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第522节

  在此次会议中,着重分析了迁都巴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光头迁都巴郡的决心已定,剩下的就是将这一决心化为行动了。

  30日。

  国民政府举行了国务会议。

  次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国府决定迁都巴郡,继续抗战,以争取最后的胜利。”

  进入11月,淞沪抗战已接近尾声,沪上的失陷不可避免。

  11月8日,以光头为司令长官的第三战区,下令中国军队自淞沪战场撤退。

  9日,刘湘由程度经西安飞金陵,再次力促国民政府仟渝。

  11日,光头谒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告以四川筹划部署近日已完成接受,迁都准备工作就绪。

  为民族抗战复兴基地,遂正式议定迁都巴郡。

  国民政府的迁都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至此终告完成。

  而这其中的沟沟坎坎,亦有很多。

  林森虽说同意迁都,但他的忧虑,远远超过常人。

  国民政府在主席林森等第一批撤退是在16日晚上,临行前,总归与金陵的军界、政界、民间结实的朋友相聚,相互谈到金陵的未来命运时,不禁摇头叹息。

  不少人都说。

  一个个泱泱大国,有着200万军队,却抵不过仅有20万来犯的小小日本,实在是可耻可悲。

  也有人说,淞沪会战,一位战神突然出现在大众视野,稳定了不少军心,也成为不少民众所向往的大英雄,是不少民众参与抗战的根本。

  谈及此人,大家的话就多了起来,报纸上,关于这位战神的消息不少,战例也不少,可随着藻浜战斗结束,大场沦陷,这位战神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

  不少人都说,他是死在了战场之中,但更多的人相信他还活着。

  金陵不少民众都相信,他还活着,他没有死。

  在很多民众和士兵心中,战神已然成为一道不可磨灭的精神支柱。

  话锋一转,又有朋友发着牢骚,说起藻浜被攻破,大场沦陷,自然就有人指责光头,认为是他的指挥失误造成的,说他是祸国殃民的罪人。

  还有人说,光头搞迁都的名堂,是想把那些反对他搞假抗战、枕头箱的文官们先送走,搬掉这些绊脚石。

  其实质是想借着迁都之名,行投降之实。

  林森每次听到这样的一轮,都少不了为光头解释,担保光头绝无投降之心。但是,议论的人多了,林森也开始有些怀疑了。

  他认为光头有雄才伟略,高瞻远瞩,指挥娴熟的本领,但却也是城府很深的人,一肚子商人式的精明,让人摸不着,猜不透。此次的迁都是不是像人们议论的那样?他也猜不透光头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反倒是这次迁都,让他想起了在1927年发生的迁都之争。

  1925年7月1日。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

  第二年的6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通过‘兴师北伐案’,并任命光头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从‘红都’广州出发,一口气打到了长江流域的湘、鄂、闽、赣、皖、苏七省的广大地区。

  当北伐军攻克江城和江西时,唐生智担任前敌总指挥,调兵遣将,攻城掠地,招兵买马,军事力量崛起,由20个团扩大到40个团,速度十分惊人,直接威胁到光头的政治军事实力。

  手握军权的光头到了江城,为分化瓦解唐生智的军事力量,首先提出将首都迁到江城,但有人坚决反对迁都,说光头是先入为主,要以迁都之名,在江城成立以他为首的国民政府。

  12月7日。

  在庐山召开的军政会议上,经过争论,大家同意迁都江城,但在这期间,光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了削弱瓦解唐生智军事力量的目的。

  这时,有人提出欢迎曾被光头排挤出走香港的汪精卫参与政府工作。光头为排挤汪精卫,提出首都迁移南昌的主张,并迅速成立了zhongyang政治会议南昌分会,要以南昌分会领导江城国民政府,实际上是另立‘zhongyang’。

  1927年4月,光头指挥北伐军打道沪上,于4月12日举起屠刀,大肆捕杀红党人员,制造了‘四一二’流血惨案。

  这时,在党内人气指数极旺的汪精卫到达江城主持江城国民政府工作,18日这天,光头来到金陵,立马宣布成立金陵国民政府,江城国民政府对光头的这一行径表示出极大地分开,派遣唐生智率部队东征讨蒋。

  光头为避免与江城国民政府的关系搞僵,以退为进,宣布下野。

  便由桂系李宗仁临时主持国民政府工作,并向江城国民政府发出了邀请,江城政府的汪精卫自然是求之不得,爽快答应,随后宣布迁都金陵。

  不久之后,光头就利用各种矛盾,恢复了职务。

  林森想起迁都之争,光头为了一己私利,出尔反尔。

  毕竟有了前车之鉴,那么这次迁都,是不是如他自己所说,是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民族存亡,为了与日本人打一场持久战才迁都?还是像别人所说,搞假抗日真投降?我们走后,他留在金陵河日本人签订城下之盟。

