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小看了秦始皇,小看了他对这分封藩王的厌恶。
而九卿之中。
无一人站出来。
也足可见了。
但他们似乎没有看到一样,毕竟这利益太大了。
“历史上。”
“如若秦始皇有此改变,有扶苏继位,或许大秦还可长存。”
“但秦始皇对封王厌恶,他想要的是皇权掌天下,而不是分封。”
“而现在有了我,这事情更不会发生了。”赵封淡淡一笑。
看著大殿内支持分封的朝臣。
嬴政冷冷扫了一眼,随而道:“大秦,神州之上,不会施行封王制。”
“至少在朕在位时不会。”
此话一落。
朝堂上那些支持封王的大臣脸色骤变。
“始皇帝难道要枉顾祖制?”
“分封天下,足可稳定大秦啊。”
“而且不封异姓为王,他日大秦天下必可长存。”淳于越立刻大声道。
“周分封天下,天下乱了八百载,难道你等看不到?”
“或许你们所言分封朕的儿子,不封异姓为王。”
“时间流逝,谁不会变?”
“难道你们想要看朕的子孙手足相残?”
“难道你们还想看到这一方天下再次混乱?”
嬴政冷冷喝道。
一股霸道的威严笼罩了整个大殿。
在这威压之下。
所有人都不敢抬头直视。
淳于越的脸色也变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反驳。
“拟旨。”
“自今日起。”
“再议封王制者,立斩。”
嬴政一挥手,冷冷喝道。
直接拟定了旨意,彻底断绝了这分封诸王制的存在。
见此。
淳于越彻底失去了锐气,悻悻退下,那些支持的朝臣也纷纷退下,不敢开口。
旨意已经下达。
他们怎敢开口?
秦皇霸道。
可是真的会杀人的。
这时!
嬴政转过头看向了坐在一旁悠然的赵封,温和一笑:“封儿。”
“你初以太子之位临朝,可有何政见?”
这语气的转变,也足可见嬴政对赵封的亲情。
在满朝目光注视下。
赵封缓缓站起来,继而道:“回禀父皇。”
听到父皇二字。
嬴政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来。
“哈哈哈。”
“封儿叫我父皇了。”
“太好了。”
“他这是彻底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了。”
“等一会就拟定章程,让封儿前往祖庙认祖归宗。”
嬴政心底狂笑了起来,十分的高兴。
“儿臣。”
“的确有一奏,关于大秦天下安定,关于大秦万世传承。”赵封道。
“封儿快说。”嬴政笑道。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量衡。”赵封大声说道。
听到这四个。
朝中大臣的表情全部都微微一变。
他们自然也可以清楚听出这十二个字蕴含的精髓。
如若真的如此,整个大秦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嬴政表情略微一变,随后面带狂喜之色。
“封儿,你继续说。”
“具体详细的说出来。”
“父皇一定支持你。”
嬴政立刻说道,眼中对赵封充满了期待。
此刻。
每一个朝臣都清楚知道谁是赵政的儿子,谁是嬴政的儿子了。
……
第301章 太子旷世之举!将动天下!
只是开口一句。
还未言明根本。
嬴政就出声直接支持了。
“第一,车同轨。”
“在吾大秦一统天下前,诸国有诸国的车马驰道,诸国有诸国的驰道规格大小。”
“吾大秦车马入赵地,车马不一,驰道难运。”
“赵地车马入楚地,也是如此。”
“故而,天下驰道,天下车马,天下商运皆需一致。”
“第二,书同文。”
“自昔日商周以来,天下文字不归一,诸国诸族皆有各自文字,虽说由一而生,但分化太过。”
“往后岁月演变为七国鼎立,神州华夏族群却存七种文字,想要让大秦真正凝一,文字必须一致,如此方可政令施行无误,大秦方可守万世永昌。”
“第三,行同伦。”
“天下诸国,我华夏族群内分为多个小族,虽族名不同,但皆归华夏,为我同族血脉。”
“然神州分化多年,诸国习俗,诸国风俗习惯,诸国衣食住行皆是有所区别,甚至于所祭拜的图腾都有所不同。”
“吾大秦崇尚玄鸟,以玄鸟为图腾,而他国则是以熊等为图腾。”
“想要天下归一,必须要行同伦,让天下行吾华夏之礼,不分化,文化习俗凝一,也为凝一,让大秦日后再难分化。”
“第四,度量衡。”
“天下之大,粮食以石为称,然昔日诸国一石所计重量皆是不同,长短计量也不同,大小计量更不同。”
“这些也需一统归一。”
“唯有将这四点全部施行,吾大秦方可亘古传承,华夏彻底凝一。”
赵封大声说道。
当然。
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赵封只是将之重新运用到了这一个时代。
听的赵封所述。
整个朝议大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大臣全部都目瞪口呆。
被赵封这足可改写天下的国策所惊。
持续了好一阵后。
“好。”
“太子殿下国策当真是治国良方,这四道国策施展之后,我大秦必可将天下彻底凝一,只待施展成功,往后天下将不再是被我大秦武力攻克,大秦将会是真正的掌控天下。”韩非一脸激动的说道。
“不错。”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量衡。”
“当真是精辟,当真是治世国策。”
“臣不才,愿领其中一国策施行,强盛大秦,造福天下。”李斯站出来,也是激动说道。
一听李斯这话。
顿时。
许多大臣站不住了。
“臣也愿领一国策,为始皇帝效力,造福大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