗新星前行路上的拦路虎,不……是垫脚石!

谁甘愿成为一颗他人的垫脚石呢?

冯权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正准备将征军冠冕放回黄金宝箱时,脑海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小心翼翼问道:

“征军冠冕阁下,我能向您请教一件事吗?”

“说……”

征军冠冕打着哈欠,思索着下次该唱什么新歌。

冯权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

“您觉得,我该与那位姜五百主如何相处?”

“当然是……只可与之为友,不可与之为敌!”

征军冠冕张大嘴巴,毫不客气道:

“似你这等直属于青州军的军法官,虽生活清闲,位卑权重,但几乎不可能有升迁的机会。

想要提升官秩地位,最好的办法,还是早早跟随一名校尉,随他一同成长,南征北战,直至他升为偏将军,你的官秩自然水涨船高。”

冯权心里一惊:

“您是说,姜尘此人,有晋升为偏将军的潜力,可是……他若天资横溢,又为何籍籍无名十八年?”

征军冠冕冷笑一声:

“在南方的厚土山上,有一种鸟,它三年不飞,三年不叫。”

“一飞必冲天而起,一鸣必惊人!”

冯权默然许久,躬身拜谢道:

“多谢征军冠冕阁下指点。”

“哼,我要睡了,等下一次训练新兵之际,再唤醒我。”

征军冠冕前端的人嘴裂缝消失,重新变成了一顶黄灿灿的金镶玉冠冕。

最后,被冯权收容至黄金宝箱之中。

“我是正七品,姜尘也是正七品,难不成……真要早早改换门庭?”

冯权长叹一声,眼神渐渐迷惘。

事实上。

他亦十分怀念数年前的青州军生活。

各营校尉彼此守望相助,薪火相传,一同对抗北方草原与女真蛮族。

但随着柳传智将军迎娶族长之女,成为冯氏赘婿,获得权势的那一日起,青州军的半田园式美好生活,便迎来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动以及……混乱!

短短几年内,青州军便分化出“秦法派”、“汉律派”两大派系,彼此争论不休,甚至爆发死斗!

即便是投身征西域之战这几个月来,也不曾减缓分毫,斗争愈演愈烈!

冯权自己,也在不知不觉间迷失自我,渐渐习惯于内斗,总是随手打压“汉律派”的军吏。

可现如今,他细细一想,大家不都是青州出身的袍泽兄弟吗?

“说到底,还不是那老皇……”

冯权及时止住了嘴,再继续说下去,想下去,小命不保,慎言!

西域并非法外之地!

妄议王事,是要杀头的!

……

另一边。

刚刚姜尘离开校场之际,冯乐宾便送来了第一份丰厚的回礼!

足足九名冯姓百将飞快赶来助阵。

再加上冯乐宾本人,便是十名青州斗士!

姜尘亦找到老屯长张百岁,请求帮忙调教新兵,起码出营之际,要有一副花架子撑撑场面。

张百岁捋了捋胡须,大笑道:

“行军打仗之事,你经验尚浅,便跟着我好好学学罢。”

在资深校尉张百岁与十名老牌百将的引导之下。

上千新兵昂首阔步走出征西军营盘,迎着正午阳光,也迎来了自己第一次行军任务。

新晋五百主姜尘,亦瞪大双眼,竖起耳朵,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观摩着行军之法。

张百岁见姜尘有意学习,便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传授着自己对行军打仗的经验,见解与诀窍。

短短几刻钟时间。

姜尘便掌握了大量军事常识,收获经验无数。

比如,兴军、锺军、大军与分卒,究竟为何物?

兴军便是轻骑侦查兵,职责是探查前方十五里内的敌情。

一只千人队伍,至少需要十至十五名轻骑兵,探查前路敌情。

锺军为前锋,约为总兵力的二成。

一旦侦察轻骑兵们发现了敌情,便要立刻参加战斗,死亡率最高,但军功亦最为丰厚!

而大军,便是中心主力,共计七百青州兵,以较为缓慢稳健的速度前进,求稳为主,亦是胜败的关键!

最后便是分卒,约为总军力的一成,分成左右两部,护卫两翼安全,驱赶闲杂百姓,预防奸细谍探。

“原来如此……”

“当初张影人手短缺,初次前往东犁城之时,便将我与其他民兵,视为分卒,驱逐百姓,护卫两翼安全!”

姜尘若囫囵吞枣一般,大量汲取着张百岁传授的军事知识,也在此次行军过程中,加以实践,成长,进步。

收获满满!

待姜尘已经吃足了基础,张百岁抚须大笑:

“这些军事常识,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在于主将。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无论是军团武技,还是谋略奇策,如何激发士卒斗志,这些东西,才是将领天赋所在,教……也教不出来!”

想了想,姜尘俨然化身成了一名爱提问的优秀学生,诚恳请教道:

“老屯长,我见过两次名为‘神速’的军团武技,一经使用,全军奔行速度,都将获得翻倍式增长,甚至能比肩奔马,其中的原理,究竟是什么,您能告诉我?”

“以及……我若是遇到军团武技的敌军,又该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问得好!”

张百岁赞叹一声,随后笑道:

“依我看,你不如亲身体验一番,感受一下军团武技的运转法理,如何?”

首节上一节114/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