  经过一番考虑后,林森决定在走之前,向光头讨问个明白。

  但怎么样才能不得罪光头,又能达到弄清楚真想的目的呢?林森的职位看起来很高,资历又老,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权,唯一的优势就是资历老,但如若得罪了光头,估计自己这优越的生活,又将荡然无存。

  仔细思索,林森想到了一个说历史,旁敲侧击的办法。

  当天,林森便坐上小车,风风火火的来到黄浦路,光头的住处。

  光头还没有离开,正想着林森明日即将离开金陵,前往巴郡,正准备在林森临行前,去林公馆摆放一下,不想到副官走过来报告:“林主席来了。”

  光头以笑脸相迎,宾主落座,一番寒暄后,林森便开口说道:“委座留下来保卫金陵,这工作十分辛苦,但收效甚微。金陵的地形是三山一水,决定了金陵很难守住的。”

  说着,他走到了地图前,手指着地图说:“金陵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建都于此的帝王无不想依恃天险,长治久安,流传万世。但是说也奇怪,在这里建都的帝王们梦想竟然一个也不曾实现,自从三国东吴定都于此,短短300年间,更换了6个朝代,加上五代的南唐,共有7个朝代,都是短命的。”

  顿了顿,他扭头,看了一眼光头,见对方喝着茶,似是没有读懂自己的弦外之意,便继续着说:“他们无论把长江防线金陵城池布置经营的如何坚固,到头来都未能阻扼进犯之敌,金陵城一次次被攻破,皇帝一个个被俘虏,被囚禁的被囚禁,被杀的被杀,哪一个也未能逃脱悲惨的结局。明成祖朱棣忌讳这个地方,篡夺政权后,舍下宏伟辉煌的宫阙,迁都北京了。”

  光头的确没有听明白林森的话外音,“这些我都知道,林老别太担心,我不会走那些统治者的老路。”

  林森定定目光,说道:“我知道委座你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有临机处置问题的本领。但是,我还是担心.”

  “林老,你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一不会被俘,二不会被杀。”

  “唉!”林森重重叹了口气,说道:“被俘被杀的皇帝还不可恨,可恨的是那些开城投降的皇帝,就说东吴的第四代皇帝孙皓吧,他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公园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兴兵东征,孙皓岁兵马甚壮,皆因他昏庸残暴,将士离心,不肯卖命,敌军未到,闻风先逃,晋军没打几个硬仗便兵临城下。”

  “孙皓吓得不知所措,听任弄臣,先草拟投降书送往晋军大营,随后袒着肩膀,用麻绳把身子捆缚几道,踉踉跄跄的走出帝宫,身后一群皇子皇孙,文武大臣,还有捧着玉玺、抬着灌木、打着投降幡、牵着肥羊的侍者们。孙皓跪伏地上,历数着自己的罪过,请求晋国发落,倘若不容,任凭宰割,已经把装殓尸体的棺木备妥了。”

第712章 四行仓库保卫战

  说到这里,林森再次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继孙皓之后,东晋、宋、齐、梁、陈的末代皇帝,几乎都按同一模式,把历史的悲剧重演一遍。荒唐的陈主陈叔宝,当着隋朝大将韩擒虎叩击朱雀门时,他还拥着张丽华慢长《玉树后庭》,空留下‘门外韩擒虎,楼上张丽华’的人间笑柄。”

  林森的话越说越明白,光头越听越清,不由得笑了起来,对林森说道:“林老啊,你的意思我全明白了,请你放心吧,我是个彻头彻尾的精忠报国之人,绝对不会投降日本人。我一定会抗战到底!”

  说着,他突然打开袖口,拿出一本日记,翻了翻对林森说:“你看看,我的日记中,几乎天天写着抗战到底的誓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林森的目光里透露出将信将疑的目光。

  光头信誓旦旦的说:“林老怎么还不放心呢?你知道吗?我要外交部与陶德曼谈判,为的是缓冲日本人进攻的速度,借谈判致命,拖延时间,让我方有备战反击的事件。这些,外交部的王宠惠可以作证。”

  林森最终被说服了,突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笑着说道:“我昨晚做了噩梦,所以今天才来打扰你,就算我没说,就算我没说,打扰打扰。”

  他边说边告辞,反悔了公馆。

  迁都井然有序的准备着,淞沪会战的部队也开始向后方撤退。

  而此时,随着‘九国公约’的会议即将召开,光头迫切需要在沪上打一场漂亮的战斗,来展现中国抗战的决心,以期望能够赢得国际的关注。

  政略影响战略,战略影响战术,战术影响战斗。

  所以,最高的是政略,战略是其次,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政略失败。

  目前最大的一个政略其实就是要引发列强,对中日战争的关注甚至介入进行调停,基于这样子一个政略,光头就必须要在沪上坚持抵抗,唯有坚持抵抗,才能彰显中国军队抗战的意志,才能赢得列强对中国的赞许。

