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愿意。”
……
冯去疾,冯劫,哪怕是一向平静对待的尉缭此刻也站了出来,纷纷请命。
李斯反应很快,自然知道这治世之功代表著什么,一旦成为其中一个推行的官吏,必可名留千古。
试问谁想错过这等机会?
“我儿赵封,不仅是善攻统兵之才,更是一个治世之才。”
“苍天庇佑,竟将我儿送了回来。”
此刻嬴政也是激动无比的看著赵封。
以嬴政的心思,只需要一想就明白这四道国策能够给大秦带来什么,能够给华夏族群带来什么。
只要成功施行。
他嬴政就不单单是一统天下的始皇帝,更是一个让天下人文归一的治世之明君。
名传千古。
当然。
自己儿子也将名留千古。
“大哥,不仅仅是善于统兵,如此国策他竟然也想得到。”
“或许,这就是我与他的差距吧。”扶苏看著赵封的身影浮起了一抹敬意。
这四个国策,他是根本没有想到的。
“好了。”
嬴政缓缓开口,语气严肃,但脸上的笑容却是怎么都忍不住。
“封儿。”
“你觉得在诸位大人之中,有哪四位大人能够担当此施展国策的重任?”
嬴政看向了赵封,语气温和的问道。
直接将这施展国策的任命权交给了赵封。
“四项国策,四项重任。”
“理当交给我大秦的重臣。”
“书同文。”
“儿臣希望交给韩相。”
“车同轨。”
“儿臣交给廷尉。”
“行同伦。”
“儿臣交给少府。”
“度量衡。”
“儿臣交给治粟内史。”
赵封根本没有多想,立刻选定了人选。
而听到赵封话后。
韩非,李斯,尉缭,萧何。
四个朝堂重臣全部都站了出来。
萧何。
或许被誉为继韩非之后晋升最快的一人了,同样这也是因为他能力展现。
在治理攻占之地后,能力已经展现出来。
“就按封儿所言。”
“四位爱卿。”
“这四项国策施行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
得到赵封制定,嬴政也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说道。
“请始皇帝放心。”
“太子放心。”
“臣等定不辱皇命。”
四个大臣齐声道。
“封儿。”
“除了这四项国策,你还有什么提议?”
“今日尽管说出来。”嬴政笑著说道,看著赵封的目光充满了期待之色。
“父皇。”
“这四项国策实施,想要完全施行成功至少需要两载时间。”
“如若儿臣再提其他,吾大秦也有心无力。”
“当然。”
“如若为了国本稳固。”
“儿臣还有一个提议,让我大秦安定,让隐藏暗中六国余孽更加无法生存。”赵封冷意一闪,带著几分冷笑的说道。
“说。”
“朕很期待。”
嬴政立刻笑道。
“其一。”
“想要书同文,除了创造一个流行于天下的文字外,还需将天下书籍收取,新字出现后,再行将书籍造册推行天下。”
“其二。”
“为了天下免于兵戈,让天下乱象减少,收取天下之铜铁,收取天下之战甲,民间不允许拥兵,民间不允许拥甲,民间更不允许铸兵器。”
“一旦发现,重罪惩处。”赵封缓缓说道。
“好策略。”
“如此一来。”
“那些亡国余孽想要造反谋逆,可他们却没有兵甲,如此便是不堪一击。”嬴政大笑著道。
对于赵封这两策十分的认同,特别是后者收取兵甲。
这简直就是绝了六国余孽的户。
“太子。”
“收取天下兵甲或可行,但有一点。”
“民间需要铜铁并非只有兵器,还有猎户所需,屠夫所需,甚至于锄头等都需要铜铁。”
“如若将天下兵甲全部禁止了,民间百姓生存又该如何?”尉缭带著几分疑虑的说道。
“少府问得好。”
“此事。”
“孤自然是有后备之策。”赵封笑了笑。
随后扫视满朝文武。
“收取天下兵甲之后。”
“天下各处铁匠铺可向官府登记造册,官府可拨下铜铁用于民生,而铜铁数目每一个月都需要得到官府查验,一旦损耗太大,超出民间所用,立刻交由廷尉调查。”
“杜绝六国余孽有机可乘。”
‘而天下间的铜铁矿脉全部都收归于朝廷掌控,民间不可流通。’赵封说道。
听到这。
尉缭点了点头:“太子筹划,臣佩服。”
“如此以来。”
“的确是断了六国余孽继续壮大之机。”
听到尉缭出声。
嬴政立刻大笑道:“封儿所言,朕,深以认同。”
“传朕旨意。”
“四项国策,四位太子选定主官全力施行。”
“另。”
“昭告天下,吾大秦官府将全力收取六国书籍,任何不交者,罚!响应旨意缴纳者,赏!”
“如今天下归一,吾大秦掌天下。”
“吾华夏族群不会再有兵戈之祸,吾大秦兵锋扫平天下时,六国军队遗留诸多兵戈战甲于民间,今天下大定,民间无需兵甲,百姓无需自卫,吾大秦锐士会保护天下子民。”
“故。”
“大秦将收缴天下兵器,重炼铜铁,再铸兵戈。”
“自此旨意下发之后,地方一月为宣告,一个月之后,官府搜查,如若有私藏兵器者,私藏兵甲者,重罪论处。”
“民间民生所需铜铁,官府将会下放各地铁匠铺调度。”
嬴政大声说道,旨意随之拟定。
“始皇帝圣明。”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好了。”
“诸卿,继续议事吧。”
嬴政笑了笑,此番赵封连续提出的国策都有大用,嬴政也显得十分的高兴。
待得朝议进行到了尾声。
赵封忽然开口道:“启奏父皇,儿臣还有一事启奏。”
“封儿,说吧。”嬴政笑道。
“如今儿臣已经是太子储君,掌军政大权。”