  只有这样,列强才会愿意介入调停。

  如果自己都不愿意打,列强又凭什么去帮助你。

  战争已持续七十五天,闸北是淞沪会战最先打响的地方,最早打开淞沪会战序幕的第88师,也已经坚守闸北七十五天。

  随着淞沪战场,各个部队相继撤离,现在他们成了在市区抗战的最后一支部队,第88师也将按计划撤出,沪上市区将再无一支中国军队。

  辗转反侧。

  10月25日深夜,光头终于下定决心,闸北仍令派留一团。主力部队西撤之际,他要在苏州河北岸,留下一支孤军,打一场给全世界看的战斗。

  “夏远!”

  这个名字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桌子上,光头翻看着关于这个名字所立下的战功。

  留守沪上市区,注定要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所留守的部队战斗力一定要上得去,既能够坚守沪上,让列强看到中国抗战的决心,又要让列强看到送国军的战斗力,这近些日子上了报纸的战神,很适合做这个任务。

  但可惜的是,随着大场战斗结束,就再也没有收到过这个战神的任何情报,就像是销声匿迹一般。

  民间传闻,战神是死在了藻浜的反击战中,但究竟是否是这般,无人知晓。

  到目前为止,是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战神的消息,就如同民间传闻那般。

  不光众多国军上级都在密切关注这件事情,就连不少城市的报社,都对战神相当关注,只可惜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消息从前线传回来。

  而今时间紧迫,前线部队正在向后方撤退,沪上仅剩下88师,唯有从88师抽调一支部队留在沪上,这个时候寻找这名战神,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天清晨。

  沪上战区国军最高指挥官顾祝同,一通电话打到了88师师部,顾祝同在电话中告诉师长孙元良,:“委员长要88师留在闸北,死守沪上,你的意见怎么样?”

  孙元良稍加思索,回答:“我不同意,如果我们死一人,敌人也死一人,甚至我们死十人,敌人死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死守沪上。但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被敌军任意屠杀,那才不值,更不光荣啊。”

  但是,光头的主意已经定下,他在苏州河前线的讲话中说:“这就是表示我们中华革命军人的精神,有了一个根据地,非得命令,就该效死勿去,与敌人死拼到底。使各国人士都知道,我们中国军人已有为主义而战,为卫国而死的程度和精神。”

  权衡再三,第88师师长孙元良最终决定派出麾下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率领他们的是第524团团附谢晋元。

  他们的阵地,便是第88师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

  已是月末,秋风愈发凄凉,吹不散的是沪上的硝烟和血腥,带不走的是满地的骸骨。

  一寸山河一寸血。

  “大场沦陷了,四行仓库保卫战要开始了。”夏远身上裹着从废墟里扒出来的宽厚的大袄,脱下了脏兮兮的军装,头上带着毡帽,胡须拉茶,面如枯槁。

  王三狗蜷缩在角落,还在熟睡,对沪上战事毫不关心。

  这几天,他们也一直再等消息。

  王三狗不敢一个人离开,他对后方的情况不清不明,独立回到金陵,很有可能会被当做是逃兵枪毙,找一个人跟着自己,是当下最稳妥的。

  夏远就是那个人选。

  他们在此地停留,更多的是想要查看前线的情况,其次就是,洗掉身上的硝烟气息。

  夏远对四行仓库保卫战并不担心。

  未来拍摄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电影,大都经过艺术加工,什么骑着白马去跟日军指挥官见面,什么一群人簇拥着旗帜屹立不倒,不过是为了让电影看起来更悲壮。

  实际上,四行仓库是当年大陆、金城等四家银行的储备仓库,仓库的西边和北边此时已被日军占领,南面隔苏州河与公共租借相望,东面也紧邻公共租界。

  四行仓库用钢筋混凝土建筑,易手难攻,作为师指挥部,仓库内粮弹储存充足,完全不需要担心粮弹的消耗。

  32岁的谢晋元是黄埔军校四期生,抗战前夕,他把妻儿送回老家,临行前,他对妻子说:“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之天职也,职责所在,为国就不能顾家。”

  26日,谢晋元临危受命,会同第一营营长杨瑞符边打边撤,向四行仓库集中。

  深夜。

  加强营成功进入四行仓库。

  在边打边退的过程中,第三连连长和营长杨瑞符都受伤。

  27日黎明,全部四百多人都进入到四行仓库,为迷惑日军,他们对外宣称八百人。

  这支部队是524团第一营,原本是加强营,八百余人,经过惨烈的藻浜一战,全部战死。

首节上一节522/5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